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问题探讨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9426194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1.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静夜思》问题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静夜思》问题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静夜思》问题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夜思》问题探讨(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静夜思问题探讨 李白?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的“床,传统的解释是睡觉用的床。可在有些资料上把“床解释为“井栏(古汉语中确有其解),说古人用井代表家乡,人与井是不可别离的,有个成语叫“背井离乡。有些教师看到这种说法后,认为这种解释更合理一些。有一位教师说:“我觉得应把床释为井栏。因为井都是在屋外的,诗人在夜晚,站在静静的院子里,看到井栏旁明月的光芒,就疑心这是地高低了一层霜(霜是不会下到屋内的),所以才会抬起头来望明月,低下头去思故土。笔者赞同对“床字的传统解释,“井栏之说可视为一家之言,但不宜引进我们的课堂。上海辞书出版社?唐诗鉴赏辞典上说:“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所描写的是客人深夜不能成眠、短

2、梦初回的情景。这时庭院是沉寂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诗人朦胧之中乍一看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真好似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霜月色不免吸引他抬头一望,一轮娟娟素魄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净!这时他完全醒了。(马茂元)这里有一个关键字:疑。如果把它理解为“疑心,则整个诗句就不大好解释了,诗人怎么会疑心起床前的地上有霜呢马茂元先生解释为“好似是有依据的。?汉语大词典在“疑字条中,有一个义项即解释为“类似、好似。例句是王勃?郊园即事诗:“断山疑画障,县流泻鸣琴。(县:悬挂)李白诗中还有一个“疑字也作“好似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这个“疑字解释为“疑心就更加说不通了。“疑字在与小学语文第三册相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中,解释为“好比、好像,也即认为前后两句诗连起来构成一个明喻。这样解释起全诗来就觉得合情合理了。把“床解释为“井栏,并非无懈可击,那个“前字就不好落实。“井栏四周的方位不是论前后左右的,“井栏旁“井栏周围都好讲,“井栏前就不好讲。月光是照在“井栏四周围的,这个“前字恐怕就否认了把“床释为“井栏的说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