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文言文各课常见重点问题简答.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9420234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文言文各课常见重点问题简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文言文各课常见重点问题简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文言文各课常见重点问题简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文言文各课常见重点问题简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文言文各课常见重点问题简答.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文言文各课常见重点问题简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文言文各课常见重点问题简答.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文言文各课常见重点问题简答桃花源记常见重点问题简答1、桃花源记中桃花林景色句子: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桃花源记描写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3、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子是: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4、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人精神状态的语句: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5、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语句: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6、本文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人为何叹惋不已?问今

2、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7、交代桃源人来历的句子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8、桃花源记的主旨是什么?桃花源记描绘了一幅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劳动、自由平等的社会生活图景,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社会现实相对立的美好境界,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寄托了他的政治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9、桃花源记的线索是: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 。具体为:发现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桃花源开再寻桃花源 。本文的顺序是:时间顺序10、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会?渔人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11、作者虚构世外桃源的目的是什

3、么?同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寄托了他的政治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12、渔人离开桃源后,还写太守与刘子骥先后探访未果的情形的作用是什么? 增添神秘色彩。暗示这是一个虚构的无法实现的理想世界13、出自本文的成语有哪几个?世外桃源 落英缤纷 豁然开朗 无人问津14、从本文的主题中提炼出来的一个成语是什么?它的古义和今意分别是什么?世外桃源 古义 指与世隔绝,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今义 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15、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文学创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

4、像的空间,你认为本文何处运用了这种手法,试简要分析。“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具言”的内容和“叹惋”的是 桃花源外世事变迁,人们饱经战乱之苦。16、应当怎样看待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与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当时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客观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有原始共耕社会的痕迹,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17、渔人是个怎样的人?写渔人有怎样的作用?渔人背信弃义、不守诺言。写渔人的作用:一方面与桃花源中人的淳朴好客形成对比,加深了人们对桃花源外社会的认识,突

5、出了桃花源是理想的社会;另一方面,本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写渔人是组织材料的需要。18、你是如何看待桃花源人避难于桃花源,不复出焉的行为的?桃花源人在当时是很幸运的,能躲避祸患,生活安定;但从积极意义上来讲,躲避不是永远的,应该起来抗争。(谈出自己的想法即可)陋室铭常见重点问题简答1、陋室铭中主旨句(中心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表明“陋室”不“陋”的原因的句子是:惟吾德馨。3、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4、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5、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的语句是:谈笑有鸿

6、儒,往来无白丁。6、陋室铭中画龙点睛的语句是:何陋之有?7、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了自己怎样的愿望和的生活情趣。这篇短文采用了怎样的写法。答:保持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怀;本文采用了 借物抒情 的的写法8、陋室主人与 爱莲说中“隐逸者”和“花之君子者”有什么异同?答:他们都品行高洁,不慕荣利。陋室主人同“花之君子者”都远离世俗,都是隐者。“花之君子者”则身在世俗又高于世俗。9、文章前四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了怎样的写法?这样写的目的何在?答:运用了类比的写法;目的是引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表明“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10、“苔痕上

7、阶绿,草色入帘青”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上”和“入”用在这里有何好处,这句写出了环境怎样的特点?答:对偶;“上”“入”二字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使景物有生气,表达了作者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环境的特点是恬静,雅致。11、作者既说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又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是否矛盾,为什么?答:不矛盾。前者是指生活情趣高雅,后者是说没有俗务缠身。12、刘禹锡自比诸葛亮和扬雄,他们之间的共同点是什么? 答:都具有安贫乐道、淡薄名利的君子之风,都高雅脱俗而才华横溢。13、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为什么要这样写?答:运用类比的手法。用古贤之室类比自己“陋室”,

8、表明作者以古贤自比,自己也有古名贤的志趣和抱负。14、陋室铭以孔子的话结尾,用意何在?答:这是全文的画龙点睛这笔,引用孔子的话,突出了“惟吾德馨”的主旨。爱莲说常见重点问题简答1、“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2、 爱莲说将花的形象比拟为人的品质,以莲的形象比拟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来表达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风的鄙弃。3、人说“近墨者黑”,但“近墨者未必黑”,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说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4、爱莲说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莲,花之君子者也。5、爱莲说的中心句(主旨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6、爱莲说

9、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7、爱莲说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8、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9、结尾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照应了上文的“世人甚爱牡丹”。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 的世风的鄙弃。10、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课文中的“牡丹”、“菊”、“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1) 牡丹“ 花之富贵者”象征追求功名富贵的人。 (2) 菊“花之隐逸者

10、” 象征不趋炎附势的人。 (3) 莲“花之君子者”象征品行高尚的贤能的人。 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表达了: 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的思想感情。11、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莲“不染”“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净植”“不可亵玩”的特征所代表的可贵品质。 答:莲花代表的可品质是:质朴、高洁,胸怀豁达,品行端正;不拘繁文苟礼,美名远扬,独立自主,不可亵渎。12、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喜爱哪一种花,是人的思想感情的表现。作者写陶渊明爱菊和写世人爱牡丹衬托自己喜欢莲花,写写陶渊明爱菊是正面衬托,写世人爱牡丹是反面衬托

11、,都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思想感情。13、文章用了两个“独”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两个“独”字,都表现出倚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 14、作者对“爱菊”“爱莲”“爱牡丹”的态度分别是什么? 爱不同的花象征不同的生活态度。作者对“爱菊”并不反感,只是慨叹真正“爱菊”的隐士极少。作者对“爱牡丹”是厌恶鄙弃的,其目的在于讽刺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态。作者 “爱莲”意在托物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三峡常见重点问题简答1、本文选自水经注疏,作者是郦道元,他是我国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散文家。他所著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

12、综合性地理著作。三峡包括瞿塘峡、巫峡、西陵峡。2、三峡中正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3、三峡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4、写三峡全景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5、写“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的作用是什么?这是什么写法?你由此想到了李白的哪首诗?l作用:烘托夏天的水涨流急,也突出了三峡夹江对峙、狭窄险要的特点。写法:侧面描写。联想到李白的诗歌是:早发白帝城6、作者写了春冬之时八种景物的特点和给予作者的感受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7、三峡夏季

13、江水的特点句子是: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8、文章写三峡春冬景色时写法上有什么特点?既描写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的静景,也描写了“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9、本文写春冬之景,用清、荣、峻、茂四字突出其特点。写秋季景色,用寒、肃、凄、哀四字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出来。10、用一句话概括三峡的景色特点是:雄奇险峻,清幽秀丽。11、文末以渔歌作结有什么作用? 进一步表现了三峡山高、岭连、水长的地理特征:渲染出三峡秋景凄凉的气氛。12、作者先写夏水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三峡水夏季最盛,所以先写“夏水”。13、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也

14、可以从本文找出两个理由。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 理由1:水流急 原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或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理由2:落差大 原句:悬泉瀑布,飞漱其间14、古诗文中描写三峡的名句还有哪些?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 夜发青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 湖心亭看雪常见重点问题简答1、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作者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人,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2、从全文来看,本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以记叙开头,以议论结尾,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3、作者写作此文时,清朝已建立二三十年

15、,但作者仍采用明朝 明思宗朱由检 的年号,你能说出其中有何用意吗? 表现作者怀念故国的深情 4、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 写出了 路无行人,天无飞鸟,天寒地冻,万籁俱寂 的意境。作用: 为下文“独往湖心亭看雪”作铺垫 5、“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什么景象?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 天空、云层,山峦湖水 茫茫一片,举目皆白 的景象。6、湖心亭看雪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又写到“舟中人两三粒”,况且文章末尾还出现了舟子,这样写是否矛盾?这样写并不矛盾。作者这样写是为了 突出 自已与舟子等一般人的志趣不同, 反衬自己 清高与孤傲 的情怀。7、“强饮三大白而别”“拉余同饮”两句中“强”和“拉”二字表现出人物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