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65].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9440450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邹忌讽齐王纳谏[6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6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6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6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65].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邹忌讽齐王纳谏[6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邹忌讽齐王纳谏[65].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巩固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文中设喻说理和类比推理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设疑。从不同角度设疑,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朗读。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理解文章写作特色和劝谏技巧。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邹忌劝谏成功在今天的借鉴意义。教学重点1、反复诵读中对文章的写作特色和劝谏技巧的领悟2、本文记述了邹忌以自己的生活感受为喻,讽劝齐王纳谏除蔽的故事。如何较全面、正确地认识邹忌这个人物形象。教学难点1、理解和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2、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

2、一课时一、导语: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而这位以雄辩著称的谋臣的讽谏之法更是令人叫绝。今天,我们就欣赏选自战国策的历史散文邹忌讽齐王纳谏。二、解题1、标题“邹忌讽齐王纳谏”巧妙地用一个兼语句式点明了文章内容地两个方面: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2、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据史载,一次邹忌听齐

3、威王弹琴,他就借谈论弹琴,阐述治国安民之道,齐威王听后,大为赞赏,封他为齐相。而当时的淳于髡(kn)不服,就用隐语向邹忌提出了关于修身、处世、安民、用贤、治国五个难题,邹忌都能对答如流。辩论结束后,淳于髡对他的仆人说,看来这个人被破格重用的日子不远了。时过一年,齐威王果然封邹忌为成侯。邹忌不仅是一个能言善辩的雄辩家,而且是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结果“百官荒废,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齐威王爱隐语,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4、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后,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三、提供有关战国策与战国的资料战国策由于书中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所以传到西汉末时,由刘向整理校正后定名为战国策。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四、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朗读课文。(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昳(y)丽朝(zho)服衣冠(gun)窥(ku)镜期(j)年朝(cho)于齐间(jin)进(二)再读课文,读清句读。1、再读课文:教师从读音、语气、句读三个角度进行指导,让学生根据课文下的注解,理解字义、词义、句意。第一段记叙十分生动,读时应注意表现人物的情态。第二段是邹忌讽谏齐威王的

5、话,颇能表现邹忌的个性特色,读时应注意以略带诙谐的方式说出严肃的内容。第三段记叙纳谏的举措及结果,要读得层次分明。重读“面刺寡人之过”“上书”“谤讥于市朝”“门庭若市”“时时而间进”“无可进者”“皆朝于齐”等词语。2、三读课文:理清结构层次第一段:进谏的缘起。邹忌与徐公比美,发觉受蒙蔽,从中体味出国君不易听到直言的道理,并决定“入朝见威王”。第二段:进谏的内容。邹忌以自己受蒙蔽之事讽谕齐王,用自己的切身体会,以事设喻,启发诱导齐威王省悟到纳谏的必要性。第三段:纳谏的举措及结果。齐威王接受邹忌的劝告,立即颁布政令,悬赏求谏。齐威王纳谏除蔽政政治清明,使齐国国势强盛,威震诸侯。五、学生根据文下注释

6、,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可逐段讲解)六、布置作业:熟读课文,依据注释试译全文,并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重点字词。第二课时一、检查学生课后学习情况,教师对本文教学重点予以强调(一)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邹忌讽齐王纳谏(讽:用委婉的语言暗示、劝告或指责。谏:臣子向国君提出的意见。)能谤讥于市朝(公开指出。谤,公开地指责,没有贬义;讥,微言讽刺。注意区别:诽,背地里议论、嘀咕)能面刺寡人之过者(指责)上书谏寡人者(信函,亦泛指文书、文件。这里指奏章)期年之后(期,一周年叫期年;一整月叫期月)(二)词类活用:1、朝服衣冠(朝,名词作状语;服,名词作动词)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形容词意动用法)3、能面刺

7、寡人之过者(面,名词作状语)4、闻寡人之耳者(闻,动词使动用法)(三)一词多义1、修a.乃重修岳阳楼(兴建,建造)b.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整治)c.雨村便急忙修书(撰写)d.邹忌修八尺有余(长,高)2、朝a.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上朝)b.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朝拜)c.于是入朝见威王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朝廷)d.朝服衣冠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早晨(zho))3、孰a.我与城北徐公孰美(代词,谁)b.孰视之,自以为不如(同“熟”,仔细。)4、诚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的确)b.帝感其诚列子愚公移山(诚心、诚意)c.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

8、表(确实、的确)d.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曹军必矣资治通鉴赤壁之战(表假设,如果、果真)(四)古今异义1、今齐地方千里(土地方圆)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国君旁边的近臣)3、明日,徐公来。(古义,第二天。今义,今天的下一天。)(五)句式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判断句)2、忌不自信(宾语前置)3、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省略句)4、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介词结构后置句)5、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判断句,兼介词结构后置)6、王之蔽甚矣(被动句)(六)注意一个成语门庭若市:形容来者之多。(注意与“门可罗雀”区别)二、品读课文,理解邹忌劝谏技巧之高。1、学生分角色朗诵课文,品味

9、人物精彩对话。【学生活动】请五位同学分别扮演邹忌、妻、妾、客、齐王,其余同学扮演旁白,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仔细揣摩人物语气,想像其神态、心理,有感情的朗诵。教师指导:给予不同人物语气提示。邹忌三问妻、妾、客三答一问:充满自信、沾沾自喜妻答:自然、肯定、赞美二问:严肃、疑虑、急切妾答:肯定、讨好、畏惧三问:不好意思、试探客答:平淡、敷衍、恭维邹忌劝说齐王:诚恳、忧虑、恭敬齐王下令纳谏:急切、真诚、诚恳【教师小结】这些对话含蓄隽永,耐人寻味。通过语言描写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文中的人物各具有怎么样的特点。2、概括人物性格,分析人物形象。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分析人

10、物。【思考】关于邹忌:a)邹忌与徐公比美,得到赞美却并不沾沾自喜,而是反复问,反复思考,为什么?b)邹忌由与徐公比美受蒙蔽,联想到齐王受蒙蔽,说明什么?c)齐王很快接受了邹忌的建议,说明邹忌怎么样?关于齐王:a)齐王作为国君,听了邹忌一番话,欣然接受,你觉得齐王有什么特点?b)齐王的“三赏”及齐国朝廷的“三变”,让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国君?c)齐国“战胜与朝廷”的结果,让你对齐王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学生活动】结合老师的问题,自主分析,概括人物形象,教师点拨。【教师小结】在同学发言的基础上,归纳人物性格。邹忌:敢于劝谏、善于劝谏、不偏听偏信、有责任感、有自知之明、有远见卓识齐王:从谏如流、广开言

11、路、善于听取正确意见、善于治国、用于改革3、再读课文,品味邹忌的劝谏技巧。教师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概括邹忌劝谏成功的原因。【思考】为什么邹忌劝谏齐王能取得成功?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究:a)把邹忌劝谏齐王的段落找出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他劝谏的过程。b)用诚恳、担忧的语气读一读这些句子。c)想一想:邹忌是由什么想到齐王受蒙蔽的?邹忌在劝说齐王时是不是单刀直入?他先说什么?为什么要这样?邹忌与徐公比美这件小事与齐王治国有什么关系吗?【学生活动】结合人物身份、地位,说话语气,劝谏结果,归纳邹忌劝谏成功的原因。【教师小结】在同学发言的基础上总结邹忌劝谏的技巧。邹忌的劝谏技巧:a)以小见大。由

12、比美这样的生活小事联想到国家大事。b)类比推理。将自己的地位、处境与齐王类比,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让人易于接受。c)设喻说理。自己比美听不到真话,设喻让齐王明白,以他的身份,直言不易更甚。d)语言委婉,态度诚恳。由于尊卑关系,下级劝上级不宜直言,且邹忌巧用攻心术,站在齐王角度巧劝,使齐王欣然接受。三、理解文章的写作特色。【学生活动】默读课文,合作探究这篇课文在写法上的特色。自由发言。提示:可从结构、语言人物等方面探究。【小结】这篇文章篇幅短小,采用了奇特的三叠排比的结构形式;文章结构紧凑,详略得当,祥得具体生动,略得余味无穷;语言朴实,毫无哗众取宠之意,却收到了发人深省的效果;语言形象,

13、对话动作栩栩如生。很值得大家在写作中借鉴。四、拓展延伸。1、说一说:邹忌的劝谏技巧对于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学生活动】各抒己见,鼓励个性化理解,言之有理即可。【点拨】在现代社会中,推荐自己、了解别人非常重要,而这些又离不开口语表达能力。所以,我们要学习邹忌的劝谏技巧,劝说别人时要注意方式,言语要把握分寸,态度要礼貌诚恳、不卑不亢,这也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2、写一写:运用邹忌的劝说技巧,从下列话题中任选一个,写出你的劝谏方式。话题一:劝谏父母不要抽烟。话题二、劝谏长辈不要沉迷麻将。话题三:讽谏同学不要迷恋网吧。【学生活动】课后写一写,并小组交流,然后全班展示。五、总结。同学们,邹忌的巧妙讽谏,齐王的虚怀若谷,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吧?这篇文章精巧的结构,朴实的语言,鲜明的人物也让你赞叹。希望同学们认真领会邹忌劝谏的艺术和本文写作的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在生活中正确认识自己,与他人友好相处!板书:20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妻妾客私畏求讽齐王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蔽甚设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