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涝水位专题分析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9420386 上传时间:2022-12-04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3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涝水位专题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内涝水位专题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内涝水位专题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内涝水位专题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内涝水位专题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涝水位专题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涝水位专题分析(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涝水位计算报告目 录1 概述11.1项目来源11.2评价依据11.3技术路线21.4高程系统22 基本情况32.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32.2沿线地形、气象、水文条件32.3水文站网52.4城市防洪规划62.5排水管网建设管理情况83设计暴雨推求103.1某地水文站设计暴雨计算103.2朗梨水文站设计暴雨计算113.3罗汉庄水文站设计暴雨计算123.4白箬雨量站设计暴雨计算144内涝水位分析计算154.1计算原理154.2 Hp的计算164.3 内涝水位计算的步骤和流程174.4计算实例195几点建议211 概述1.1项目来源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0年对国内351个城市排涝能力的专项调研显示,

2、2008年2010年间,有62%的城市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内涝,其中内涝灾害超过3次以上的城市有137个;在发生过内涝的城市中,57个城市的最大积水时间超过12小时。每一次内涝都造成巨大损失,对已建工程的正常运行也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如2010年5月14日,广州市大暴雨造成城区17处积水,工程2号线进水停运;2011年7月18日,南京市大暴雨时在新街口的工程站24号出口的地方,路面积水瞬间倒灌进了工程里边;2012年7月21日北京市特大暴雨,营运的工程线路出现9处进水。为最大程度的减少城市内涝对线路的影响,对4号线各个车站、停车场等重要设施所在地进行内涝水位的分析计算,为设计单位提供设计依据。1.2

3、评价依据1.2.1有关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防洪标准(GB502101-94);(2)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2006);(3) 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SL278-2002);(4) 降水量观测规范(SL21-2006);(5) 水文资料整编规范(SL247-1999)(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011年局部修订)(GB 50014-2006)(7) 工程设计规范(GB50157-2003)1.2.2有关技术文件1.2.3其它资料1.3技术路线1、推求设计暴雨。根据某地市内某地水文站、朗梨水文站、罗汉庄水文站、白箬雨量站实测降雨资料,通过频率曲线

4、法推求100年一遇设计暴雨。2、确定汇水面积。根据工程设计资料和工程区域的地形地貌特征,确定汇水面积。3、计算排水量。根据雨水管网和排涝泵站的排水能力,计算每小时的排涝量。4、计算地面平均积水深度。100年一遇设计暴雨降雨量 - 排水量 = 地面积水深度。5、绘制容积曲线。根据地形图,求算各级高程的容积,以纵坐标表示高程、横坐标表示容积,即可绘制容积曲线。6、内涝水位计算。地势低洼处内涝水位计算,根据计算求得的100年一遇设计暴雨时汇水区域内的产水量,查容积曲线即得到内涝水位;地势平坦处内涝水位 = 地面高程 + 地面平均积水深度。1.4高程系统如无特别说明,均为黄海国家高程基准。2 基本情况

5、2.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2.2沿线地形、气象、水文条件某地市地处湘江下游、濒临洞庭,处于湘中丘陵与洞庭湖冲积平原过渡地带和湘浏盆地。市区西面为丘陵地貌,东面主要为河流阶地。地形总体较为平坦,地势呈西南高、东北低展现。湘江由南向北纵贯本区中部,东、西两侧分别发育有浏阳河、捞刀河、靳江河等支流,河流沿岸地形平坦开阔,阶地发育,现代河床标高均低于30m,阶地面标高3080m,自然坡度一般小于10。湘江以西主要为剥蚀构造地形,其中砂、页岩丘陵区海拔200300m,自然坡度一般715;浅变质岩丘陵区海拔一般小于100m,丘顶面波状起伏,沟系发育,相对高差均小于50m,自然坡度一般小于10。湘江以东为红岩丘

6、陵区,海拔60160m,相对高差4080m,自然坡度一般1015,谷地开阔平缓。 2.2.2气象水文工程区域属太平洋季风型气候,又因接近大陆内部,常受大陆型气候影响,气候的特点是四季分明,雨量丰沛,夏季湿热,冬季不甚寒冷。降雨量的年内、年际变化也较大,年内降雨多集中在47月,约占全年的一半,年际间的变化亦很大,最多年降雨量可达最少年降雨量的23倍。根据某地市气象站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16.9,极端最高气温40.6(1953年8月13日),极端最低气温-12.0(1972年2月9日),多年平均风速2.6m/s,主导方向为西北风,汛期最大风速多年平均值为14.0m/s,实测最大风速20.7m/s

7、(1980年4月13日,风向为NNW),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636h。某地地区主要气象特征值见表2.2.2-1。根据某地水文站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水量1378.6mm,年内分配不均,36月占全年水量的55%以上,历年最大24h暴雨236.2mm,最大3d暴雨307.4mm。某地站降雨年内分布见表2.2.2-2。表2.2.2-1 某地主要气象特征值表项目降雨量(mm)蒸发量(mm)气温()地面温度()日照(h)风速(m/s)无霜期(d)降雪日/积雪日(d)多年平均1378.61351.417.119.516362.6269.59.8/6.2历年最大(高)1984.41442.8(66年)40.6(5

8、3.8.16)41.7(80.7.1)2124(56年)24.0(57.4.10)积雪深20cm(79.1.31)历年最小(低)898.9946.5(54年)-11.3(72.2.9)-15.2(57.2.7)1337(82年)历年最大24h暴雨(mm)263.2(65.7.5)历年最大3d暴雨(mm)307.4(69.8.9)历年最大15d暴雨(mm)509.2(69.6.22)表2.2.2-2 某地站多年平均月降水量表月份123456平均(mm)59.492.6139.9198.8214.5190.6占年%4.316.7210.1514.4215.5613.83月份789101112平均(

9、mm)111.7109.163.786.468.743.7占年%8.117.914.626.264.983.13年统计年平均1378.6mm注:其中37月占全年62.07%,46月占全年43.81%。2.2.3河流水系某地市溪河纵横,水系发育。境内河流水系大多属湘江流域,少数外流河属南洞庭湖水系,支流河长在5km以上的有302条,其中湘江流域有289条,南洞庭湖水系13条,较大的一级支流有浏阳河、捞刀河、沩水,为市境内的三大河流,总流域面积为8922.13km2,占全市总面积的75.6%,其他一级支流有:靳江、龙王港、八曲河、沙河等。某地市区水系较为发育,湘江纵贯城区南北,靳江河、龙王港自西向

10、东流入湘江,浏阳河、捞刀河及沙河自东向西流入湘江,另有圭塘河自南向北流入浏阳河。轨道交通3号线所涉河流有:湘江、浏阳河、靳江河;轨道交通4号线所涉河流有:湘江、浏阳河、龙王港、奎塘河。2.3水文站网某地市区内建有某地水文站、朗梨水文站、罗汉庄水文站、白箬雨量站。某地水文站系湘江的控制站,位于某地市天心区楚湘街水电码头下游约10m处,该站控制流域面积83020km2。设于1909年,有水位、流量、雨量等观测项目。朗梨水文站系浏阳河的控制站,位于雨花区黎托乡川河村。设立于1957年5月,流域面积3815km2,有水位、流量、雨量等观测项目。罗汉庄水位站位于某地市开福区捞刀河镇罗汉庄村,设立于197

11、2年1月,1980年1月停测,1999年恢复观测,并改为防汛专用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2468km2。有水位、流量、雨量等观测项目,从1972年至今均有降雨量观测。白箬雨量站位于望城区白箬乡龙塘村,1962年设站,有完整的降水量观测资料。2.4城市防洪规划2.4.1城市防洪规划范围根据某地市城市总体规划中2010年966km2市区范围内,确定某地市城市防洪规划范围为:南至解放垸和坪塘镇,北至霞凝镇和谷山乡,西至天顶乡,东至朗梨镇和螺丝塘乡。总面积661.4km2。为了区别重点,将上述规划范围划分为中心城区与非中心城区。依据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地位,中心城区划分为3片。河东片:湘江猴子石至浏阳河河口

12、以东,浏阳河河口至洪山庙以南,浏阳河洪山庙至花桥和奎塘河以西,井豹路(豹子岭-井湾子-圭塘)以北,即湘江以东老城区,总面积108.58km2(2010规划发展面积,下同),城建面积82.36 km2。河西片:湘江靳江河口至三汊矶以西,靳江河口至龙回塘以北,望城坡以东,谷山以南,即湘江以西老城区,总面积78.39km2,城建面积23.23 km2。捞霞片:湘江浏阳河河口至霞凝港以东,浏阳河河口至洪山庙以北,某地-湘阴公路以西,沙河以南,即捞霞组团开发区,总面积44.36km2,城建面积10.05 km2。除中心城区以外的规划范围,为非中心城区中的朗梨、坪塘两镇以及东岸、朝正两垸,分布于中心城区的

13、外围,总面积31.1km2,城建面积23.3 km2。2.4.2防洪标准防洪标准:1)中心城区河西片、河东片防洪标准为200年一遇洪水。 2)中心城区捞霞片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洪水。 3)非中心城区的东岸、朝正两垸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2.4.3防洪工程建设情况3号线一期工程从西边起,穿越靳江河、湘江、浏阳河。所涉堤垸有洋湖垸、丰顺垸、河东片湘江大道岸线、长善垸、福安垸、朝正垸。其中丰顺垸、河东片湘江大道岸线、长善垸、福安垸、朝正垸已达到设计防洪标准,洋湖垸靳江河段防洪堤正在进行达标建设。4号线一期工程从北边起分别穿越龙王港、湘江、圭塘河、浏阳河,所涉堤垸为:联合垸、岳华垸、茶山垸、麓山垸

14、、湘麓垸、河东片湘江大道岸线、合丰垸、敢胜垸。其中联合垸、岳华垸、茶山垸、麓山垸、湘麓垸、河东片湘江大道岸线、合丰垸已达到设计防洪标准,敢胜垸防洪工程建设已完成可研报告,根据实施安排2015年12月完成达标建设。2.5排水管网建设管理情况我市排水系统从技术层面分为雨污合流和雨污分流两大体系。根据地势高程又分为高排和低排两个层面,其中老城区为雨污合流体系,岳麓区和新建城区为雨污分流体系。雨污合流体系采用完全截流式截污,即在低区通过设置堰门将合流污水转输至污水泵站,暴雨期间超堰部分直接排放;雨污分流体系雨水直接排放,污水直接进污水泵站或污水处理厂。城市排水设施从流程上分界,又分为上、中、下游三大部分。1、上游部分:排水户户内排放设施。该部分由排水户自行投资建设,并接入市政管网。2、中游部分:包括收集管网、提升泵站、撇洪渠三大块。收集管网由当地政府负责投资建设,原则上与道路建设同步实施。运行维护管理由市水务局委托城管局系统各区市政局承担,水务局负责指导与监管;提升泵站分为雨水提升泵站和污水提升泵站。雨水提升泵站原则上与收集管网同步建设,主要负责城区桥梁、隧道下的排水。目前我市共有15座,其中芙蓉路立交桥、袁家岭立交桥以及隧道设施等6座由水务局委托市住建委下属单位市桥梁管理处负责运行管理;另武广片区道路桥梁下的9座由水务局下属单位某地市城区排水设施运行服务中心负责运行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