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9446609 上传时间:2023-12-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44.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测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测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测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测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测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测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测试卷及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 2 分 , 共 40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请将正确选项填在答题卷中1、下列各种现象,不属于生命活动的是( )A、雨后春笋 B 、葵花向阳 C 、乌龟产卵D 、铁器生锈2、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你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A、光? ? ??B、水? ? ??C、温度? ? ? D、湿度3、在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时先往载玻片滴一点。()A、清水 B 、生理盐水 C 、温开水 D 、糖水4、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一片农田B、一块草地 C、一条河中的所有的生物D、生物圈5、含羞草的叶子被碰后会合拢,这

2、说明生物具有()A、生长 B 、应激性 C 、繁殖 D 、新陈代谢6、 在显微镜下观察, 在视野内所见的图像是“上”和“6 ”,那么载玻片上的图形是()A、“上”和“ 6B、“下”和“ 9”C、“下”和“ 6D 、以上都不对7、人类生命活动中所利用的能量最终来自()A、地球 B、植物C、太阳 D、食物8、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生物适应环境? ? B、生物的分布受环境制约C、环境对生物无影响? ?D、生物与环境相互适应,相互影响9下列哪组选项全部属于生物?()A、落叶、豌豆种子、杨树、鲨鱼 B 、苔葬、仙人掌、企鹅、变形虫C、鹦鹉、珊瑚、草履虫、狮子 D 、金鱼、钟乳石、水杉、人10

3、 、包心菜内部的叶片是黄白色,暴露在外的叶片是绿色,这说明叶绿素的形成需要? ? ? ? ? ? ? ? ? ? ? ? ?( ? ? )A、光? ? ? B 、水分? ? ??C、温度? ? ?D、空气11 . 被称为“分类学之父”的科学家是( ? ? )A、沃森? ? ?B、达尔文? ? ?C、林奈? ? ?D、克里克12、动物的皮肤属于(? ? )A、器官? ?B、上皮组织? ? C、肌肉组织? ? D、结缔组织13、花的主要功能是(A、吸引昆虫B 、C、供人们欣赏D 、14. 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 ?A、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C、制造有机物,释放能量) ?。能产生香味和花蜜能产生种子和

4、果实进行生殖)? ? B 、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 D 、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15、据报道,科学家发明了一类无色透明塑料、低粘性蜡等物质,在移栽植物时,若将其喷到叶面上, 则能结成一层二氧化碳可以通过而水分不易通过的薄膜, 能大大提高植株的成活率。这主要是因为薄膜( ?)A、增强了植物的蒸腾作用 ??? ? B 、增强了植物的光合作用C、减弱了植物的蒸腾作用 ? ? ? ? D 、减弱了植物的呼吸作用16、在“响尾蛇是如何跟踪它放走的猎物”的实验方法研究中,设计没有被响尾蛇袭击过的死老鼠的目的是()A、起重复实验的作用、研究响尾蛇对老鼠体温的反应C、研究响尾蛇对死的老鼠是否袭击D、与响尾蛇

5、袭击过的死老鼠进行对照17、农民种水稻的田里经常长一种叫“稗”的杂草, 在相同条件下,其种子的萌发率比水稻高,长势好,成熟早,因此,很难把它从水稻田里驱除干净。从中可以得知,稗和水稻之间的关系是(? ? ?)?A、合作关系? ?B、竞争关系??C、捕食关系?D共生关系18、“猫生猫,鸭生鸭,老鼠的孩子天生会打洞”,与此现象有关细胞结构是()A、细胞膜B 、细胞质 C 、细胞核 D 、线粒体19、我国北方农村里常将马铃薯贮藏在地窖里,进入地窖取物之前, 农民往往把一盏油灯吊入地窖内,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测量窖内的二氧化碳含量B、测量窖内的氧气含量C、主要是为了照明H测量窖内的一氧化碳含量2

6、0、提倡“不使用一次性木筷”的出发点是(? ?)A、保护森林?B、减少固体垃圾?C、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D、减少经济支出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把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横线上21、在植物的根尖和芽中存在的主要是 组织;叶的表皮主要由 组织构成。22、植物的生活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含 、磷和| |的无机盐。23、生物呼吸作用是在活细胞的 内完成的;光合作用是在活细胞的 ?完成。24、根吸收水分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 ?,这个区域生有大量的 ?。根尖生长最快的区域是 ?。25、植物的根、茎、叶总称为植物的| 器官;花、果、实合称为植物和 器官。26、细胞是生物体 ?和

7、?的基本单位 。27、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的 ?。28、动植物细胞都有| ?、细胞质和 ? 组成。29、生物学是研究各种| ?和 ?的科学。30、生物体由小长大是因为 ? 和 ?。三、识图题(每空1分,共26分)请把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对应题目横线上31、下图为显微镜结构示意图,根据图回答问题。(10分)压片夹(1)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对光时,首先调整 ?,使_ ?对准通光孔,如果光线还暗,调整 ?号结构,使用其 ?面,改善光照条件。(2)对光时,由反光镜反射的光线依次经过显微镜的结构有(填序号):光一()一()( ()(3)调整视野中物象清晰度的结构有 ?、 ?。(4)在用低倍镜观察人的口

8、腔上皮细胞实验时,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如图所示,你认为 ?同学的观察效果最好。甲乙32、下图是两个细胞模式图(5分) (1)如果表示洋葱表皮细胞结构的应该是 ?图,如果表示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结构的则是 ?图。(2)苹果成熟后,由于中溶有多种物质,所以吃起来表现为甜酸 昧。(3)图中A的1是 ?,起着支持和 ?细胞的作用。33、下图是花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以下问题:(6分)第41题(1)右图中, 将来发育成果实,它内部的胚珠将发育成(2)??和 组成了雄蕊柱头, ?和子房组成了雌蕊(4)能产生花粉的是花药,其上的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叫做。34.取等量的新鲜蔬菜

9、和烫过蔬菜,分别用黑色的塑料袋包装,并分别用软管将塑料袋与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相连,过一段时间观察现象。(5分)(1)若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 A?,说明软管排出的气体中有二氧化碳,推测此袋中蔬菜 为A?;(2)若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 A?,说明软管排出的气体中没有二氧化碳,推测此袋中蔬 菜为A?;原因是烫过的细胞是死的, ?(能/不能)进行呼吸作用。四、探究题(每空 2分,共14分)请把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对应题目横线上35.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请据图分析回答甲装置乙装置(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1)首先将甲、乙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

10、是?,然后将甲、乙装置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 从甲装置和乙装置中各取一片叶,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变蓝色的是 ? 装置中的叶片。此实验现象可以证明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2)如果乙装置中的清水换成澄清的石灰水,要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乙装置必须放在 ?环境中,其目的是防止植物进行 ?。(3)在实验过程中,玻璃罩内壁出现的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 ?,水分是通过叶片上的 ? 散失的。大邑县2015-2016学年度上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七年级生物学试题答题卷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分数注意事项:1、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考生必须在答题卷上作答,答在试题卷和草稿纸上无效。3、保持答题卡面清洁,不得

11、折叠、污染、破损等。一、选择题(每小题2,共4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21、 22、 23、 24、 25、 26、 27、28、 29、 30、 :、识图题(每空1分,共26分)31、(1) (2)光一()一()一()一() (4)32、 (1) (2) 33、(1) (3) (4) 34、(1) 四、探究题(每空2分,共14分)33、(1) (4) 大邑县2015-2016学年度上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 七年级生物参考答案、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2345678910Dr cBCP BD 1CDP B

12、A 111121314151617181920CADACDBCBA、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21、分生保护22、氮钾23、线粒体 叶绿体24、成熟区根毛25、营养生殖26、结构功能27、生产者28、细胞膜细胞核29、生命现象 生命活动规律30、细胞分裂 细胞生长三、识图题(每空1分,共26分)31、(1)遮光器 最大光圈 凹( 2)光-( 3)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 4) A 乙32、 (1) A B( 2) 5 液泡( 3)细胞壁保护33、 ( 1)子房种子( 2) 花药花丝( 3) 花柱( 4) 传粉34、 ( 1)变浑浊新鲜蔬菜( 2)未 / 不变浑浊 烫过蔬菜不能2 分 , 共 14 分)35、 ( 1 )将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乙 二氧化碳( 2 )黑暗 光合作用( 3 )蒸腾作用 气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