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五首教案.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9416524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词五首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诗词五首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诗词五首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诗词五首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诗词五首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词五首教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词五首教学设计延津县初级中学 张玉琼教学目标:1、 激发阅读和欣赏诗词的兴趣,培养鉴赏诗词的能力,进而感受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2、 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其隽永的意蕴。教学重点:理解诗词内容,把握诗人的情感,背诵诗歌。教学难点:对诗中千古名句的理解。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用具: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学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约客一、 导入新课二、 学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1、 初读感知(1) 听课文录音朗读学生自由朗读,体会诗歌中作者在四川听到官军打了大胜仗收复了蓟北时的喜悦心情。(2) 介绍背景(3) 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通读全诗,理解每句诗的意思,标出不理解的诗句。

2、2、 品读鉴赏(1) 用两个字概括诗人的感情。(欣喜)(2) 首联中表现的诗人的情感到底是喜还是悲?明确:诗人是悲喜交加。他流亡到剑门关以外,生活极为艰辛,忽然听到了官军已经收复河北东北地区,能不惊喜吗?“初闻”是刚一听到之意,刚一听到消息,就老泪纵横,洒满了衣裳,这泪里既有听闻官军胜利的喜悦,又有对自已长期颠沛流离生活的感慨。(3) 颔联,颈联是如何表现诗人一家在突然到来的喜讯面前情感的巨大波动?明确:“愁何在”,多年流亡的艰辛,满布于妻子儿女们脸上的愁云一扫而去,“喜欲狂”,他们高兴得好像有些癫狂了。而诗人自己更是一扫积郁,豪放的饮酒歌唱,想像着春天里与妻子儿女为伴还乡的日子。这些细节,把

3、作者全家听到这一消息后的激动与欣喜表现得淋漓尽致。(4) 尾联中把四个地名用“从”“穿”“下”“向”四个词串在一起有何作用?明确:把四个地名间漫长的距离串得瞬间即至,表达了诗人迫不及待,归心似箭的心理感受。(5) 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三、 学习滁州西涧1、 初读感知(1)听课文录音朗读后学生自由朗读。(2)介绍作者(3)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通读全诗,理解每句诗的意思,标出不理解的诗句。2、品读鉴赏(1)这首诗给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明确:恬淡幽静。(2)诗中有没有更深刻的寄寓?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明确:从“独怜”句可以看出作者对那些无声无息者抱有一丝同情;从“春潮”

4、“野渡”句可以看出作者好像要在急剧变化的潮流中去寻求一点自由和安静。3、背诵滁州西涧四、学习约客1、初读感知(1)听课文录音朗读后学生自由朗读。(2)介绍作者(3)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通读全诗,理解每句诗的意思,标出不理解的诗句。2、品读鉴赏:(1)前两句写景,给我们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明确:在这样难耐的时刻,多么希望有一二知己相伴啊!然而“有约不来过夜半”,长时间的等待,等得心烦,只好“闲敲棋子”,敲的力量一大也就震“落”了“灯花”。(2)结合诗歌后两句,发挥想像,在头脑中构建当时诗人的形象。(提示:从人的神态,动作,语言,心情等方面展开想像。)4、背诵约客第二课时学习如梦令菩萨蛮一、 复习旧

5、课,抽查背诵。二、 学习如梦令1、 介绍作者李清照2、 初读感知(1)听课文录音朗读后学生自由朗读。(2)介绍作者(3)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通读全诗,理解每句诗的意思,标出不理解的诗句。3、品读鉴赏:(1)本词虽短短几行,却也记叙了一件完整的事,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明确:词人在昨晚尽情饮酒一醉方休,到了今晨一夜浓睡后仍未消尽酒意。她揉揉惺忪的双眼,问她的侍女院里的海棠怎样了。当待女回答她“海棠依旧”时,她却道:“应是绿肥红瘦”。(2)请同学运用想像和联想,用自已的语言描写“雨疏风骤”与“绿肥红瘦”的景象。(要示:至少运用一个比喻句和一个拟人句)(3)有人认为本词是一首“惜花词”,传送出词人寂寞的

6、心情和淡淡的幽思。也有人认为本词表现了词人的活泼好逗的性格。你认为呢?为什么?明确:这是一道开放题,只要能自圆其说就行。3、 背诵如梦令三、 学习菩萨蛮1、初读感知(1)听课文录音朗读后学生自由朗读。(2)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3)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通读全诗,理解每句诗的意思,标出不理解的诗句。2、简单解题:3、品读鉴赏:(1)诗中上片“行人泪”“可怜”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明确:表达了诗人对北宋盛时的追念和对它的失去感到惋惜。(2)上片刚说“可怜无数山”,下片却又说“青山遮不住”,是否矛盾?明确:不矛盾。这是下片紧承上片,青山能遮住北望的视线,却挡不住军民收复失地的决心。(4) 本词最后一

7、句如何把“愁“与“鹧鸪”联系在一起,这里的鹧鸪有何喻意?明确:“愁”是愁国破家亡,是忧国忧民,“闻鹧鸪”表示要像鹧鸪“但南不北”(只忠于南方,不思北方)那样投奔南宋,留在北方,决不在北方向金人屈膝,坚定了自己的报国志向。4、 背诵菩萨蛮四、全文总结。五、作业:背诵这五首诗,并准备默写。填写下表。六、板书设计:题 目作 者朝代体裁出 处主 题写作特点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 甫唐七律杜工部集收复失地,无比欣喜爽朗、明快滁州西涧韦应物唐七绝韦苏州集恬静幽邃,淡淡感伤烘托、衬托约 客赵师秀南宋七绝清苑斋集约客不至,集虑不安字简、意深如梦令李清照南宋词漱玉词雨后花残,多愁伤感婉约、细腻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南宋词稼轩长短句北方沦陷,极度哀愁豪放、慷慨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