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行天下的由来.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9404030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儒行天下的由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儒行天下的由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儒行天下的由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儒行天下的由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儒行天下的由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儒行天下的由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儒行天下的由来.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儒行天下的由来 “儒行”来源于儒家经典孔子家语中的儒行解:鲁哀公约见孔子,问儒者有无专用的服装?孔子回答:儒者没有专门的服装。哀公:请问儒行?孔子便系统地讲述了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和儒者的高尚品行(详见附件孔子家语之儒行解)。哀公听后赞叹不已。 经过两千五百多年的发展,儒家思想逐步影响到世界各地,“儒行”也已遍布天下,成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代表。进入21世纪的今天,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人们的道德素质迫切需要提高,儒家文化作为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越来越被更多的国民所认可。那么如何在当今社会快速普及和推广儒家文化,成了大家应共同关注的课题,比如:孩子的问题,农村的问题,企业的问题等等,要各有专攻分类研

2、究,探讨如何普及以及具体的内容和方法。在此我们认为总结研究其在企业中的推广方法和内容,是推广儒家文化的重中之重。我们可以把人的基本行为分为两种:生活和工作。生活的载体是“家庭”,工作的载体是“单位”(这里的单位是指: 企业、事业等一切社会单位)。人类无非是在这两种载体中活动,所以我们推广儒家文化,只要抓住其中任何一个载体作为对象,就可以渗透到另一个载体,也就覆盖了整个社会,就能达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效果。经过我们进一步的分析研究得知:在“单位”这个载体中,只要抓住企业作为研究和推广的对象,其它的单位也就迎刃而解了,因为所有的单位都是人组成的,都存在着共性。所以我们把企业学习和践行儒家思想

3、的经验和方法向外推广,它的时代价值是非常重大的。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和各个企业之间建立一种长效推广的渠道呢?而且推广儒学就需要有费用,持续推广的费用又如何解决呢?我们想到和商业的有效结合,于是我们想出“以儒兴商,以商推儒”的模式:把“商”作为推广“儒”的载体和渠道;把“儒”作为“商”的灵魂和责任。想到这个模式后,首先我们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商”业模式呢?而且这种模式必须是通向所有公司的渠道,也就是说所选择产品的“共性”,必须是每个企业都需要的,于是我们就想到了“办公用品”,它是每个企业的必须品和日耗品,可是大家都知道办公用品到处都有人卖,我们怎样才能与众不同且形成庞大的规模呢?于是我们又在思考:如

4、何才能吸引企业从我们这里购买呢!我们想到了自己建立大型电子商务平台,并且取名为“儒行天下”。我们采取一站式阳光销售的模式吸引客户,如:价格远低于市场价格,如有高出市场价格的一律退还差价;不管购买金额多少,一律全部免运费;我们支持货到付款,解除客户对我们的首次信誉担忧;我们还承诺假一赔十以及闪电发货等等。这样一来,无论哪一家企业知道了我们,如仍然不购买我们的产品,几乎就不可能和不正常了。当客户第一次购买感受到我们的服务和正能量后,不仅自己的企业成了我们的永久客户,还相互转告让其它企业也变成我们的客户。有了商业模式后,其次就要解决“儒”的内容和形式问题,因为企业员工都不是专业研究儒家文化的,只要学

5、习其中一些代表性的,作为日常之用即可。于是我们精编了“论语120条”作为主要推广内容。我们在网上开辟了学习专栏,顾客可以边购物边学习,我们还创建了?儒行天下?报纸和?儒行天下?杂志,每天随着各个企业的订单,送货时和货物一起免费发放到各个企业,很多企业也积极投稿产生互动和共鸣。我们还经常组织各地有进一步需求的企业,进行公益讲座等等。 同时我们在学习和践行儒学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如何做人做事的水平,还逐步悟出很多管理的智慧,已经用在了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这种管理智慧,已经逐步形成我们企业的管理文化,也就是我们的“企业文化”。为了实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企业责任,我们把归纳出的这些企业文

6、化,先在一些企业做了一些公益推广,结果引起很多企业的共鸣,在大家的一致建议下,我们逐步完善,并欢迎各个企业客户免费下载,直接使用,进而形成自己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实践证明这种“以儒兴商,以商推儒”的模式,已经取得非常好的效果。为了能够更好的推广这种模式,我们采取了加盟的方式,在全国各地逐步设立了“儒行天下运营中心”,很多志同道合而又想一起创业朋友,已经渐渐加入到我们的大军中,“儒行天下”的愿望正逐步变为现实,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儒行天下兴起于山东大地,正是儒家思想的发源地。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满怀信心,携手关爱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的各界同仁,为实现“儒行天下”而继续共同努力。 附:儒行解译文

7、和原文 儒行解 【译文】 孔子在卫国,冉求对季孙氏说:“国家有圣人却不能用,这样想治理好国家,就像倒着走而又想赶上前面的人一样,是不可能的。现在孔子在卫国,卫国将要任用他,我们自己有人才却去帮助邻国,难以说是明智之举。请您用丰厚的聘礼把他请回来。”季孙氏把冉求的建议禀告了鲁哀公,鲁哀公听从了这一建议。 孔子回到鲁国,住在鲁哀公招待客人的馆舍里。哀公从大堂东面的台阶走上来迎接孔子,孔子从大堂西面的台阶上来觐见哀公,然后到大堂里,孔子站着陪哀公说话。 鲁哀公问孔子说:“先生穿的衣服,是儒者的服装吗?” 孔子回答说:“我小时候住在鲁国,穿的是宽袖的衣服;长大后住在宋国,戴的是缁布做的礼冠。我听说,君

8、子学问要广博,穿衣服要随其乡俗。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儒者的服装。” 鲁哀公问:“请问儒者的行为是什么样的呢?” 孔子回答说:“粗略地讲讲,不能把儒者的行为讲完;如果详细地讲,讲到侍御的人侍奉以致疲倦也难以讲完。” 鲁哀公让人设席,孔子陪坐在旁边,说:“儒者如同席上的珍品等待别人来采用,昼夜不停地学习等待别人来请教,心怀忠信等待别人举荐,努力做事等待别人录用。儒者自修立身就是这样的。 “儒者的衣冠周正,行为谨慎,对大事推让好像很傲慢,对小事推让好像很虚伪。做大事时神态慎重像心怀畏惧,做小事时小心谨慎像不敢去做。难于进取而易于退让,柔弱谦恭像是很无能的样子。儒者的容貌就是这样的。 “儒者的起居庄重谨慎

9、,坐立行走恭敬,讲话一定诚信,行为必定中正。在路途不与人争好走的路,冬夏之季不与人争冬暖夏凉的地方。不轻易赴死以等待值得牺牲生命的事情,保养身体以期待有所作为。儒者预先准备就是这样的。 “儒者宝贵的不是金玉而是忠信,不谋求占有土地而把仁义当做土地,不求积蓄很多财富而把学问广博作为财富。儒者难以得到却容易供养,容易供养却难以留住。不到适当的时候不会出现,不是很难得吗?不正义的事情就不合作,不是很难留住他们吗?先效力而后才要俸禄,不是很容易供养吗?儒者近乎人情就是这样的。 “儒者对于别人委托的财货不会有贪心,身处玩乐之境而不会沉迷,众人威逼也不惧怕,用武力威胁也不会恐惧。见利不会忘义,见死不改操守

10、。遇到猛禽猛兽的攻击不度量自己的力量而与之搏斗,推举重鼎不度量自己的力量尽力而为。对过往的事情不追悔,对未来的事情不疑虑。错话不说两次,流言不去追究。时常保持威严,不学习什么权谋。儒者的特立独行就是这样的。 “儒者可以亲近而不可以胁迫,可以接近而不可以威逼,可以杀头而不可侮辱。他们的居处不奢侈,他们的饮食不丰厚,他们的过失可以委婉地指出不可以当面数落。儒者的刚强坚毅就是这样的。 “儒者以忠信作为铠甲,以礼仪作为盾牌,心中想着仁去行动,怀抱着义来居处,即使遇到暴政,也不改变操守。儒者的自立就是这样的。 “儒者有一亩地的宅院,居住着一丈见方的房间,荆竹编的院门狭小如洞,用蓬草编作房门,用破瓮口作为

11、窗框。外出时才换件遮体的衣服,一天的饭并为一顿吃。君上采纳他的建议,不敢产生怀疑;君上不采纳他的建议,也不敢谄媚求进。儒者做官的原则就是这样的。 “儒者与今人一起居住,而以古人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儒者今世的行为,可以作为后世的楷模。如果生不逢时,上面没人援引,下面没人推荐,进谗谄媚的人又合伙来陷害他,只可危害他的身体,而不可剥夺他的志向。虽然能危害他的生活起居,最终他还要施展自己的志向抱负,仍将不忘百姓的痛苦。儒者的忧思就是这样的。 “儒者广博地学习而无休止,专意实行而不倦怠,独处时不放纵自己,通达于上时不离道义。遵循以和为贵的原则,悠然自得而有节制。仰慕贤人而容纳众人,有时可削减自己的棱角而

12、依随众人。儒者的宽容大度就是这样的。 “儒者举荐人才,对内不避亲属,对外不避有仇怨的人。度量功绩,积累事实,不谋求更高的禄位。推荐贤能而进达于上,不祈望他们的报答。国君满足了用贤的愿望,百姓依仗他的仁德。只要有利于国家,不贪图个人的富贵。儒者的举贤荐能就是这样的。 “儒者沐身心于道德之中,陈述自己的意见而伏听君命。平静地纠正国君的过失,君上和臣下都难以觉察。默默地等待,不急于去做。不在地位低下的人面前显示自己高明,不把少的功劳夸大为多。国家大治的时候,群贤并处而不自轻;国家混乱的时候,坚守正道而不沮丧。不和志向相同的人结党,也不诋毁和自己政见不同的人。儒者的特立独行就是这样的。 “儒者中有这样

13、一类人,对上不做天子的臣下,对下不事奉诸侯,谨慎安静而崇尚宽厚,磨炼自己端方正直的品格。待人接物刚强坚毅,广博地学习而又知所当行。即使把国家分给他,他也看做锱铢小事,不肯做别人的臣下和官吏。儒者规范自己的行为就是这样的。 “儒者交朋友,要志趣相合,方向一致,营求道艺,路数相同。地位相等都高兴,地位互有上下彼此也不厌弃。久不相见,听到对方的流言飞语绝不相信。志向相同就进一步交往,志向不同就退避疏远。儒者交朋友的态度就是这样的。 “温和善良是仁的根本,恭敬谨慎是仁的基础,宽宏大量是仁的开始,谦逊待人是仁的功能,礼节是仁的外表,言谈是仁的文采,歌舞音乐是仁的和谐,分散财物是仁的施与。儒者兼有这几种美

14、德,还不敢说已经做到仁了。儒者的恭敬谦让就是这样的。 “儒者不因贫贱而灰心丧气,不因富贵而得意忘形。不玷辱君王,不拖累长上,不给有关官吏带来困扰,因此叫做儒。现今人们对儒这个名称的理解是虚妄不实的,经常被人称作儒来相互讥讽。” 鲁哀公听到这些话后,自己说话更加守信,行为更加严肃,说:“直到我死,再不敢拿儒者开玩笑了。” 【原文】 孔子在卫,冉求言于季孙曰:“国有圣人而不能用,欲以求治,是犹却步而欲求及前人,不可得已。今孔子在卫,卫将用之。己有才而以资邻国,难以言智也,请以重币迎之。”季孙以告哀公,公从之。 孔子既至,舍哀公馆焉。公自阼阶,孔子宾阶,升堂立侍。 公曰:“夫子之服,其儒服与?” 孔

15、子对曰:“丘少居鲁,衣逢掖之衣。长居宋,冠章甫之冠。丘闻之,君子之学也博,其服以乡,丘未知其为儒服也。” 公曰:“敢问儒行?” 孔子曰:“略言之,则不能终其物;悉数之,则留仆未可以对。” 哀公命席,孔子侍坐,曰:“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夙夜强学以待问,怀忠信以待举,力行以待取。其自立有如此者。 “儒有衣冠中,动作慎,其大让如慢,小让如伪。大则如威,小则如媿。难进而易退,粥粥若无能也。其容貌有如此者。 “儒有居处齐难,其起坐恭敬,言必诚信,行必忠正。道涂不争险易之利,冬夏不争阴阳之和。爱其死以有待也,养其身以有为也。其备预有如此者。 “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不祈土地而仁义以为土地,不求多积而多

16、文以为富。难得而易禄也,易禄而难畜也。非时不见,不亦难得乎?非义不合,不亦难畜乎?先劳而后禄,不亦易禄乎?其近人情有如此者。 “儒有委之以财货而不贪,淹之以乐好而不淫,劫之以众而不惧,阻之以兵而不慑。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鸷虫攫搏不程其勇,引重鼎不程其力。往者不悔,来者不豫。过言不再,流言不极。不断其威,不习其谋,其特立有如此者。 “儒有可亲而不可劫,可近而不可迫,可杀而不可辱。其居处不过,其饮食不溽,其过失可微辩而不可面数也。其刚毅有如此者。 “儒有忠信以为甲胄,礼义以为干橹,戴仁而行,抱义而处,虽有暴政,不更其所。其自立有如此者。 “儒有一亩之宫,环堵之室,荜门圭窬,蓬户瓮牖。易衣而出,并日而食。上答之,不敢以疑;上不答之,不敢以谄。其为士有如此者。 “儒有今人以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