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记》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9390220 上传时间:2023-09-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登岳阳楼记》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登岳阳楼记》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登岳阳楼记》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登岳阳楼记》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登岳阳楼记》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登岳阳楼记》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登岳阳楼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来体会和品味诗歌的意境美。2、学会通过反复诵读、联想想象去置身诗境,通过意象联缀缘景明情。教学重点通过学习本诗,了解鉴赏古典诗歌要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教学难点通过学习了解杜甫诗歌的意境和创作风格,并进一步探究中国古典诗歌的不同风格。教学过程一、导入 1、 中国三大名楼的图片 2、文学知识检测杜甫(公元712-770), 字 子美 ,世称 杜工部 ,我国唐代伟大的 现实主义 诗人。其人有 诗圣 之誉,其诗有 诗史 之称。 杜诗风格,基本上是 沉郁顿挫 ; 杜诗思想内容,基本上是 忧国忧民 。 杜诗代表作: “三吏” :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 “三别”

2、 :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二、知人论世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冬,杜甫由湖北公安一路又漂泊到湖南岳阳,此诗是诗人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 诗人时年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贫病交加。 三、朗读四、整体感知1、请用明白晓畅的语言疏通文意。 从前听说过洞庭湖的盛名,今天登上了岳阳城楼。吴楚两地被洞庭湖分隔在东南两方,日月星辰好像在洞庭湖上漂浮。亲人朋友没有一个字的音信,年老多病,孤身一人,只有一只船伴随着自己。关山以北依然硝烟四起,倚着栏杆我不禁潸然泪下,泪水奔流。2、前两联和后两联所写内容有何不同? 前两

3、联侧重于写景状物,后两联侧重于叙事抒情。五、品诗1、找出诗歌中意象及其特点洞庭水、岳阳楼 浩淼雄伟 吴楚、乾坤 开阔博大 孤舟 孤单漂泊 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两句诗最传神的两个字是?写出了洞庭湖怎样的景色特点?“坼”: “坼”,分裂。洞庭湖波涛万顷、巨浪千层,方圆数千里的江南大地訇然裂为两片,刹那间,乾坤摇动、天崩地解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浮”: “浮”,漂浮荡漾。富有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洞庭包容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写出了一派壮阔的图景。景色特点:气势磅礴,宏伟奇丽3、试分析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颈

4、联写诗人身世的孤苦与处境的凄凉,但在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之间,诗人却置个人于度外,更加突出了诗人“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高尚情感。4、 分析“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所蕴含的复杂情感。身世之悲 家国之痛 忧国忧民(涕泪:有年老孤独的悲伤,有对亲戚朋友的眷念,有对百姓民不聊生的同情,有对国家前途的忧虑,有无以报国的无奈。) 昔日满怀游赏之情,诗人想登楼览景,一展济苍生、安黎民的宏伟抱负憧憬欣喜;今日满腔流落之苦,匡扶社稷、济世报国的理想化为泡影身不由己,悲苦无奈。昔日血气方刚,才高志远;今日老病孤舟,壮怀未酬。诗人早闻洞庭盛名,然而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的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

5、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天下至今兵荒马乱,因而只能老泪纵横了。今昔对比抒发了诗人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壮怀难酬的感伤。六、课外延展 请将杜甫这首诗与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进行比较,两首诗同时写登岳阳楼之感,但在诗境和风格方面有什么不同?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李白这首诗写于乾元二年(759)流放途中遇赦南游岳阳时。开头写岳阳楼四周宏丽景象,接着把自己遇赦后的愉快心情融入到眼前景色中去。雁儿高飞带走自己愁苦之心,月出山口仿佛君山衔来好月。然后浮想联翩,在岳阳楼住宿,饮酒,仿佛在天上人间一般。最后写楼上凉风习习,衣袖飘飘起舞,多么潇洒自如!这首诗写岳阳楼洞庭湖的山水景物宏丽美好,人的心情轻快欢乐,交融成一个似真似幻的迷人境界。这个意境与杜甫登岳阳楼的沉郁悲壮有很大不同。 在艺术风格上,杜甫的登岳阳楼基本写实,意旨深厚,又多变化,可用沉郁顿挫概括。李白这首诗用陪衬、烘托、夸张等手法,想象奇特,笔法洒脱,可用豪放飘逸来概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