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远古的动物朋友-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9401747 上传时间:2023-09-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4远古的动物朋友-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4远古的动物朋友-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14远古的动物朋友-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14远古的动物朋友-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14远古的动物朋友-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4远古的动物朋友-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远古的动物朋友-教学设计.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苏少版)小学美术教学设计教学基本信息课题远古的动物朋友作者嵇雯翃 江阴市敔山湾实验学校类型造型表现课时1课时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 本课围绕恐龙等远古动物对学生进行有趣味的教学和交流,让学生在认识了解远古动物的外形特征、生存环境的基础上,充分感受远古时代的神秘气息。尝试运用泥工的手捏、刻挖、组合等陶艺造型方法,表现自己喜爱的远古动物。鼓励学生大胆构思想象,创作出个性独特的远古动物。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对古生物的热爱之情。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有助于学生成为积极的评价主体,提高评价能力。学生情况:三年级的学生对恐龙等远古动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好奇,渴望对它们进行更多的了解和探索。学

2、生对于用黏土做远古的动物更加感兴趣,课前教师需布置学生预习,准备陶泥等工具材料,自主进入学习状态,通过网络的方式查找了解远古动物的相关知识,为课堂学习制作做好准备。教学方式、手段: 学生对远古的动物恐龙非常感兴趣,本课采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设计有关远古的动物的课件辅助课堂教学,向学生提供查找资料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从大量的信息中了解远古的动物恐龙的生活方式以及它们适应环境的生存本领,从而获得对远古动物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让他们在观察、比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恐龙等远古动物的特征,从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教师准备:有关各种远古动物的图片、视频、范作、课件等、陶艺制作工具等。学生准备:紫

3、砂泥、恐龙等远古动物的资料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了解恐龙等远古动物的外形、生存环境,感受远古时代的神秘气息。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抓住恐龙等远古动物的外形特征,并用紫砂泥捏制的形式把它表现出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古生物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活动参与中认识、了解远古动物的生存环境,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探索、研究、捕捉远古动物的特征并用紫砂泥捏制出它们最具有表现力的一面。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用泥捏制作出不同特征的远古动物的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造型表现的能力。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都喜

4、欢看电影吧,如果将地球上的生命历史制作成典型的好莱坞影片,那么它大概会被拍成三部曲。(出示课件)1. 进入古生代巨大的爬行动物。师:第一部包括了神秘的古生代,那时有巨大的昆虫和身披盔甲的鱼。瞧!这是约3亿年前石炭纪的体长约2.4米的巨型蜈蚣,这是前亿年志留纪的海蝎,形似蜈蚣,大小为2.30.5米,还有7000万年前半米大的蛙。 (1) (2) (3) 2. 进入中生代恐龙时代。师: 续集进入恢弘的中生代,恐龙统治着地球。现在让我们继续走进遥远而又荒凉的远古时代,认识了解更多的远古的动物。(播放动画恐龙视频)师:老师这儿有几只蛋,请同学们认一认它们分别是什么动物的蛋? 出示:鹌鹑蛋,鸽子蛋、鸡蛋

5、、鸭蛋、鹅蛋。 师:老师这儿还有一个蛋中之王,大家想不想看一看? 教师播放电脑图片:鸵鸟蛋。 师:有没有比蛋中之王更大更神秘的蛋呢? 恐龙蛋。(出示图片) ( 鸵鸟蛋) (恐龙蛋)让我们继续猜猜看恐龙有多么庞大?它有多高?多长?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播放课件) 师:同学们真聪明,用了比较的方法推算出了恐龙的高度。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捕捉远古动物特征中最具有表现力的一面。老师选择一些具有恐龙和其它有特征的远古动物的趣味图片,引导学生观看,根据现有的图片进行联想,拓宽学生的思路。赏一赏: (1)同学们除了在书籍、影视片中见过大型的恐龙模型和化石外,你还在哪里见过? (在常州中华恐龙园、中国自

6、贡恐龙博物馆见过大型的恐龙模型和恐龙化石) (自贡恐龙博物馆) (美国国立恐龙公园) (加拿大恐龙公园)师:中国自贡恐龙博物馆在世界上与美国国立恐龙公园、加拿大恐龙公园齐名,合称为世界三大恐龙博物馆。自贡恐龙博物馆陈列以大山铺恐龙化石埋藏现场及出土的恐龙化石为主。让我们进入恐龙园,找找你认识的恐龙,说说它们的特征。图片欣赏: 设计意图:通过组织欣赏,了解和认知远古的动物的特征。3. 进入新生代大型哺乳动物。师:在这三部曲中,最后一集是蔚为壮观的新生代以及其中的哺乳动物,其中奇特的兽类与我们人类密切相关。(出示巨猪图片)这些巨猪,现在猪的祖先,最大的肩高达到2米,体重达到近一吨。 (出示巨蜥、半

7、狗科动物图片)这个曾在陆地上生活过的最大的哺乳动物,重达26吨的巨蜥可以与某些最大的恐龙相匹敌。河对岸的是半狗科动物,它们是熊和狗的共同祖先,表现了这两种动物的混合特征。(出示剑齿虎图片)这是盛极一时的剑齿虎,现在老虎的祖先,在捕食性的哺乳动物中,长长的剑齿反复出现,这样的牙齿据信是专门用来杀死较大猎物的,但是剑齿也很容易破碎。 (槌尾兽) (恐鹤) (后弓兽) (真猛犸象 )(出示恐鹤、槌尾兽图片)瞧!这是巨大的恐鹤,身高将近米,它的喙更是力大无比,它更接近现代的猛禽。恐鹤身后这只长长的尾巴是槌尾兽的 ,槌尾兽与现代的树懒有亲缘关系,身长也是3米,体重约1.4吨。(出示后弓兽图片)这种看起来

8、很奇怪的动物是后弓兽,它们的肩高有2.1米,头高超过3米,喜欢啃食树木。你觉得它最有特点的部位在哪里?(出示真猛犸象图片)这些高大健壮的真猛犸象是冰河时代的标志,它们的身高达到了3米,生活在13万年前。今天老师带你们走进了遥远而又洪荒的远古时代,认识了解了许多远古的动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制作表现这些远古的动物。出示课题远古的动物朋友。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捕捉远古的动物特征中最具有表现力的一面。老师选择一些具有恐龙和其它有特征的远古动物的趣味图片,引导学生观看,根据现有的图片进行联想,拓宽学生的思路。二、教师演示1. 想一想。 师:出示紫沙泥捏制的恐龙,我们欣赏了这么多远古动物的图片和

9、录像资料,请同学们观察并思考,如何将这块陶泥变成一件立体的泥塑作品?大家先不忙着回答,先看看老师是怎样做的。师:在做之前先来了解一下恐龙的身体结构。分析一下它的构造吗。(恐龙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尾、四肢) 2. 学一学。 师:看老师是如何将这块紫砂泥变成一只恐龙的。教师以霸王龙为例进行演示。 教师边演示边叙述: 霸王龙是侏罗纪晚期的一种恐龙,它因拥有极庞大的身躯而闻名于世。它的特征是庞大的身躯、锋利的牙齿、凶狠的头部和粗状的尾巴。瞧!我们先捏出霸王龙椭圆形的身体、夸张它的臀部,将捏好的粗壮后肢安装上去,脚部捏的大一些,放在转盘上,让它站立起来,再安装他细小的前肢;把另外一块紫砂泥捏成椭圆状,

10、用木刀将其切开一半变成恐龙张开的大嘴,用挖刀挖出嘴中的泥,安装上搓好的尖尖的牙齿,再用泥球安装眼睛,然后把头安装在身体上,用手将头部和身体之间的缝隙抹平;最后安装尾部并调整霸王龙的动态,还可以用刀片等其他工具刻画霸王龙身上粗糙的肌理。凶猛的霸王龙完成了,在它的周围还会出现哪些恐龙?会发生怎样的故事?让我们来动手做一做吧!老师用手捏成型的方法又制作了一只大恐龙,用泥片拼接的方法也能制作出恐龙,谁来说说,这只恐龙是怎样制作的?(出示泥片拼接法制作的步骤图)3. 赏一赏。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看其他同学做了哪些远古的动物,用了什么方法?你想怎样做?(欣赏学生作品) 三、创作练习 1. 下面请大家动手来试一

11、试,做前先思考做一只什么样的远古动物,再用紫砂泥捏出它的动态,抓住特征,最后刻画细节。 2. 作业要求:形象突出,抓住特征,夸张概括。 3.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导。 四、展评作业师组织作业展评。 1. 小组成员互相欣赏作品,把大家做的远古动物模型组合在一起,讲讲发生的故事。每组选代表送到讲台上,向大家展示。 2. 请大家从对远古动物的外形特征的表现、巧妙构思、方法运用、制作手法等方面进行评价,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可以采取自评、组评、互评、师评等方式进行。生评价:略。 师:今天我们不仅初步了解认识了远古动物,并动手做出了一只自己喜欢的远古的动物,还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体现了大家丰富的想

12、象力和大胆的创意。仔细观察,有脖子细长的梁龙,有高大威猛的霸王龙,还有的长着尖角的三角龙,非常生动壮观!五、课后延伸 看本介绍远古动物的书籍。 欣赏部有远古动物的影视作品。 画几只自己喜欢的恐龙的形象。作业要求本课作业是让学生用各种黏土为材料,利用揉、捏、挖、刻、贴等方法制作远古动物模型的作品。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同学间的合作,以及单个动物如何组合的方法。教与学的评价可从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合作性等方面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可以从作品来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评价的方式:可以是来自老师的评价,也可以是学生间自评、互评及师生间互评。反思和总结本课从多个角度让学生了解、认识、探究远古的动物特征,并尝试让学生用黏土来表现。在学习形式上则采用了活泼的分组讨论与合作的形式,通过欣赏、讨论、游戏、表演、制作等多种综合手段,使学生通过有关活动,充分认识、了解远古的动物,掌握表现远古动物的方法。由于在设计上抓住了儿童心理,学生很感兴趣;学生热情很高,课堂气氛浓烈。发展了学生的扩散思维;课堂展示部分充分肯定了学生们的成果,给学生很强烈的成就感。本课教学环节设计环环相扣,从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出发,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为学生营造一个展现个性的舞台,使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激发其兴趣,发展其想象力和创造力。不同教学策略设计作业方法也可以选择其他形式:绘画、线描、剪贴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