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9424047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与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与反思.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本信息课题分数的基本性质(人教版小学数学5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小节“分数的基本性质”) 作者及工作单位黄花山中心校吕宝振教材分析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学生在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之后,又一个关于数的运算性质新的领域。这节课是今后学习分数加减法、约分通分、分数大小比较、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等知识奠定基础。学情分析 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发现,在学习本节课前学生已掌握了一些分数的知识。“分数”对学生来讲已不是陌生,但单位“1”还是比较陌生。因此教师充分借助学生的已有经验,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等活动,亲自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如引导学生通过旧知识的复习、折一折、说一说,架起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

2、的联系桥梁。“分数”对于学生来讲是抽象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时刻注意将分数的认识与图形的操作活动相联系,发挥动手操作在学生主动建构中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使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在操作活动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活动,积极实践,主动建构知识,提升学生的思维。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利用它改变分数的分子和分母,而使分数的大小不变。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等。 情感目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良好品德。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发现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数相

3、等变化。 教学难点:正确、合理、灵活地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数变化及问题解决。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故事引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名侦探柯南吗?对了,柯南可是一位非常聪明的侦探家。没有能难倒他的事。这不,柯南今天碰到了这样一件事,咱们一起去看看好吗?(出示课件)学生回答:喜欢。创设情境,故事引入复习旧知识 在下面填上适当的数12=(15)(2)=(1)(24)并提问:你为什么认为这些算式的商是一样的?学生回答:商不变的性质为新知作铺垫新旧知识迁移 师提问:谁能把12这个除法算式改写成分数形式?你是根据什么写出结果的?分别说出黄色部分表示的意思,再用分数表示出来。(

4、 3/4) (6/8) (9/12) 学生回答后,引导学生观察。三根小棒有怎样关系,黄色部分又有怎样联系? 引导学生观察下列相等分数分子、分母的变化。a.从左到右观察 3/4=6/8=9/12 (媒体演示分子分母的变化)经学生观察得出:分数的分子和分子都同时乘2或同时乘3,分数大小不变。b.从右到左观察(媒体演示分子分母的变化)3/4=6/8=9/12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同时除以1.5或都同时除以3,分数大小不变。 根据刚才的演示提问:a 1/2与2/4相等吗?谁能用上面的规律分析?b 请学生动手折一折,来证明1/2和2/4相等。c 谁还能折出与1/2和2/4相等的分数? 媒体展示学生操作中可

5、喜的收获。在刚才的动手操作中,学生不仅证实了1/2与2/4相等,而且还得出:1/2=2/4=4/8=6/12=.再次引导学生从左到右,从右到左观察分子、分母的变化。学生很快得出: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学生回答: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探究新知实际应用,深化新知1、 出示习题1 3/4=33/44=9/16 2/5=22/5=4/5a提问:这两组题是否正确(请学生说明理由)分子分母没乘相同的数。分子分母没有同时乘。师强调:请大家记住,一定要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2、出示习题23/4=30/40=?行吗,为什么?学生回答:分母不能为零。实际应用,延伸新知板书设计分数的基本性质12=1/2 3/4=6/8=9/12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通过学生回答问题,足以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体验成功感,从展示成果来看,学生掌握情况良好,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教学反思 一、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创设了有趣的问题情境。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学习往往是他们自己生活经验中对数学现象的一种“解读”在教学中,我利用了他们喜闻乐见的素材唤起了他们原有的经验,学生学起来亲切、有趣、易懂。二、精心设计有层次的练习,让全体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好、中、慢生都能适得其所。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收获,感觉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学会进行自我评价,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