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辨析题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9442233 上传时间:2023-08-3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辩证法辨析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自然辩证法辨析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自然辩证法辨析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自然辩证法辨析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辩证法辨析题(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1只要依靠科技进步就能限制或消除科技应用可能带来的负效应。错!首先要看到,造成消极后果的主要原因不在科学技术本身,而是在于人类本身,是人类如何运用科 学技术的问题。对于社会原因造成的消极后果,必须依靠社会进步来解决,而不能单纯依靠科学技术来解决。至于科学 技术本身不够完善所带来的消极后果,那更是可以通过发展和完善相应的科学技术来克服。2科学与技术都是无禁区的。错!对科学有狭义和广义的理解。狭义的科学指纯粹的基础研究,即基础科学;广义的科学包括基础科 学、技术科学、广义的科学研究已延伸到应用(属技术范畴)。狭义的科学,一般来说无明显价值负荷,但 大多数科

2、学研究,包括一些基础科学,一开始就与应用密不可分,具有明显的价值负荷科学技术研究的禁区,根据不同的划分有:第一、康德意义上的禁区:科学技术与道德信仰被划分在不同的范畴中。科学技术并不能解决道德、信 仰问题,科学有禁区。第二、价值目的指向性意义上的禁区:虽然科学本身并无道德之分,但其存在和发展受到社会的制约和 影响,与社会的价值观相关。这个禁区是确定科学应用的价值合理性前提,其实质性规定是只能为善不能为 恶。若科学研究成果会使对人类造成的灾难大于得益、或是挑战了现存道德规范,则应属于科学禁区。如克 隆人的研究在现有的道德规范下还是属于科学的禁区。第三、纯粹科学、技术意义上的禁区。是指在纯粹的科学

3、范围内,由于科学本身的不成熟性、局限性而 直接规定的科学禁区,它只能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挑战禁区进而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得到解决。3、工业化是全球性问题产生的根源。错!全球性问题产生的根源表面上看是工业化的产物,但是实质上却是与人类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传统的价值观分不开的。这种观点,是以人统治自然为指导思想,一切以人为中心,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以人 为根本尺度取评价和安排整个世界。&全球性生态危机是人口剧增造成的。错!人口的发展不是孤立的现象,它在客观上受到物质资料生产和自然条件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反过来 又给这些因素以一定的影响。如果人口增长不能同社会生产和生态环境相适应,就会造成社会关系的失

4、调和 不良的生态后果。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当今世界绝大部分国家日益卷入工业化过程,由于人类有增无减的施加作用于 自然界,使人类的各种活动正对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带来严重的破坏,导致了一系列的全球性生态问题的出现。产生全球生态危机的实质是人类在与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传统的价值观分不开的,这种价值观是以人统 治自然为指导思想,一切以人为中心,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以人为根本尺度去评价和安排整个世界4、发展即GDP的增长。错!这种观点导致 不计自然成本地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高消费、高浪费的生活方式。发展不仅仅是经济增长数字的积累,更重要是社会进步的综合评价。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资源等作为代价,我们要树立全

5、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就是强调发展要全面、协调、可持续,要统筹兼顾。实践告诉我们一个国家要发展好,处理好经济 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5、一个国家能否作出具有诺贝尔奖级的工作,取决于它的经济实力。错!适宜的社会环境成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 1,充分的资金投入,2,高素质的人才队伍3,宽松自由的 学术环境4,优良的学术传统5,激励创新的机制,是构成良好的有利于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环境的重要因素。 一个国家能否做出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级的工作,取决于上述因素。6科学研究始于观察。只供学习与交流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错!科学研究的起点是问题而

6、不是观察。 科学研究是一种有目的的探索活动,探索的目的是由问题引起的。 科学研究的观察是有目的的,而观察的目的又是由所要研究的问题所确定的。7夸克以非系统方式存在。错!今天的科学还不能指出夸克是否有它的组成元素和结构,是什么样的系统。但是,它作为微观物理系 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存在于系统之中,也不能完全抛开系统方式。自然界和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以系统方式存在,它们自成系统或处于系统之中。故上述观点错。9、观察渗透理论。正确。观察过程会受到观察者掌握的理论和经验的影响,并非机械的、被动消极的接受客体发出信息的刺激。 但被观察对象是客观存在的,是第一性的。观察结果的内容是客观的,是由客体的性质决定的

7、。中性的观察不存在,完全依赖理论的观察也是没有的。观察渗透理论:观察是一种物理过程与心理过程融为一体的感知活动。观察者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背景) 及他的经验会影响观察陈述。10、技术创新即技术上的改进或发明。错!技术创新不等同于“技术的创新”,它不仅仅是指技术本身的革新,它还包括新技术的应用,把新 产品、新工艺开发的成果转化为新的生产力并在市场上实现其价值的过程。它是一个技术和经济结合的概念:技术创新是一个新想法或新的技术方案在商业上的实现,它涉及创新 成果的社会价值转化过程,要求实现市场价值,是一种经济活动或行为。发明不一定导致创新,但创新的前身大多是发明。11、对同一观察对象,不同的观察者可

8、能会作出不同的观察陈述。对!对同一观察对象,观察者由于各自背景知识与经验的差异而做出不同的观察陈述的情况是常有的。 因为观察是一种物理过程与心理过程融为一体的感知活动,所以观察者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背景)及他 的经验会影响观察陈述,即观察渗透理论。观察者对感觉材料的反应,总是有意或者无意的用一种概念模式去套眼前的这些感觉材料,使它适应自 己过去熟悉的材料。因而形成各人对同一对象的反映有不同程度的差异。12、“在观察的领域里,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对!机遇由一些偶然事件产生的,但机遇产生是有其客观根源的。自然界的现象都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统一。偶然性始终是受内部的隐藏着的规律支配的,而问题只

9、是在 于发现这些规律。偶然性背后可能会有某种必然性。能否捕捉到机遇有观察者主观方面的原因,有准备的头脑对机遇产生的客观根源有充分认识,并且有敏 锐的观察力和识别能力。对意外的现象保持警觉性,并抓住不放,深入研究,最后会有可能做出重大发现。13、通过部分可以认识整体。错!系统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整体不能脱离部分而独立存在。整体保留了其部分单独存在时所具有的某些属性,在质上,系统整体的各组成部分可以分辨,在量上, 系统整体的某些属性的量时它组成部分的量的加和,即在系统中,整体和部分之间存在加和性关系,但不能 片面的认为研究了孤立的部分就足以完全理解整体, 因为整体和部分之间还存在着另一方面更为重要

10、的关系系统整体突现的性质,仅从其组成部分上是不能理解的,也不可能被发现。虽然由于系统整体与其组成 部分是相互联系的,系统的整体性必定会以某种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在其组成部分上,使得处于系统联 系中的组成部分与把它从系统中分离出来时有显著不同,使得处于系统联系中的组成部分或多或少包含这整 体的信息。但不能一般的说整体的全部信息都反映在它的每一个部分中。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15、系统的功能主要是由系统的组成要素决定的。错!系统的组成元素是系统具有某种功能的物质基础和物质载体。但它不直接决定系统的功能。系统的内 部结构对于决定系统功能,有更为直接的根本的意义。系统的功能是系统整

11、体所具有的,它是其组成元素本身不具有的, 单从组成元素本身无法说明系统为什么 会有这一功能。系统整体的性质,只能是组成元素之间相互协调作用的结果,而这些组成元素之间相互作用就是结构,可 见,元素的性质、种类和数量是通过结构决定和支配系统的整体性质和功能的。故上诉观点错。16、经济效益是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错!以下原则是对科研选题最重要的:1、需要性原则,是评价和选题的首要原则 2、创新性原则,科研的 本质在于创新3、科学性原则,要求选题必须有一定的科学理论和科学事实作为根据 4、可行性原则,考虑 完成课题的主客观条件,根据实际具备的条件确定课题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1) 科学技术是历史发展的火

12、车头,造就了新的社会形态。根据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功能观,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变革和调整生产关系。它作为强大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类思想的解放。同时促进人类最终走向自由,能增进人类精神生活的丰富性和自我发展能力,有助于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使人类社会走向新的发展阶段。现代科学技术革命诱发了社会形态的变革。生产力变革,从手工化、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走向信息化和智能化; 生产关系方面,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各种社会阶层出现,科学技术的政治功能凸显,如专家治国,网络民主;生活方式, 从农业时代的自然经济转向工业时代的商品经济。2) 科学技术推动了经济转型。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促进整个

13、生产力系统的优化和发展,导致社会生产体系的结构型 调整,成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力量。3)科学技术产生了技术异化,扭曲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一方面肯定了技术在社会中,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在资本主义条件 下技术的运用所产生的异化现象。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是技术异化现象得以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生态自然观的观点(1)(2) 人是自然中的普通成员, 人对自然负有道德责任。 人类与生态系统的其他成员是同属于一个共同体的,生态系统及其成员应该成为人类道德关怀的对象。人类必须自觉地用伦理对自己改造自然的行为加以约束,把影响自然的行为限制在既有利于人类的生存,亦有利于维护其他物种的生物权利范围内。(3) 大自然不但具有工具价值,还具有内在价值。自然界的多样性证明其自身的内在价值,人类应该保护生命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完整性和完美性。(4)(5) 以整体主义思想看待自然和处理自然的关系。生态系统是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元素组成的统一整体,保护自然, 维护生态系统的繁荣稳定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最高价值准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