唐桂珍电教媒体在小学数学中的最佳作用点.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9473543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桂珍电教媒体在小学数学中的最佳作用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唐桂珍电教媒体在小学数学中的最佳作用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唐桂珍电教媒体在小学数学中的最佳作用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唐桂珍电教媒体在小学数学中的最佳作用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唐桂珍电教媒体在小学数学中的最佳作用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唐桂珍电教媒体在小学数学中的最佳作用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桂珍电教媒体在小学数学中的最佳作用点.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一:第六届“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征文参赛作品登记表登记表 姓 名唐桂珍性别女教龄14年年龄32E-手 机15872264518联系07102690836职 称小教一级电话通讯地址襄阳市襄州区古驿镇黄渠河中心小学邮 编441122征文类别A类教授年级三年级学 科数学参赛调查 2007 2008 2009 2010 (您参加过我们举办的哪几届征文大赛,请在相应的年份后打勾)作品名称电教媒体在小学数学中的最佳作用点摘 要电教媒体具趣味、形象、直观、生动等许多优点,它能使枯燥的数学趣味化,抽象的数学直观具体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其教学效果是其它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在教学过程中如

2、果能恰当的运用电教媒体辅助教学,加以教师的引导,就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突破重难点、强化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快速、高效的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关键词激发联想、搭桥铺路、提高认识、拓宽思路、解决困惑电教媒体在小学数学中的最佳作用点襄州区古驿镇黄渠河中心小学 唐桂珍摘要:电教媒体具趣味、形象、直观、生动等许多优点,它能使枯燥的数学趣味化,抽象的数学直观具体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其教学效果是其它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恰当的运用电教媒体辅助教学,加以教师的引导,就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突破重难点、强化教学效果。使

3、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快速、高效的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关键词:激发联想、搭桥铺路、提高认识、拓宽思路、解决困惑正文:电教媒体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声、光、色、形兼备,静动结合等诸多优点,确有利于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益。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心理特点、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学生学习实际等诸多因素去综合考虑,选取电教媒体的最佳作用点。电教手段只是用来辅助教学的,绝不可认为电教媒体用得越多越好,弄成了电教“满堂灌”。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可使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但有不少电教课效果欠佳,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抓住电教媒体在

4、教学过程中的作用点。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应从哪些方面来确定其最佳作用点。一、利用故事,激发联想 针对小学生爱听有趣的奇闻轶事的心理特点,在导入新课中,适当引入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寓言 、典故、迷语、趣闻等,可以帮助学生开展思维,丰富联想,可使他们兴致勃勃地投入新知识学习中去,变好奇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一位教师讲“分数大小的比较”一课时,老师说:“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 ,你们想听、想看吗?”这时老师打开电脑出示西游记片断:“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一天,天气特别炎热。师徒四人口渴难忍,让八戒去找西瓜解渴。不大一会,八戒抱着一个大西瓜回来了。孙悟空说:“把西瓜平均分成四份,每人一份。

5、”八戒听了不高兴了。叫喊说:“西瓜是我找来的,不给我六分之一,也得给我五分之一。”悟空乐了 ,赶紧切了五分之一给八戒。八戒吃完西瓜拍着肚皮说:“我真傻,为什么比应得的还少呢?”听完故事教师说:“你们能告诉八戒这是为什么呢?”这样的导入,既生动有趣,又蕴含着新知识,能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与教学有关的趣闻、故事作为新知识的切入点,能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为课堂教学成功铺下基石。二、以旧联新,搭桥铺路 如采用这种“温故而知新”方法,在投影片的设计上要找准旧知识和新知识的联结点,并因情况而异采用不同的方式。一种是联想式:如教环形面积的计算时,可做一框两幅抽拉投影片。教学时,先出示两两半径分别为厘米和

6、厘米的圆,让学生先计算出两个圆的面积,然后启发学生想:圆的面积和环形面积有什么联系?能从两个圆的面积得出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最后老师演示抽拉投影片,把两个圆重叠在一起,形成两个同心圆。学生通过形象直观的投影演示,理解了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用大圆的面积减去小圆的面积, 从而实现了知识和方法的“迁移”。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轻松扎实。另一种是对比式,如教有余数的除法时,先投影显示六个梨、三只盘子,指名学生到投影仪上把六个梨平均分放在三只盘子里,他们很快分完。这时老师在投影仪上又加一个梨,这时继续让学生把七个梨平均分在三只盘子里,结果剩下一个梨无法平均分。 趁势让学生思考这两道题: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7、?剩下的数叫什么数?通过观察比较,学生理解了正好分完的叫“整数除法”;不能正好分完的叫“有余数除法”。剩下不能分的数叫“余数”。这样既温习了旧知识又掌握了新知识。同时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这样对知识得掌握也较为深刻。三、结合重点,提高认识 如“相遇问题”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相当难度的一类应用题,相遇问题中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之间的数量关系,使学生脑海中疑云缭绕,心欲通而未得时,往往急切地希望借助什么东西来启发,为此我运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以促使学生思维的发展。屏幕显示小华,小青两家住地用房屋标志表示,并不断闪烁,当发出一声悦耳的哨声,小华和小青分别从家同时出发,相对而行,经过3分

8、钟后两人相遇。这时又出现了一声悦耳的哨声,小华走的路程用蓝色线段表示,小青走的路程用红色线段表示。这样抓住多媒体具有声、形、光、色的特点,创设动态情境,抓住“相遇问题”的关键,加深学生对“两地、同时、相遇”关键词的分析和领会,形象深刻地提示了事物的发展、变化与结果,学生达到一个思维的高度,使学生能准确理解相遇问题的结构特点。接着,再利用多媒体,逐步演示两人所走的时间与路程变化情况,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思考:每经过1分钟、2分钟、3分钟两人之间的距离有什么变化?由于多媒体演示形象,使学生理解到相遇时两人所走路程的和就是这一重要数量关系。四、善于引导,拓宽思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思维导向,

9、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在学生思维转折处采用恰当方法及时点拨提示,尽可能地使学生产生发散性思维,又少走弯路,提高学生解题的能力。 又如在经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的公式推导时,如果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演示,则会造成操作的不连续性,使学生的思维产生断点,且在“移”这一步上造成“平移”困难,从而使关键步骤模糊化,不利于学生理解转化的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就可以将图形的剪、旋转、平移、组合,闪烁等系统动画模拟过程,形象生动地表现出图形转化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思路清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五、借助电教,解决困惑 教者如能在学生思维困惑处介入电教媒

10、体,既有利于及时点拨和调控,也利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解题能力的培养。 如:教学长方体、正方体体积之后,出示这样一题:把一个棱长为五厘米的正方体表面全部涂上红色,然后将此红色正方体切割成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小块,一共可切多少块?其中一面、两面、三面有红色的各为几块?还有几块一面红色也没有的? 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解答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这时,通过投影在银幕呈现“切割”、“ 旋转”、“提取”等动态过程,使学生一目了然,这其间既发展了学生的想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依据学生认知水平、教材特点,恰当的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得教学生动形象,可以充分调动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还可以让数学走进小学生的现实生活,做到“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知识数学化。”培养学生观察,探究等多种能力;适时适量的运用多媒体,发挥其最大功效,还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达到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创造性人材的目地。参考文献:如何有效活化现代信息技术与文本 孙晓华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教学技能应用如何把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效嫁接 朱峰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教学技能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