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指导方案.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9436708 上传时间:2024-03-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术指导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技术指导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技术指导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技术指导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技术指导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技术指导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术指导方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为了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充分发挥科技生产力的作用,推动当地水稻生产向高产、优质、高效方向发展,根据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实施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工作方案。一、具体目标 实行包村联户制,负责10个科技示范户的技术指导,每个示范户带动周边20户农民。根据当地实际,制定技术指导方案,指导科技示范户应用新技术、新品种、新机具,开展科技示范户培训,建立工作手册,采集相关信息等。全年进村入户时间不少于150天。示范户和辐射户的主导品种种植100%,主推技术入户率在科技示范户中达到95%以上,辐射户达到85%以上。亩产量比前三年平均水平增加10%以上,亩平均节本

2、增收10%以上;辐射带动户的单位面积经济效益提高5%以上。 二、主推品种主推品种为高产、优质、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的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两优2163、两优2186、II优15、两优培九、D优68、D优527、D702优多系1号、II优辐819等。 三、主推技术 技术路线:选用优质、高产、抗病品种,适时播种移栽,培育壮秧,中苗移栽,浅水浅插,规范条栽,推广精确灌水、精确施肥、精确用药等节本增效技术,提高成穗率、结实率,实现高产创建目标。 关键措施:做到“八个统一”,即统一供种、统一播种期、统一机耕机耙、统一移栽期、统一栽插规格、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水浆管理、统一病虫害防治。1、 培育壮秧: 选择专

3、用苗床。选择地势平坦、排水方便、背风向阳的肥沃专用苗床。苗床培肥。及早进行苗床培肥,每平方米施腐熟农家肥(不含草木灰)3千克、过磷酸钙0.25千克。采取分次投入,全层施到15-20厘米耕作层中,并保持土壤适宜水分以促进腐熟。整地与施肥。一般苗床的畦面宽1.2-1.4米,畦沟宽0.4-0.5米,畦长不超过15米,做到畦、腰、围三沟配套,便于操作。播前10-20天施肥,按每平方米苗床施尿素60克、过磷酸钙150克、氯化钾40克,耕翻3次,均匀混入10-15厘米土层中。切忌在播前5天内施用,以防止烧根烧芽。苗床要细碎,松软、平整、肥沃。苗床消毒。可结合整地进行,喷、洒敌克松1000倍液(每平方米用药

4、6克,兑水6千克)适时播种。根据栽插时间确定播种期,种子浸种催芽至破胸即可播种。苗期管理。中后期表现脱肥,用1的尿素液洒施,每平方米100200克,施肥后淋清水洗苗,以防烧苗。也可用沼液进行追肥。移栽前3-5天可施“送嫁肥”,注意防治立枯病。 2、推广配方施肥技术:增施有机肥,配合施用化学肥料。亩施优质农家粪1000千克或饼肥50千克,或150-200公斤油菜秸秆还田。化学肥料的用量要根据地力状况和目标产量进行平衡施肥。亩产500公斤,一般需纯氮:11-14千克,纯磷:3-5千克,纯钾:7-10千克。底肥以有机肥为主,速效化肥为辅,氮肥中基肥、分蘖肥、穗肥的比例为5:3:2;磷肥全部作基肥,钾

5、肥基肥和拔节肥比例6:4。3、栽足基本苗,扩行距缩株距距:在壮秧的前提下,行距扩至0.8-1尺,株距0.4-0.5尺,每亩不低于1.5万穴,每穴1-2本。4、科学管水:管水原则是浅水湿润灌溉,即薄水浅插、轻露活棵、浅水勤灌促分蘖、够苗烤田。当群体80%够苗(群体茎蘖苗达预期穗数的80%左右),间歇灌水孕穗(晴天保持水层)、水层抽穗、湿润灌浆,干湿交替以湿为主到成熟。5、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主要做好二化螟、稻飞虱、稻丛卷叶螟、水稻矮缩病、纹枯病、穗茎瘟等水稻病虫害的防治。开展病虫综防技术,实行病虫统治统防工作。四、具体工作计划安排11-12月份,协助遴选科技示范户,与示范户对接,发放物化补贴,为

6、示范户挂牌,宣传项目实施的意义和要求,制定技术指导方案。2-3月份,与示范户座谈,了解生产情况,听取示范户建议,分析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推荐品种,介绍品种特性和栽培技术要求,拟定重点指导内容和工作计划。4-5月份,指导育秧工作,选择秧田和适宜示范户的育秧方式,指导秧田期肥水管理,培育壮苗。5-6月份,针对示范户实际生产情况,确定肥料用量和施肥方法,确保栽插质量,指导大田前期管理工作。6-9月份,指导大田中后期肥水管理和病虫害综合治理工作,组织一次现场会。在此期间,指导农户不少于8-10次。重点指导内容是合理施用穗肥和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在每次病虫害发生前,根据县植保站病虫病虫害发生预测预报,帮助

7、示范户选用高效、安全农药,及时指导防治工作。10月份,对一年入户指导工作进行全面总结,找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为今后做好农业科技入户工作积累经验。 五、服务内容 1、定期举办培训班,确保示范户参训率100%。2-5月份前利用农闲季节开展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培训;6-9月份开展施肥、用药、管水等中耕管理技术培训。 2、加强入户指导。每月不少于2次以上,生产关键季节每周不少于1次,一年下乡指导150天以上。 3、帮助示范户填好科技示范户手册,做好田间生产记录;每户发放标牌1块和物化补贴资金150元;及时互通相关信息。 六、注意事项: 1、示范户在种植管理中要积极协助技术指导员,充分发挥乡村土人才的实用土技术确定最佳的种植管理技术。 2、示范户要积极学习,搞好宣传和帮带工作,最少辐射带动20户。 3、示范户每次接受培训指导后要认真学习及时把相关内容传播给辐射户。 4、技术指导员要不定期组织辐射户观摩自己应用新技术的效果。 5、示范户有问题及时与指导员联系,通过询问探讨及时解决问题。 6、上级部门电话抽查时,示范户和指导员要认真对待如实回答所询问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