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水池土方开挖专项方案.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9450940 上传时间:2023-12-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4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防水池土方开挖专项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消防水池土方开挖专项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消防水池土方开挖专项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消防水池土方开挖专项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消防水池土方开挖专项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防水池土方开挖专项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防水池土方开挖专项方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H2012P05汽车4S店八号地块土方开挖施工方案编制单位:福建铭泰集团有限公司编 制 人:林奇敏 编制日期:2014年7月目 录一、编制依据3二、工程概况3三、地质地貌情况3四、施工平面及剖面图3五、施工准备4六、主要机械设备及主要劳动力计划5七、土方开挖及边坡支护施工方法6八、土方开挖及回填施工要求6九、质量控制7十、安全管理措施9一、编制依据1.1 本工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设计图纸1.2 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1.3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1.4 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 (JGJ/T111-98)1.5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

2、2001) 二、工程概况本工程为H2012P05汽车4S店工程八号地块,该工程位于厦门市海沧区马青路。由厦门盈众集团投资兴建,厦门伯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研究院设计,哈尔滨工大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监理,福建铭泰集团有限公司施工。该工程建筑面积11169.055,建筑层数及标高:地上4层;结构形式:框架结构。该工程地下消防水池宽度为16.1m,长度为29m,池底标高4.6m(底板厚度0.3m),自然地面标高约-1.25m。三、地质地貌情况: 根据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该工程现场地经人工堆填,地面总体较为平整,局部略有起伏状。根据钻探揭露,拟建的消防水池部位第一层为素填土;填土深度为23m,二层为中

3、沙局部为淤泥土;分层厚度为36m。 四、施工平面及剖面图本工程消防水池底板设计标高为-4.6m,底板厚度为200mm,但由于自然地面较低(-1.25m),所以实际开挖深度只有4.5m,属浅基坑,现根据施工图纸、地质状况、及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绘制出该水池土方开挖及边坡支护施工平面及剖面图。 五、施工准备5.1.1测量人员做好技术准备,提前定好外围控制线,并随时跟踪挖土标高,加强标高控制,严禁超挖.5.1.2技术部门应对现场施士人员做出明确交底,画出集水坑等位置局部详图,确保位置准确。 5.1.3施工前土方组长向所有参加施工的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交底,必须使每个操作者对施工中的技术要求心中有数。

4、5.1.4了解施工机械设备的技术参数与性能。5.1.5做好施工场地的通平工作。5.1.6按照施工图及建设单位提供的控制轴线准确测出水池外围线,并将水池周边控制轴线引测到场地周边适当部位,妥善保护。 5.1.7根据现场平面布置,接通场地施工、生活用电、用水:钢材、水泥、砂石及时到位,及时进行相关检验。5.1.8设置地面排水沟:在水池开挖边线四周设置明排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5.1.19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下水道(场内排水出口)及时做好场地内部排水系统。六:主要机械设备及主要劳动力计划本工程地下消防水池土方工程是本基础工程的难点,工期短。因此,为了在优质、安全基础上实现工期目标,必须计划进场足够

5、的施工机械设备、机具、劳动力。主要机械设备计划一览表序号机械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水准仪台1测量使用2经伟仪台13PC120型挖掘机台2土方使用4运土车辆辆4潜水泵台4基坑排水劳动力需要量计划序号土方开挖、运输施工工种人数备注1挖掘机司机22运输车司机43基坑清土工人84基坑排水工人2七、土方开挖及边坡支护施工方法 1、本工程拟采用2台PC-120型挖掘机挖土,4台自卸汽车运土,挖土时随挖随运,不得放置在边坡上,挖出来的土方通过自卸汽车运到该建筑物各单元的连廊内,作为内地台回填土。 3、本工程虽然属于浅基坑,但由于该地下土质较差,为了边坡的稳定,减少边坡的自重,防止边坡塌方,该水池土

6、方分二级进行放坡开挖,放坡比例为1:1.5,第一级开挖深度为1.50m。第一级整体开挖完成后,再从边坡四周缩进1.00m进行第二级整体开挖,二级开挖深度同样为3m(见土方开挖平、剖面图)。4、边坡施工:4.1施工放线:以规划控制点为依据,按土方工程设计方案的开挖边线位置放线,并分段引出固定点,以减少施工累计误差。4.2清障:清除边坡上松动的泥土,用手或其它工具压平压实。4.3:基坑排水措施:根据地质情况分析,理论上基坑外的地下水不会大量渗入坑内,而且基坑施工期间非东莞市的雨季节,无需专门设置降水井降水。为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在地面沿边坡外设截水沟,将截流水排到市政排水系统,排水沟截面宽300m

7、m,深为400mm。基坑底设排水沟和集水井,排水沟设在垫层底,采用C20砼,厚100,截面为300*400mm,按0.5%进行找坡,在四角设置砖砌集水井,积水井截面为600*600*800mm,每个积水井配置一台高扬程潜水泵,将水排至地面截水沟内,抽出的废水经三重砂井后排入市政管道。八.土方开挖及回填施工要求8.1土方开挖工程8.1.1先放好水池坡顶灰线,经复测及验收合格后开始开挖。8.1.2机械挖土应分层开挖,每层开挖不大于50cm,基底预留20cm土层人工清理。8.1.3在开挖至距离坑底20cm左右时,测量人员抄出(高出承台底50cm)水平线,在坑壁上钉水平标高小木桩,在基坑内抄4个基准点

8、,按平水人工清理修平。8.1.4施工中对标准桩、观测点、管网加以保护。8.2士方回填工程8.2.1填土前应将坑(槽)底或地坪上的垃圾等杂物清理干净,基坑回填前,必须清理到基础底面标高,将回落的松散垃圾、杂物、及积水清除干净。8.2.2检验回填土的质量有无杂物,粒径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回填士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的范围内: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回填土的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8.2.3回填土应分层铺摊。每层铺土厚度应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确定。一般蛙式打夯机每层铺土厚度为200250mm, 8.2.4回填土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

9、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并且严禁采用水浇使土下沉的所谓水夯法。8.2.5坑(槽)回填应在相对两侧或四周同时进行。较长的管沟墙,应采用内部加支撑的措施,然后再在外侧回填土方。8.2.6回填管沟土时,为防止管道中心线位移或损坏管道,应用人工先在管子两侧填士夯实:并应由管道两侧同时进行,直至管顶50cm以上时,在不损坏管道的情况下,方可采用打夯机夯实。在抹带接口处、防腐绝缘层或电缆周围应回填细料。 8.2.7 回填土每层夯实后,应按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干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上层的铺土.8.2.8修平找平,填土全部完成后,应进行表面拉线找平,凡超过标准的地方,及时依线铲平,凡低于标

10、准高程的地方,应补土夯实.九、质量控制 9.1土方开挖工程质量验收标准见下表: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或允许值(mm)检查方法柱基基坑基槽挖方场地平整管内地(路)面基层人工机械主控项目1标高-503050-50-50水准仪检查2长度、宽度(由设计中心线向两边量)+200-50+300-100+500-150+100-经纬仪、用钢尺量3边坡设计要求观察或用坡度尺检查1表面平整度2020502020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2基底土性设计要求观察或土样分析注:地(路)面基层的偏差只适用于直接在挖、填方上做地(路)面的基层。9.2土方回填工程质量验收标准见下表: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或允许值(mm)检验方法

11、柱基基坑基槽挖方场地平整管沟地(路)面基层人工机械主控项目1标高水准仪2分层压实系数设计要求按规定方法一般项目1回填土料设计要求取样检查或直观检查2分层厚度及含水量设计要求水准仪及抽样检查3表面平整度2020302020用靠尺或水准仪十.安全管理措施10.1安全管理及防护技术措施10.1.0安全管理(1)、在土方施工阶段,边坡的防塌是难点,除要有科学的计算依据,良好的施工质量外,还应派专人进行基坑监测,出现不良现象及时处理,防止发生坍塌事故。(2)、边坡开挖工程中,要时刻注意边坡的稳定性,在雨后要仔细观察土壤情况,如发现有裂缝、鼓包、滑动等现象,要及时排除险情后方可施工。(3)、基坑周边2m范

12、围内严禁堆放重物。(4)、基坑周边搭设防护栏(单排) , 高1.2m,刷黄黑相间警告色。基坑上下要设置爬梯,爬梯俩侧设置防护拦杆。(5)、现场应保证足够照明。现场电气设备均作漏电保护装置,配电线采用三相五线制,做好安全用电工作。 (6)、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做好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7)、施工前应查明现场地下障碍物,在有地下电缆、管线处做出明显标志,严禁在电缆1m范围内进行作业。 (8)、当配合机械作业的清底需进入机械回转半径内时,必须停止机械回转,机上、机下人员应密切配合。 (9)、反铲作业时,挖机履带应距工作面边缘至少保持1.5m安全距离。(10)、铲斗未离开工作面时,不得进行回转、行走等动作。(11)、装车时,铲斗不得碰撞汽车。(12)、施工现场配备大型的照明设备以供夜间挖土施工使用。10.1.1基坑的防护:(1)土方开挖要探明地下管网,防止发生意外事故。(2)基坑上口边2m范围内不许堆土,堆料和停放机具。夜间加设红色灯标志。10.1.2基坑外施工人员不得向基坑内乱扔杂物,向基坑下传递工具时要接稳后再松手。 10.1.3坑下人员休息要远离基坑边及放坡处,以防不慎。10.1.4施工机械一切服从指挥,人员尽量远离施工机械,如有必要,先通知操作人员,待回应后方可接近。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