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_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内容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9461479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_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_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_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_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_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_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_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内容(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_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内容 心理健康是指精神、活动正常、心理素质好。大多和遗传基因相关。相关心理健康教育的论文,欢迎大家一起来借鉴一下!第一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利用一、团体箱庭的相关研究团体箱庭以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理论为基础,是一个融合了认知、行为和潜意识投射的综合心理诊疗方法。团体箱庭是团体情境下的一个心理诊疗方法,经过为参加者营造一个“自由且受保护”的心理空,从而让参加者更加好地表现内在的自我。在团体箱庭的过程中,参加者的行为受到团体组员的影响,经过对团体箱庭作品的共同创作,能有效地反应出参加者的人际交往模式和认知模式。而且,在以往的研究中发觉,连续的团体箱庭体验能够增强个

2、体的内省和共情能力,从而触发自我治愈机制。所以,团体箱庭不但能够改进个体的自我认知和内部评价,还能够降低社交焦虑和回避,提升个体的人际交往能力,调整并改进和她人的关系。二、团体箱庭作为心理分析方法的优势1.团体箱庭经过参加者在参加过程中潜意识的投射,不但能反应出参加者深层地认知和行为模式,还能够有效地表现出参加者潜意识中的防御机制。2.团体箱庭将精神分析原理用于游戏体验中,能够让心理诊疗的过程更具互动性和趣味性,从而降低参加者的心理防御,愈加真实地反应出参加者的自我体验。3.团体箱庭做为一个团体心理诊疗方法,能够让全部团体组员平等地参加其中,而且体验相同的团体情境,所以参加者的行为更含有可对比

3、性,诊疗效果愈加全方面。三、团体箱庭的课程设计和实施大学生团体箱庭课程设计是教学能否达成预期目标的关键,因此必需做好前期课程策划设计工作。笔者设计的团体箱庭课程实施步骤以下:1.讲授相关团体箱庭和人际交往能力的相关知识;2.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体验团体,每个团体控制在10人以内开展团体箱庭;3.实施过程采取由张日昇开创的限制性团体箱庭规则,并统计整个实施过程;4.每次活动结束后,团体组员对此次活动展开讨论和分享;5.每个团体应实施每七天1次,最少连续5周的团体箱庭活动。笔者将上述教学方法引入某高校大一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将某班级48名学生随机分为5个小组,开展每七天1次,连续6周的团体箱庭教

4、学活动。为了验证该方法有效性,笔者在实施团体箱庭开始前和结束后分别使用由魏源编译的人际交往能力问卷对全部学生进行问卷测量,分析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改变情况。笔者认为上述方法确实能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这和其它研究所得出的结果类似。详细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经过对连续团体箱庭作品的观察,发觉作品总体展现出三个发展阶段,分别为冲突显现阶段、协调领悟阶段和了解整合阶段,说明伴随团体箱庭的逐步深入,参加者表现出更多的和团体组员的协作和配合性,经过共情和思索,逐步调整改进自我的人际交往模式。其次,团体箱庭前后的量表检测结果也表现出参加者的人际交往能力有显著改进,尤其是在主动交往、自我表露、冲

5、突管理、情感支持方面有了显著提升。所以,经过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结合,团体箱庭确实能有效改进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四、结论总而言之,团体箱庭作为一个有效的潜意识投射技术,不但含有心理测量的作用,还能够经过共情和自我治愈的机制,达成诊疗人际交往障碍,提升人际交往能力的目标。将团体箱庭应用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不但含有改进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实际效果,达成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教学目标。而且,团体箱庭还能够填补传统语言教学形式单一化的缺点,经过游戏的方法增加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爱好和参加性,从而达成更优的教学效果,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一文中也有此表现。第二篇:现代老师

6、的心理健康教育一、目前高校女青年老师心理健康现实状况一心理抗压能力较弱女青年老师由“70后”、“80后”、“90后”这三个群体组成,因为她们多数为独生儿女家庭,成长环境较为稳定和优越,生活无忧无忧虑,形成了较强的依靠性,碰到困难时缺乏勇于担当、勇于处理的能力。同时,生长环境的优越性使其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尤其是步入社会后,难以适应和融入社会,造成了她们心理负荷加重,表现出情绪低落、孤僻、焦虑等心理症状,心理抗压能力和处理矛盾的能力相对较弱。二心理和生理双重疲惫高校女青年老师在步入工作岗位后,担负了学习、教学、科研压力,在学习上要不停进修,提升学历层次,在工作上要更新自我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

7、,结合专业开展科学研究和探索,尤其是部分女老师步入婚姻,初为人母,还要担负抚育孩子和家庭的压力,这些多重压力造成她们身体展现“亚健康模式”。受女性特有生理特征的影响,女青年老师在工作繁忙时,轻易内分泌紊乱,带来身体上的不适和情绪上的多种问题如担心、激动、多愁善感、敏感等。心理和生理的双重疲惫对女青年老师的身心健康产生了极大影响,必需立即疏导和缓解。三人际交往能力较弱因为高校老师职业的特殊性,社交范围多以师生为准,高校排课时间相对分散,院系老师人数繁多,有的老师到教室上完课就走,老师之间除了必须事务外,极少交流;女青年老师多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来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工作上谨言慎行,说话做事

8、方面过分谨慎,易于产生对自己情绪过分压抑,难以融入集体,人际交往能力较弱。二、目前高校女青年老师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一社会原因首先,高校女青年老师普遍受过高学历教育,综合素质较强,智力起点较高,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接收能力强、对事业的追求和个人发展计划的期待值较高,面对众多的社会压力和责任时,她们既要强调自我价值的表现,又要在压力和期望中前行。因为两性角色的差异,社会习惯的将女性定位为“相夫教子”,“贤妻良母”。大家愿意接收温柔的女性,而不愿意接收事业型的“女汉子”。女青年老师必需在完成家庭责任的基础上,才能去追求自己的事业,和男老师相比,她们的心理压力较重。其次,因为高校福利分房制度的改

9、革,青年老师和福利分房根本无缘,女青年老师必需要靠自己的收入来处理住房问题。“房奴”的出现不但是经济压力,更是心理压力,为了处理生活成本过高问题,很多女青年老师要在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外,到外单位兼职,赚取薪酬,缓解压力,这种高压力的工作对她们的身心健康、教学质量、科研水平产生了负面影响。再次,社会的急剧发展,信息技术快速进步,教育体制深入改革,促进高校老师要不停地进行知识更新,一直要站立在学科的前沿,这对高校老师产生了危机感和紧迫感。在这种环境中,女青年老师不得不加强学习,提升知识水平,从而产生了巨大的压力。二学校原因伴随高校教学规模的不停扩大和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的、对老师教学质量、科研

10、水平、学历层次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和老师关系较大的职称评审条件也逐年改变,难度加大。女青年老师已经成为高校的中坚力量,面对职称评审的条件和指标限制、末位淘汰制、竞争上岗、绩效考评等多个竞争制度,大多数全部感到压力大。所以,在面临教学和科研的双重压力下,高校老师还要不间断的学习、进修、才能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女青年老师的进取心和事业心较强,这种长久超负荷的工作势必会影响到她们的心理健康。另外,在高校中,女青年老师多数从事公共基础课和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相对来说,科研立项少,项目申请难度大,资助金额少,论文发表周期长,评价机制不均衡,这些情况也会对她们的心理健康产生消极影响。三家庭原因女

11、青年老师步入婚姻殿堂,组成家庭后,不但要面临职业压力,还要担负起家庭的责任,她们身兼老师、妻子、母亲等多个角色,在工作上,她们想事业有成,在家庭中,她们想孩子培养成功、家庭和睦、美满幸福。工作和家庭的兼顾和平衡,是女青年老师追求的目标,但假如这二者失衡时,她们就会陷入矛盾冲突中,轻易出现多种心理健康问题,如“产后抑郁症”等症状,从而造成婚姻不幸福,工作消极,个人情绪愈加消沉。更有甚者,出现轻生,伤害她人的事件,如2021年福建福州市某高校英语老师郭某,其丈夫为在读博士,郭某产后一年因为抑郁症发作,爬上顶楼平台跳楼身亡,留下痛苦的丈夫和刚满周岁的女儿。四本身原因受性别和本身生理情况的影响,女青年

12、老师易于出现情绪波动,同时,她们心理情况也受本身人格特征的影响,表现出心理脆弱、承受力弱、抗挫折能力差等问题;在情感上更为细腻和敏感,对婚姻矛盾和工作、生活中的人际关系表现更为敏感,这也是她们在相同的社会环境和竞争压力中,更轻易出现心理问题的关键原因。三、加强现代高校女青年老师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一加大社会扶持力度,对女青年老师的心理健康提供全方位保障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女青年老师作为高校老师的主要组成部分,她们的心理健康不但关系到自己教学质量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升,更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高校教学、科研水平的提升。所以要加大社会扶持力度,培育良好的外部环境,对女青年老师的心理健康提供全

13、方位保障。第一,全社会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取得社会民众支持度。社会中大家对心理健康问题了解偏差,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只是针对心理出现严重问题人的心理诊疗,没问题就不用接收教育和疏导,有些人还认为这全部是个人心理问题,和社会无关。这些全部造成了社会民众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忽略。社会要加大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教育,建立健全社会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可在小区、网络、媒体上开设心理咨询栏目,多个方法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给女青年老师提供思想和情感交流的平台,使其在生活和工作中碰到迷惑时,能够取得各方的支持和立即的心理疏导。第二,加大社会舆论支持,社会要主动发挥教育和多种宣传媒体的作用,宣传当代文明,营造男女平等和尊重女性

14、的社会气氛,给女青年老师提供发展的自由空间和职业保障。相关部门要定时开展女青年的老师心理随访、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咨询和疏导等工作,立即掌握她们的心理情况和心理诉求,降低她们在人生观和价值观之间的矛盾冲突,有效疏导和处理她们的心理问题,从而更加好的提升她们的工作热情和满意度。二改革学校管理体制,为女青年老师的健康成长提供校内保障系统学校是女青年老师学习和工作的关键场所,直接影响到她们的心理健康情况。学校要强化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完善女青年老师健康成长的校内保障系统。第一,加大对女青年老师的关注力度。学校在管理体制上要提倡柔性管理,除了关心女青年老师的教学和科研业绩外,更要以人为本,多关心她们的生活

15、、福利和心理健康情况。同时学校还要建立合适的激励机制,针对女青年老师中不一样年纪、学历层次的需求,从处理思想问题、精神迷惑、工作困难等方面多和她们沟通,处理她们的实际需要。第二,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学校要为女青年老师发明公平合理的科学评价体系,在制订教学、科研、职称评定等相关评价标按时公开、透明,依据她们的特点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对女青年老师进行客观、规范、合理的评价,帮助她们实现人生的阶段性目标,促进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第三,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意识。高校设置的心理咨询室通常全部是面向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导,忽略了教职员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后,高校可利用本身心理健康教育的

16、资源,结合女青年老师的心理特点和个性特征,开展不一样专题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开展心理教导和咨询活动,定时为女青年老师开展心理健康测试等,有效的帮助她们处理好自我管理、人际交往、人格发展、适应环境、情绪调整等方面存在的迷惑,舒缓心理压力,预防心理健康问题。三营造友好舒适的家庭气氛,切实发挥家庭的支持作用家庭是女青年老师生活的主要场所,在她们的心理活动中起到很主要的作用,是天天工作和学习压力得以放松、宣泄的最好场所。家庭的和睦不但有利于女青年老师身心健康,愉悦的身心更有利于她们提升工作质量。所以营造友好、宽容、轻松的家庭气氛,家庭组员的了解、关心和支持,可切实有效提升女青年老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第一,女青年老师的配偶要了解妻子的工作,真正的关心妻子,尽可能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