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母亲.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9392053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回忆我的母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回忆我的母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回忆我的母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回忆我的母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回忆我的母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回忆我的母亲.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回忆母亲二零一一年的九月九日,我的母亲离开了我们,她永远的离开了这个她辛勤劳作的的世界,如今她离开我们快一年了,妈妈生前的身影,言行每时每刻都在我的心中回荡,挥之不去。 一九四四年的冬天,母亲出生在离吉林市不远的一个农村家庭,外公在解放前是开大车店的,虽然家中人口多,生活还算可以,解放后被化成分的时候被划作中农,家中四个孩子里母亲是唯一的女儿,母亲小的时候外公经常让她写东西,所以后来母亲给我的印象就是她的字写得很好对于姥姥家,我只知道上述的一点。外公是什么样子,我就不知道了,因为他早在我出生的前一年已经去世了。母亲和爸爸结婚后并没有因为她是家中唯一的女儿而娇生惯养相反她却承担起这个承重的担子

2、来。爸爸是工人在城里上班,回家的时候少,家里全靠母亲上照顾爷爷奶奶下照顾我们我和姐姐(当时弟弟还没有出生)。每天早上母亲第一个起床开始了新的一天的劳作,夏天更是早,当我早上醒来的时候,母亲早已把早饭菜放到我的床前了,这时她已经在生产队和生产队的社员干了大半天的活了,后来我们搬家了搬到了一个有水田的地方同样也是早出晚归,尤其在插秧的季节天刚亮就开始下地干活、站在水田里弯着腰插秧。这个动作一干就是半天,一天下来,腰都快直不起来了,但是母亲还是坚持着,从不间断,晚上回来的时候饭都不愿意吃了,自那以后,母亲就得了个腰疼的病根,后来我们大了一些,可以帮助母亲分担点活了,可以帮母亲干点力所能及的活,象浇地

3、,割草,插秧,割稻子什么的。 到初中的时候,爸爸终于把我们的户口迁到城里,我们可以在城里上学了,条件比以前好多了,母亲也不用像以前那样到地里耕作了,但是母亲是个闲不住的人,为了我们上学交学费,她又找了份马路清洁工的工作,虽然不像以前那样累了,但是还得起大早,因为进城以后母亲始终没有正式工作,到退休的年龄后一直没有劳保,她经常因为这件事情给我们讲,言语之中她自愧在父亲眼中地位低,比不上父亲的国企企业职工有劳保,所以在进城后她总结出没有文化就没有出息而全力攻我们上学,但还是因为家庭负担太重,我被迫取消了上大学的想法而改为报考技校。 母亲教育我们很严格,小的时候父亲上班经常不在家,教育子女的任务自然

4、落在了母亲的身上了她给我们制定了家规,不写完作业绝对不可以出去玩,。母亲手很巧,年轻时候就向当裁缝的大舅学习裁缝活,我们三个孩子小的时候的衣服基本是母亲手工做出来的,全家人的棉衣被褥更是母亲一针一线缝制出来的,象绣花,缝制棉鞋更是母亲的拿手家务活。 母亲还是厨房巧手,她能做拿手的好菜,家中请客时,客人对菜的品味赞不绝口,我同样是吃母亲做的饭菜长大的,以至于长大以后吃别人家的饭菜都感到不如自己母亲做的饭菜味道好吃,后来妻子过门以后,非常羡慕母亲的厨艺,从母亲那里学到了很多烹饪技巧。 我是一名施工队伍里的一名员工,因为工作的性质,经常离家去外地进行施工,一走就是半年或者一年,在家的时候很少在每次出

5、差的时候,母亲都是非常的惦记我,当她收到我的第一封信以后,就会给我写回信,信上总是写一些挂念我的话,然后就是告诉我家里一切很好,让我经常给她回信,后来有了电话,我们就可以经常用电话联系了,母亲很高兴,她说可以在我在外地的时候听到我的声音了,有时候工作太忙了电话打得少了,她就会埋怨我,说我“太野”,其实我现在才体会到她当时是多么得想我,惦记我啊! 随着大规模的化工施工建设的步伐加快,我们的工作也越来越忙了,我们很多员工都是在克服着家里的各种困难在外工作,我也不例外,但是随着母亲年龄的增大,我对她的健康越来越担心,尤其和她年龄差不多的以前的同事朋友,亲戚熟人相继离去,让我感到一种不祥的恐惧,我不愿

6、意看到那种不祥的事情发生。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了慈母便象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然而厄运偏偏降到了她的头上,前年母亲发高烧,送到医院被诊断为癌症,为了挽留母亲的生命,该想的方法都想了,该用的药也都用,虽然有所好转但是仍然没有治愈,在去年年初给母亲办生日的那天,母亲的病情再次复发,经多方医治没有任何好转,母亲的生命进入了倒计时。因为工作我成了逆子,母亲生病期间我被派到了天津和大庆出差,直到她临终时我也没能真正照料她一天。第一次从大庆回来看望她的时候,她已是骨瘦如柴了,吃顿饭(半碗粥)已经十分吃力了,眼睛无神地看着远方,看

7、着母亲被病魔折磨成这个样子我心如刀绞,眼泪已经控制不住滴落下来,当时母亲还很清醒,她安慰我:人早晚都会有这一天的,我暂时没啥事,你不要耽误工作。当我第二次从大庆赶回来的时候看见她时,母亲已进入弥留之际,当我轻声地问她时,母亲只说:是我大儿子回来了,就又进入昏睡状态了,没想到这句话就是妈妈留给我的最后一句话早上我见完母亲最后一眼,中午她老人家就走了。她静静地离开了我们。在送别母亲的路上,我捧着母亲的遗像,心里不住的祷告妈妈:这是儿子送你的最后一程了,您为了家和儿女操劳一生,一辈子省吃俭用也没享到什么福。听妻子说母亲为了不让我在外地工作分心,病重时别人提示母亲让我回家,她总是说:“我没啥事,大儿子

8、工作很忙,不要耽误他的工作。”其实她私下里不时地念着我的名字。从我懂事起母亲为我流了三次眼泪:第一次是我参加工作时的第一次出差,第二次是我那此出差去最远的地方新疆。第三次就是我第二次回大庆之前,即将告别母亲时,想到随时都有可能离开我们的母亲,我跪了下来刚想要说话已经是泪如泉涌:“妈妈,我也许下次回来看不到您,请你原谅儿子的不孝。”我恭恭敬敬的给母亲磕了三个头。此时母亲看着我,潸然泪下。她到了临终也没给儿女找任何麻烦提出任何要求,想我也不说出来,却一直默默地等,直到我回来。想到这些我的眼泪已经模糊了双眼。您给了我生命,用你的血汗养育我长大成人,你的生活习惯,做人的道理传给了我,你的心灵手巧感染着我。母亲把无私的母爱送给了她的儿女,可是儿子有什么回报母亲的呢,自古以来忠孝不能两全,可是这句话为什么要偏偏落在我的身上呢?痛心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