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出特色新版图.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9443389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出特色新版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化’出特色新版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化’出特色新版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化’出特色新版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出特色新版图.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出特色新版图 (一)一方山水,一幅美图。 小浪底库区50平方公里的水域,40多公里长的水岸线,在这里画出一幅水之靓图。 太行山余脉沟壑纵横,领域广阔,植被茂盛,秀色叠翠,在这里呈现一方山之胜景。 怀纳蓝天白云,坐拥青山碧水,让大峪成为玉川大地最绿的一方土地,彰显出独特魅力。(二)一种特色,一篇佳作。 小浪底工程之雄、调水天瀑之伟、明珠岛之秀、千岛湖之阔、大峪峡之幽,让这里成为旅游的胜地;山水相依,远离尘世喧嚣,相伴原始生态,让这里成为宜居之地;气候适宜,土肥水美,农业生态优势独一无二,让这里成为绿色品牌的基地;峡谷水湾,网箱排排,船儿悠悠,让这里成为鲜有的北方渔乡;黄河文化,乡村民谣,天仙配

2、爱情传说等,让这里成为文化的“富矿”。 大峪人围绕山水做足特色,不断创新自己的发展篇章。美丽的湖光山色,绝佳的生态资源,厚重的文化底蕴,已经成为大峪镇发展的潜力股、生命线、主抓手。 (三)顺势而为,方能大有作为。 大峪镇得天势,靠勇气,凭干劲,赢得了很好的发展势头,但同时也面临着发展的困难和瓶颈:一是位置偏僻,发展成本高。就整个济源来说,大峪位置偏远,群众出行不便,交通运输成本较高,基础建设成本较大。二是产业薄弱,招商引资难。产业集聚相对薄弱,工业招商引资相对困难,经济基础比较落后。三是地域广阔,服务成本高。群众居住分散,地质条件恶劣,灾害频发,服务成本较高,群众幸福指数不高。 济源要建设中原

3、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先行区,大峪怎么办?应定什么位、走什么路、干什么事?唯有乘势而为,方可动水补源,活木添春,赢得发展主动。 (四)眼界高时无物碍,心源开处有波清。 市委书记何雄在全市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镇域经济发展要善于挖掘优势、利用优势、放大优势;山区发展要着眼特色、做好特色、发展特色市长王宇燕深入大峪调研时指出,特色就是财力,就是潜力,就是竞争力,就是生命力;要从自身实际出发,找到自身发展之路点拨与寄语,是方向,是激励,更是期待。 发展,无特不立。把握时代特征,彰显地方特色,是大峪过去发展的重要经验;立足自身,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之路,是大峪赶超先进、力争先行的基本路径。坚持特色农

4、业唱主角、建设特色产业群、拉长特色三产链、打造特色“山城”版本,这是“山水大峪”最切题的“立足于实”、最亮眼的“点睛之笔”、最充沛的“活力之源”。 (五)化基础为基地,特色农业唱主角。 大峪的农业有一定的发展基础。陆家岭上,生态游园鸡犬相逐;大峪湾里,水产网箱鳞次栉比;偏看垄上,大棚蔬菜绿意葱茏;槐姻河畔,制种产业欣欣向荣;群山怀中,薄皮核桃硕果累累但是,这些亮点由于产业规模小,暴露出发展的后劲不足。充分利用境内山湖相依、群山环绕、植被茂盛、土壤有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发展生态产业的优势,坚持基地化生产、区域化布局、标准化认证,对比较优势强、发展基础好的农产品进行资源整合,积极实施生态产业化与

5、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模式,当为大峪农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围绕“一河”(黄河)、“两带”(东山带、西山带)、“三流域”(大峪河流域、青洛河流域、砚瓦河流域)、“四线”(邵吉线、石寺线、张苏线、封大线)进行农业产业布局调整,积极实施“两园”(大葱产业园、烟叶产业园)、“四基地”(薄皮核桃产业基地、蔬菜制种产业基地、中草药产业基地、沿黄水产养殖基地)建设,带领群众科学发展生产,树立一批亮点多、规模大、效益显的山区农村发展特色村、亮点村。 以“寺郎腰大葱、薄皮核桃、黄河鱼虾、中草药、无公害生猪”等生态环保农副产品为品牌,规划发展一批农业深加工项目。重点从六个方面打造加工基地:一是打造黄河鲤鱼水产品、生态

6、猪、土杂鸡等肉蛋类制品加工基地;二是打造生态蔬菜、山野菜等绿色蔬菜类加工基地;三是打造无公害大葱、大蒜、小辣椒等调味品类加工基地;四是打造薄皮核桃、野生枣、生态杏等果实类加工基地;五是打造有机小麦、玉米、杂粮等传统生态食品类加工基地;六是打造中草药、野蜂蜜等保健品类加工基地。通过六个方面的粗加工、精加工、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建设“绿色厨房”。 (六)化薄弱为强势,建设特色产业群。 大峪的工业相对薄弱,缺乏“大块头”企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拉动有限。要改变这个局面,必须从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集群发展”,二是“低碳循环”。 依托大峪创业园和市产业集聚区这两个平台,按照企业集中布局

7、、产业集群发展、土地集约利用、功能集中构建的要求,加快建设以机械制造、环保制品、建材项目为主导产业的特色产业群。目前要重点推进东莞环保洗衣粉、英特电源蓄电池、中药材加工等项目建设。 紧紧牵住招商引资这个“一举应万变”的“牛鼻子”,坚持招商和选商兼顾,着力招引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得益彰的工业项目,提升发展后劲。 (七)化资源为优势,拉长特色三产链。 积极开发沿黄休闲旅游线。从小浪底大坝到黄河三峡,40余公里长的黄金河岸线,以滨河大道、环湖大桥串联,形成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沿黄观光品牌区域。以小浪底观瀑节主题品牌为主,着力打造垂钓基地、休闲度假基地、观光 写生基地、教育基地

8、等。在“一带(黄河水域带)两岸(黄河两岸)多节点”,开展“垂钓节”、“垂钓大赛”等活动,大力宣传推介,打造“中国休闲垂钓之乡”;加快建设集教育培训、黄河文化研究、山水娱乐、会展经济等于一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规划建设集休闲度假、果蔬采摘、狩猎娱乐、农产品展销、健身养生等于一体的生态旅游基地;重点推进济源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尚景水岸度假会所、桐树岭片区开发等项目建设,早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积极开发爱情旅游线。结合天仙配爱情故事传说,修建槐姻天仙配广场,在董岭、仙口、槐姻、林仙等关键节点,规划建设有特色的景点,彰显爱情文化,形成特色爱情旅游线。 积极开发农家休闲度假旅游线。以东沟、偏看等村浓

9、郁的田园风光、山水风光为依托,积极发展“农家乐”,打造农家休闲游示范点,“住农舍、品菜香”,形成特色农家休闲游。 (八)化分散为融合,打造“山城”新版本。 在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过程中,大峪镇政府进行了搬迁,但由于受地理位置的限制,小城镇发展空间小的问题日益突出。为改变小城镇发展被动局面,有必要结合实际,进行新的规划,打造“山城”新版本。 抓好规划,统筹发展。根据经济基础、区位条件、人口分布、资源禀赋等各种要素,明确全镇30个行政村功能定位,规划建设大峪创业园区、沿黄生态旅游区、特色农业区三大功能区,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抢抓机遇,完善镇区功能。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设沿黄生态屏障

10、区”的总体要求,抓住建设西霞湖生态功能区的机遇,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商贸、农产品销售、旅游、地产等现代服务业,完善城镇功能,提升城镇品位。 以新型农村社区为抓手,建设生态宜居小城镇。根据全市新型农村社区整体规划,重点规划了寺郎腰、大河两个社区。 寺郎腰社区位于寺郎腰新区,交通相对便利、产业相对突出,将集聚寺郎腰、乱石、反头岭、林仙、方山、陡岩沟等6个村5000口人;社区概算投资5亿元,建设时间为2011年2015年,按照“生态宜居”的要求,突出依山就势,坚持以人为本,侧重公共服务,规划建设公共服务区、商贸流通区、居民住宅区、休闲娱乐区、农产品加工区等,重点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加快产业繁荣和

11、人口集聚,提高辐射带动作用,形成大峪镇新的区域中心。 大河社区规划建设休闲度假山庄、旅游消费市场,既容纳周边桐树岭、桥沟、方山等村的居民集聚,又吸引济源、洛阳、吉利等周边市区居民投资入住。该社区计划投资3亿元,集聚人口3000余人,节约土地1000余亩。 通过社区建设,绘就“山中有城、城中有山”的“山城”新版本。 (九)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江河行地,日月经天。当前,大峪正处于追赶跨越的重要关口,加快发展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繁重,紧要关头,容不得半点的分神,容不得半点的松懈,更容不得半点的退却。 运作要慧。运用好 “三具两基一抓手”,找准发展症结,一个一个破解,抓住重点,把握特点

12、,攻克难点,突出亮点;统筹协调多方力量,多出点子、勤思方法,借智借力、多方取经,借梯上楼、借船出海,变不利为有利、变不能为可能,千方百计把事情干成。我们应当牢记:只有不快的斧,没有劈不开的柴。 过程要干。说千道万,不如实干。锦绣蓝图的实现,说到底要靠我们自身的努力,实实在在地做,踏踏实实地干。大力推行流动服务到基层、现场办公到一线、工作在一线开展、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发现、办法在一线产生、成果在一线创造、形象在一线树立的“一线工作法”,坚持执行月初承诺、月中督察、月末评议的重点工作承诺督办制,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应对,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突破,一项工作一项工作地推进。我们应当牢记:大干小难,

13、小干大难,不干最难。 作风要硬。“硬任务”需要“硬作风”,“硬作风”才能完成“硬任务”。要进一步强化发展意识、创新意识、为民意识、勤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原则意识、求实意识,在深化认识上下功夫、在完善措施上下功夫、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在加强监督上下功夫、在严格考核上下功夫,特别是要在领导带头上下功夫,不见成效不撒手,不达目的不罢休!我们应当牢记:发展面前有困难,作风硬起无困难。 (十)宏图绘就凝众志,任重道远快争先。 赶超的鼓点,大峪从没有像当下敲得如此急促;发展的呼声,大峪从没有像今日喊得如此激昂。 大峪,这块充满神奇和浪漫、饱含激情与奋斗、展示无限希望的热土,这个令人怦然心动、让人深

14、情向往的绿色家园,“生态立镇”战略的实施、绿色发展示范区的确定,让她重新闪耀出夺目的光芒。 给她时间,一个崭新的生态精品镇必将崛起!给她力量,一个绚丽的“山城”版本必将让世人惊叹!发展,无特不立。 特色就是魅力,特色就是形象;特色就是财力,特色就是潜力;特色就是竞争力,特色就是生命力;特色就是突破口,特色就是风向标。 镇域之间存在资源禀赋、经济基础、发展环境与人文资源等差异,这就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可能有一种统一的发展模式。以特色取胜、以特色超越,越来越成为各地发展的重要思路。 事实上,大峪正是看到了自身的优势和特色,经过科学论证才明确地提出 “特色发展”、 “生态立镇”的战略。 把握时代特征

15、,彰显地方特色,是大峪过去发展的重要经验;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区位特征,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发展之路,是大峪争先进位、力求先行的基本路径。坚持特色发展、优势发展,走一条具有山城特色的 “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俨然成为大峪的不二选择。 坚持特色发展,就是要不断地挖掘、利用、放大发展具有的优势,就是要不断地培育新的发展优势,让特色更特、优势更优、强势更强。化基础为基地,特色农业唱主角;化薄弱为强势,建设特色产业群;化资源为优势,拉长特色三产链;化分散为融合,打造特色 “山城”版本 “山水大峪”的特色发展之路切题、亮眼,令人期待。 特色发展未有穷期,不懈探索终将有成。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始终立足自身实际,把握发展规律,认清特色、围绕特色、再创特色,大峪的特色发展之路就会越走越宽广,一个不可复制的“山城”版本必将闪耀出夺目的光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