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结构学案.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9447420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2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球的结构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地球的结构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地球的结构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球的结构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球的结构学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武安三中学高三地理 主备人:范小磊 审核人:李晓俊 班级: 姓名: 地球的结构一、单项选择题1地壳最薄的地方一般在( C )A.盆地 B.平原 C.海洋 D.大陆断层读下面“黄果树瀑布景观图”,回答24题。2该图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C)A2个B3个 C4个 D5个3构成该景观的主体要素属于的圈层是(b) A生物圈 B水圈 C岩石圈 D地壳4.在景观图中,代表自然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的要素是cA岩石 B瀑布 C花草树木 D大气5.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B )A.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B.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全部、岩石圈上部C.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D.包括大气圈全部、水

2、圈及岩石圈上部6.下列现象与对应圈层不正确的是( D )A.极光大气层 B.流星现象大气层 C.印度洋地震岩石圈 D.赤潮水圈2011年3月11日,日本气象厅表示,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分发生里氏9.0级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146.2E,38.1N),震源深度约10公里。地震引发大规模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并引发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露事故。结合所学知识,完成79题。7地震发生时(A)A能量以波的形式传播到东京 B横波先传播到东京C宫城的居民先感觉到地板水平晃,后感觉到上下颠 D宫城的居民只感到上下颠8下面关于宫城地震产生的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C)A. P波到达莫霍面

3、后速度迅速降低 B. S波到达古登堡面后速度迅速降低C .P波和S波到达莫霍面后速度均迅速增加D. P波和S波在地幔内部的传播速度是相同的9.此次地震,理论上当地居民的感觉是( ) A.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B.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C.只左右摇晃D.只上下颠簸10地壳的平均厚度(C)A.约为33千米 B.约为6千米 C.小于岩石圈的平均厚度 D.大于岩石圈的平均厚度读“地球四大圈层构成示意图”,完成1112题。11圈层甲、乙、丙分别是(D)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12对甲圈的说法正确的一组是(D)是有机圈层是厚度最小的圈

4、层是质量最大的圈层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存在于地球的外部圈层和地幔之间 A B C D13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右图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A)14上天、入地、下海是人类征服自然的三项重大工程。总投资1.5亿元,被誉为“亚洲第一井”的中国内地科学钻探工程打出5000米深的科研井。此科研井的开钻地点最可能位于(C)A青藏高原地区 B山东诸城地区 C江苏东海地区 D安徽盘龙地区读地震波速度和地球构造图,完成1517题。15.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 B ) A通过固体、液体传播,的传播只能通过液体 B和传到时,波速突然下降 C和在中波速明显减小 D均为固体,

5、所以纵波和横波都能通过16.上下两侧名称分别为 ( D ) A地幔和地壳 B岩石圈和地壳 C地幔和地核 D地壳和地幔17从地壳到地心 (A ) A压力越来越大 B温度越来越低 C密度越来越小 D波速越来越快二、综合题(共40分)18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17分)(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_波,B表示_波,其判断依据是 (2)图中CH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D表示_面, 其判断依据是_;该界面以上C代表_,该界面以下E代表_。(3)图中F处,地震波A完全_,地震波B速度_并继续往深处传播,这说明F面以上的E物质状态为_态,以下的G物质状态为_态,F界面是_面。(4)C层主要由_组成,G层叫_,H层叫_。地球的岩石圈是指_和_。答案(1)横纵A波波速慢,B波波速快(2)莫霍横波和纵波在此处波速突然加快地壳地幔(3)消失突然变小固液古登堡(4)各类岩石外核内核地壳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