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区材料的提供与指1.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9398603 上传时间:2024-01-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益智区材料的提供与指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益智区材料的提供与指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益智区材料的提供与指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益智区材料的提供与指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益智区材料的提供与指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益智区材料的提供与指1.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总结益智区材料的提供与指导中(5)班 冯婷婷益智区是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孩子们的乐土,益智区给了孩子们一把开启智慧之门的金钥匙,孩子们都有游戏的天分和本性,通过在益智区中自行操作、摆弄、摸索、尝试,在不断的发现的过程中不知不觉走进了智慧宫。调动幼儿充分运用五官观察比较,感受物体的形状,识别物体的颜色,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粗细,理解形体的等分。本学期我们有幸承担了益智区内容的开放活动,在进行益智区材料的制作投放以及指导过程中对益智区有了重新的认识和了解,我想益智区对于孩子而言是个知识的海洋,对我们教师而言更是一片需要我们去开发的乐土。 一、材料投放注重幼儿需求 在以往益智区的观察和指导过

2、程中我们通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辛苦制作的精美的材料在投放进入区域后孩子没玩几次就失去了兴趣。为什么制作美观的材料会不受孩子欢迎呢?其实倾听孩子的声音,了解孩子的需要,是准备区域材料的前提条件。如果我们的材料来自于孩子,作用于孩子,那样的材料也一定是孩子所喜欢的。 如材料装箱工:装箱工这一内容就材料量一量所衍生出的一款材料,在观察中我发现孩子会拿着许多罐子往旁边的小盒子里装,思考在量一量这一材料投放的初期,对游戏水平发展较好的幼儿已经失去的挑战的意义,通过聆听孩子的想法我了解到孩子这么做的原因是想尝试着把那个大盒里的所有罐子都分别放到小盒子里去。在了解了孩子的想法后我除了要对量一量这款材料进

3、行改进,还顺势设计制作了装箱工,这款材料满足了幼儿对空间感知的好奇,同时他来自孩子的群体,瓶瓶罐罐的摆弄让孩子增添了新鲜感,孩子很感兴趣。 我们在设计制作材料的初期我们必须了解孩子的需求,让材料真正成为能为孩子发展提供服务的内容。除了尊重幼儿的兴趣、好奇心,发现幼儿的问题也是材料制作的重要前奏之一,在孩子的生活学习中通过教师的细心观察去发现问题,针对问题思考教育目标,就目标设计制作材料,通过材料作用发展于幼儿。 如材料我为妈妈做头发:在上学期开学初孩子们剪刀的使用情况很不尽人意,针对这一我们发现的问题我就思考着如何改进孩子使用剪刀的现状,这就形成了我的教育目标帮助幼儿掌握使用剪刀的技能。有了教

4、育目标我们就要针对目标设计材料,我们为孩子制作了剪纸的图谱并设计了给妈妈做头发的情境,这一款来源于孩子需求的材料又服务于幼儿,受到了幼儿的欢迎。二、材料投放时应注意原则(一)科学性和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首先,从幼儿的认知水平上看,幼儿认识事物具有直观形象特点,认识事物多信赖于感知觉,而幼儿周围的物质世界中物体的形、色、声、味等为幼儿感知觉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材料要体现所学概念的属性特征,能把幼儿所学的概念转化为直接操作材料的活动,使幼儿对概念属性获得的较为丰富感性经验。其次,材料有时属于集体教学的继续、补充,教师应根据本班幼儿的基本发展水平,阶段性的教育目标,并配合集中教育活动的进度拟订益智区的具

5、体教育目标,安排活动内容,适时增加操作材料。 如材料美丽的春天:在“春天来了”主题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有许多与春天事物变换相关的课程,小蝌蚪是如何变成青蛙的?毛毛虫怎么会变成美丽的蝴蝶等等这些与春天相关的知识点很难在集体活动中让所有的幼儿进行消化,通过材料美丽的春天将这些概念转化为材料,通过对卡片先后顺序的摆放让幼儿感知这些事物的变化过程,将教育教学的内容点延伸至操作材料中。(二)丰富性和层次性相结合性原则在活动中,教师要保证幼儿在丰富的材料中去探索、去发现,因为在活动中提供数量充足的各种材料,可以给幼儿提供较多的选择机会,并有效地减少幼儿“无所事事”及相互争执等现象。在提供材料中要考虑到幼儿本身

6、的能力不同,使活动材料难易度上体现出层次性。在适合幼儿的发展水平基础上,考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使不同层次的幼儿能够选择到适合于自己的材料及方法进行操作、探索,有效地促进每一个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如材料量一量:在材料投放的初期,让幼儿根据提示线条进行摆放,并尝试进行简单的记录, 但在记录的过程中呈现出了幼儿个体的差异性,能力较强的幼儿经过几次幼儿便能知道哪个图形放的瓶子数量是多少,能力比较弱的孩子在记录这一块有一定困难。并且游戏的玩法显现的比较单一。针对这一材料中发现的问题我们进行了调整:1.增加不同大小的测量材料(如:酸奶瓶、养乐多瓶子、小手、线)以及相应记录表格2.设置关卡供不

7、同层次幼儿自由选择。3.提供数字卡片予以在记录是进行参考一款材料通过简单的改动增强了它的层次性,是材料适合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三)趣味性和启发性相结合的原则幼儿天生好奇,在材料提供上尊重和支持幼儿自发地对材料产生兴趣,能使幼儿探索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在活动中配以设计新颖、有趣的材料,容易引起幼儿的注意,会使幼儿在愉快的状态下进行探索、操作活动,促进幼儿记忆力、观察力、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幼儿动手能力。 在材料翻翻乐中对幼儿记忆力、数数能力的考验的游戏因素也激发了幼儿继续游戏的兴趣,而游戏用易于幼儿操作的小方格以桌面底盘的方式进行呈现也是比较新颖的形式,使幼儿主动、积极的进行探索和游戏。教师

8、提供给幼儿的活动材料应不断引发幼儿思考“为什么”“怎么样”,不断促进幼儿从多个角度,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这也为促进幼儿进行持续不断的探索活动,进而为促进幼儿创造意识的萌发和初步创造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四)摆放合理性和创新性相结合原则将材料以不同的形式进行呈现这样既能方便幼儿轻松顺利的进行材料操作,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材料呈现的新鲜感,激发幼儿操作的兴趣,将我为朱幼添绿设置在柜面是充分的利用了柜面空间,同时方便了幼儿的操作。在跳舞毯中将枯燥的点数对应通过滚筒的方式呈现让幼儿感受到了数游戏的快乐,通过材料呈现方式的改变让孩子在玩中学,体验材料带来的快乐。三、材料指导过

9、程中的相互交流一位游戏研究专家曾说过:“游戏材料是游戏的一个必要条件,在没有与游戏有关的直接和间接指导的情况下,游戏材料本身不会有教育意义和可解释性。”由此可见,游戏时教师的参与指导必不可少,那些“游戏材料一大堆,任凭幼儿自由去发挥”的观点与做法是不可取的。交流包括师生间的交流和生生间的交流互动。教师对孩子的影响,我们认为还是在于,激发兴趣,引导孩子能大胆去尝试,我们的提示语是“真有趣,试一试”“真好玩,我再来!”“真开心,我真棒”。其实,这也是教师在不同阶段里,对不同层次孩子的引导作用,鼓励方法。在活动的前期,主要是要引导孩子产生对活动的兴趣,特别是对一些,不太愿意尝试的,胆子比较小,怕做错

10、的孩子,我们的目的是让他敢去试。第二个层次是,已经有了一定的活动体验,又进一步活动的时候,也许会出现新的问题,或者出现一些困难的时候,要求孩子能支持,能进一步去思考,进一步去深入活动。第三个层次,在于进一步肯定和鼓励幼儿,体验成功和快乐,让孩子在活动中,树立自信。 教师的作用还在于帮助孩子在活动中进一步思考,发现新的经验,孩子们在活动中一次次的尝试,会掌握一些新的经验,但这些经验也许是零星的,比如,孩子在走迷宫中,发现有时候,一次一次的试,要好多次才会成功,如果从终点开始走,很快就走出来了,可能一次就会成功的。还有在搭迷宫的时候也是这样,孩子一开始搭的时候,往往无从下手,后来,他们知道只要先搭

11、好一条正确的路,后面的都是可以随便加上去的,想复杂就可以多加一点上去。孩子们的经验,是一点点积累的,当孩子有了一些认识的时候,教师可以进行进一步的点拨,让孩子知道,许多的事情都是有一些规律可以掌握的,我们在活动过程中,也就要去发现这些。同一活动区内活动孩子会具有共同的,或者相似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每个孩子都在有意无意地关注同伴的的言行,有着来自同伴的激励和启发,通过相互交流,产生新的思想火花,进而不断地进行新的探索。幼儿间互相观摩,学习启发和激励是经常发生的,成为幼儿不断进步,不断提高的重要推动力量。在益智区,也是能充分地感受到这一点的,孩子们会把自己从不同地方了解到的新的知识点,告诉给别的小朋友。比如,在迷宫的活动中,孩子新搭好的迷宫,可以让小伙伴一起来走一走,小伙伴们又会给他提出一些新的建议,当有伙伴来玩他们自己做的迷宫的时候,他们的劳动,他们的努力才会变得更有价值。在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对益智区的观察也得到了一定的收获与经验,但更多的应该是反思和调整,希望通过经验的梳理和反思调整能让我们的成为孩子在益智区这片浩瀚海洋中的有力导航仪。2011-6月17日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