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送东阳马生序教案3(精品教学案).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9455939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4送东阳马生序教案3(精品教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4送东阳马生序教案3(精品教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4送东阳马生序教案3(精品教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4送东阳马生序教案3(精品教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4送东阳马生序教案3(精品教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4送东阳马生序教案3(精品教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4送东阳马生序教案3(精品教学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送东阳马生序宋 濂教学目的l朗读背诵文言课文。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3,学习翻译文言文。4,理解作者如何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学生勤奋学习的。重点难点1重点1 朗读背诵文言课文。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3)学习翻译文言文。2难点:理解作者如何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学生勤奋学习的。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l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嗜(Shi)砚(yOO)逾(yo)硕(ShUO)俟(St)龛(qTn)烨(y6)组(叩)叱吩khi dUO)被裂U)腾ying) 容臭kM负患曳履(q治ye X7)裘(q ic)葛(ge)冻馁(eO j(y6) 撰(才的) 蛰(劝O2查字典,对

2、照课文注释,翻译全文。二、导入1作家作品简介本文节选自,宋学士文集作者宋濂(1311381)字景濂,号潜溪,浙江浦江人,明初著名散文家。他生活在元末明初,少时家贫,却勤奋好学,曾受业于元末有名学者吴莱、柳贯、黄晋等,以文章著名。元代至正年间被举荐为翰林院编修,惜口父母年老,坚辞不就,入山隐居著述。朱元璋起义后,接受朱元璋璋征聘,任江南儒学提举和太子经师,后官至元史编修总裁官、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部主事等,负责或参与元史国史日历的编修以及开国之初许多典章制度的订定工作,从文治方面对明朝的建立和巩固做出了贡献,被推为“开国文臣之首”。他的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尤其长于传记的写作,在当时影响很大。

3、2解题本文写于洪武十一(1378)年。这一年,辞官归里的宋濂又从家乡到应天府(今江苏省南京市,当时是国都)朝见朱元璋。他的同乡晚辈 马君则来拜见他,他便写了这篇“赠序”送给东阳马生。东阳,在今浙江省,当时与浦江、义乌等县同属金华府。赠序,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有临别赠言的性质,内容多推重、赞许或勉励之辞。三、正课l朗读课文,注意语音正确,节奏分明,语气流畅,感情充沛。2请学生翻译第一段,注意以下字词的解释。嗜喜欢,爱好。致取得,这里是“买到”的意思。每常常。【假借】假,jia3,假,借同义。弗之怠体弗怠之”。怠,懈怠,放松。走跑,引伸为“赶快”。【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既已经。加冠(guan1)

4、古代男子到了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进入成年。【硕师】才学渊博而有名望的老师。硕,大。趋快步走,奔赴。乡之先达当地在道德学问上有名望的前辈。执经叩问拿着经书请教问题。德隆望尊即“德高望重”。填充塞,挤满。降和暖。辞色言辞语气和表情态度。援引,提出。质询问,请教。请请教。或有时。叱咄大声斥责。至周到。俟等待。卒最终。【筐】书箱。【曳展拖着鞋子,形容匆忙赶路的样子。穷冬隆冬,深冬,严冬。耿裂皮肤受冻开裂。舍这里指学合、书馆。支】通“肢”僵劲僵硬。腾人这里指旅店里的服役工。汤热水。沃灌浇洗,擦洗。裳被子和缓解过来,暖和过来。窝寄居。逆旅旅店。再两次。食(si4)同“饲”,给饭吃.被(pi1通“披,穿着。

5、绮绣绣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缨帽带。腰名词用为动词,腰带上悬挂着。容臭香袋,香囊。臭,气味,这里指香气。烨然光彩耀眼的样子。锡袍粗麻絮制作的袍子。敝破。略无毫无。慕艳羡慕。以因为。中内心。口体之奉供养口和身体的,指吃的穿的。 3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县官这里指朝庭。日每天。禀稍之供国家供给的粮食。裘皮衣。葛夏布衣服。遗(Wei4赠送,这里是接济的意思。馁饥饿。司业、博土官名,国子监的老师。诸兼词,是代词“之”和介词“于”的合音,并兼有这两个词的意义。之,指书。于,向。天质天资,智力。 卑低下。 非则表选择,不是就是4请学生翻译第3段,注意以下字词的解释。君则马生的字。流辈同辈。称

6、1称道,赞扬。谒拜访。撰写。书信。贽初见面时为表敬意送的见面礼。和谦和。夷平和、和悦。5请学生翻译全篇。6再次朗读课文,要求琅琅上口。四、小结1一词多义和缓解、暖和 久而乃和谦和 言和而色夷冠天下第一 太尉以才略冠天下男子20岁成年 既加冠请请让我 战则请从请教 俯身倾耳以请再第二次 再而衰两次 日再食患担忧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忧患 无冻馁之患2古今词义汤古义 热水 媵人持汤沃灌今义 菜汤走古义 跑 走送之今义 行走趋古义 快步走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今义 趋势或古义 有时 或遇其叱咄今义 或者卒古义 最终 卒获有所闻今义 士兵遗古义 赠送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今义 遗失兮古义 借 以是人

7、多以书假余今义 假期3词性活用腰 名词用为动词 腰挂 腰白工之环手 名词作状语 用手 不必若余之手录诸 兼词“之于”的合音 假诸人而后见也4。通假字支 通“肢” 肢体 四支M劲不能动被 通“披” 穿着 同舍生皆被绮绣食 通“饲”给饭吃 日再食5虚词以介同 用 以衾拥覆介词 把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介词 因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连词 来 无从致书以观之代词 他 录毕,走送之助词 的 无鲜肥滋味之享助词 提宾的标志 弗之怠助词 介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不必若余之手录五、作业1练习一,背诵课文第二段。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第一课时作业优化设计一、给下面加点字注音。嗜()砚()硕()逾()馁()

8、烨()戳()衾()二、解释下面加点字的含义。1录毕,走送之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3腰白玉之环2,假诸人而后见也三、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养不若人也。2非天质之早,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第二课时一、预习l阅读全文,熟读成诵。2思考课后练习一、二。3就课文大意和写作特色质疑。二、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经翻译全文,疏通文意。这节课,我们将深入探究课文的主要内容,主题思想和写作特色。三、正课1朗读全文,要求读得琅琅上口。2检查背诵课文第二段。3提问:第一段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谈自己刻苦求学的经历?讨论并归纳:1)借书以观,录毕送之,得以遍观群书。(得书)2)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

9、经叩问,卒获有所闻。(从师)3)从师学习衣食住行的艰难。(求学)从三个方面表现自己求学的勒且艰。4提问: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明代太学生优越的学习条件?讨论并归纳:“县官日有禀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八书上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也是从衣食住行师书几个方面表现了明代太学生优越的学习条件。5,提问:作者写这篇赠序的原因是什么?讨论并归纳:1)马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2)同乡关系,“以乡人子竭余”。3)撰长书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总之,“是可谓善学者”。“其将归见其亲”,故道为学之难”来勉

10、励他。6请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讨论并归纳:本文作者以自己青少年时期在艰难条件下刻苦学习的亲身经历,劝勉当时的太学生不要辜负良好条件,要刻苦读书,以期有成。7提问: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讨论并归纳:运用对比手法。1)以自己年幼时得书,从师、求学之难,和太学生优越的学习条件作对比;2)以自己年幼时奔走之辛劳、生活之清苦,和太学生衣食住行的优越生活条件作对比。通过对比,有力地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8提问:现代中学生读书应有怎样的苦乐观。讨论并归纳:略。四、小结文章的中心是劝学,开头就提出“嗜学”,接下来叙述自己如何“力学”,然后又说到太学生学习条件之优越,最后归结到马生的“善学”,脉胳分明,前后呼应

11、。作者还运用了对比手法,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五、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一、二题。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作业优化设计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回答问题。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急。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超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堂,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件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札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

12、区谷中,穷尽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送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本不若人也。益余之勤且艰若此。1本段选自课文( )作者_,_朝人。2下面句子朗读节奏有误的一项是()A余因得遍观群书。B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D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援疑质理 2)俟其欣悦3)媵人持汤沃灌 4)烨然若神人4下面句子“以”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是()例:余故道而

13、学之难以告之A无从致书以观B。计日以还C人多以书假余D以衾拥覆5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谈自己刻苦求学的经历的?答:6作者谈这些求学经历的目的是一附译文:我年幼时就爱学习。因为家中贫穷,无法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懈怠。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得以广泛阅读多种书籍。到了成年时,愈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担心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游,曾往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前辈道德高,名望大,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

14、,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有时遭到他的训斥,表情更为恭敬,礼貌更为周到,不敢答复一句话;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当我寻师时,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和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到学合后,四脚冻僵了不能动弹,仆人给我灌下热水,用被子围盖在身上,过了很久才缓和过来。住旅馆主人处,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绵绣衣服,戴着用珠穗、珍宝装饰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着刀,右边备有香囊,光彩鲜明,如同神人;我则穿着破旧的衣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念头。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享受不如人家。我的勤劳和艰辛就是这样。现在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