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小学数学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9429983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小学数学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应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小学数学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应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小学数学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应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小学数学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应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小学数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小学数学(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应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小学数学教学贵阳市市东小学 胡皓颖老师们,大家好:在培养跨世纪创造性人才的今夭,学校肩负着历史赋予的重任,有责任给学生创造一种和谐、融洽、宽松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数学学习是学生在自己已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的一种自我、有意义的建构。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结合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创设自主探索的机会,还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能够真正去探索、去创新。应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数学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

2、合作交流中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方法探索,促进学生用富有个性化的方法解决新问题。今天,我以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平移和旋转一课为例为大家讲解。这节课的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把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2、通过学生仔细观察、动手操作让学生感知平移和旋转,合作探究图形在方格图上平移的方法。3、能积极参与对平移和旋转现象的探究活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对身边平移和旋转有关的某些事物的好奇心。教学重点是:能判断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难点是能正确区别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

3、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首先我们从导入说起,也就是我要讲的第一点。 一、应用多媒体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创设学习情景。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新课的起始阶段,结合小学儿童逻辑思维创造性发展的特点,如何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的思绪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中,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对一堂课教学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1世纪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使我们的教育由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课堂教学走向“屏幕教学”,由讲授型教学向创新型教学发展,这些都离不开计算机的普及与运用。计算机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各个领

4、域应用相当广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逼真、生动的画面,动听悦耳的音响来创造教学的文体化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应用多媒体导入新课,可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究,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如在教学 “平移和旋转”一课时,我巧妙的利用一个动画故事为引入,故事内容是:原本平静的天空之城遭到恶魔的破坏发生

5、了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并希望得到同学们的帮助,利用知识的力量斗败恶魔,重振家园。在故事中提出平移和旋转的现象,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播完动画,问学生:小精灵的家园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关于这些你想提出什么问题?生:什么是平移?生么是旋转?怎样帮助他们?不难想象当学生看到如此新鲜的材料,思维活跃起来,纷纷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他们所提的问题正好是本节课所要落实的关键知识点。教学的出发点和学生的求知点相吻合了,教与学并驾齐驱了。像这样,播放一段录像,倾听一段录音来引入课题,就会使整个课堂顿时活跃,不仅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醒学生有意注意,而且使学生的心一直被教师引导着,教学紧凑,过渡自然,使教学过程顺利

6、进行,还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应用多媒体讲授新课,突出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小学儿童思维创造性发展的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其抽象逻辑思维主要属于初步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具有具体形象性。传统的教学往往在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问题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即使如此,学生仍然感触不深,易产生疲劳感甚至厌烦情绪。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有效方法是变革教学手段。数学教师应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计算机来帮助自己的教学,把计算机技术融入到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去,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使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生活化,使学生不仅掌握

7、数学知识,而且喜欢这门学科。由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如在这节课的新授课中我是这样处理的。我们先来观看几张幻灯片。在不使用多媒体的教学中应该是这样的,这是我们的教科书,一张静态的画面,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实在是太抽象,而如果通过动画演示,变抽象为具体,让学生容易理解,使得这课的重难点轻易地突破,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应用多媒体巩固练习,增强训练密度,提高教学效果。学生进

8、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无疑需要充足的时间。在练习巩固中,由于运用多媒体教学,省去了板书和擦拭的时间,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习题,练习容量大大增加。这时可以预先拟好题目运用电脑设置多种题型,全方位、多角度、循序渐进的突出重难点,还可利用音响效果提示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用动态的画面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不仅对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极为有利,而且对学生逻辑推理、创造力的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四、应用多媒体吸引学生,调整学生情绪,激发学习兴趣。根据心理学规律和小学生学习特点,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加之课堂思维活动比较紧张,时间一长,学生极易感到疲倦,就很容易出现

9、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等,这时适当地选用合适的多媒体方式来刺激学生,吸引学生,创设新的兴奋点,激发学生思维动力,以使学生继续保持最佳学习状态。教师创设情境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原有认知水平和学生无意识的心理特征,采用多媒体创设能够引起学生积极情绪反应的形象整体。一般来说小学生比较爱听故事,将数学知识溶入趣味性的故事之中,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采用这种方式,学生的情感最投入,积极性也容易被调动起来。又如在幻灯片中加入动画,演示过程中,画面不断闪烁。同学们一看,兴趣来了,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应用多媒体教学调动学生视听觉等尽可能多的感官理解和建构知识。总之,运用

10、多媒体技术,优化小学数学教学,用实际问题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把数学与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起来,使他们感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头脑去观察生活,观察身边的事物,在教师的指引下,将抽象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的问题解答之中,大胆想象,积极思维,主动地去了解、认识、探索不同事物之间的关系,在学习中发掘自己的内在潜力,发展各种能力,不断提高创造力。恰当地选准多媒体的应用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适时适量地应用多媒体,就会起到“动一子而全盘皆活”的作用,发挥其最大功效,就可以减轻学生学习的过重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探索新事物的兴趣,促进自我意识的协调发展,提高素质教育和创造力的发展,有效地培养更多的跨世纪的创造性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