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影响类”主观性试题题型之探究.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9421273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7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意义、影响类”主观性试题题型之探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意义、影响类”主观性试题题型之探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意义、影响类”主观性试题题型之探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意义、影响类”主观性试题题型之探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意义、影响类”主观性试题题型之探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意义、影响类”主观性试题题型之探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意义、影响类”主观性试题题型之探究.doc(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意义、影响类”主观性试题题型之探究政治高考命题坚持能力立意这一指导思想 ,其主观性试题突出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纲规定 “四种能力”)。在高考中,对于主观性试题,学生往往能答但得分不高,甚至有些是无从下手,这严重影响考试时间和成绩。为此,展开政治主观性试题题型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纵观文综政治学科高考主观性试题,其设问大致可分为八种类型:体现型、反映型、原因型、措施型、意义型、认识型、启示型和依据型。而意义型试题则是常考题型,历来被高考命题者所青睐。在近几年实施新课改的高考试题中,如07年山东文综卷第28题、海南卷第25题、宁夏卷第39、40题,08年海南卷第24题,09年文综山

2、东卷第28题、安徽卷第37题等都采用了此类题型。下面我们就对该类题型的特点、解题方法等方面作些粗浅探讨,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高考复习指导,同时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一、题型的特点意义型题主要是给出一定的背景材料,要求学生对材料中所呈现的事件、采取的措施或提出的方案等所具有的意义或影响作出具体分析。它常以“经济意义、政治意义、文化意义”、“意义”、“重要性”、“作用”、“积极影响”或“用说明意义”等形式为设问方式。此类试题,虽然容易判断,审题难度相对较小,但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整合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等能力,因而答题的难度比较大。二、解题思路与方法1.明确思路,把握

3、步骤思路是答题的先导。做意义题先要明确其答题思路:首先,要注意题目的设问要求,进行知识定位,明确此题考查的知识范围。其次,要紧紧结合所学知识点和题目所提供的材料信息进行分析,把握好意义内容的层次和角度(影响型设问还要分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第三,确定答题关键词,回答意义类试题要选择好恰当的关键词说明。关键词主要依据教材语言,但有时也要有材料语言和时政语言(党和国家提出的最新精神)。最后,组织答案,规范答题。以上思路(四环节)也是把握这类题型一般解题步骤,即做到:明确主客体、界定范围、找准角度、规范做答。2.方法指导,殊途同归思路明确了,但做好问题与材料之间的分析,找到解题的切入口,这是解答好意

4、义类题的关键。不同的试题呈现不同的背景材料,其设问的“意义”形式也会有所不同。这就需要运用具体而有意义的方法,把握好解题的切入口去分析、解决问题,将材料、设问要求、教材知识点有机结合,做到“因题制宜”,从而达到教材与材料、要点与问题的相互统一。抓住意义类题型解题切入口常用的方法有:回归教材法、材料分析法、角度分析法、明确对象法、范围分析法、性质分析法等。下面就依据近几年来新课改高考意义类相关试题和非高考试题,进行具体解题方法的分析和探讨。(1)回归教材法。回归教材法即主要根据课本基础知识(直接的、间接地)来解答题目的设问。课本基础知识是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命题者总是想通过这个题目考查学生相应知

5、识和运用能力。因此,回归教材应该是解题的一个重要切入口,意义类高考题也不例外。看到一个意义类题目,学生首先应该思考,教材上关于本题目的内容有哪些?有些意义类题目本身在教材上就能直接找到答案,而有些意义类题目教材上虽然没有具体阐述,但学生也能从教材有关基础知识中找到解题的切入点。如07年高考文综宁夏卷第39题(2)问、第40题(1)问,四川卷第38题(3)问等都可采用此法解题。例:2007年高考文综宁夏卷第40题第(1)问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自治区常委根据本地特点,提出了“小省区要办大文化”的思路。宁夏根据其“岩画文化、丝路文化、本来面目文化神秘而璀璨,

6、边塞文化、大漠文化、黄河文化悠远而豪放”的优势和特点,发展带有民间文化特色和塞上文化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实施“百县千文化工程”和“千里文明长廊工程”,积极开展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农村文化等群众文化活动,带动了自治区经济社会的发展。(1)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条件下“办大文化”的重要意义分析:本题以宁夏自治区利用文化实现发展的素材命题考查文化的作用,要求学生回答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条件下“办大文化”的重要意义,显然教材上是没有直接答案的。但此题学生可以结合材料,依据教材文化和经济的关系,文化对人影响的知识来解答:经济和文化相互影响,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文化发展本

7、身具有相对独立性,这说明,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条件下可以“办大文化”;随着社会发展,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产业,这表明“办大文化”,发展文化产业可以 直接促进经济发展;文化影响人,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人的精神世界,通过人的发展又可以改变经济落后的面貌(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这样,此题的答案也就出来了。参考答案:文化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经济落后的小省区可以“办大文化”,用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物质文明建设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文化产业本身也是重要的经济部门,发展文化产业,可以直接促进经济

8、发展。(2)材料分析法材料分析法,也称内容分析法,即根据设问和材料内容反映的方面作出对应分析。意义类高考题一般都是在一定的背景材料下设置问题的,而背景材料呈现的事件、材料中所采取的措施或对策等,往往又蕴含着有关要求学生分析的“意义”的丰富信息。因此,材料分析是解答意义类高考题的一个重要切入口。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有必要对材料高度重视,进行仔细阅读,甚至逐 句分析,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充分提取材料中每一个有关“意义”的信息点,加以分析、归纳、提炼,再组织成完整的答案。如04年高考全国文综卷第38题(1)问、09年高考山东文综卷第28题(2)问可运用此法解题。例:09年高考山东文综卷第28题第

9、(2)问材料二、2008年下半年以来,全球经济减速对我国的影响加深,我国财税政策进行了适时调整,释放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强烈信号,井逐步形成“结构性减税”的基调(结构性减税是针对特定税种、基于特定目的而实行的减税,是“有增有减,结构性调整”的一种税制改革方案)。材料三、2008年下半年以来我国部分税收政策的调整情况相关税收政策调整情况举例说明提高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自2008年8月1日起,将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1%提高到13%下调住房交易税自2008年11月1日起,下调个人首次购买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的交易税率至1%增值税全面转型自2009年1月1日起,允许企业抵扣新购入

10、设备所含的增值税以降低企业设备投资的税收负担;同时,为促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将矿产品增值税率从13%调至17%(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别阐明表4中三种税收政策的调整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分析:三种税收政策的调整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其实已蕴含在题目提供的材料中了。仔细分析材料内容,我们不难提取出据以组织答案的相关信息点:根据税收政策实施“有增有减,结构性调整”,一是“自2008年8月1日起,将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1%提高到13%”,这说明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提高,从经济生活角度看,有利于鼓励、促进企业扩大出口增长,提高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二是“自200

11、8年11月1日起,下调个人首次购买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的交易税率至1%”,这说明特定住房交易税下调降低了交易成本,从经济生活角度看,有利于鼓励居民住房市场交易,扩大消费需求,从而拉动经济发展;三是“自2009年1月1日起,允许企业抵扣新购入设备所含的增值税”、“将矿产品增值税率从13%调至17%”,材料信息反映出国家鼓励企业扩大生产,更新设备,促进技术进步。最后,综合材料说明,税收政策的调整(结构性减税)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调整所起的作用。这样,此题答案也就明朗了。参考答案:提高出口退税率,有利于出口保持稳定增长,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下调个人住房交易税,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鼓励

12、住房交易,扩大消费需求;增值税全面转型,有利于鼓励企业进行设备更新,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扩大投资需求;税收政策的调整,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3)角度分析法: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同一个事件、同一种措施或同一套方案,从不同的角度看,往往能发现其独特的意义与特有的影响来。因此,找准角度也就成了解答意义类高考题的一个切入口:从这个角度看,具有哪些意义?从那个角度看,又具有哪些意义?特别是对那些开放性比较大,综合性比较强的意义类题目,更加需要学生能在解答过程中注意找准角度,并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意义,角度找得越准、越全面,答题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也就越高。例:2007年高考文综山东卷第28

13、题第1问2007年中央“号文件”强调,要着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强化建设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题。表1 目前中国与发达国家农业科技状况比较农业科技贡献率(%)每万人农村人口农业科技人员数(人)中国发达国家中国发达国家4870801740注: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农业科技贡献率不到30%;目前中国农村劳动力中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2.4%(1)指出表1(含注)显示的经济信息。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简要说明推进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对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分析:本文仅分析有关“意义”的后一问,可从农业、农民、农村三个不同的角度分析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对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从“农业”的角度看,分析

14、出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产量、提高农产品的质量、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提高农业整体素质等。从“农民”这一角度看,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题,不难得出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有利于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培养懂技术的新型农民,从而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从“农村”这一角度看,农村是发展农业生产经营的环境和舞台,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有利于壮大农村经济、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良好条件。本题在解答过程中,学生极易出现只抓“农业”这一角度分析意义,造成漏答,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参考答案:推进农业科技

15、创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因素。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有利于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有利于提高农业整体素质,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4)明确对象法明确对象法也称客体分析法,即受它“意义”对象,分别所具有的意义。学生在分析意义类高考题时,通常也需要把题目要求我们进行分析的事件、措施或对策等放在与人(或与人有关的事)的关系当中来考察,即考虑对“谁”有意义?这也是解答意义类高考题的一个常用方法。意义类考题中常用对象主要有:对国家的意义、对企业(经营者)的意义,对个人(经济生活中有劳动者、经营者、消费者、农民

16、,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中有公民)的意义。有时还可以把对象的范围扩大,如对市场、资源、农业、产业结构、社会等具有的意义。如07年高考政治江苏卷第35题、海南卷第25题第(2)问,08年海南卷第24题,09年高考文综安徽卷第37题第(1)问等都可以运用此法来解题。例:07年高考政治海南卷第25题第(2)问材料一:H企业利用资金优势和技术优势,有选择地兼并某些处于亏损状态的企业。实现了低成本扩张。目前,H企业已经在湖北、广东、贵州等地建立起控股公司,一产品涉及到家电、信息、生物工程等多个领域,真正收到了“1+12”的经济效果。材料二:H企业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形成了独特的价值观念、人才观念和团队精神,提高了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增强了企业的凝聚离,有力地支持和保障了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2)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