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身海洋的烈士——王成海、叶立勋.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9427029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献身海洋的烈士——王成海、叶立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献身海洋的烈士——王成海、叶立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献身海洋的烈士——王成海、叶立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献身海洋的烈士——王成海、叶立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献身海洋的烈士——王成海、叶立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献身海洋的烈士——王成海、叶立勋.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献身海洋事业的烈士王成海、叶立勋 王成海,1962年1月21日出生在浙江省淳安县的一个干部家庭。1982年9月,王成海如愿以偿,考取了国家教委委托青岛海洋大学代培的出国研究生,于1983年10月赴日本函馆北海道大学水产学部攻读水产养殖学。 早在浙江水产学院就读时,王成海听了考察日本归来的佘显伟老师的报告后,便暗下决心:我们虽然比人家水产业落后了二三十年,但发奋图强,迎头赶上,是我们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函馆是北海道第二大城市,渔业相当发达,我国各种代表团经常来到这里。王成海总是利用这种机会,随时了解国内的科研动向,有的放矢的学习,并千方百计为代表团搜集国内所需的资料。1984年12月,

2、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李豹德随中国人工鱼礁考察组到日本列岛沿海考察,并拜访了王成海的导师佐藤修教授。当王成海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前往看望了考察组的同志,并进行深入的交谈,同时答应为他们搜集有关人工鱼礁建设的资料。第二天一早考察组就要回国了,可到晚上9点多钟仍不见王成海送来资料,李豹德心里暗自嘀咕:“这个青年人说好来的,这么晚了怎还不来,莫非不讲信用?”已经10点钟了,王成海气喘吁吁地跑了来,兴奋地将他复印的第三届国际人工鱼礁会议资料及他在紧张学习生活中阅读摘录的有关日本人工鱼礁建设和研究的笔记,无私地交给了李豹德。“我很高兴祖国也开始了人工鱼礁建设,希望这些资料能起一点参考作用。”王成海坦诚地说

3、。 通过在日本的学习和与来访的国内代表团的交流,王成海献身祖国海洋事业的志向更加坚定。1985年6月2日,他在写给未婚妻、正在北师大攻读硕士学位的王琴妹的信中袒露了他的博大胸怀和对事业的执著追求。信中说:“我打算5年学成之后,回国建立一个富有我国特色、吸取日本及其他国家长处的人工鱼礁综合研究机构,开发和更好地利用我国的海洋资源。看来我的名字已决定了我的命运,一生永远与大海打交道。海洋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的世界,作为一个开发海洋的人,该是极为荣幸的。从现在起,我已决定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献身于海洋,尽管道路是曲折艰难的,但我永远会走下去,直到自己的灵魂飘到另一个世界,到自己生命的最后归宿!” 19

4、89年3月,风华正茂的王成海在日本顺利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获得水产学博士学位,回到祖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资源系的师资早就显得捉襟见肘,王成海的到来,无疑解决了燃眉之急。他立即接下本科生的增殖资源学、渔业资源调查技术课和研究生的增殖资源原理的教学任务,同时还带了两名研究生。他,中等个头,身材清瘦,一头不加修饰的短发,透出他的自然随和。头一节课,他就兴奋地给学生们讲海的辽阔、海的深沉、海的利用。那渊博的知识,那谦和的风度,那娓娓的谈论,使学生们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位富有大海气度和风范的老师。 他在日本留学期间发表的4篇有关人工鱼礁建设的论文,构成了人工鱼礁理论基础的研究体系,对近海水域设计和人工鱼礁

5、投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其研究处于当前国际人工鱼礁基础研究的前沿。他的硕士论文人工鱼礁简化模型的流体力学特性被收入第四届国际人工鱼礁会议论文集;他的博士论文人工鱼礁涡流影响范围的基础研究,曾在日本水产学会上进行过演讲。回国后,王成海又发表了4篇论文,1990年他赴海南参加鱼虾培育试验研究期间,历尽艰辛,收集到杜氏鰤鱼的第一手资料,据此撰写的论文南海杜氏鰤鱼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在我国尚属首次,为海南养殖这种经济价值很高的鱼提供了科学依据。 王成海回国以后,不少美国、加拿大的海洋水产学者、专家来函索要他发表的文章。去年东京水产大学教授大森信博士在青岛海大进行学术交流时,也希望王成海提出计划和建议,双方进

6、行合作。王成海牺牲前一天,在德国艾弗雷德海洋研究所学习的哥伦比亚生物学家格维斯以为王成海还在日本,从万里之遥慕名写信给他,表示对他的人工鱼礁理论研究很感兴趣,并想得到他的指点,到他所在的实验室深造。 对学生,王成海倾注了满腔热忱。有一次,研究生王原声要去拜访一位苏联渔业专家,但由于自己的俄语会话能力不足,感到很为难。王成海提出去给她当翻译。他谢绝了王原声用科研经费叫的小车,硬是挤了两小时的公共汽车,又步行了40分钟才到达目的地。有一次,王原声问起王老师在国外的生活、工作条件,王成海抓住了这个机会,在如实地介绍了中外工作、生活条件的差别之后,语重心长地说:“外国再好,也是人家的。只有自己国家富强

7、了,才能堂堂正正地做人。” 潜水作业,是进行海底调查研究的基本功。但因条件的限制,学校还未能开设潜水训练课,王成海东奔西走借来潜水工具,利用假日对学生进行潜水训练。那训练的情景,令每一个参加过训练的学生难以忘怀:借来的潜水衣有的坏了,他把坏的穿在自己身上,让学生穿好的潜水衣;秋日的海水是冰凉的,王教师只让学生每次下水训练两分钟,可为了学生的安全,他自己在水下一呆就是四五个小时! 王成海不仅具有超前的科研思维,还随时把握我国的国情,树立求实精神。早在日本留学时,他就天天读人民日报,他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具体任务和主要指标如“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大力促进农村商品生产”等都作为剪报保存起来,

8、胸中自有大目标的王成海已经将自己的事业和祖国的前途紧紧联系在一起了。回国后,他满怀信心地用其所学,报效祖国。经过几番努力,已先后申请下“青岛海岛资源综合调查”、“山东海岛资源综合调查”、“鸟蛤人工繁殖的研究”等3个科研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海胆觅食行为及其环境生态的研究”、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海胆行为及其环境生态的研究”等项科研基金。去年6月,他到北京顺利通过了“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的申请答辩后,兴奋地写信告诉双亲请父母亲分享儿子“三十而立”的喜悦。 事业是王成海生命的核心,一旦离开了事业,生命也就失去了价值。他总是泡在办公室和实验室里,刻苦读书,反复实验,不懈攻关有做不完

9、的工作。而对家里的事,他几乎无暇顾及。妻子调来青岛后,王成海就答应她,休假时带孩子一起到鲁迅公园、水族馆、八大关去玩,可是最终也未能兑现。他们结婚时,琴妹因未能穿上婚纱、礼服拍结婚照总感到遗憾,成海几次向妻子许诺,待他有空时补上,直到这次到威海进行海岛调查,出发前他在吻别妻子时还说:“这次回来,一定陪你去补照,实现我们的夙愿。”可万万没想到,成海一去不返,那次分别竟成为最后的诀别,补拍结婚照王成海把自己无私地奉献给了大海,大海也赋予了他灵感和智慧。 1991年10月19日,一股强冷空气席卷威海刘公岛。为了避开寒潮,继续工作,参加调查威海岛屿的叶立勋、王成海率领调查小组转移到了镆铘岛。 镆铘岛位

10、于胶东半岛的东南角。一尊刻着“中国领导基准点”的方石就镶在岛的尽头。眼前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沧茫黄海,站在那尊方石旁放眼远眺,在约600多米处的海面上并排屹立三块礁石,当地渔民称它们为大老雕、二老雕、三老雕。因为这一带海况复杂,水下暗流莫测,时有渔民在这儿遇难。10月22日,叶立勋、王成海对镆铘岛浅海资源的调查,就是在三老雕内侧的深水处进行的。调查小组在这一带礁石区设立了8个断面、40个潜水调查站,以完成了4个断面20个站的调查任务。 上午11时许,王成海从加一断面海面连续下潜5站,完成了在加一断面采集底栖生物的样品任务后,作业船移到M1断面。“老叶,你就别下来了。”王成海看到叶立勋往身上穿潜水衣

11、,急忙阻止。昨天晚上调查小组开会布置今天工作时,因叶立勋患感冒,肩背还有扭伤,决定不让他潜水。但此刻因另一位教师潜水后头晕、呕吐,无法继续下潜,于是,叶立勋临时改变了主意。“不行,还有3个断面,你自己干受不了。”叶立勋说完,背上12公斤重的气瓶,随王成海一起潜到水下。叶立勋以往潜水的时间都在三五分钟之内。这次,六七分钟已经过去了,怎么还没上来?“王教师,你下去看看叶老师怎么了?”船上的人着急起来,对下潜返回海面的王成海说。由于对这一带复杂的海况不熟悉,大家格外小心,不时地互相关照着。王成海一个猛子扎到水深约4米的海底,不一会儿露出水面,笑笑说:“老叶没事。”话音刚落,叶立勋浮上水面,将装着样品

12、的网袋递到船上。船上的人取出样品后,又把网袋递给叶立勋。叶立勋接着再次下潜,其时为12点零5分。四五分钟过去了,王成海又露出水面,把采集的样品递到船上后,摘下面罩,吐出含在口里的呼吸器,爬上舷梯,准备上船休息。正在这时,船上有人发现叶立勋突然在十余米远处露出水面,边仰泳边招手,并大声呼喊,不知什么原因头上没戴面罩。由于距离远,风浪大,船上的人都没听清他喊的是什么。 “快,快!”王成海心急如焚,马上催促船上的人递给他面罩,匆忙戴上,纵身跳入大海,奋力游去抢救。蓦地,他意识到呼吸器未含在口中,立即又跃出水面,推起面罩,用力甩动左肩,试图将背后的呼吸器甩到胸前,但因涌浪大,未能成功。此刻,王成海已被

13、海浪冲出五六米远,船上的人预感到危险已降临到他的头上,慌乱中任一平老师匆忙从船上扔出取样框,王成海没有抓住,接着,有人再次扔,王成海又没抓住,他实在太累了,前天因为身体不适呕吐,打了一针,体力尚未恢复,今天一上午又潜水9次,早晨只吃了两块面包,喝了一袋豆奶,热量已消耗殆尽,加上腰部捆着11公斤重的铅块,背上还背着12公斤的气瓶,虽然他在大学就读时创造过学校一、二百米蛙泳比赛记录,并在日本练就了一身上好的潜水本领,这时也深感力不从心了。舍己救人的王成海拼命挣扎了几下,转眼即逝,兀地被大海淹没了,再也未能浮上来。与此同时,叶立勋腰部捆着的10公斤铅块及背上的12公斤气瓶将他的病体也折磨得精疲力竭,

14、在风浪中迅速下沉。船上的人抓住缆绳急忙起锚,惊慌中接连发动了三次,才把机器发动起来,将船驶进叶立勋。任一平手持船篙,将身子探出舷外,期望叶立勋抓住船篙,可惜竹篙短了一珙,就在这一瞬间,叶立勋也沉到水下。船上的人更急了,尽管采取各种办法搜索抢救,但终无结果。潜水工作本应雇潜水员下水了,但治学态度严谨的王成海、叶立勋为取得第一手资料,坚持亲自下水采样。一般人下潜时腰部只捆4公斤铅块,王成海、叶立勋为了延长下水作业时间,宁肯多加些铅块,真是难为他们了,眼下发生的意外,竟铸成无法挽回的遗憾。 荣成市水产局和镆铘乡的领导亲临现场,紧急指挥潜水船和渔政船搜寻、打捞,青岛海洋大学立即成立了以常委副书记王滋然

15、为组长、副校长王化桐和水产学院院长高清廉为副组长的紧急领导小组,星夜赶到镆铘岛,一起研究抢救方案,北海舰队调遣了18名防潜救生大队干部、战士,北航派出一架直升飞机,海洋大学出动了“东方红”海洋调查船和“天使”号交通艇,连同声纳探测加紧搜寻,直到10月29日才发现叶立勋的遗体。青岛市委副书记刘镇、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孔心田,副市长程友新代表青岛市市长俞正声前往海大对王成海、叶立勋的家属进行慰问,省政府办公室发出“特急”文件,要求有关部门和沿海各地加紧寻找遇难者尸体。 犹如晴空突然炸响的惊雷,震撼着青岛海洋大学每一个领导、师生的心,巨大的悲痛、无尽的哀思,笼罩了夜幕低垂的校园,王成海、叶立勋遇难的消

16、息传到海大水产学院渔业资源教研室时,和他们工作在一起的老师们沉浸在一片悲恸之中,教研室主任陈吕刚副教授哭得像个泪人似的。他哽咽着说:“两个年轻人可以说是工作狂、科研迷他们是我们的希望,是我们的顶梁柱!”老教授的心在颤抖,他再也承受不住这般沉重的打击,当即在王成海家晕倒过去。学校分管教学的副校长秦启仁眼泪汪汪:“王成海、叶立勋他们又红又专,是青年教师中的佼佼者,是学校的未来,学科的未来,他们的牺牲,是学校的重大损失。” 王成海、叶立勋生前都为88级渔业资源专业讲过课。他们的牺牲,重创了学生们的心。同学们化悲痛为力量,为改变本专业的后继乏人的现状,原来只有三名同学报考研究生,现在猛增到六人,大家是在以实际行动继承两位老师未竟的事业,以此来表达对老师最深切的怀念,倘若两位老师在天有灵,也会含笑九泉,晏然瞑目。 因为王成海、叶立勋几次到镆铘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