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济南版生物八下《克隆技术》学案.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9437654 上传时间:2023-11-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最新济南版生物八下《克隆技术》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最新济南版生物八下《克隆技术》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最新济南版生物八下《克隆技术》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最新济南版生物八下《克隆技术》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最新济南版生物八下《克隆技术》学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最新济南版生物八下克隆技术学案一、预习检测:1.下列繁殖新植物的方法中,不属于克隆的是( )A利用扦插的方法,培育葡萄幼苗B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培育烟草C利用马铃薯的块茎来繁殖新个体D利用种子来繁殖玉米植株2.克隆实质是( )A无性繁殖B有性繁殖C分裂生殖D营养生殖3.关于克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利用人体细胞克隆组织或器官,可以消除人体器官移植中的排异的反应。B利用人体细胞克隆组织或器官可解决供移植的人体器官严重缺乏的难题。C克隆不是经过受精过程而获得新个体的方法。D 克隆是通过有性生殖产生出动物个体或群体。二、学习目标:1. 说出克隆技术的实质及应用。2.能概述克隆羊多利的培育过程

2、。3.分析克隆羊技术及伦理。4.通过论辩活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确立正确的伦理观和价值观。三、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一)通读课本P97-98相关知识,找出下列问题,并回答有关问题:1克隆属于 生殖。1)克隆羊“多利”是用 细胞克隆出来的。2)利用克隆技术,可以快速的培育具有优良品质的 品种;克隆技术在制造 方面前景广阔;利用克隆技术可以将 动物大量繁殖;克隆技术还为拯救 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二)小组探究,互助学习:1、首先学生自主阅读课本97-98页,然后小组长组织组员讨论98页的分析讨论题。1) 2) 3) 2、课前老师让大家预习了有关克隆技术的问题,在研讨上述问题之后,你还有哪

3、些疑问和困惑?(如:多利有父亲吗?多利有几个母亲?“新卵细胞”是怎样融合成胚胎的?3、请学生模拟克隆“多利”羊的过程。并请学生解答学生的疑问。4、阅读课本P98-99有关知识,分析讨论下列问题:克隆羊多利的诞生就意味着人类可以利用动物的体细胞大量复制出完全相同的生命体,打破了千百年不变的自然规律,这是遗传科学的巨大飞跃,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项重大突破,那么克隆技术有哪些现实意义呢?你认为这项技术广泛用于农业、医药有哪些好处呢?这个问题你们小组内首先进行交流。5、阅读课本99- 100页克隆技术与伦理的有关知识,分析讨论下列问题:1.克隆技术会使人伦关系发生 。2.克隆人(或动物)是 的单性复制,

4、会导致 上的退化。3.开发和利用克隆技术应遵守的基本原则是 。四、当堂训练:1.你认为克隆羊“多利”的遗传物质主要来源于( )A为其生殖发育提供场所的母羊。B为其生殖发育提供细胞核的母羊。C为其生殖发育提供除去细胞核的卵细胞的母羊。D兼有以上三只羊的共同特征的杂合体。2.克隆羊“多利”的卵细胞核来自于( )A体细胞 B神经细胞 C生殖细胞 D其它细胞3.克隆羊“多利”是将绵羊的乳腺卵细胞核移植到黑面绵羊的去核卵细胞中,形成重组细胞,后经一系列培育而成的。根据遗传学原理,“多利”面部毛色应时( )A黑色B白色C黑白相间D不能确定4.克隆羊多莉诞生的过程是这样的:科学家先将A羊卵细胞的细胞核抽出,

5、再将B羊乳腺细胞的细胞核抽出,注入到A羊无核卵细胞中,这样就得到具有B羊细胞核的卵细胞,这个细胞经过分裂形成小小的胚胎,再将这个胚胎移入C羊的子宫内,让它继续发育。一段时间以后,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羊就出生了,这就是多莉。根据上述过程回答:(1)C羊是多莉的母亲吗? _。(2)多莉的多数特征像_。(3)上述过程证明了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_。五、感悟与总结:(以提纲的形式记录你本节学的知识,或者所思所想所感)六、知识拓展: 克隆是英文clone的音译,简单讲就是一种人工诱导的无性繁殖方式。但克隆与无性繁殖是不同的。无性繁殖是指不经过雌雄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只由一个生物体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常见的有孢子生殖、出芽生殖和分裂生殖。由植物的根、茎、叶等经过压条、扦插或嫁接等方式产生新个体也叫无性繁殖。绵羊、猴子和牛等动物没有人工操作是不能进行无性繁殖的。科学家把人工遗传操作动、植物的繁殖过程叫克隆,这门生物技术叫克隆技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