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加减法教学评析.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9431490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数加减法教学评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数加减法教学评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数加减法教学评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数加减法教学评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数加减法教学评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数加减法教学评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数加减法教学评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数加减法教学评析 听了徐秀英老师讲的小数加减法一课,有很多认识和收获。 小数加减法是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的加减法,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因此教学时选取贴近学生的现实素材,利用具体情境,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教材产生浓厚的兴趣,并由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让学生实实在在地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从而更加亲近数学。为了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学数学、用数学,充分挖掘“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原型,在众多的生活实例中选取“奥运会竞赛成绩”这一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并通过创造性的劳动恰到好处地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揉合在一起。在课堂上,由熟悉的“生活

2、”情境引发问题,发挥学生积累的竞赛经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的探索必然是积极主动的,从而对小数加减法作出不同水平的解答。面对“列竖式为什么要对齐小数点”这个重点和难点,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交流。从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中,自主提炼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些在传统教学中需要教师总结、归纳的学习重点,在学生充分体验、感受的基础上被自主发现,成为学生对知识进行“再创造”的成果。也掌握了小数加减法计算时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要对齐,然后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通过教学,发现学生对计算方法掌握得很好,列竖式计算的正确率也很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被减数的小

3、数位数比减数的小数位数少的计算题,学生常常会受整数减法的影响,将末尾的数对齐。为此,通过举例子,引导学生讨论,发现:“凡是遇到被减数的小数位数比减数的小数位数少时,可以先在被减数的末尾补0,使被减数的小数位数与减数的小数位数一样多,再按照整数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这样一来对位就较容易。学生按照这样的方法列竖式后,正确率明显提高;对个别学生则提出强制的要求,必须记住这种方法。2.在口算整数加小数时,学生会将这个整数与小数的末尾对齐后加。如:81.22,0.4640.5等。究其原因,学生在口算时不仔细看题,当作整数加法进行口算,要速度,不要质量。对此,就要加强口算训练,日积月累,长期训练,逐步

4、提高正确率。小数加减法教学案例自主探究、理解算法1、初步探索 ,理解算理(1)课件出示有价格的商品。(水彩笔3.56元,笔记本2.66元一本书13.8元,)师:这里有三件商品,谁来读出三种商品的价格根据这些信息,你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买一支水彩笔和一个笔记本一共多少钱?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买一支水彩笔和一本书多少钱?买一本书和一个笔记本多少钱?一本书比水彩笔贵多少元?。(2)师:刚才大家提出了许多问题,下面我们先选择其中一个一起来解决。买一支水彩笔和一个笔记本一共多少钱?谁能列出算式?3.56+2.66=?(板书)你能试着用竖式算一算这道题吗?在练习本上试一试。一生上台板演学生独立计算,师巡视:

5、计算完了,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你的计算方法?(师:来看黑板上这个同学算的,你有什么要提醒他的吗?同伴提醒了,赶快填上吧)师:你同意他这样写竖式吗?你们也都得这个结果吗?师:诶!同学们,那像这样一位对着一位加你们感觉陌生吗?生:以前用过。师:什么时候用过呀?生:加法。师:什么加法?生:整数加法。师:对吗?哦,整数加减法时也是这样计算的是不是?那你们感觉整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相比怎么样?生:不一样。师:有没有一样的地方?生:有。师:那哪不一样呀?生:数不一样。师:没错,数变了,不是整数啦。那就从你计算的方法来看,整数加减法也是这样,一位对着一位加或者减。师:是不是基本的方法感觉一样?生:是。师:那哪

6、不一样?生:数是小数。师:有同学已经看出它是小数,说吧,差别在哪?生:有小数点。师:差别就在小数点上,是吗?生:是的。师:我们把小数点盖上,就变成了整数相加了,但要记住算完数后要点上小数点,小数点点在哪呢?和上面加数的小数点对齐。(3)师:看来小数加法同学们都会算了,老师想要买一本笔记本和一本淘气包马小跳,你能帮我算算要多少钱吗?2.66+13.8=学生列竖式解答。指生板书。师:那我们大家一起交流交流。(手指黑板)是这样写的竖式吗?都得这个结果吗?生齐说:是。师:你们以前做过许许多多的加减法吧。无一例外的都是将末位对齐,怎么这次没有把末尾的两个数字对齐呢?生:小数加减法要小数点对齐。师:他说的

7、你们听清楚了吗?你们同意他说的吗?小数加法要怎么样?生:小数点对齐师:我把你们说的方法记录下来。(板书:小数点对齐)看来,你们挺有想法的,小数加减法中要把小数点对齐,只要小数点对齐就保证了什么?(生:数位对齐。师:对吗?生:对。师:怎样的数位对齐呢?如果我就把末位对齐了。(指8)这是什么位?生:百分位。师(指2):这呢?生:十分位。师:百分位对着十分位,不也叫数位对齐吗?师:究竟应该怎么说?)生:相同数位对齐(板书:相同数位对齐)师:计算小数加减法,怎样能快速的把相同数位对齐?生答:小数点对齐。师:奥,小数加减法要小数点对齐,就能保证把相同数位对齐。你们还真是有方法,而且这个方法看得很准,一下

8、子就抓住了小数加减法的关键。那这样做一定有这样做的道理,为什么一定要相同数位对齐呢?生答:可能会算错。师:可以结合这道题来说说。6在什么位?表示什么?8在什么位?表示什么?师:6、8有什么不同?生疑惑。师述:他们的计数单位不同。(板书:计数单位)师:也就是说在加减法中,要想两个数字直接相加减,这两个数字得怎样?生:记数单位相同。师:通过讲道理明白了这道题为什么不能末位对齐,得小数点对齐了吧。师:还能不能从其它的角度来解释解释2.66表示2.66元13.8元整数部分代表的是元小数部分代表的是角分,6分和8角能直接相加吗?如果相加的话等于14分,还是14角呢?师: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小数加减法

9、中,小数点对齐实际上就是确保了什么?生:相同数位对齐师:只有在相同数位对齐的情况下,相同计数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教学案例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师:昨天老师到银行办事,只见一位老爷爷和银行工作人员在争论着。原来老爷爷的利息单上写着税后利息:9.547元,银行工作人员付给爷爷9.5元,爷爷觉得不合理,两人发生了争论。你能判一判:付多少利息钱给爷爷比较合理呢?生一:我认为应该付给爷爷9元5角4分,因为人民币的单位有只有元、角、分,第三位小数应该省略。生二:我有不同意见。第三位小数是“7”,它比5大,如果直接省略不妥当,应该向前一位进1,所以应该付给爷爷9元5角5分。师:现在存在

10、分歧了,你能谈谈你的处理意见吗?(学生交流片刻,一致认为应该付给爷爷9.55元)生三(若有所思):我听说人民币还有比分更小的单位是厘。不过我没见过几厘钱。师:你真是个见识多广的孩子。确实,生活中有“厘”这个单位,1分=10厘。由于这个单位太小了,在实际生活中很少用到它。生四:我发现在买东西的时候也没有用到“分”了,都是几元几角了。师:你确实很会观察。现在,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提高了,“分”这个人民币单位几乎从生活中取消了。平时涉及到“分”时,一般都“四舍五入”到“几角”了。生五:那我觉得应该付给爷爷9元5角钱。生六:我认为应该付给爷爷9元6角钱。群生一:9元5角群生二:9元6角(

11、声音越来越大,争论得面红脖粗)师:好!争吵总该有个说理依据。今天我们学了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之后,你就会非常轻松地解决生活中这类现象了。(出示课题: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2、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交流生:学生先独立思考后,再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深入探究,教师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师: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规范的汇报。保留一位小数、保留整数求近似数的思维过程?生: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看的是百分位;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看的是十分位。并再找一名同学进行汇报,加深对方法的理解。师板书:3.94保留一位小数是多少? 3.94保留整数是多少?3.94 3.9 (精确到十分位) 3.944(精确到个

12、位)(1)师:你知道吗,数学活动小组的同学们还测量了绿毛龟蛋的的宽径是2.04厘米,(多媒体出示信息):小东问:绿毛龟蛋的宽径约是多少厘米?(保留一位小数)生1: 2.042.0 生2: 2.0422.042有争议吗?找同学汇报自己的想法。学生讨论2.04的近似数是2.0还是2呢?生:学生讨论解决。确定答案:生1:2.042.0(保留一位小数);生2:2.042却是(保留整数啊!)师:(多媒体出示)请同学们看一看线段图,会给你们带来什么启示。内填哪些数? 2 2.0生:引导学生利用直尺,内可以填哪些数?小组内讨论交流,使学生明确保留一位小数是2.0,原来的长度在1.95与2.04之间。而保留整数为2,原来的准确长度在1.5与2.4之间,所以2.0比2精确的程度高一些。也就是小数保留的位数越多,精确的程度越高。师:总结出尽管两个数的大小相等,但表示的精确程度不同,同学们,现在你们认为选哪个答案呢?学生们说:选2.042.0,那么求小数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零不能去掉。(2)保留整数部分应怎样思考,注意什么问题呢?生:自由说(3)师:请同学们回忆求3.94、2.04的近似数的过程,你能发现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生:我们利用以前学过的求整数近似数的方法:“四舍五入法”,来求小数的近似数。师:希望同学在今后的学习中也能运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