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讨论发言稿原创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9465842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组讨论发言稿原创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组讨论发言稿原创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组讨论发言稿原创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组讨论发言稿原创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组讨论发言稿原创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组讨论发言稿原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组讨论发言稿原创(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组讨论发言稿(原创) “小组讨论”的有效性 (“教学节”讲座稿20X.11)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探讨。“小组讨论”的有效性。 小组讨论是新课程中积极倡导的一种学习形式。小组讨论的有效性,它的核心问题就是小组讨论的效益,什么样的讨论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的。 我们老师们经常感觉自己的课堂“小组讨论”不尽人意,听公开课、优质课这些高质量的课时,也会发现课堂讨论中存在诸多问题。比如:讨论流于形式,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际上对课堂教学没有多大帮助;小组讨论参与率低;讨论时间控制不好等。小组讨论的无效,直接导致课堂教学的无效。这也是我们许多一线的教师所

2、困惑的,究竟如何使小组讨论更有效,怎样开展、什么时机开展小组讨论。下面我结合自己的一些具体做法,和老师们交流一下: 一、指导学生学会讨论 教学生学会讨论,要做到两点:一是让学生会表述自己的思想;二是让学生会倾听别人的述说。我们现在存在的问题是,学生不会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这也是导致小组讨论无效的关键。为此,我在开展小组讨论的时候,要求学生做到三条:一认真倾听每个同学的发言,不插嘴;二听出别人的发言要点;三听后作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处理好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的关系 在小组讨论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只有保证独立思考时间充裕,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才会深入,才能从容地组织语言,选择适当的表达方

3、式,有条不紊的叙述自己的想法,有理有据展开讨论,讨论也才会深入有效。因此,讨论前,一定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要思考后再发表意见,可以要求学生把想法写下来,再进行交流,最后形成集体意见。这样既保证了小组内每个成员都有思考、参与的机会,又保证了交流合作的质量,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讨论中得到发展。 三、处理好开展小组讨论的时机 教师要合理选择小组讨论的时机,因为不是什么内容都需要小组讨论的,否则小组讨论就失去了意义。究竞在课堂上什么时候组织学生展开小组讨论。什么时候组织讨论最有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这是小组讨论有效的关键。我认为可在以下几个环节处提出问题展开讨论: 、在学生疑惑时开展小组讨论 学生在学习中遇

4、到疑难怎么办。我认为,此时教师千万不能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应让学生各自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疑惑,相互启发,共同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正确理解问题,而且能使学生尝到学习的乐趣。 比如:我在讲比例的知识时,有一个学生问:“圆的面积和半径成正比吗。”这时我引导学生根据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的条件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大家明确了认识。 2、在概念模糊时开展小组讨论 比如:“质数、互质数的概念”,学生容易出现理解上的偏差,这时我出示几组数(8和9,和 7、7和9)让学生讨论、分辩几组数各自的特征以及几组数是不是互质关系,由此建立起质数、互质数的概念,使学生正确理解“质数”和“互质数”的本质区别与各

5、自内涵,掌握互质数的组合规律。 3、当一个人无法完成时,或思考、探索有困难,需要互相启发时开展小组讨论 、在揭示特征或规律时开展小组讨论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总结、探索、揭示规律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例如,在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剪、拼操作,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一个长方形。学生通过讨论发现,这个长方形的底边的长度就是原平行四边形的底边的长,这个长方形的宽与原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又由于这个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1学生们通过自己的思考、讨论,自己总结出平地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学生从内心感到成功的喜悦。 5、当新授之后运用新知识判断、解答实际

6、问题时开展小组讨论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通过学生对一组算式的比较,得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后,可以对“=9”一题开展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这四者的关系。 6、在解答开放性题目时开展小组讨论 “开放性”问题其解题策略不唯一,答案不唯一,而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毕竟有限,很难多角度的去思考,须群策群力才能展示各种策略和结论。例如:有这样一道题:一根长18厘米的铁丝可以弯成各边分别是几厘米长的长方形。我们都知道,长方形的对边是相等的。这道题实际上是让学生找出有哪几对数能组成9。先让学生各自思考一会,然后让大家带着问题进入小组讨论。通过小组的讨论,把四种答案都能找到

7、。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 四、恰当、适时地进行引导、启发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不能是等待、观望,或者只干自己的其他事情,要深入到各小组当中,了解学生讨论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对讨论中有争议问题,教师要进行必要的启发、点拨。(因时间关系,我不在举例。) 五、动态地编排讨论小组 讨论组的编排要注意动态性,编排形式要经常变化,要打破固定不变的结构,打破有的学生在组内起控制作用的“态势”,给每位学生提供平等发展的机会。我们可以采用同桌讨论;可以采用前后四人小组讨论;小组的成员也可以流动,比如第一组和第二组的女生交换,第三组和第四组的男生交换要经常变换小组成员,不断地给小组注入新的活力,使学生有机会了解更多学生的观点。 总之,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长远常新的问题,只要我们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也就能够真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以上不当之处,敬请专家、同行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202X年11月 地址:山东省曲阜市实验小学姓名:王生邮编:23100电话:187333邮箱: 博客:http:/fweg:7271017 第 3 页 共 3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