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六年级科学上册微小世界1.3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优盐件教科版

上传人:1518****093 文档编号:559454809 上传时间:2024-06-27 格式:PPTX 页数:25 大小:20.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六年级科学上册微小世界1.3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优盐件教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23六年级科学上册微小世界1.3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优盐件教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23六年级科学上册微小世界1.3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优盐件教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23六年级科学上册微小世界1.3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优盐件教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23六年级科学上册微小世界1.3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优盐件教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六年级科学上册微小世界1.3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优盐件教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六年级科学上册微小世界1.3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优盐件教科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 我们周围有许多微小的物体,比如昆虫。昆虫的种类繁多,生活范围广,有着不同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有些昆虫极小,有些昆虫的身体器官用人的肉眼都看不清。在观察昆虫身体上用肉眼无法看清的器官时,我们就要用放大镜和显微镜来观察。激趣导入在放大镜和显微镜下,昆虫的身体是怎样的呢?激趣导入观看视频:观察昆虫的形态探索一 正确使用实验室常用显微镜的操作步骤。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可以概括为五个步骤: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知识讲解具体方法如下:(1)安放:右手握住显微镜的镜臂,左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向着光摆放在平坦的桌面上,略偏左,离桌子边缘大约7厘米。知识讲解(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

2、物镜对准通光孔。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一个亮的光圈。知识讲解(3)上片:将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使标本恰好在载物台通光孔的中央。知识讲解(4)调焦:眼睛看着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用左眼从目镜往下看,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简缓缓上升,升到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看到清晰的图像。知识讲解(5)观察:慢慢移动玻片标本,用左眼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注意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正好相反。一边观察一边将观察到的图像记录下来。知识讲解探索二 观察昆虫身体结构的细节。观察任务:用肉眼、放大镜和

3、显微镜对比观察昆虫的触角、翅、足或其他的某一个部分,把我们的发现画成图并用文字标注。观察材料:蝴蝶标本、放大镜、显微镜。观察步骤:取出蝴蝶标本,分别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选择蝴蝶标本身体上的一个部分进行观察,把我们观察到的图像画下来,并用文字记录我们的发现。知识讲解观察记录:知识讲解蝴蝶足的观察记录肉眼观察很小,能看清轮廊,看到全部,但看不清细节放大镜观察放大了,能看到全部,但还是看不清细节显微镜观察很大,很清楚,足上很多毛,但只能看到足的一部分蝴蝶翅的观察记录显微镜观察很大,看不到翅的全部,这是翅脉的小部分放大镜观察图像变大,看翅膀发光,上有翅膀肉眼观察很小,看不清细节观察分析:昆虫有

4、着和其他动物不同的身体结构,非常奇特,利用放大镜和显微镜我们可以观察到,但是看不到结构的全部。观察结论:同一个微小的物体在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大小及视野是不同的。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物体的图像越大,视野反而越小。知识讲解苍蝇脚的秘密 苍蝇落在竖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和它的脚的构造有关:苍蝇有6只脚,每只脚上各有一个爪,在爪的基部还有一个被一排茸毛遮住的爪垫盘,能“吸住”玻璃。这让它具备了在垂直玻璃上行走的本领。科学加油站探索三 利用手持式简易显微镜观察周围物体的微小结构。1.手持式简易显微镜的操作方法。实验室常用的光学显微镜一般分为台式光学显微镜和手

5、持式简易显微镜两种。前者一般结构相对复杂,精密度高,操作稳定,放大倍数大且空间分辨率高。后者结构相对简单,便于携带和使用。知识讲解手持式简易显微镜的操作方法如下:(1)掰开镜筒,打开开关。(2)将物镜垂直对准被观察物体。(3)用左眼从目镜往下看。(4)调节调焦旋钮,找到物体清晰的图像,进行观察并记录。知识讲解2.利用手持式简易显微镜观察周围其他物体的微小结构。观察任务:利用手持式简易显微镜观察周围物体的微小结构,并用示意图画下来。观察材料:昆虫触角标本、花粉、灰尘、手持式简易显微镜。观察步骤:(1)取出观察对象(昆虫触角标本、花粉、灰尘)。(2)使用手持式简易显微镜观察不同昆虫的触角、花粉及灰

6、尘,并及时记录。知识讲解观察记录:显微镜下的花粉 显微镜下的灰尘知识讲解我看到的昆虫触角在放大镜下观察,能发现不洞昆虫的触角形状不同。蚕蛾的触角蝗虫的触角蝴蝶的触角天牛的触角观察分析:(1)蝴蝶的触角是棒状的;蝗虫的触角呈丝状;蚕蛾的触角是羽毛状的;天牛的触角是鞭状的。(2)肉眼观察花粉和灰尘时,它们是聚集在一起的,分不清灰尘粒和花粉粒。在显微镜下观察时,能分得清花粉粒和灰尘粒,花粉呈颗粒状。观察结论: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不同昆虫的触角形状不同。利用手持式显微镜观察其他微小物体,使得观察到的物体的图像变得更大、更清晰。知识讲解研讨一 我们在观察中发现了什么?让你最惊奇的是什么?以蝴蝶的翅膀为例

7、,会发现用肉眼观察时,蝴蝶的翅膀图像较小,只能看到整体的形状、颜色等,看不清细节;在放大镜下,蝴碟的翅膀图像变大,能看到不规则的网格状翅脉;在显微镜下,蝴碟的翅膀图像变得更大、更清晰,能看到上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鳞片。最惊奇的是鳞片的数量很多,排布整齐,每个鳞片的形状大致相同。知识讲解研讨二 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同一物体,图像的大小和视野(看到的范围大小)有什么不同?肉眼下的叶片 放大镜下的叶片 显微镜下的叶片观察工具的放大倍数越大,物体的图像就越大,视野却越小。知识讲解拓展 受昆虫启发的发明创造。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这个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有的比人的鼻子灵敏得

8、多。人类模仿苍蝇的触角,研制出“蝇式气味分析监视仪”,将它安装在宇宙飞船的密封舱里,不仅可以净化空气,而且在有空气泄漏时能立即发出警报。知识讲解 蝇的眼睛由许多小眼睛组成,这样的复眼能看到周围360度范围内的物体。根据苍蝇复眼的视觉原理,人类研制出了“蝇眼照相机”和“蝇眼雷达”,还仿制出一种“蝇眼探测系统”,用来探测高能宇宙射线,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变。在显微镜下,蝴蝶的彩色翅膀其实是由许多小鳞片组成的。这些鳞片会随阳光的照射方向自动变换角度,从而调节体温。科学家们受蝴蝶的启发,将人造卫星的控温系统制成了对温度敏感的百叶窗样式,随温度变化可调节窗的开合,保持了人造卫星内部温度的恒定,解决了航天事

9、业中的个大难题。知识讲解判断:1.记录显微镜视野下观察到的图像时,应双眼离开显微镜在记录纸上记录后再继续观察。()2.调焦时快速降低镜筒,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3.蝴蝶的彩色翅膀其实是由许多小鳞片组成的。()4.苍蝇在竖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会滑落,这和它翅膀的结构有关。()5.使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6.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时,物体要尽量薄一些。()7.用显微镜观察物体,物体的图像被放大了,视野也大了很多。()练习巩固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同一个微小的物体在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大小及视野是不同的。能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的物体。能够利用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自主地观察身边的微小物体,并能用示意图和文字将自己的发现记录和描述出来。知道人类的很多发明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原型,能说出工程师利用科学原理发明创造的实例。课堂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