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阅读欣赏校本课程教师用书.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9395215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7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阅读欣赏校本课程教师用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小学阅读欣赏校本课程教师用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小学阅读欣赏校本课程教师用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小学阅读欣赏校本课程教师用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小学阅读欣赏校本课程教师用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阅读欣赏校本课程教师用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阅读欣赏校本课程教师用书.doc(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阅读欣赏校本课程教师用书前 言素质教育给了学生更大的学习空间。其中,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成了学生的必修课。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在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乃至于整个学科学习都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目 录第一讲:故事类文章导读第二讲:记事文章导读第三讲:精读例话导读第四讲:写景文章导读第五讲:咏物文章导读第六讲:阅读练习:松树的风格第七讲:阅读练习:捷 径第八讲:阅读练习:谁是最优秀的人第九讲:阅读练习:说勤奋第十讲: 好书、好段、好句推荐第十一讲:阅读练习:六个“墨水瓶”第

2、十二讲:阅读练习:我爱春天第十三讲:阅读练习:美丽的珊瑚第十四讲:阅读练习:露珠赞第十五讲:阅读练习:我要启程了第十六讲:阅读练习:“航天服”第十七讲:阅读练习:蜡烛第十八讲:阅读练习:榆树第十九讲:阅读练习:邓政委的棉衣第二十讲:阅读练习:与困难掰腕子1.故事类文章导读【教你一招】故事类文章往往由生动有趣的情节来塑造一个典型形象,从而说明一个道理。童话故事、寓言故事、成语故事都可看作这类文章。阅读故事类文章,一要弄清故事的情节;二要概括人物(或拟人化的自然界中的物)的特点;三要理解故事中包含的道理。【例文选读】_的价值从前,有对夫妻开了家酒店,由于他们卖的酒物美价廉,生意十分兴隆。有一天,丈

3、夫外出,妻子偷偷地在酒里渗了水,多卖了五元钱。丈夫回来,妻子( )地把“秘诀”告诉丈夫,以为会得到丈夫的夸奖。谁知,丈夫一听,急得双脚直蹦,抱头痛哭,说:“唉!你把我们最值钱的东西信誉,只五元钱就卖掉了!”果然,从此他们的生意不如以前红火,最后终于彻底破产。当妻子贫病交加、奄奄一息的时候,她悔恨地流着泪,说:“我明白了” 【精读提示】酒店从生意兴隆到彻底破产,原因是什么?是妻子偷偷地在酒里渗水掺假,再深究,是酒店失去了信誉,没了诚信。抓住故事的前后变化并细究原因,理解了故事及其包含的道理,再来补充题目,补充“妻子”的话,就不会困难了。【大显身手】1、画龙点睛:在题目的空白处补上一个词,把题目补

4、充完整。2、精挑细选:选择一个合适的词语填到文中的括号里。幸福得意炫耀3、女祸补天:给短文结尾补上“妻子”说的话。我明白了_4、提纲挈领:根据分好的段落,写出第二段的段意。_2.记事文章导读【教你一招】作者在文章中记叙了一件事情,有的向人们提出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有的反映社会上的一种现象,或赞颂、或批判;有的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这样的文章,我们把它叫做记事的文章。阅读记事的文章,首先要弄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有关的人物与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进而,要注意从时间、地点、人物以及外界环境的变化等几个方面,深入分析事情发生、发展的原因,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还必须用心揣摩作者借助所记叙的事情提出了

5、什么问题,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说明了什么道理,明确作者写作的目的。【例文选读】每个人都是圣诞老人这是一个_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外国小女孩,她美丽的妈妈病倒了,病得头发(f f)都掉光了。圣诞节来临前,小女孩到药店给妈妈买药,路过一家商店时,她看见橱窗里摆着一款漂亮的黄颜色假发,她就想:“这假发真(象像)妈妈的头发啊,如果我把它作为圣诞礼物送给妈妈,那该有多好啊!” 于是,这小女孩就进了商店,找到那个大胡子老板说:“叔叔,我用这条项链换这顶假发可以吗?”大胡子老板看了看她的项链说:“孩子,你这项链最多值两块钱,而这假发是要十五块钱的。” 小女孩红着脸窘住了,她恳求老板千万别(买卖)掉假发

6、,她一定会再找些东西来换的。接下来的几天,小女孩想尽了一切办法去赚钱,但直到圣诞节的头一天晚上,她才赚了一元五角钱。她拿着这钱,带着费尽心机在山上采的野蜂蜜,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再次来到商店,她找到大胡子老板说:“叔叔,我妈妈真的很需要这顶假发,她病得头发都掉光了。”大胡子老板看着她手臂上的伤痕和手上的一把零钱,沉吟了一会,遗憾地说:“真抱歉,假发已经卖出去了。”这女孩一下呆住了,风暴般的愤怒和忧伤充斥了她的心。她没有哭,一言不发(f f)地回到了家。 第二天早晨,小女孩一睁眼,妈妈对她说:“孩子,刚才有人送给你一个包裹。”小女孩打开包裹一看,上帝啊,正是那顶假发!里面还夹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

7、你有一颗纯洁的心,孩子,这是给你妈妈的礼物,也是给你的礼物。祝你快乐。”【精读提示】大胡子老板告诉小女孩,假发已经卖出去了,这是真的吗?联系最后一段想一想,弄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大显身手】1、火眼金睛:看看文中括号里的拼音、字哪个正确,用“”标出来。2、词语派对:联系上下文,体会下列词语的意思,再写出它们的近义词。遗憾( ) 充斥( ) 费尽心机( )3、各显神通:根据你阅读文章后的感受,在文章开头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4、心有灵犀:“大胡子老板看着她手臂上的伤痕和手上的一把零钱,沉吟了一会,遗憾地说:真抱歉,假发已经卖出去了。”大胡子老板“沉吟了一会”,他可能在想:_3.精读例话同学们,听说

8、过“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佳话吗?它说的是北宋初期的两朝宰相赵普,反复深入阅读论语,以半部论语辅助宋太祖定天下,以半部论语辅助宋太宗致太平。赵普读论语所用的方法,便是精读。精读,就是细细地读、反复地读。赵普只读过一部论语未必是真,但精读可以帮助人们系统地掌握知识却一点也不假。拿到一篇文章,怎样进行精读呢?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妈妈,我不是最弱小的你注意到文章的题目了吗?有人这样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阅读时注意文章的题目,能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认真读读这个题目,我们便知道,这是一个孩子对妈妈说的话。我们可能还会想:孩子为什么对妈妈说:“妈妈,我不是最弱小的”呢?那就带着问题认真往下读吧

9、。苏霍姆林斯基 这是作者的姓名,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 有一次,有一家人全家在假日里到森林中去:父亲、母亲、五年级学生托利亚和4岁的萨沙。这个句子很长,阅读时遇到长句,要注意想一想:最主要的词语是哪些,抓住句子的意思。比如这一句话,抓住最主要的词语“一家人到森林中去”,就抓住句子的意思了。森林里是那么美好,那么欢快,孩子们的父母让他们看看盛开着铃兰花的林中旷地。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第一朵花开放了,粉红粉红的,芬芳扑鼻。“野蔷薇”你认识吗?不认识怎么办?可以查字典,可以问别人,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我们读读这个词所在的句子,“野蔷薇”长在“林中旷地附近”,“第一朵花开放了,

10、粉红粉红的、芬芳扑鼻”,想一想就明白了:蔷薇是一种花,野蔷薇是长在野外的蔷薇花。阅读时遇到生字生词,可以用各种方法来认识,但一定要联系具体的语句来理解它的意思,也就是所谓的“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全家人都坐在灌木附近。父亲在看一本有趣的书。突然雷声大作,飘下几滴雨点,接着大雨如注。托利亚把自己的雨衣给了妈妈,她不怕淋雨;而妈妈却又把雨衣给托利亚,她也不怕淋雨。萨沙问道:“妈,托利亚把自己的雨衣给您,您又把雨衣给托利亚,托利亚又把雨衣给我穿上,你们干吗这样做呢?”“每个人都应该保护更弱小的人。”妈妈回答说。“那么,我干吗又保护不了任何人呢?”萨沙问道,“就是说,我是最弱小的人?”“要是你谁也保护

11、不了,那你真是最弱小的人!”妈妈笑着回答说。这段话写萨沙和妈妈的对话,她们主要在谈论什么呢?不容易明白。这就要好好想一想,抓住他们谈话的主题:什么样的人是最弱小的?另外,还可以琢磨一下:对话的提示语放在哪里更合适?提示语在不同的位置,标点符号有什么不同?从而学到一些写对话的方法。他朝蔷薇丛走去,掀起雨衣的下部,盖在粉红的蔷薇花上。滂沱大雨已经冲掉了两片蔷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因为它娇嫩纤弱,毫无自卫能力。这句话把蔷薇花当成人来写,写得多生动!阅读中发现优美的语句可以把它抄下来、背下来,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吧,妈妈?”萨沙问道。“是呀,现在你是强者,是勇敢的人啦。”妈妈这样

12、回答他。萨沙为什么这样问?妈妈为什么这样回答?联系前面妈妈和萨沙的谈话以及萨沙掀雨衣盖蔷薇花的行动,想一想就明白了。还记得读题目时产生的问题吗?现在也清楚了吧? 文章读完了,我们还要体会体会,文章要告诉我们什么。想一想题目为什么叫“妈妈,我不是最弱小的”?妈妈为什么要告诉孩子“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真是个最弱小的人”?妈妈最后为什么说“现在你是个强者、是个勇敢的人啦”?由此,我们体会到了:我们应该用我们的力量去帮助别人、保护别人。阅读时用心去体会蕴含于文中的情和理,就把阅读与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成长联系起来了。上面抓住一些词句和同学们谈了阅读中怎样用心去体悟,并不是说读这篇文章就只要注意这些词

13、句,就一定要这样想,主要是用它们作例子来说明:精读就是要认认真真,一步一个脚印地读,细细咀嚼、慢慢品味:不认识的字词,设法认识它们;重要的地方,圈点勾画或加上批语;疑难的问题,努力去探究一番;文章要表达的意思,用心去体会体会。这样认认真真地读,达到理解掌握全部内容,搞清问题的来龙去脉的目的。同学们读完了上面的文章,试着来做做下面的题目,检查一下自己读得怎么样了:1、女娲补天:认真阅读第1第2自然段,根据文章的提示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萨沙一家到了_的森林中。2、查字高手:“蔷薇”的读音:_3、魔法词典:仔细品读第5自然段的第2句话,回答下面的问题。文中“娇嫩纤弱”形容_4、火眼金睛萨沙一家是个

14、怎样的家庭,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_5、顺藤摸瓜“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真是最弱小的人”“是呀,现在你是强者,是勇敢的人啦”,这两句话隐藏的是什么意思?_4.写景文章导读【教你一招】有一类文章,主要描写了作者所看到的大自然的各种景象或社会环境中一个地方的景观,从而表达、抒发一种思想感情。这类文章,大家把它叫做写景的文章。阅读写景的文章,一要抓住景物的特点,二要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为此,阅读时要注意分清文中描写的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由实在事物展开的联想;哪些是事物的静态,哪些是事物的动态。同时,要注意抓住文中哪些直接抒发感情的句子,用心体悟所表达的感情。【例文选读】庐山的云雾庐山的景色十分美丽。那里有高峰,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尤其是变幻无常的云雾,更给它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在山上游览,似乎随手就能摸到飘来的云雾。漫步山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