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矫治Microsoft Word 文档.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9392767 上传时间:2023-10-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早期矫治Microsoft Word 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早期矫治Microsoft Word 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早期矫治Microsoft Word 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早期矫治Microsoft Word 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早期矫治Microsoft Word 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早期矫治Microsoft Word 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早期矫治Microsoft Word 文档.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错牙合畸形的早期矫治从胚胎40天牙胚开始形成到18岁第三磨牙开始萌出,受遗传和功能作用环境的影响,均可形成错牙合畸形。正畸专家认为:错牙合畸形治疗中,10%应致力于观察和预防性矫治;20%致力于阻断矫治;25%应为早期矫治;仅45%为错牙合形成后的全面矫治。一、 概述早期矫治的概念 早期矫治:是指在儿童生长发育阶段,一般只青春生长发育高峰期前及高峰阶段,对已表现出的错牙合畸形、畸形趋势既可导致牙颌畸形的病因进行的预防、阻断、矫正和引导治疗。年龄:3岁-第二恒磨牙建牙合之前(10岁) 牙颌畸形早期预防的目标是:维护和创建口颌系统的正常生长发育环境,阻断造成牙颌畸形的不良干扰、建立有利于正常牙合的

2、咬合功能运动环境,改善不良的颌骨生长型关系、以促进儿童的颅面和心理健康的成长发育。 牙颌畸形早期矫治归纳为三方面的内容:1、 早期预防及预防性矫治2、 早期阻断性矫治3、 早期颌骨生长控制和矫形治疗早期矫治的特点:1、 早期矫治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有利因素:(1)充分利用生长发育的潜力;(2)降低某些复杂错合的治疗难度;有利于后期治疗;(3)矫治方法和矫治器简单,对患儿社会活动影响小;(4)及时消除畸形,防止造成对儿童的心理和生理伤害不利因素:(1)因错合畸形韦完全表现出来,易造成误诊或矫治失误;(2)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一些错合畸形可能会会复发,导致矫治时间延长;(3)涉及有关生长发育知识多,对

3、医生要求多,不当矫治可能造成医源性损伤(4)患儿较小,合作差,有时难以保证效果。2、 早期矫治的临床特点: 矫治时期: 乳牙列: 4岁左右,乳牙根发育完 混合牙列:89岁 恒切牙根基本发育完成 颌骨畸形:1012岁(男)前 上颌基骨扩大,在1517岁前 矫治力应适宜:乳牙及替牙期恒牙:轻而柔和的矫治力 颌骨的功能矫形治疗:下颌前移,一次不超过7mm 颌骨的矫形力口外牵引治疗:力值较大,一般可达5001000克以上矫治疗程不宜太长:612月矫治目标较有限:判断和评价早期矫治是否成功的标准 早期矫治是一个有限矫治,多数病人还需进行第二期的矫治 早期矫治的方法1、 简单矫治器治疗 不良习惯的阻断:吮

4、指,吮頰,吐舌等 间隙保持及阻萌: 牙弓不调的矫正:上下牙弓长度,宽度,高度不调2、序列拔牙治疗序列拔牙(serial extraction):适应用于替牙牙合期的通过拔牙手段矫治严重牙列拥挤的一种传统治疗方法。适用于:严重的牙列拥挤,无恒牙胚缺失,无明显牙颌面关系异常。拔牙顺序:乳尖牙(9岁)第一乳磨牙(9-10岁)第一前磨牙注意事项:长期监控深覆牙合问题,后期矫治3、 功能矫治器治疗4、 口外矫形力装置治疗 抑制上颌发育的矫治器 促进上颌发育的矫治器 抑制下颌发育的矫治器5、 肌功能训练: 6、 唇肌张力不足的训练 :唇肌张力不足 可导致开唇露齿, 7-8岁,用手指压住下唇,让上唇向下靠拢

5、或上下唇之间放纸片含住;或用一粒钮扣含住,中间穿绳牵拉。正常下颌位置的训练:儿童后期下颌后缩的可站直前伸下颌至切牙对刃;反颌者嘱下颌向后至前牙对刃正常吞咽的训练:含一口水面对镜子将牙正常咬合,用舌尖抵在上颌中切牙腭乳头处,将水吞下。在每餐饭后练习10次以上。或用舌尖将无糖薄荷顶在腭盖上,直到融化,并将产生的唾液吞下。二、 早期预防及预防性矫治早期预防1、 胎儿时期的预防2、 婴儿时期的预防:正确的哺乳姿势、睡眠姿势、不良习惯3、 儿童时期预防:良好的饮食习惯、口腔卫生习惯、预防D、防龋预防性矫治(preventive orthodontics)1、 乳牙或恒牙早失: 原因:龋、外伤、医生误拔诊

6、断:X片示后继恒牙牙根形成不及1/2或恒牙胚根形成1/2,但牙合面尚有骨组织覆盖影响:乳牙早失可造成牙替换异常、错位 下颌乳尖牙早失:易造成下牙弓前段缩窄、深覆牙合 个别乳磨牙早失:易造成第一磨牙前移,双尖牙萌出错位或阻生 多数乳磨牙早失:影响咀嚼,下颌前伸,易形成前牙反牙合 第一恒磨牙早失:造成邻牙倾斜、移位,对颌牙伸长,牙合关系紊乱。 矫治: 乳牙早失的治疗:缺隙保持器 恒牙早失的治疗:保留间隙、修复,邻牙代替2、 乳牙滞留(retained primary tooth) 原因:多为恒牙胚位置异常、萌出道异常,造成乳牙根未吸收或乳磨牙根尖周感染造成粘连。 诊断:乳牙未脱,恒牙开始萌出或X片

7、。 矫治:应尽早拔除滞留乳牙,以利恒牙自行调整,恒牙异位萌出或埋伏阻生则需矫治。3、 恒牙萌出异常恒牙早萌(early eruption of permanent tooth)原因:多为乳牙根尖周感染破坏了牙槽骨及恒牙胚的牙囊,而使后继恒牙过早萌出诊断:X片示根尖形成不足1/3,早萌牙常松动矫治:阻萌,根形成1/2以上时可去除恒牙迟萌(delayed eruption of permanent tooth)阻生(impacted)及异位萌出(ectopia eruption)原因:乳磨牙早失,第一恒磨牙近中移位,占据间隙造成5阻生或错位。 乳磨牙根尖感染粘连,妨碍后继恒牙萌出多生牙或残根,使恒

8、牙萌出道受阻囊肿牙瘤,牙龈组织增生或萌出道上有致密骨组织,妨碍了恒牙的萌出 牙弓长度不足,造成8的阻生 恒牙萌出道异常 诊断:X片示未萌出恒牙根已形成大部分,位置异常,部分或全部阻生,萌出道异常可致邻牙牙根吸收 矫治:尽早拔除滞留的乳牙、残根、残冠、多生牙、开窗导萌等、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矫治方案恒牙萌出顺序异常: 恒牙萌出顺序异常对牙合的形成特别是磨牙关系的建立影响较大,如上颌6先于下颌6萌出,则易形成远中牙合,7先于3、5萌出,可造成3、5的拥挤错位。原因:乳牙根吸收异常、乳牙滞留、乳牙根粘连、乳牙冠的不良充填、恒牙胚及牙囊被吸收等,可能与遗传有关。诊断:临床检查、全景片矫治:根据具体情况而

9、定,如7先萌出可用舌弓维持牙弓长度或推磨牙向远中。4、 唇系带附着异常上唇系带附着异常:出生时系带附于牙槽嵴顶,随牙齿的萌出而渐上移,至恒切牙萌出后,距牙槽嵴顶约45mm附丽过低常造成上中切牙之间间隙。原因:多为遗传或先天发育所致诊断:发白试验,X片示“V” 形缺口矫治:先关间隙后手术舌系带过短(attached lingual frenum)易造成下牙弓过宽、开牙合、发音不清原因:遗传、先天发育异常诊断:临床检查矫治:舌系带矫正术、矫治错牙合三、 早期阻断性矫治阻断矫治(interceptiv orthodontics):是对正在发生或刚发生的畸形用简单的矫治方法,阻断畸形的发展,使之自行调

10、整成为正常牙合或采用矫治的方法引导其正常生长而成为正常牙合。、 牙数目异常1、 多生牙(supernumerary tooth) 混合牙列期多见,一颗、多颗不等原因:多为遗传因素或先天发育异常、为牙胚分裂时牙板断裂后的残余上皮可形成多生牙诊断:临床检查、X片矫治:尽早拔除多生牙,自行调整或矫治。2、 先天缺牙(congenitally missing tooth)原因:遗传、先天发育异常诊断:X片、临床、无拔牙史矫治:自行调整、矫治加修复、 口腔不良习惯1、 吮咬习惯(sucking and biting)3岁以前的吮咬活动一般不会产生不良作用,持续到3岁以后,这种活动一直存在并加重,则属于口

11、腔不良习惯。临床表现:因吮咬习惯的不同表现不同 吮拇指(thumb sucking) 吮其他指(finger sucking) 吮咬唇(lip sucking and biting) 吮咬颊(cheek sucking and biting) 咬物预防方法:转移儿童兴趣、指套、破除不良习惯的矫治器2、 异常吞咽及吐舌习惯 异常吞咽(abnormal swallowing)对于水平生长型的患儿常表现为双牙弓前突、垂直生长型者常表现为前牙开牙合 吐舌习惯(tongue thsust)舌放在上下前牙之间形成开牙合,若在侧方也可形成侧方开牙合。防治方法:去除病因、说服教育、戴附腭网或腭刺的矫治器,训练

12、正常的吞咽动作3、 口呼吸习惯(habitual mouth breathing)病因:鼻部病症导致鼻气道不畅临床表现:口呼吸病人的典型面容是面形较窄长、唇肌松弛、开唇露齿、唇外翻、上前牙前突、上牙弓狭窄。诊断:防治方法:治疗鼻部疾病、戴用口屏、畸形严重者需矫治4、 偏侧咀嚼习惯:病因:一侧后牙龋坏疼痛或缺牙,长期使用对侧咀嚼临床表现:面部不对称,下颌向健侧偏斜、颏点及中线同时偏向健侧防治方法:尽早治疗乳牙列龋齿,拔除残根、残冠,去除牙合干扰、修复失牙、改正单侧咀嚼习惯、 个别牙齿错位的早期矫治:1、 上中切牙旋转、外翻的矫治1帖方托槽,局部弓矫正、活动矫治:唇弓加舌簧2、 上中切牙间隙的矫治

13、注意区别是否暂时性错牙合,系带附丽过低所致,切忌不可直接用橡皮圈套在牙上。3、 第一恒磨牙近中移动的矫治可用活动矫治器推磨牙向远中、 牙列拥挤的早期矫治鉴别是否暂时性错牙合还是永久性1、 轻度牙列拥挤的矫治2、 中度牙列拥挤:一般不做早期矫治,观察3、 严重牙列拥挤:序列拔牙、 反牙合的早期矫治早期乳牙反牙合或个别前牙反牙合,常为牙性或功能性的若不及早矫治可能会发展为骨性的1、 多数乳前牙反牙合: 一般在3-5岁矫治,以4岁最好原则:应尽早及矫治,去除牙合干扰反覆牙合浅者:调磨、训练反覆牙合中度者:上颌双侧牙合垫或活动矫治器,一般7-10天复诊一次,3-6月完成反覆牙合深者:设计下颌联冠斜面导

14、板反覆盖过大者:下颌前伸过度,可戴头帽、颏兜,改变下颌生长方向,不适合垂直生长型患者。对遗传趋势很强,下颌体后旋,颏兜不能抑制下颌生长的患者不能矫治,等待成人后手术。2、 替牙期个别恒牙反牙合的矫治上切牙舌向错位所致个别恒牙反牙合:反覆盖浅间隙足,可用咬撬法;反覆牙合中度者,可用可用上切牙冠状斜面导板下切牙唇向错位所致反牙合:下颌唇弓伴拥挤的个别恒前牙反牙合:24、观察3、 后牙反牙合的早期矫治单侧后牙反牙合 原因:多系牙合干扰而使下颌偏向一侧或单侧咀嚼 矫治方法:调牙合 治疗龋,改正单侧咀嚼习惯 单侧牙合垫矫治器双侧后牙反牙合: 扩弓、 深覆盖的早期矫治 病因:吮指、吮下唇、牙合障碍、下切牙先天缺失,多为牙性、功能性的 矫治:阻断病因,咬合诱导调整1、 去除不良习惯2、 去除咬合障碍3、 功能矫治4、 口外矫形力、 开牙合的早期矫治 病因:吮指习惯、咬物习惯、遗传、疾病 矫治:破除不良习惯正畸治疗中,并不是所有的错牙合畸形都可以通过早期阻断矫治得以治愈阻断矫治对牙颌的矫治有一定限度,故又称有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