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加答案.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9431213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3.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加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加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加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加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加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加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加答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加答案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要塞(si) 国殇(shng) 悄然(qio) 杳无消息(yo)B仲裁(zhng ) 飞漱(s) 颔首(hn) 眼翳(y)C黝黑(yu) 娴熟(xin) 滞留(zh) 轩邈(mio)D遁形(dn) 粲然(cn) 绯红(fi) 炽热(ch)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老一辈科学家苦心孤诣获得的科研成果,足以作为我们的前车之鉴。B读屏和读书两种阅读方式并存,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多元化的阅读时代。C智力雾霾没有捷径可走,没有特效药,不

2、可能一招制敌,一蹴而就。D“一带一路”把40多亿人联结成休戚与共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骑在“女红军”塑像头上拍照,此类不文明的旅游现象屡禁不止,其原因是缺乏个人修养造成的。B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展示了我国在各个领域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C一年一度的两会,吸引着来自各行各业的目光,打动着亿万百姓的心弦。D读者深受喜爱的杨绛先生,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5、下列修辞手法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A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做一次旅行,但绝不是偷偷摸摸进行的。B群仙女,踩在棉花似的云朵上,随着隐隐的仙乐,冉冉地向远方飘去。C当说必说,

3、不要怕丢了“乌纱帽”。D无数条淙淙流淌的小河就像大地上的脉搏一样在不停地流动着、跳动着。6、下面语句排序最恰当的是:( ) 首先设法安慰自己,树立信心,镇定情绪,消除心理障碍。遇到无法下笔,思路阻塞,判断不清的难题时,不要着急。心里平静后再冷静思考就不怕难题了。这时侯,你应该设想,别人也难,何必畏惧呢?A B C D7、古诗文默写。(1)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2)韩愈在马说中,用“_,_”揭示了千里马的悲惨遭遇。(3)诗歌创作中通常借比喻来表达思想感情。李白在送友人中运用比喻通过“_,_”来抒发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以梅自喻,通过“_,_”来

4、表达自己孤傲坚贞的品质。二、文言文阅读。(15分)(甲)元和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偕出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邪?”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相当,则使归其质。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节选自柳子厚墓志铭)(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5、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备注)甲乙两文均写于作者贬官期间。元和:唐宪宗李纯的年号。柳州:唐置,属岭南道,即今广西柳州市,当时极其荒凉。教禁:教化和禁令。相侔mu:相等。与设方计:替债务人想方设法。衡湘:衡山和湘水,在今湖南省境内。1解释加点字词。悉令赎归 其尤贫力不能者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

6、2请用“/”为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一处)其俗以男女质钱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邪?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4结合(甲)(乙)两文说说柳宗元的形象。三、现代文阅读。(30分)1、让讲规矩成为新常态钱穆先生写过一篇做人的规矩,说:“诸位将来离开学校踏入社会,谋到了一项职业,做甚么应该像甚么,应该各有各的规矩,各有各的模范。人有人的样子,也便是有规矩了,这是人生最高的艺术。”诚哉斯言!讲规矩确实是人生的最高艺术。一个人应该讲规矩。一个讲规矩的人,为人处事才会有礼有节,不卑不亢,有君子的气度,有“人的样子”。这样的人,有操守,识分寸,知进退,懂轻重,是一个靠谱

7、的人,一个明白人,一个令人敬重和信任的人。现代社会是一个更加注重契约精神的社会,对个体的规矩意识有着更高的要求,如果不讲规矩,不但有损人品,有亏德行,而且寸步难行,注定一事无成。一个家庭应该讲规矩。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单元,家庭的规矩串联起来,影响着社会风气,影响着全民的公德素养,影响着国家文化。不难发现,很多民间规矩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是一脉相承的,体现了文明、和谐、诚信、友善等美好理念。我们的家庭不但应该践行规矩,保持对规矩的敬畏和重视,让规矩在家庭教育管理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而且应该承担主要的传承责任,通过言传身教把有价值的规矩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一个政府也应该立好规矩,维护规矩。“依法

8、治国”贯穿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思路,“法”即规矩。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先立规矩后办事应是各级政府和管理部门依法行政、科学决策的重要原则,也是社会和谐、有序的基础。自古以来凡制定良法者,必定要考虑到它的可操作性和实施效果,故需谨慎研判,反复论证。今天我们的政府在立规矩这件事上理应有更严谨的态度,更专业的精神,令规矩有前瞻性、现实性。政府和政府官员须带头守规矩。手握公权力的人,坚决按规矩办事,不仅体现了一种品德和修养,更表现了一种政治上的清明与成熟。须知规矩是紧箍咒,更是护身符。朱元璋曾问群臣:“天下何人最快活?”有言位居显赫者最快活,有言金榜题名者最快活,有言富甲一方者最快活朱元璋均不满意。

9、唯有大臣万钢答道:“天下守法度者最快活。”朱元璋大悦。法度就好比我们的规矩,守规矩者,不越法纪“雷池”,绝无“暗室亏心之忧”,自然能坦坦荡荡,光明磊落。清代画家沈宗骞有一句名言:“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时代飞速发展,社会日新月异,我们不但要懂规矩,守规矩,还要创建与时俱进的新规矩,让讲规矩成为中国的新常态。1下列对本文的中心论点概括的最恰当、最简明的一项是( )A讲规矩确实是人生的最高艺术。B一个人应该讲规矩。C个人、家庭、政府和政府官员,都应该讲规矩。D我们要创建与时俱进的新规矩。2下面对相关论据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可以用来论证守规矩的重要

10、性。B荀子劝学中的“木受绳则直”这句话可以用来论证守规矩所起到的作用。C“东施效颦”的事例可以用来论证不守规矩的危害性。D“商鞅立木”的事例可以运用到第自然段中,论证立规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3第自然段的作用是什么?自然段的顺序是否可以调换?为什么?2、爸爸教我读中国诗 程怡十个月的时候,我得了一场可怕的脑膜炎,到了一岁半还不会说话,父母非常担心。一天,爸爸看报,我坐在他的膝上,指着某一个标题中的“上”字,爸爸说:“上?”我对他表示满意,赶紧从他的膝上爬下来,拽着他走到书箱前,得意洋洋地指着书箱外“函上”的“上”字,表明我认识这个字,这件事对父母而言,真是“上上大吉”!他们不再担心我有智力障碍了

11、。之后,爸爸开始教我读诗。爸爸常教我念两个人的诗: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陆游。依稀记得,孩提时的一个夏夜,我困极了,趴在爸爸的膝上,爸爸摇着大蒲扇,满天的星斗朦朦胧胧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突然,爸爸那江西乡音很重的诵读声使我睁开了眼睛,我不知道那奇特的吟啸中有什么,但我一下子记住了这首诗。上学前我已经会背那首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爸爸问我懂不懂最后那句,我很得意地嚷嚷说:“那意思就是烧香磕头的时候别忘了告诉你爸爸!”当时,爸爸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1959年秋,我上小学。那年冬天,爸妈因故很长时间不能住在家。姐姐是长女,照顾我和

12、弟弟。一天晚上,爸爸出乎意料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欢天喜地,难以入眠。躺在床上跟爸爸念杜甫的诗:“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爸爸问我懂不懂这句诗,我说:“我懂的,不过,爸爸想念我们的时候,我们也想念爸爸的。”爸爸不再说话,只是听我继续背他教我的诗。爸爸生命的最后几年,完全卧床不起。每当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悲鸣的旋律在蕉影婆娑的窗边响起的时候,爸爸就会喃喃吟诵杜甫的诗。他告诉我,那一刻让他想起了故乡老宅,想起了祖母和母亲。 那时我已在大学教中国古代文学,我理解父亲:人生无非家国之情,杜甫、陆游,我父亲他们这一代的知识分子,对家国,都有一种深情。父亲吟诗的声音,永远留在了我心底。很多年后,我看

13、见报上某篇文章引了一首绝句,感觉就像遇到了一个老熟人。我没有念过那首诗,但我熟悉那种风格。回来一查,果然是陆游的诗,“征车已驾晨窗白,残烛依然伴客愁。”我当时的感受真是难以名状。爸爸在我童年时便种在我生命里的东西,突然宣告了它的无可移易的存在!(有删改)1文中围绕爸爸教“我”读中国诗,记叙了三件事,请概括。 (1)_;(2)上学前,爸爸教“我”理解示儿诗中的句意;(3)_。2说说你对第段画线部分的理解。3第段爸爸高兴得流泪,其原因是_。4根据全文,概括爸爸的形象。5谈谈你对第段画线句的理解。四、写作题(40分)如果你用眼睛认真观察,如果你用心灵细心感悟,你会发现,许多你曾认定的事实其实只是表象

14、:吃喝玩乐不是友情,好斗耍狠不是勇敢,一掷千金不是豪气,一走了之不是洒脱“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才是真正的友情:“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才是真正的勇敢:“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才是真正的豪气;“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才是真正的洒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才是真正的胸怀:“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才是真正的奉献:“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才是真正的大请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以“这才是真正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 请将题目补充完整。 (2)力求写出自己的真切体验和独特感受,(3)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4)字数不少于600字。(5)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6)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县名)、校名和人名。参考答案:一 CABDC(1)万籁此都寂 但余钟磬音 (2)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枥之间 (3)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