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多动症.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9387366 上传时间:2024-02-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什么是多动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什么是多动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什么是多动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什么是多动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什么是多动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什么是多动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什么是多动症.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摘要注意缺陷障碍(英语: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或称注意力缺失症(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ADD)是一种常见的精神失调状况,目前常见的案例以儿童为主1,但此类状况也会在成人身上出现。在7岁以下,约有3至5的儿童会出现症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世界通用疾病分类手册第十版2称此症为“过度活跃症”(Hyperkinetic Disorder),分类编号为F90,一般又俗称为“多动症”、“过动儿”。现时没有任何确切证据证实任何导致这种病症的原因,但过去曾经推测味精可能是一种诱因3。但随着医学界发现成人亦患有

2、这种病以后,这种说法便站不住脚。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及防御中心(CDC)的研究,ADHD其实只是多种精神失调的合称。因此,要正确诊断这一病症,不能依靠单一测试去确定,而必须同时采用多种测试配合去确认。辨别资优ADHD儿童16比较项目普通ADHD儿童资优ADHD儿童专注大多数情况下无法集中注意力缺乏兴趣的情况下无法集中注意力,但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上却多数能表现高度专注力工作持续力做事多数虎头蛇尾,常无法完成指定的工作对有兴趣的事物经常表现过人的耐心和持续力冲动行为大多数情况下无法自己控制冲动思考速度太快,思考内容太多,急于分享而无法控制自己的冲动行为遵守规范遵守行为规范与服从指令上有困难遵守行为规范

3、与服从指令上有困难,但会进一步质疑权威(老师/家长)与规范的合理性与正当性,因此叛逆和好辩活动能力显得精力旺盛,无的放矢的宣泄显得精力旺盛,但发挥得较有方向,也能计划自己下一步要做什么什么是多动症不少多动症患儿的父母带孩子到医院检查微量元素,看孩子是否缺锌、钙等营养素,或是要求作脑CT、脑电图等检查。多动症患儿的脑子并没有器质性疾病,目前用于脑子检查的CT、核磁共振等都不能检查出问题,也不是什么营养缺乏引起的,而是因为大脑的控制功能不好,易兴奋,不易控制。目前多动症的诊断主要是依据孩子的行为表现。多动症的孩子通常有以下三方面的表现。1:活动过多。自婴幼儿期就活动过多,小婴儿时即爱哭爱闹,手脚舞

4、动不停,会走路后,喜欢到处走动,爬高下低,这里摸摸,那里捣捣,时刻不停。在幼儿园里,不能遵守纪律,常离位乱跑,勉强坐下来,身子也扭来扭去,或吸吮手指等。上学后,上课时无法安静地坐着听讲,与周围同学说话、做鬼脸、打打闹闹,有的迫于老师威严,不敢大动,就悄悄地做小动作,如咬铅笔、咬指甲、切橡皮、玩衣角、乱涂乱画等,下课时东奔西跑。在家时刻不得安宁,翻箱倒柜,玩具、书本、文具、衣服、鞋帽到处乱扔,房间、写字台、书包乱七八糟;书包、作业本又脏又破;到了陌生场所,也是东张西望,手脚不停;严重的连看其喜欢的电视节目也一会儿坐一会儿站,脚不停地动,手总是摆弄着某个东西;甚至老师、家长正在批评、训斥,也不能自

5、控,手脚扭动不停2: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安静地坐着接受大人的教育,与他说话不予理睬,不停地跑来跑走去,上课不时地望着窗外,教室里稍有动静就转头去看;家里来了客人,赶快去凑热闹;只要有人说话,就心不在焉;做作业边做边玩,写一个字停半天,玩玩这,望望那,半个小时可完成的作业能拖几小时。3:冲动任性。自控能力差,容易冲动,遇到高兴的事便突然叫起来,或是又蹦又跳;老师讲课时喜欢插嘴;做事不顾后果,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情绪易变,稍受表扬就喜形于色,有的任性放纵,好发脾气,喜欢大吵大闹,有的与小朋友一起玩时容易变脸,不讲道理。多动症患儿的饮食,应注意以下几点:1.应少食含酪氨酸的食物,如挂面、糕点等。少食含甲

6、基水杨酸的食物,如西红柿、苹果、桔子等。饮食中不要加入辛辣的调味品,如胡椒之类,也不宜使用酒石黄色素,如贝类、大红是、柑榄等食物。2.应多食含锌丰富的食物。因为锌是人体内的微量无素,与人体的生长发育密切有关。锌缺管常使儿童食欲不振,发育迟缓,智力减退。研究发现,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大多数头发中锌含量较高。所以,常吃含锌丰富的食物,如蛋类、肝脏、豆类、花生等对提高智力有一定帮助。3.应多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因为铁是造血的原料,缺铁会使大脑的功能紊乱,影响儿童的情绪,加重多动症状。因此多动症孩子,应多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如肝脏、禽血、瘦肉等。4.应少食含铅食物。因为铅可使孩子视觉运动、记忆感觉、形象思

7、维、行为等发生改变,出现多动,所以多动症患儿应少食含铅的皮蛋、贝类等食品。5.应少食含铝食物。因为铝是一种威胁人体健康的金属。食铝过多可致智力减退,记忆力下降,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多动症患儿应少吃油条,因为制作油条需要在面粉中加入明矾,而明矾的化学成分为硫酸钾铝。因此,吃油条对小儿的智力发育不利。如何认识多动症的危害1、学习、教育困难。多动症并不是一种疾病,并不影响身体健康,主要是影响孩子的学习和教育。在早期主要是影响学习,如果教育不当,有些孩子到青少年期的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行为、人格、道德问题。多动症的孩子在课堂上常常做小动作,注意力不集中,因此老师讲的东西根本没听或没有听明白。他们的思维是

8、跳跃式的,看书写字往往前后颠倒、左右混淆、丢字漏行;审题马虎,题目没有看完就开始做,计算粗心,错误百出。上小学12年级时,由于内容简单成绩尚可,以后逐渐下降,甚至不及格。由于注意力不集中,记忆保持时间比较短,因此家长、老师经常磨破嘴皮说服教育,当时出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甚至痛哭流涕,保证今后改正,但保持不到一天,很快就忘了,屡教屡犯,时间长了,有的对家长、老师的说服教育置若罔闻,甚至对训斥、打骂也无所谓。2、行为、品德问题。有些家长、老师对多动症孩子的问题和困难不太理解,教育方法不得当,当孩子违反纪律、成绩不好时常常批评,甚至打骂,致使一些孩子对学习丧失信心和兴趣,甚至厌恶,对上学产生恐惧,为

9、了避免批评,有的孩子不知不觉地撒起谎,有的偷钱,有的斗殴打架,有的逃学、有的离家出走。逃学、离家出走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应当予以足够的重视,低年级孩子依赖性强一些,一般不会出现这种行为,即使有这种想法,但很少付诸行动。小学高年级,孩子离家出走最好去的地方是网吧、超市、街头。长期下去很容易发生出轨行为。有的孩子则可能患上抑郁症,对生活对人生失去信心乐趣,有孩子说:活着没有意思,还不如跳楼算了上述行为问题应当早期预防,不要等到已经发生才去阻止,那样就很困难,甚至效果甚微。多动症的病因脑神经递质数量不足有人认为,多动症的发生,可能是由于脑神经递质数量不足,住处不能及时传递而造成的一种病态。脑内神经递

10、质(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浓度降低,可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活动,使孩子动作增多。而治疗多动症的药物,其化学结构与去甲肾上腺素相似,服药后,可通过各种途径,增加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使患儿动作减少,因此,多动症患儿必须服药治疗。脑组织器质性损害大约85%的患儿是由于额叶或尾状核功能障碍所致,包括:(1)母亲孕期疾病:高血压、肾炎、贫血、低热、先兆流产、感冒等。(2)分娩过程异常:早产、钳产、剖腹产、窒息、颅内出血等。(3)生后1-2年内,中枢神经系统有感染及外伤的患儿,发生多动症的机会较多。遗传因素大约40%的多动症患儿的父母,其同胞和其他亲属,在其童年也患此病,单卵孪生儿中多动症的发病率较双

11、卵孪生儿明显增高,多动症同胞比半同胞(同母异父、异母同父)的患病率高,而且也高于一般孩子,上述几点均提示遗传因素与多动症关系密切。其他因素近年,许多独生子女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由于教育方法不当及早期智力开发过量,使外界环境的压力远远超过了孩子力所能及的程度,是当前造成儿童多动症(注意力涣散、多动)的原因之一。另外,吃了食物中的人工染料,摄入含铅量过度的饮食(不一定达到铅中毒)也会导致多动。此外,国内资料表明,在多动症患儿的不良家庭教育方式中,家长中所谓的“严格管教者”占61.7%,放任不管者占3.5%,过分溺爱者占7.05%。国外亦有学者认为,暴力式的管教,会使患儿症状发展,并增加新的症状,

12、如口吃、挤眉、眨眼。而对患儿漠不关心、放任自流和过于溺爱等,常可能促使症状出现,或使已有的症状加重多动症患者的主要表现特征1.注意障碍患儿注意力难以集中,干什么事情总是半途而废,即使是做游戏也不例外。环境中的任何视听刺激都可分散他们的注意。患儿进小学后,在课堂上症状表现更为明显,坐在教室里总是东张西望,心不在焉,集中注意听讲的时间很短,他们无论是看连环画或看电视,都只能安坐片刻,便要站起来走动。2.活动过度患儿往往从小活动量就大,有的甚至在胎儿期就特别好动。随着出生后身体机能的发展更显得不安分。学会了走就不喜欢再坐,学会了爬楼梯后就上下爬个不停。进幼儿园后,这些儿童也不能按正常要求的时间坐在小

13、凳上。到了学校,大部分孩子因受制约而增加了对自己活动的限制,多动症患儿过度活动则更为明显。上课时他们小动作不断,甚至全站起来在教室里擅自走动。一放学便像利箭一般冲出学校。这样的儿童走路蹦蹦跳跳,到了家里翻箱倒柜,忙个不停,即使晚上睡觉也经常不停翻动身子,磨牙,说梦话。多动症儿童中约有一半会出现动作不协调,不能做系纽扣、系鞋带等精细动作,不会用剪刀。3.感知觉障碍表现为视一运动障碍、空间位置知觉障碍、左右辨别不能,经常反穿鞋子,听觉综合困难及视一听转换困难等。4.情绪和行为障碍多动症患儿情绪不稳,极易冲动,对自己欲望的克制力很薄弱,一兴奋就手舞足蹈,忘乎所以,稍受挫折就发脾气、哭闹。他们在学校会

14、经常主动与同学争吵或打架,行为冲动而不顾及后果。如不顾危险从高处跳下;想喝水时不顾杯子里的水是凉是烫,抓起就喝。这些冲动有时会导致一些灾难性的行为结果。5.社会适应不良患儿常表现为个性倔强,不愿受别人制约或排斥小伙伴,所以很难与其他同龄儿童相处,不得不常找比自己年龄小的儿童游戏。6.学习困难虽然多动症儿童的智力大多正常或接近正常,但学习成绩却普遍很差。由于他们上课、做作业都不能集中注意,情绪容易波动,这就严重影响了学习效果。感知觉方面的一些障碍也会导致一些学习困难,如视-听转换障碍会使患儿阅读困难,而空间位置知觉障碍和左右辨别不能会使儿童在学习算式和一些算术符号时发生困难。写字、画画、手工等学

15、习活动也会受到这些感知障碍的严重影响,留级生中多动症患儿占了相当的比例。多动症的心理治疗心理治疗: 1.不良行为的矫正, 奖励好的行为,忽略不好行为,防止对不良行为的强化.2.正向榜样的模范作用,采取奖惩有度的原则,3.自我训练,观察,解释。当孩子表现出同样的行为时,要让孩子观察到自己的行为4.老师要全力配合, 教师要看到孩子的优点, 因材施教, 学习时间的分配时间不应过长, 注意环 境不应该过于花哨,防止注意力分散.具体方案1.参加辅导小组, 制定了辅导方案, 辅导目标开始从容易到难, 有层次,先让孩子学会基本的控制,在课堂上的行为,让孩子体会到成功感2.家长也参加了辅导小组,分享不同家长的教养方式3.统一在教室里,训练行为控制注意:另外在游戏室里, 给孩子一些可以发泄多余精力的游戏和玩具注意态度不要急躁, 要有耐心,不能一味批评指责, 统一教养方式如何判断儿童是否多动症通过儿童多动症行为判断儿童是否患有多动症。1)患儿上课时不遵守纪律,用笔乱写乱画,小动作不断,一会玩文具,一会咬指甲,一会做鬼脸,老师讲课也常大喊大叫地打断,甚至在课堂上乱跑,不听管教,喜欢晃椅子,经常惹同桌同学,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老师批评或暗示后没有什么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