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指导大纲.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9389437 上传时间:2024-03-14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27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就业指导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就业指导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就业指导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就业指导大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就业指导大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就业指导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就业指导大纲.doc(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课教学大纲(第四版)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就业创业指导教研室2009年3月一、课程性质和任务1、课程性质课程性质是“以职业发展为核心的生涯发展教育,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教高厅20077号),是集合了理论课、技能课、活动课三种课程的特性,融实践性、理论性于一体的课程。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从这个角度来看,专业课,公共课、选修课等各类课程都应该从属于职业发展教育,都应该在该课程的指导下开设。本课程是针对我院所有在校全日制专科学生(含五年高职专科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为适应

2、毕业生“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形势,根据高职高专教学、实践特点和学生就业的需要,按照国家教育部和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开设就业指导课程的要求开设的,与本校学生的就业情况相结合,具有本校特色的一门课程。2、课程任务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必修课程,本课程旨在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与实践、职业发展核心能力的理论与实践,就业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启发、帮助、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进行自我分析与评价,实现正确地自我认知;帮助大学了解职业概况和社会需求,把握现行就业政策,形成和发展职业角色和生活角色技能,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需求,形成不同的就业取向,进行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以职业目标为导

3、向,进行科学的大学生涯设计,使其在大学期间自觉、合理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培养求职择业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提高职业素养,增强就业竞争力,达到充分就业,同时积极主动探索自身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二、课程教学目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课(以下简称“就业创业指导课”)作为公共必修课,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通过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 通过课程教学,大学生应当在态度、知识和技能三个层面均达到以下目标。【态度层面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

4、,大学生应当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知识层面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基本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较为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特性、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以及创业的基本知识。【技能层面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掌握自我探索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求职技能等,还应该通过课程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

5、能等。三、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1、教学对象与教学内容上提倡全程化和过程化 针对不同年级开始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3+1+1”的课程体系,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核心就业力、求职就职指导、SYB创业教育和就业创业指导实训,让他们树立一个目标职业发展目标,建立两个意识就业主体意识和职业生涯意识,通过职业生涯发展的理论贯穿学业、就业、职业、事业。2、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提倡现代化和体验化方法与手段 就业创业指导课程融实践性、理论性于一体的课程,从在态度、知识和技能三个层面开展教学,该课程的首先要解决态度这个层面上的问题,“态度决定高度”、“态度决定一切”,只有学生对这门课感兴趣,才谈得上知识和技能这两

6、个层面上的学习,才“愿意为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这这对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出较高的要求,我们引进“参与性教学方法”、“成人教育原理”、“记忆金字塔曲线”、“非语言表达技巧”、“视觉教具的使用”、“三段式教学方法”,且严格采用单班多媒体和电子教具教学让学生耳目一新,喜欢这门课。3、针对不同专业开发不同教案,实现课程设计本土化。 课程设计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紧密贴合各专业,体现学业专业行业就业的一致性,针对不同专业开发教学目的一致但教学内容有所不同的课件,实现因材施教。 总之,该课程的教学设计体现了12345,即一个目标职业发展目标,两种意识就业主体意识和职业生涯意

7、识,三个层面态度、知识和技能,四个结合课程教学与讲座相结合,教师授课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网络化教学相结合,5化课程设计的全程化、过程化、现代化、体验化、本土化。四、课程教学的组织形式和基本要求1、本课程属于我院全日制专业的公共必修课,时间为3年,总学时44,必修学分1.5分。2、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贯穿学生的大学全过程,时间长,形式多样。教学过程中需要由就业指导教师、班主任、辅导员、企业家、人力资源专家、优秀毕业生等多种类型的教师共同完成,因此要加强各分院、各专业间的统筹规划和教师间的通力合作,才能实现本课程的完整性和实效性,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实现使学生了解

8、就业形势,熟悉就业政策,提高就业竞争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认识自我个性特点,激发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了解就业素质要求,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形成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就业与创业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提高就业竞争力及创业能力的目标。3、本课程使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同时也有一定的理论性,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应较多地采用参与性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情境模拟等教学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将就业指导的理论体系分解为比较直观的课件、影视资料、网络数据等资料形式,通过案例分析、现场观摩、情境模拟、测试等直观的方式,使大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当代新的就业观念,了解社会就业要求,掌握基本的应聘技

9、能。4、本课程的教学强调与学生的交流,任课教师应该有比较丰富的案例资源,熟悉大学生的思想、学习等情况,具备丰富的与大学生交流的经验,并熟悉本课程的理论体系,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了解相关专业的就业形势和典型案例,以利于在教学过程中将观念引导、技能训练、操作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在教学当中,注意课外训练的布置和运用,强调学生的实际动手和练习。五、教学内容和要求一年级主题:专业思想、学习目的与就业形势的教育,自我认知教育及职业生涯规划。 (一)总学时数:12学时(二)授课时间:第一学年每一学期(10月-12月)(三)授课对象:一年级新生(四)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相关专业的基本情况、培养目标、

10、往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本专业的职业市场前景,进行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2、指导新生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加强自我管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积累知识和提高能力,有目标地开展学习和实践,拟定大学生涯规划;3、树立不断进取的人生目标,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五)教学方法手段:1、就业指导专业教师授课2、各学院分别聘请专业负责人、优秀毕业生进行专业认知和专业学习报告。3、利用测评软件,对学生进行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人格、职业价值观进行测评。(六)阶段考核:课程论文+读书报告+职业生涯设计书 1、课程论文:要求学生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字数在1500字作业;可以自拟标题。可供选择的论文主题:(1)、高职专科

11、大学生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2)、我对本专业的认识?(3)、如何实现人生目标?课后观看校园网时代英杰职前教育网络学堂(http:/)并写1000字左右的读书报告。二年级主题: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就业素质能力拓展训练及创业前期教育(一)学时数:14学时(二)授课时间:第二学年第一、二学期(3月-10月)(三)授课对象:二年级大学专科生(四)教学目标:1、通过社会调查进一步了解社会对大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2、根据职业生涯规划修正大学学业规划,明确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培养目标;3、通过大学生求职技巧的指导,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通过就业过程各个环节的技巧指导与训练,让大学生掌握正确求

12、职的技巧与方法;4、改变就业观念,积极引导自主创业。(五)教学方法手段:1、案例教学(聘请用人单位人力资源老总、优秀毕业生讲课)2、课外实践活动,假期社会实践及社会调查。3、参加大型招聘会(六)阶段考核:创业计划书+读书报告+调查报告三年级主题:择业观教育、就业政策指导、就业信息及择业技能训练。(一)学时数:14学时(二)授课时间:第三学年第一学期(9月-11月)(三)授课对象:三年级专科学生(四)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价值观;2、帮助学生了解当前的就业政策、程序和相关法规;指导大学生掌握获取、运用就业信息的手段和技术;3、帮助学生掌握择业的技巧,调适就业心态,积极面对职场竞争;

13、指导学生制作求职材料。(五)教学方法手段:1、案例教学2、情景模拟教学3、毕业生教育报告、讲座等(六)阶段考核:制作推荐表、自荐信。要求准确、真实、字迹清晰端正、用钢笔填写或打印等。自荐信,字数在500字左右,按照信函的规范格式书写,要求语言简练、态度诚恳、表达重点突出。本课程贯穿大学生整个大学生涯,采取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集体传授与个性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全程就业指导。教学内容除下表外,参加爱就业、创业讲座纳入学生素质学分。所属模块序号教学内容课程性质学时分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1大学生活与生涯意识、职业生涯规划概述理论22认识自我理论23职业测评职业兴趣、职业人格、职业价值观

14、、职业能力实训24了解职业理论25职业导航职业环境、职业标准、职业要求实训26职业生涯决策、职业生涯目标、职业生涯路线理论27职业生涯方案职业生涯设计书的制作实训2大学生核心就业力8大学生核心就业力概述理论29核心就业力之一时间管理能力理论210核心就业力之二表达和沟通能力理论211核心就业力之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212核心就业力之四心理调适能力理论213核心就业力之四就业市场调查实训214核心就业力之四就业信息收集实训215大学生创业指导理论2求职就职指导16大学生就业形势、政策、市场与就业流程理论217大学生求职材料准备实训218职场礼仪实训219模拟面试实训220毕业生就业权益及相关的法律知识理论221职场适应理论222参加专场招聘会实训2创业模块SYB创业培训时间授课内容第一天9:0010:00开班仪式、集体合影、教师和学员介绍10:0010:20课间休息10:2011:40第一步 将你作为创业者来评价14:3015:50第一步 将你作为创业者来评价15:5016:10课间休息16:1017:10第一步 将你作为创业者来评价第二天9:0010:00第二步 为自己建立一个好的企业构思10:0010:20课间休息10:2011:4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