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纺织品认识概论.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9440971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功能性纺织品认识概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功能性纺织品认识概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功能性纺织品认识概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功能性纺织品认识概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功能性纺织品认识概论.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功能性纺织品认识概述一、功能性纺织品概念功能性纺织品指纺织品除具有自身的基本使用价值外还具有抗菌,除螨,防霉,抗病毒,防蚊虫,防蛀,阻燃,防皱免烫,拒水拒油,防紫外线,防电磁辐射,香味,磁疗,红外线理疗,负离子保健等等林林总总的功效中的一种或几种。广义上说,功能性纺织品是指具有一般纺织品保暖、遮盖和美化之外的其他功能的纺织品。狭义上说,是指在纺织领域将具有特定功能的无机微粒子与普通成纤聚合物共混制造功能纤维,从而赋予传统纺织品以功能性。根据纺织品功能属性不同,功能性纺织品通常可分为:物理型功能纺织品、化学型纺织品、物理分离型功能纺织品和生物适应型功能纺织品。安装使用性能和用途,分为整理型纺织品

2、、房户型功能纺织品、适感型纺织品、卫生保健型纺织品和智能型纺织品。二、制备功能性纺织品方法1功能性纤维制备功能纺织品对纤维进行表面加工,即通过化学或物理手段赋予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一些新的特殊功能。表面加工法主要包括表面处理法和树脂整理法等。对常规合成纤维材料进行改性,通过共混和复合纺丝的方法加入功能性添加剂,这种功能性添加剂均匀地分散在纤维中使纤维具有某种特殊的功能。功能可涉及远红外、抗紫外线、抗辐射、抗菌、抗静电、负离子、导电等,纤维以涤纶、丙纶为主,品种包括长丝、短纤。通过共聚等方法部分改变高分子结构,使聚合物获得某些特殊功能。如,在疏水性合成纤维大分子主链上引入亲水性、导电性成分,可在一

3、定程度上提高该纤维的导电性。2功能整理制备功能性纺织品(1)物理整理a)浸渍法:整理剂与溶剂形成均匀溶液的多功能整理剂,随溶液渗透到纺织品内纤维之间的空隙中,与纤维表面形成分子间表面吸附而附着在纺织品上。由于整理剂与纺织品相互间作用力弱,结合牢度不高,易受外界及使用状况影响而丧失特有的功能。b)浸轧法将被整理的纺织品浸入溶液中,经过轧压后,使助剂随溶液被挤压到纺织品纤维间隙中。c)涂层法将整理剂涂刮到纺织品上,进行焙烘,整理剂与纺织品纤维可以部分进行接枝聚合反应或整理剂之间相互聚合,在纺织品外表面形成较牢的膜。(2)化学整理将纤维材料的单体与具有某些功能的大分子或单体进行共聚、接枝的化学反应,

4、从而使纤维材料与功能材料紧密结合形成一种新的功能材料。(3)生物生态整理生物生态整理法是近年来新兴的整理方式,广泛采用的是具有生物活性的生物酶来对纺织品进行整理,这种整理具有安全性较高、对环境影响小、整理效果好的特点。三、我国功能性纺织品开发的发展趋势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纺织品综合性能要求的提高,具有多重功能纺织品的开发随着功能性纺织品开发技术的成熟,单一功能的产品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多种功能的复合化产品将成为以后功能性纺织品开发的重点。如采用超细氧化锌系列化合物通过轧烘焙法或涂层法整理织物,能获得较好的抗紫外线性能,同时具有较好的杀菌功能(广谱菌)和除臭功能;采用不同功能的整理剂

5、,如在防水防油整理浴中加入相容性的抗菌剂,进行一浴法整理,可获得多功能性。且高技术及特种纤维在功能纺织品上的应用高技术纤维及特种纤维的研发成功为功能性纺织品的开发创造了有利条件。首先,利用新一代的高技术纤维,如电致变色纤维、温致变色纤维、光致色纤维、香味纤维、蓄热调温纤维、高疏或吸水纤维、抗静电、导电导湿、防水透气等功能纤维能够开发出具有特定一种或多种功能的纺织品。其次,利用纳米技术、生物技术开发新型功能性产品也是目前开发功能性纺织品的热点,如自清洁功能性织物等。四、抗静电纺织品1、静电产生机理 纺织材料是电的不良导体,它们具有很高的比电阻。纤维及其制品在生产加工和使用过程中, 由于受摩擦、

6、牵伸、 压缩、 剥离及电场感应和热风干燥等因素的作用而产生静电。如果这些静电荷不能通过各种途径迅速散失, 就会在材料和加工机械上逐渐积累、 增加;基于静电的力学效应和放电效应,静电荷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将会引发各种障碍和危害。特别是随着化学纤维(主要是合成纤维)在纺织上生产和应用的越来越多, 这些高分子聚合物所固有的高绝缘性和憎水性,使之极易产生、 积累静电。2、纺织品抗静电处理方法,从纤维生产方式上大体分为表面整理剂整理型、纤维化学改性型、应用导电纤维型三种。对织物表面进行整理即对合成纤维织物进行抗静电树脂整理。所用抗静电剂大多数是结构与被整理的纤维相似的高分子物, 经过浸、轧、焙烘而粘附在

7、合成纤维或其织物上。这些高分子物是亲水的,因此涂覆在表面上可通过吸湿而增加纤维的导电,使纤维不至于积聚较多的静电荷而造成危害。纤维化学改性型则是在合成纤维聚合物内部添加抗静电剂,如磷酸酯、磺酸盐等表面活性剂, 或是引入第三单体,如聚氧乙烯及其衍生物,以使纤维本身具有抗静电效果。添加在聚合物内部的抗静电剂大多数具有极性基团,这些极性基团在聚合体的外层形成导电层或通过氢键与空气中水分相结合,使聚合体的电阻减少, 加速静电荷的散逸。应用导电纤维即是在合成纤维织物中,嵌入导电纤维也是一种有效的消除静电的方法。3、抗静电剂处理: 生产实际表明,抗静电剂能降低高分子材料表面或体积电阻率,从而提高纤维表面的

8、导电率,减少电荷积累。各种作用直接或间接表明其在抗静电方面的功效。经常使用的抗静电剂主要有以下几种。(1)抗静电剂 P:为磷酸酯和二乙醇胺的缩合物。这种抗静电整理剂外观呈淡黄色到酒红色粘性液体,属阴离子型,其抗静电效果很好,稳定性也好, 但不耐水洗。(2)抗静电剂 PK:为烷基磷酸酯钾盐,为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外观为淡米色至淡黄色半固体状物,它的0.1%溶液pH值为7- 9。(3) 抗静电剂 TM:属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外观为透明淡黄色粘液,游离三乙醇铵含量4%,易溶于水,具有吸湿性。生产中,可以与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并用。它对涤纶、腈纶、锦纶等合成纤维有优良的抗静电

9、效果。(4) 抗静电剂 SN:属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能溶于水、丙酮、苯、正丁醇、二甲基甲酰胺、乙二醇及醋酸等。对5%的酸、碱液均稳定,但180时会分解。可与阳离子或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混用。要达到比较耐久的抗静电效果可以选用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乙二醇和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即防静电剂 T、TM等)处理。(5) 高分子质量非离子型抗静电整理剂:具有与涤纶相似化学结构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氧乙烯的嵌段共聚物或交联成膜的抗静电整理剂或通过交联成膜作用在纤维表面形成不溶性的聚合物导电层的含聚氧乙烯基团的多羟多类整理剂。上述两种整理剂不仅可达到减少电荷作用,而且在织物上具有较好的耐久性,能耐20次以上洗涤 4、抗静电纺织品的应用抗静电纺织品应用的领域很多,如为防污、防粘缠的民用纺织品,净化空气等所用的无尘衣、无菌衣,易爆环境的工作服、地毯、窗帘等室内装饰品、 各种工业材料等。随着机械、电子等产业的进步和对超净室洁净度要求的更加严格,对防尘服的性能要求也更高,尤其是在电子工业,0.1m左右的微粒子就能造成一定的危害。因此,工业上有待于开发性能更高的防尘服,除要求不吸尘、不通过灰尘外,还要求有耐化学性、耐洗涤性、耐蒸热灭菌处理、穿着舒适等多项性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