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竞赛知识.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9398462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震竞赛知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防震竞赛知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防震竞赛知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防震竞赛知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防震竞赛知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震竞赛知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震竞赛知识.doc(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市中小学防震减灾知识竞赛参考资料1你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吗? 答:科学家们把地球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一般厚33公里(大陆)或7公里(海洋)。 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的部分是地幔,平均厚度为2870公里左右。 地球的中心部分为地核,半径为3473公里左右。地核又分为内核和外核。2什么是地震? 答:地震是地下岩层受应力作用错动破裂造成的地面震动,同台风、暴雨、洪水、雷电一样,是一种自然现象。3地震是怎样发生的? 答:地震是地球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是地球物质不断运动、发展变化的结果。地球运动时,在地球内部产生一种作用于岩石的巨大力量,使岩石变形,岩石产生反抗形变的力,这

2、种力,我们称为地应力,由于地应力的不断积累和加强,在岩石一些比较脆弱的地方,当地应力作用超过岩石的强度时,岩石就会突然发生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的能量在瞬间释放出来,引起地面的震动,这种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构造变动引起的,所以亦叫构造地震,我国发生的地震几乎都属于这一类。另外,还有由于火山爆发、岩浆活动攻击地层和火山口气体爆炸引起的地震(火山地震),因石灰岩溶洞塌陷、矿井塌陷引起的地震(陷落地震)等。 4什么是断层,它与地震有关吗? 答:断层是地下岩层沿一个破裂面或破裂带两侧发生相对位错的现象。地震往往是由断层活动引起的,是断层活动的一种表现,所以地震与断层的关系十分密切。 断层一般在中上地壳最

3、为明显,有的直接出露地表,有的则隐伏在地下;它们的规模也各不相同。 5全球每年发生多少地震? 答: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也就是说,每天要发生上万次地震。不过,它们之中绝大多数太小或离我们太远,人们感觉不到。真正能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的地震,全世界每年大约有一二十次;能造成唐山、汶川这样特别严重灾害的地震,每年大约有一两次。 6什么叫地震波,它有哪些类型? 答:地震发生时,地下岩层断裂错位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激发出一种向四周传播的弹性波,这就是地震波。地震波主要分为纵波和横波。 纵波传播速度较快,到达地面时人感觉颠动,物体上下跳动。横波传播速度比纵波慢,到达地面时人感觉摇晃,物体会来回摆

4、动。7什么叫震源? 什么叫震中,它是怎样确定的? 答:地球内部直接产生破裂的地方称为震源,它是一个区域,但研究地震时常把它看成一个点。地面上正对着震源的那一点称为震中,它实际上也是一个区域。 根据地震仪记录测定的震中称为微观震中,用经纬度表示;根据地震宏观调查所确定的震中称为宏观震中,它是极震区(震中附近破坏最严重的地区)的几何中心,也用经纬度表示。由于方法不同,宏观震中与微观震中往往并不重合。1900年以前没有仪器记录时,地震的震中位置都是按破坏范围而确定的宏观震中。 8什么叫震中距,如何划分地震的远近? 答:从震中到地面上任何一点的距离叫做震中距。同一个地震在不同的距离上观察,远近不同,叫

5、法也不一样。对于观察点而言,震中距大于1000千米的地震称为远震,震中距在1001000千米的称为近震,震中距在100千米以内的称为地方震。例如,汶川地震对于300多千米处的重庆而言为近震;而对千里之外的北京而言,则为远震。 9什么叫震源深度? 答:从震源到地面的距离叫做震源深度。震源深度在60千米以内的地震为浅源地震,震源深度超过300千米的地震为深源地震,震源深度为60300千米的地震为中源地震。同样强度的地震,震源越浅,所造成的影响或破坏越重。我国绝大多数地震为浅源地震。 10什么是震级? 答:震级是衡量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一把“尺子”,它与震源释放出来的弹性波能量有关。震级越高,表明震源

6、释放的能量越大;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30多倍。 11地震按震级大小可分为几类? 答:地震按震级大小的划分大致如下: 小震-震级小于3级。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 有感地震-震级大于或等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中强震-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属于可造成损坏或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 强震-震级大于或等于6级,是能造成严重破坏的地震。其中震级大于或等于8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 12、按照地震的不同成因,可划分为哪五类?(1)构造地震:构造地震发生的原因,是地下岩层受地应力的作用,当所受的地应

7、力太大,岩层不能承受时,就会发生突然、快速破裂或错动,岩层破裂或错动时会激发出一种向四周传播的地震波,当地震波传到地表时,就会引起地面的震动。世界上85%90%的地震以及所有造成重大灾害的地震都属于构造地震。(2)火山地震:由于火山爆发引起的地震。 (3)水库地震:由于水库蓄水、放水引起库区发生地震。(4)陷落地震:由于地层陷落引起的地震。 (5)人工地震:由于核爆炸、开炮等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13什么是地震烈度,它与震级有什么不同? 答:地震烈度是衡量地震影响和破坏程度的一把“尺子”,简称烈度。烈度与震级不同。震级反映地震的大小,只与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而烈度则反映的是地震的后果,一次地

8、震后不同地点烈度不同。打个比方,震级好比一盏灯泡的瓦数,烈度好比某一点受光亮照射的程度,它不仅与灯泡的功率有关,而且与距离的远近有关。因此,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烈度则各地不同。 14地震烈度是怎样评定的? 答:地震烈度是以人的感觉、器物反应、房屋等结构和地表破坏程度等进行综合评定的,反映的是一定地域范围内(如自然村或城镇部分区域)地震破坏程度的平均水平,须由科技人员通过现场调查予以评定。 一次地震后,一个地区的地震烈度会受到震级、震中距、震源深度、地质构造、场地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用于说明地震烈度的等级划分、评定方法与评定标志的技术标准是地震烈度表,各国所采用的烈度表不尽相同。 15什么

9、是烈度分布图?什么是烈度异常区? 答:烈度分布图又叫做等震线图。震后调查结束后,将各烈度评定点的结果标示在适当比例尺的地图上,然后由高到低把烈度相同点的外包线(即等震线)勾画出来,便构成地震烈度分布图。 震中区的烈度称为震中烈度,唐山、汶川地震的震中烈度都达到度。一般而言,震中地区烈度最高,随着震中距加大,烈度逐渐减小。但是也存在局部地区的烈度高于或低于周边烈度的现象,如果这种烈度异常点连片出现,则可划分出一个局部的烈度异常区。 造成烈度异常的原因往往是场地条件:软弱场地易加重震害,形成高烈度异常区;坚硬场地则可减小震害,形成低烈度异常区。这就是地震破坏程度并非随震中距的加大而一致减小的原因。

10、 16震源深度对震中烈度有影响吗? 答:震源深度对地震的破坏程度影响很大。同样大小的地震,震源越浅,造成的破坏越重。据统计,当震源深度从20千米减小到10千米,或从10千米减小到5千米时,震中烈度均可提高1度。这常常是有些地震震级并不太高,但破坏较严重的原因之一。 17什么是地震带,世界上有几个主要地震带? 答:地震带是地震集中分布的地带,在地震带内地震密集,在地震带外,地震分布零散。世界上主要有三大地震带: (1)环太平洋地震带分布在太平洋周围,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和从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日本列岛南下至我国台湾省,再经菲律宾群岛转向东南,直到新西兰。这里是全球分布最广、地震最多的地震带

11、,所释放的能量约占全球的四分之三。 (2)欧亚地震带从地中海向东,一支经中亚至喜马拉雅山,然后向南经我国横断山脉,过缅甸,呈弧形转向东,至印度尼西亚。另一支从中亚向东北延伸,至堪察加,分布比较零散。 (3)海岭地震带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的海岭地区(海底山脉)。 18什么是板块构造,它与地震活动有关吗? 答:地球最上层包括地壳在内的约100千米范围的岩石圈并不完整,像是打碎了仍然连在一起的鸡蛋壳,这些大小不等、拼接在一起的岩石层称为板块,它们各自在上地幔内的软流层上“漂浮”、运移,有的板块会俯冲到地幔内数百千米深的地方。 地球上最大的板块有六块,分别是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美洲板块、非

12、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另外还有一些较小的板块,如菲律宾板块等。 把世界地震分布与全球板块分布相比较,可以明显看出两者非常吻合。据统计,全球有85%的地震发生在板块边界上,仅有15%的地震与板块边界的关系不那么明显。这就说明,板块运动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是引起地震的重要原因。19、地震发生时出现的现象? 大地震发生时,除对地面的房屋、堤坝、铁路、桥梁等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外,地面还会出现裂缝、喷沙冒水、鼓包、滑坡、山崩等现象。发生在海洋中的大地震还会引起海啸。20我国为什么是多地震的国家? 答:我国地处欧亚大陆东南部,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之间,有些地区本身就是这两个地震带的组成部

13、分。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的挤压作用,我国地质构造复杂,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地震活动的范围广、强度大、频率高。在全球大陆地区的大地震中,约有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发生在我国。 21我国地震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 答: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5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这5个地区是: 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 西南地区,包括西藏、四川中西部和云南中西部; 西部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以及新疆天山南北麓; 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 东南沿海地区,广东、福建等地。 22、我国地震活动的特征是什么?中国的地震不但在世界上最多,而且最大。我国地

14、震分布广泛(除浙江和贵州)两省之外,其余各省均有6级以上强震发生),震源很浅(一般只有1020km),因而构成了我国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震源浅的特征。23、我国的地震灾害如何?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人口稠密、建筑物抗震能力低。因此,我国的地震灾害可谓全球之最。 1900年以来,全球因地震而死亡的人数为110万人,其中我国就占55万人之多,为全球的一半。1949年以来,100多次破坏性地震袭击了我国的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涉及东部地区14个省份,造成27万余人丧生,占全国各类灾害死亡人数的51%,地震成灾面积达30多万平方公里,房屋倒塌达700万间。粗略地说,我国的国土面积占

15、全球的114,人口占14,地震占13,地震灾害占12。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的严重性构成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 就我国国内的各种自然灾害而言,在地震灾害、气象灾害、海洋灾害、地质灾害、农作物生物灾害、林业灾害等各大灾种中,据建国以来近50年的资料统计,各种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比例,气象灾害为57,居灾害之首。但就各种自然灾害的人口死亡的统计来看,地震灾害占51,为群害之首。因此,地震和地震灾害问题是我国减轻自然灾害、保障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持续发展,特别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一个重要问题。 24、甘肃省地震地震形势概况是怎样的?甘肃是我国多地震的省区之一,著名的南北地震带穿省而过,河西走廊祁连山地震带横贯全省。从公元前193年第一个历史记载的陇西郡(今临洮附近)地震以来,两千多年中省内共发生中强以上破坏性地震147次。全省地震活动水平自明朝(1368年)至今列全国第八位,因地震死亡人数高达45万人之多。从地震的分布情况来看,我省的地震主要集中在东部的南北地震带和西部的河西走廊祁连山地震带、阿尔金山地震带上。25、甘肃省地震活动的特点是什么?我省地震活动具有“强、广、浅、长”等特点。强指强度大,全国19次8级大震中,我省就占了3次;广指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