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四年级下册人教版教学计划教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9440699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 页数:63 大小:9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四年级下册人教版教学计划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四年级下册人教版教学计划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四年级下册人教版教学计划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四年级下册人教版教学计划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四年级下册人教版教学计划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四年级下册人教版教学计划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四年级下册人教版教学计划教案(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四年级下册(人教版)教学计划一、学生现状分析:四年级2个班共有学生118人。经过三年半的学习后,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了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一定的兴趣,大部分学生乐于参与学习活动。特别是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们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情况。因此对这些学生,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地保持,并逐步引导到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但是由于学生过于“老实、听话”,上课的气氛就有点沉闷,回答问题很不

2、积极,致使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有待于加强;而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21世纪最具竞争力,最受欢迎的人才。培养本班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本学期面临的最重要的课题。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四则运算、位置与方向、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小数的意义与性质、三角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在数与计算方面,本教材安排了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小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有关小数概念的知识和小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认识了简单的小数,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3、,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大小的比较、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等,并在此基础上学习比较复杂的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使学生很好地理解小数的意义,能用小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初步学习用小数知识解决问题。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三角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难点或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性,进一步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折线统计图。让学生学习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学会看懂此种统计图并学习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

4、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计算内容,教学用所学的整数四则运算知识和小数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难点:位置与方向、三角形是本册的难点和重点。四、教学目标: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

5、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

6、题的能力。 7、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实现多维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地转变教学观念,把握课标的理念,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维度确立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教学过程要体现探索性。教师要注意创设生动有趣的数学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活动中,

7、理解知识,掌握技能,体会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3、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学中要注意改变由教师为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现象,努力激发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寻找策略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地用数学眼光“看世界”的意识。4、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由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所以教师要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和个性差异,允许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使全体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教学时,就同一问题情境,允许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在合作、探索中要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述自己的想法,用不

8、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在自主练习时要为学生提供难易、数量不同的题目,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有选择的完成,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智力潜能。5、教师应创造性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根据新的课程理念,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教师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虽然本教材已构建成以教科书为核心,以教师教学用书、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及音像资料为辅的立体化的课程教材体系,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但教师还需因人、因地、因时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一些行之有效的课程资源。6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加强评价的改革,探索多元化的评

9、价。即评价目标多元、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方式多元。注重过程性评价,要将评价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使评价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五、课时安排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的“各学段课程内容参考教学时间一览表”和学生学习情况,这学期数学教学,我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一、四则运算(6课时)(第一周第二周) 二、位置与方向(4课时)(第三周) 三、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10课时)(第四周第五周) 1加法运算定律3课时左右 2乘法运算定律3课时左右 3简便计算4课时左右 营养午餐 1课时四、小数的意义与性质(14课时)(第六周第七周)

10、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3课时左右 2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 3课时左右 3生活中的小数 3课时左右 4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4课时左右 5整理和复习1课时五、期中复习考试(第八周第十周)六、三角形(6课时) (第十一周第十二周) 1三角形4课时左右 2图形的拼组 2课时左右 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6课时)(第十三周第十四周) 八、统计(4课时)(第十五周)九、数学广角(4课时)(第十六周)小管家 1课时十、总复习(4课时)(第十七周至学期末)六、教学进度表:周 次起讫月日教学内容教时电教课时执行情况12.182.241、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例1、例2)2、积商之和(差)的混合运算(例3)4122.2

11、53.21、两个商(积)之和(差)的混合运算(例4)2、含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例5)3、有关0的运算(例6)4、练习4133.33.91、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例1)2、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绘出物体的位置(例2)3、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例3)4、描述并绘制简单的路线图(例4)4143.103.161、加法交换律(例1)2、加法结合律(例2)3、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例3)4、乘法交换律(例1)4153.173.231、乘法结合律(例2) 2、乘法分配律(例3)3、连减的简便计算(例1)4、加减计算的灵活应用(例2)4163.243.301、连除的简便计算(例3)2、乘除的灵活

12、应用(例4)3、乘加的灵活应用(例5)4、营养午餐4173.314.61、小数的意义(例1)2、小数的读写(例2、例3)3、小数的性质(例1、例2、例3)4、小数的大小比较(例4)4184.74.131、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例5)2、小数点位置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的应用(例6、例7)3、生活中的小数、把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或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单名数(例1)4、把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单名数(例2)4194.144.201、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例1)2、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例2)3、练习 4、整理与复习41周次起讫月日教学内容教时电

13、教课时执行情况104.214.27期中复习检测 1、三角形的特性(例1、例2)4114.285.4五一放假一天1、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例3)2、三角形的分类(例4)3、三角形的内角和(例5)41125.55.111、图形的拼组(例6、例7)2、练习3、三角行单元检测4、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理解小数点对齐的算理(例1)41135.125.181、总结小数加、减法的一般方法(例2)2、练习 3、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例3) 4、机动41145.195.251、整数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能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例4) 2、练习 3、认识折线统计图(例1) 4、完成折线统计图(例2)41155.266.011、练习 2、练习 3、一条线段的植树问题并且两端都要栽树的情况(例1) 4、机动41166.026.081、两端都不载的情形(例2)2、封闭曲线(方阵)中的植树问题(例3)3、小管家 4、机动41176.096.151、“小数的认识”的复习2、“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的复习3、“空间与图形”的复习4、“统计”的复习41186.166.22总复习196.23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