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洪桐大槐树移民情况洪桐大槐树移民情况大槐树移民的地理分布:根据《明史》、《明实录》、《日知录之余》等正史、笔记史料 的记载,以及笔者收集查阅的家谱、碑文、信函资料和大槐 树祭祖园留言簿的不完全统计,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姓氏共 812 个,移民分布共 18个省(市)、500 个县(市)其中: 河南106县(市),北京、天津、河北129 县(市),山东92 县(市),江苏、安徽、湖北、湖南 62 县(市),陕西、甘 肃、宁夏51 县(市),山西34 县(市),内蒙古8 县(市), 辽宁11县(市),吉林3 县(市),黑龙江3县(市),广西 1 县一、迁往河南省分布:河南省简称豫,地处黄河中下游、华中地区,向有“中 原”、“中州”之称,元属河南江北行中书省,明置河南布政 使司,辖 8 个府,1 个直隶州,11个属州,96 个县河南的移民分布情况看,主要以黄河流域和淮河流域为主, 这和两河流域的水灾及元末农民起义的战场相吻合经笔者 对河南地区家乘、地方志及所收集的信函资料不完全统计, 河南地区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主要分布有 106个县(市): 郑州、荥阳、开封、平顶山、洛阳、焦作、鹤璧、杞县、尉 氏、新郑、登封、兰考、中牟、新密、巩县、新乡、卫辉、封丘、获嘉、温县、济源、博爱、辉县、原阳、武陟、盂县、沁阳、修武、安阳、范县、台前、滑县、浚县、内黄、清丰濮阳、长垣、汤阴、林州、商丘、永城、睢县、宁陵、民权周口、商水、扶沟、西华、太康、郸城、项城、许昌、漯河鄢陵、郾城、襄城、鲁山、长葛、临颍、叶县、宝丰、陕县禹县、驻马店、确山、西平、汝南、新蔡、上蔡、信阳、息县、固始、泌阳、正阳、新县、罗山、商城、南阳、方城、唐河、新野、邓县、淅川、南召、桐柏、镇平、内乡、西峡三门峡、义马、盂津、汝州、汝阳、栾川、灵宝、渑池、偃 师、伊川、宜阳、洛宁、卢氏、新安、淇县、嵩县、郏县、 舞阳。
迁往山东省分布: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最初主要分布在鲁西北一带,这主 要是因为元末明初山东的战乱和黄河泛滥都在鲁西北、鲁西 南地区,但经过明初的再迁移,移民就分布到山东的大部分 地区了据笔者对山东地区的家谱、碑文、地方志和收集的 信函资料的不完全统计,山东地区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主要 分布在 92 个县(市):济南、历城、章丘、长清、青岛、胶 南、胶县、即墨、淄博、枣庄、滕县、德州、宁津、商河、济阳、禹城、夏津、陵县、齐河、武城、广饶、滨县、垦利、阳信、沾化、利津、博兴、惠民、潍坊、潍县、诸城、郯城安丘、临朐、寿光、高密、益都、烟台、牟平、文登、莱阳栖霞、掖县、荣城、莱西、招远、黄县、临沂、沂水、日照平邑、沂源、沂南、莒县、莒南、费县、泰安、莱芜、新汶肥城、平阴、宁阳、东平、济宁、兖州、鱼台、嘉祥、汶上曲阜、邹县、菏泽、郓城、巨野、单县、曹县、鄄城、梁山定陶、东明、聊城、东阿、临清、莘县、金乡、微山、阳谷冠县、高唐、邹平、无棣、威海三、明朝大槐树移民在京、津、冀地区的分布: 北京市简称京,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中央直辖市,位于 华北平原北端,为东北和华北等地区枢纽金时正式建都京、津、冀地区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分布在 129 个县(市), 主要为:北京、昌平、延庆、怀柔、密云、平谷、通县、大 兴、房山、天津、静海、武清、宝坻、宁河、蓟县、石家庄 唐山、灵寿、束鹿、晋州、赵县、井陉、获鹿、新乐、正定 深泽、无及、赞皇、元氏、栾城、平山、张家口、怀来、蔚 县、张北、宣化、涿鹿、怀安、滦平、隆化、丰宁、万全、 迁西、迁安、昌黎、卢龙、滦南、遵化、玉田、乐亭、滦县 丰南、安次、三河、霸县、固安、大城、秦皇岛、安乎、交 河、肃宁、文安、永清、保定、涞水、阜平、唐县、徐水、 高阳、沧州、青县、海兴、任丘、武邑、故城、冀县、丘县 鸡泽、临西、任县、涿县、定兴、安新、蠡县、博野、定县 涞源、新城、完县、清苑、满城、沧县、东光、河间、献县 衡水、饶阳、阜城、景县、枣强、深县、武强、邯郸、永年 曲周、魏县、成安、大名、涉县、广平、临漳、磁县、武安 邢台、柏乡、隆尧、南宫、巨鹿、沙河、临城、新河、清河 广宗、内丘、威县、南和、南皮、盂村回族自治县。
四、明朝大槐树移民在皖、苏、鄂、湘地区的分布: 根据笔者收集的家乘、碑文、信函资料进行:全统计,皖、 苏、鄂、湘地区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分布 62 个县(市),主 要有:合肥、马鞍山、长丰、蚌埠、六安、明光、定远、淮 北、安庆、铜陵、宿州、砀山、萧县、灵璧、怀远、滁州、 凤阳、和县、泾县、寿县、亳县、蒙城、利辛、睢宁、阜南 南京、徐州、连云岗、丰县、沛县、盱眙、大丰、铜山、泗 阳、沐阳、如皋、清江、江都、襄阳、武汉、十堰、孝感、 大悟、荆门、监利、沔阳、郧县、均县、随县、随州、枣阳 宜城、保康、光化、钟祥、长沙、株洲、郴州、郴县、桑植 襄樊、邳州五、明朝大槐树移民在陕、甘、宁地区的分布:陕西、甘肃的移民分布在关中地区,宝鸡地区及邻近山西地 区多一些,还有相当一部分是从山东、河南间接迁移去的 根据对地方志、家谱、碑文及信函资料的不完全统计,向陕、 甘、宁地区移民51 个县(市)其主要分布为:西安、铜川、 宝鸡、岐山、武功、眉县、三原、户县、蒲城、韩城、大荔 合阳、白水、澄城、银川、青铜峡、石咀山、麟游、兰州、 甘谷、天水、张掖、镇原、扶风、彬县、米脂、绥德、吴堡 周至、民乐、景泰、中卫、兴平、乾县、会宁、榆林、武威 商州、固原、华阴、古浪、洛南、商南、山阳、丹凤、城固威南、靖远、平凉、庄浪、渭南。
六、明朝大槐树移民在晋北、晋中及内蒙古、东三省地区的 分布:洪洞大槐树移民在山西有 34 个县(市)、内蒙古 8 个县(市)、 辽宁11个县(市)、吉林3个县(市)、黑龙江3 个县(市)、 广西 1 个县其分布为:太原、五台、平定、寿阳、代县、 交城、祁县、阳城、灵石、平遥、清徐、忻州、大同、浑源 应县、朔州、榆次、太谷、介休、阳曲、阳泉、定襄、榆社 原平、平鲁、阳高、盂县、汾阳、孝义、运城、静乐、长治 潞城、晋城、呼和浩特、包头、固阳、凉城、丰镇、清水河 商都、兴和、沈阳、大连、清原、抚顺、丹东、鞍山、辽阳 海城、凌原、锦州、建平、长舂、四平、洮安、哈尔滨、鹤 岗、嫩江、北流县大槐树移民的姓氏排位: 1、应姓4、肇姓5、寻姓6、根姓7、祭姓8、祖姓9、尤姓11、员姓12、桑姓13、远姓14、敬姓15、赫姓16、息姓19、艾姓20、渠姓21、保姓22、权姓23、覃姓26、深姓27、慕姓28、那姓29、别姓30、冀姓31、成姓33、腾姓34、靖姓35、都姓36、申姓37、羡姓38、及姓41、日姓42、唱姓43、淳姓44、椎姓45、贞姓48、闽姓49、岑姓50、鄢姓51、弋姓52、逵姓53、贡姓55、国姓1、席姓2、文姓3、师姓4、龚姓5、俞姓8、宣姓9、普姓10、光姓11、铁姓12、向姓15、乐姓16、訾姓17、荆姓18、畅姓19、聂姓20、主姓22、硕姓23、宰姓24、金姓25、亓姓26、禄姓27、岂姓30、徐姓31、卫姓32、孟姓33、詹姓34、陶姓37、仪姓38、夏姓39、谷姓40、庞姓41、寿姓42、鲍姓44、路姓45、连姓46、佘姓47、司姓48、芦姓49、抄姓52、丛姓1、季姓2、颜姓3、果姓4、智姓7、全姓8、行姓9、落姓10、察姓11、允姓12、劳姓14、任姓15、林姓16、田姓17、郭姓18、孔姓19、杨姓22、孙姓23、高姓24、乔姓25、魏姓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