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生态语文课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9449635 上传时间:2024-01-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也说生态语文课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也说生态语文课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也说生态语文课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也说生态语文课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也说生态语文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也说生态语文课(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也说生态语文课 一种阶段以来,“有效”是一种高频词。一切课堂,目的直奔有效而去。为了这个目的,我们可以把教学环节设计得环环相扣,容不得半点挥霍;我们的谈话主题,丝丝入扣,来不得半点跑题。曾经有这样一种传说,说是某校的校长听教师上课,但凡听到教师讲的是和高考无关的话题,即视为违规。与否属实,一笑了之。所谓的有效,在某些教师的眼里,已经异化为学生的考分,实属悲催。语文,是一切学科的基本学科,也是孕育学生生命成长特别故意义的课堂。语文课,应当把学生放入自己课堂的视野。那么,你眼里的学生在哪里?什么样的课堂是生态的课堂? 一、生态的语文课,我们理当着眼于生语文素养的不断提高 听、说、读、写是学生语文学

2、习的基本素养,我们的语文课,应当把眼睛放在学生这些能力与素养的不断提高。现实是,不少教师把学生绑在应试的战车上,怎么考,怎么教,考什么,教什么。还常常由于考试成绩名列前茅而洋洋自得,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当。这些语文成绩是用什么代价换取的,已经不再那么重要了,也很少有人思考了。 反观我们的语文课堂下成长的孩子,不懂得安静倾听和思辨,课堂上条理清晰地体现自己问题和观点的孩子少之又少。由于我们的语文课堂总是在问孩子:你从中感受到的是什么?你读懂了什么?而很少有教师问,你有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样的想法?谁都懂得,朗读是学生重要的语文素养,而我们诸多教师仍旧还停留在对于文本的技术朗读层面,甚至于直白地告诉孩

3、子那些应当重读或轻读,哪些应当快读或慢读,而忽视了文本想要传达给读者的情感。没有情感的朗读,再怎么摇头晃脑或抑扬顿挫,都是无味的。说到读,不得不说一说课外阅读。由于课外阅读的无法考量,无法立竿见效,有的教师把学生的课外阅读放在一边,可有可无。书,丢失在童年。不妨再看看学生的写字吧,毫不夸张地说,好多班级至少有半数以上的学生执笔姿势不对,写字的美观端正,就更不敢恭维了,因素诸多,其中一种重要因素是字漂不美丽和分数无关,和考核无关。至于写作,不仅教材所花的篇幅少,教师们也将大量的时间花在费时耗力的阅读教学上。有关写作教学,研究者甚少。据说读写的能力,在语文课堂上,遗失几多。语文课,如果教师眼睛里装

4、的是学生在听、说、读、写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上,少某些应试而为,必然是生态的。 二、生态的语文课,我们应当把眼睛放在学生愉悦的生命成长上 课堂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地方,她们与否快乐?与否有信心?与否有进步?这些都应当是我们关注和考虑的。人们都懂得,每个孩子的智商情商、习惯态度等等都会有不同呈现,如何让每个孩子在原有基本上有不同限度的提高,那就是我们要做的。而不是规定每个孩子都达到同等的高度,并且为了这个不切实际的目的,心不平,气不和,伤了学生,也伤了自己。 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的语文课堂,意味着我们应做一种有底线的教师。作业可以不反复的,就应当少反复。可以通过教师精致的课堂来减轻学生过重的承当,就理当备好

5、每一节课而不是得过且过。可以给孩子一点成功的愉悦和享有,就不要吝啬予以。学生生病后到校,不要只顾着问语文作业什么时候补起来,可以先顾问一下身体状况究竟如何;学生语文课堂每一种良好的习惯、每一次积极发言和认真作业,别忘了加以隆重鼓励,告诉她们教师其实关注着她们美好的举动和每一次努力。如此这般,眼里装着学生的成长,是生态的语文课堂。 三、生态的语文课,我们还应当用眼睛关注学生品德素养的不断升华近一阶段,自从课程原则提出语言文字的体现性功能以来,好多课堂便不再敢说和品德有关的话语,只关注到课文的写作措施和特色,关注到作者是如何表情达意的,生怕自己没有好好领悟新课标精神,生怕别人说是把语文课上城了品德

6、课。可是,今天的中国,课堂上还缺少知识性的教学吗?今天的中国,最缺失的不就是“德”吗?语文课,说一说“德”,何错之有。不可否认,在某些教材中,某些篇目的道德说教的痕迹太重,假大空的影子太重,而品德因素的渗入,对小学生说,不需要高、大、上。只有进一步骨髓的无痕的教育,才是真正能渗入到血液里的。而我们的语文课,是必然承载着这样的功能的。 在教学第一次抱妈妈这篇课文时,有一位教师在课文结尾是这样说的:孩子们,每个人均有自己的妈妈,妈妈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我们何以回报?学生们都踊跃作答。可见,“孝”的种子已经在种下。还鼓励孩子们将自己对父母的感恩此后随时记录。对于学生成长过程来说,课堂上能予以她们的品德教育可以说是无处不在,随时可见。有的来自课文自身,有的来自课堂的突发事件,有的来自师生之间交流与对话,有的来自对于事物自身的理解和思考。由于来自学生自身,教育,必然是水到渠成,润物无声的。如果教师心中装有这样的理念,这样的关注,这样的生态可以在任何一堂语文课生成。只有装有人的教育的课堂也才是有生命力的语文课。 当我们的眼睛里装着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装着学生品质的升华,装着学生生命成长的愉悦和信心,那么,学生是有收获的,能成长的,也是真正有效的,有质感的,呈现生态的语文课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