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巴胺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zyz.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9471182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巴胺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zyz.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多巴胺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zyz.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多巴胺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zyz.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多巴胺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zyz.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巴胺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zyz.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多巴胺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关键词:多巴胺;临床应用;注意事项 多巴胺(DA)是去甲肾上腺素生物合体的前体,注射剂型DA是人工合成品,因其不易通过血脑屏障,故对中枢神经系统无作用,本文笔者主要就注射剂型DA的药理学、临床应用情况及对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加以阐述。1. DA的药理学特性 DA主要激动、和外周的DA受体,其中DA受体根据它们的生物化学和药理学性质,可分为D1 类受体(包括D1 、D5)和D2 类受体(包括D2、D3、D4)。不同剂量DA具有不同的药理学特性,而且这些剂量区间并不是开关效应,即当处于某个剂量区间时,一种受体被激活,另一种受体并未随之关闭,而是一个受体的作用大于另外一个受

2、体的作用,并且这些作用还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性。小剂量即25ug/(kgmin)时,能激动D1受体,使肾、肠系膜、冠脉血管扩张,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尿量及钠排泄量增加;中等剂量即510ug/(kgmin)时,能直接激动1受体及间接促使神经末梢的去甲肾上腺素自储藏部位释放,对心肌产生正性肌力作用,使心肌收缩力及心搏量增加,最终使心排血量增加、收缩压升高、脉压可能增大,舒张压无变化或有轻度升高,外周总阻力常无改变,冠脉血流及耗氧改善;大剂量即大于10ug/(kgmin)时,激动受体,导致周围血管阻力增加,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及尿量反而减少,由于心排血量及周围血管阻力增加,致使收缩压及舒张压均增

3、高。2. DA的临床应用2.1 DA用于各种休克的治疗 微循环动脉血灌流急剧减少,致重要生命器官因缺氧而发生功能和代谢障碍,是各种休克发生发展的共同规律。因此,休克的治疗应着重于尽快改善微循环,而不应单纯追求一个满意的血压。休克的恢复取决于微循环的改善,而不单纯取决于提升血压。在治疗休克时除常规扩容、积极处理原发疾病、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外,根据病情需要及时应用DA,对于休克早期应该给予中小剂量的DA,使肾、脑、肠等重要器官的血管扩张,使有限的血流重新分配,同时又能使心输出量有所增加,血压适当提高。DA尤其适用于伴有心肌收缩力减弱、尿量减少而血容量已补足的休克患者。而对于顽固性低血压或感染性休克时

4、,在使用大剂量DA效果仍不佳时,应及时改用血管收缩剂去甲肾上腺素,因为Agrawal 等1研究发现此时去甲肾上腺素与DA相比在逆转高动力感染性休克的血流动力学和代谢异常方面更有用,而且Patel等2研究发现此时DA诱发心律失常事件较去甲肾上腺素明显增加。2.2 DA用于心力衰竭的治疗 心力衰竭的主要特点是体液潴留,导致肺淤血和外周水肿,造成呼吸困难和乏力,限制了运动耐量。因此有效改善体液潴留可缓解患者的心力衰竭症状。首先对该类患者应用利尿剂治疗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且必须尽早应用。但当出现如Neuberg等3所述的作为一项预测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指标利尿剂抵抗4时,可考虑加用小剂量DA克服,通

5、过兴奋DA受体,可使肾、肠系膜血管及冠状动脉扩张,增加肾脏血流量,充分优化利尿剂的效果,改善了利尿剂抵抗,减少体液潴留,同时通过DA的正性肌力作用,加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出量及尿钠排量,从而达到改善心功能的目的。另外在使用扩血管药物如硝普钠治疗心衰时,联用DA可以起到协同、互补作用,因为DA在加强心肌的收缩力而使心排出量有更大的程度的增加的同时,又可纠正在应用硝普钠时的因前负荷减少而心排出量降低的情况,加之因DA的可维持血压,使硝普钠的使用范围扩大,不必担心血压降低副作用。2.3 DA用于肾脏“保护”的治疗? 传统观念认为小剂量即所谓“肾剂量”DA有利尿保护肾脏作用,其理由为:(1)兴奋近曲

6、小管血管上的D1受体来产生肾血管扩张作用,增加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促进排钠、利尿;(2)抑制近端肾小管、髓袢升支以及皮质集合管处的Na+-K+-ATP酶活性产生利尿作用;(3)拮抗抗利尿激素作用的前列腺素E2产生增多而利尿;(4)激动1受体,增加心输出量,增加肾灌注而增加尿量5。这种用法源于对健康动物和健康志愿者使用小剂量DA能增加肾脏血流和利尿作用的研究。但从来没有根据危重患者的研究支持这种观点。由于小剂量DA可引起肾血流的再分布,其可使肾皮质血流增加,而同时DA促使集合管产生前列腺素E2,使内髓质的血流增加,但这是以损失有代谢活性的外层髓质的血流为代价的,这可能会引起肾脏的缺血性损伤,

7、从而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ARF)6。至此临床上仍有许多医生使用“肾剂量”DA进行利尿保护肾脏,虽然DA在部分研究中使危重病人的尿量增加,但尿量的增加并不一定伴有肾功能的改善。有确定性意义的是2000年由ANZICS进行的一项大型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结论是危重患者使用小剂量DA在血清肌酐最高浓度、肌酐较基础值升高的程度、需要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数、在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死亡数方面与安慰剂无明显差别7。同样,NORASEPT 的研究说明,小剂量的DA并不减少伴少尿的脓毒休克病人的ARF的发生率,且需血液透析病人数和28天死亡率也无区别8。由此可见,小剂量DA并无肾脏保护作用,不应常

8、规使用9,尽管其可增加病人的尿量,但同时其对肾血流的再分布作用,使低血容量或血容量正常的病人出现ARF的可能性增加。2.4 DA用于支气管哮喘的治疗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临床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的喘息、呼气性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常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现已证实,肾上腺素能受体对激动剂失敏,受体数目减少及气道平滑肌/受体比例平衡失调,与气道高反应性密切相关。当肾上腺素能受体功能低下时,不能激活腺苷酸环化酶,致细胞内环磷酸腺苷浓度过低,从而不能阻止肥大细胞脱颗粒,使支气管平滑肌痉挛,黏膜充血水肿,腺体分泌增加

9、,从而发生哮喘10。DA可直接兴奋气道平滑肌和肥大细胞膜表面的受体,舒张支气管平滑肌,减少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和介质的释放,降低微血管的通透性。另外小剂量DA对外周血管有选择作用,可使肾血管、肠系膜血管、冠状动脉、脑血管扩张,使微循环得到改善,心脏前后负荷减轻,起到强心、利尿,保证重要器官血流灌注的作用。许多国内学者11-12在常规抗炎、解痉、舒张支气管基础上采用DA加硫酸镁治疗支气管哮喘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二者合用其各自副作用可以相互抵消,因此在常规抗炎、解痉、舒张支气管等基础上尤其效果不佳时,采用DA与硫酸镁联用治疗支气管哮喘可以取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由于用DA后心排血量增加,肺血流

10、量增加,使通气不足区域的肺血管开放,增加肺内分流。所以对于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脱机后,应注意DA可能会增加呼吸衰竭13发生的可能性。3. DA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3.1 DA减量过程中的低血压 我科曾收治一“四脑室母细胞瘤术后”病人,一直卧床,反复肺部感染,多次住院,有两次使用呼吸机史,最长一月才撤机,本次肺部感染加重,呼吸微弱,神志不清,呼吸衰竭后入院,入院后一直呼吸机辅助呼吸,很快神志转清,经过积极治疗后肺部感染好转,血容量补足,尿量可,但血压一直不稳,持续DA大约515g/(kg.min)泵入,血压在90120/6080mmHg之间波动,心率100次/分左右,SPO2 90%以上,只要DA

11、减量,血压即下降,但患者无不适,于是逐渐减量并停用DA,血压最低降至5060/3040 mmHg,心率110次/分左右,完全停用DA后患者血压没有继续下降,反而缓慢上升,约3天后血压在95/65mmHg左右,心率85次/分左右,尿量每天2000ml左右,10天后撤除呼吸机病情好转出院。笔者相信许多临床医生遇到类似情况,究其原因可能为:(1)在DA的用药过程中,可致儿茶酚胺耗竭,受体减少;(2) 不同个体DA剂量效应差异性很大,而且DA具有较大的剂量依赖性14;(3)中小剂量DA激动D1受体,使肾、肠系膜、冠脉血管扩张而血压下降,同时激动1受体,增加心输出量,增加肾灌注而增加尿量使有效循环血容量

12、绝对或相对不足;因此DA在长时间使用后,在减量过程中可产生低血压,故需缓慢减量15,具体可采用取短时间小剂量循环减量法16。3.2 DA引起的过敏反应 DA临床上应用极其广泛,各个科室均可涉及,在应用过程要注意观察有无过敏情况,虽然DA引起过敏反应少见,但张玲17曾有报道一例。所以笔者在此要提醒所有医务人员,只要是药物包括抗过敏药物都有过敏可能,在静脉应用DA期间要加强巡视,一旦有异常不适要及时给予处理,防止意外发生。3.3 DA的配伍禁忌 (1)对于心和(或)肾功能不全伴有少尿、无尿的患者,临床医生习惯将DA和速尿(呋塞米)一起入壶微泵泵入或静脉点滴,但曲振宁18等发现二者混合一段时间后会出

13、现结晶。建议:避免DA与速尿原液相配制使用,必须合用时加入生理盐水稀释后再用;(2)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临床医生习惯将DA和氨茶碱混合后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静脉点滴,但王丹19等发现二者混合一段时间后出现配制液体变为紫色。建议:避免DA与氨茶碱混合滴注,必须联用时分开配制输注;(3)对于高血压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临床医生习惯将DA与酚妥拉明混合微泵泵入或再加入生理盐水中静脉点滴,起到降压、改善心功能目的,如此合用后多数病人无异常征象,但赵子发20曾报道酚妥拉明与DA合用致严重低血压,主要原因在于酚妥拉明阻断了DA的受体作用,主要表现为DA激动D1受体和1受体,导致以

14、血管舒张的作用占优势,使得DA的升压作用翻转,造成严重的低血压状态。建议:DA与酚妥拉明合用时密切注意血压。虽然上述三种情况均不在药物配伍禁忌21范畴,但是临床上使用过程中,应该密切注意,同时加强医护人员经验交流,更好服务于患者。3.4 DA外渗引起的组织损伤、坏死 由于DA的广泛使用,因此在输液过程中造成DA外渗引起的组织肿胀、疼痛、苍白、青紫,甚者坏死、坏疽时有发生。为减少或避免此类事件发生可采取如下措施:(1)穿刺时从肢体远端到近端选择易于固定部位的较粗大血管,最好为中心静脉,力争一次穿刺成功,避免反复穿刺损伤血管壁引起DA外渗;(2)确认穿刺成功后,观察滴速良好后再加入DA;(3)加强

15、宣教,耐心倾听患者主诉,多加巡视,严密观察患者局部情况及滴速;(4)DA输注结束后,可用生理盐水冲管,拔针后按压数分钟。一旦发生DA外渗,及时按梅思娟22的处理办法:停止输液、硫酸镁或酚妥拉明湿热敷、抬高患肢及必要时外科处理。3.5 DA引起的其他不良反应 如DA引起的胃肠道缺血23、诱发的心绞痛、与全麻药合用时的心律失常、与苯妥英钠合用时的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等等不在此一一赘述。4. 结语 DA尤其小剂量DA的应用并不能提高ARF患者的生存率或降低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对肾无保护作用的观点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所接受,此外,考虑到DA对危重患者胃肠道、内分泌、免疫和呼吸系统等方面的负面影响,其在危重病治疗领域的重要地位有所下降,甚至Chery等24认为小剂量DA在ICU中为“bad medicine”, 但其仍常常作为首选的血管活性药物应用于临床。因此笔者认为在临床工作中尽可能利用DA的原有优势如在心源性休克治疗中的作用,跟上知识时代更新的步伐,尽可能将应用DA过程中的不良反应降至最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