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要什么样的贵族?.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9381200 上传时间:2024-03-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贵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贵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贵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贵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贵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贵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需要什么样的贵族?.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需要什么样的贵族?上海金茂大厦宴会厅,3650支蜡烛,25位女模特,精美的时装秀在这样一种绮丽的氛围中,张朝阳、潘石屹、刘晓光等近40位知名老板身穿特制的晚礼服,参加了名为“企业家品位与商业影响力”的宴会,时间为2004年2月28日。业内颇有名望的中国企业家,以“寻找中断的贵族记忆”为题报道了这次聚会:烛光晚宴感召着每一个人,虽然大厦外面是绵绵细雨,可谈论品位、追求品位是这些中国最活跃的商业人物的真实心态,“在晚会快结束的时候,有人十分认真地说,从这一刻起,中国企业家的品位比4小时以前有所提升”。为强调主题,中国企业家特意提醒读者:当上述场景“出现在上海这座亚洲最高大厦二楼宴会厅的时候,你

2、感觉到中国企业家们渴望由富到贵的那种萌动了吗?”春雨迷离之中,一个重要的信息传递了出来,我们的企业家们已不满足于以“富”为荣了,巨额的财产,已不能带给他们想望的尊贵感,他们现在渴望提升“品位”,渴望“由富到贵”了。用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刘东华的话说,“在打拼天下的过程中,企业家们的内在修为已经足够”,现在欠缺的“只是形象包装和商界礼仪”,所以他们到了“该讲究的时候了。”显然,这是一次精心筹划的聚会,也是一台资本、技术与媒体的合唱,几十名身价不菲的老板,用他们统一的装束和集体演出,宣示了一种郁结已久的渴念,其象征意义是勿庸置疑的。考虑到当下中国社会情状及可以想见的将来,我以为,假如张朝阳、潘石屹

3、们果真提升了“品位”,果真将自己与某种“贵族记忆”连接了起来,“内在修为”真的“已经足够”,真的 “讲究”了起来,并且果真“由富到贵”了,那么无论对他们自己,还是对我们这个社会,都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也正因此,这次聚会便有了仔细辨认的必要,某些细节是不应该被忽略的,因为它们寄托着晚宴举办者的良苦用意。我们看到,无论是晚礼服,女模特,还是时装秀,抑或现场一位“品头论足”的法国专家,都洋溢着一种异域气息,弹奏的是一种来自西方的情调,很明显,晚宴的质地、氛围及光泽都是在刻意模仿巴黎或伦敦的富豪聚会。因此,晚宴主持人、中国企业家主编牛文文所说的“寻找中断100年的贵族记忆”,此“贵族”,不应理解为百

4、年前的满清贵族。也许,在牛文文言辞的内涵中,即使是百年前的满清贵族和汉人富商,他们也不过是某种“品位”和“优雅生活”的载体或符号,他们肯定不会着长衫马褂戴瓜皮小帽,而应是西装革履,他们的礼仪、“讲究”,也不应是中式的,而应是西化的,这一点,与会的美通公司首席执行官王维嘉一语道破:“今天我们谈的所有的品位,包括餐桌上的礼仪、穿着等,都是西方的品位,有哪一点能从中国的文化积淀里找到根源?没有。所以我们今天谈的是西方的品位,是我们拷贝西方的品位”。1所以,含糊之辞可以省略,概念应该厘清,真实并据说还“代表着先进文化”的渴望与萌动不必隐晦在那个细雨绵绵的早春之夜,在那个绚丽芬芳的晚宴上,我们的企业家和

5、富商们寻找的不是对满清贵族的记忆,而是对西方上流人士聚会的某种想象,他们的衣着、谈吐、行为举止,都是在模仿和复原想象中的西方贵族沙龙。这样看来,整个烛光晚宴,不过诠释了昆德拉意义上的“生活在别处”。也许,在晚宴的氤氲中油然而生的某种幻觉里,张朝阳、潘石屹们眼中的金茂大厦宴会厅,忽然成了巴黎或伦敦某座五星酒店的夜总会;环绕身边的25位女模特,忽然成了法国贵妇或意大利交际花;而他们自己,则是风度十足“彬彬有礼”的贵族和绅士。每个时代都有自己时尚的名词,各自代表着流行的价值取向。以前曾遭贬斥和批判的“贵族”、“上流社会”、“品位”等词语,不知何时均恢复了名誉,成为热衷新潮的人特别是“成功人士”追逐的

6、目标。稍加分析便可看出,是资本和商业炒作在操纵近年来的时尚流变,当然,各类媒体在这中间也推波助澜,并借此谋利。但是,正象市井喧嚣恰恰遮掩了商人的计谋,“话语狂欢”容易将人带入“理智的盲区”,“贵族”、“上流社会”、“品位”一类名词,也正利用和借助现代传媒,置人于一种“无意识的接受”。德国社会学家卡尔.曼海姆以卓越的分析向我们说明,“无意识接受”是统治力量操纵社会的手段,是意识形态的一种传播策略,一般而言,意识形态都企图实行对大众的控制。2 看来,我们有必要在“贵族”、“上流社会”、“品位”这类时髦言辞面前停下匆忙的脚步,宁神细听,分辨其内涵,识别其品质,免得被人引入“盲区”却不自知。限于篇幅和

7、种种条件,本文只谈“贵族”,而且,笔者假定张朝阳、潘石屹们最想学习和模仿的是西方贵族中的最优秀者,所以,本文只谈英国贵族。为什么说英国贵族是西方国家贵族中的“最优秀者”呢?这是因为,英国贵族在长达七、八百年的历史中表现出的品性、素质、进取不息的精神、在与王权的斗争中展示的政治素养和智慧、对社会进步的有力推动以及其建立的多方面的功绩,都是法国、德国等国贵族无法比拟的。让我们先来到1215年的6月15日,那是一个星期一,早晨,一伙英国贵族约请国王约翰商议要事,经过谈判,他们迫使国王签署了著名的大宪章。在英国历史上,大宪章首次明确了“国民权利”:不经“合法裁决和本国法律的审判,不得将任何人逮捕监禁、

8、不得剥夺其财产、不得处死、不得施加任何折磨”。大宪章还强调,国王征税须经贵族和主教会议批准,非经以贵族为核心的大会议的同意,“不得擅自开税”。大宪章虽然“不过是一个典型的封建法和习惯法文献”,陈述的是贵族自身的权利,其中所言“自由民”也主要指贵族和宗教界人士,但它还是申明和体现了“法律至上、王权有限”的宪政意向,为此后的议会斗争提供了法律依据。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由民”的含义也越来越广,原先由贵族独享的人身和财产权利,逐步扩延至广大民众。大宪章作为“第一个伟大的议会文献”,拉开了英国宪政改革的大幕,其中关于“国民权利”和“不可擅自征税”的条款,成为后世“人权”和“无代表则无税”原则的基础,影

9、响十分深远。英国贵族素以品性“坚韧”和“内敛”著称,贵族后裔年轻时在公学中要经过严格的寄宿式管理,每天自行整理内务、冷水盥洗、跑步练操。除学习宗教、拉丁文、希腊文等多种文史典籍外,学校还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及礼仪,让他们具备“绅士风度”。毕业后,他们还要到欧洲大陆做长达数年的游学,以增长见识和学问。值得一提的是,英国贵族总能适时吸收社会上的精英分子加入自己的行列,如战功卓著者、大地产者、金融家、工厂主和人文学者,其开放性使这个阶层总有“新鲜血液”输入,因此能历数百年而持续有所建树。1688年,一些贵族带头发起“光荣革命”,在没有发生大的流血冲突的情况下,扭转了英国的历史方向,资本主义君主立宪

10、制度迅速建立起来,确立了议会制和政党活动合法化。随着资本积累和制造技术趋于成熟,英国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也最早进入资本主义时代。“光荣革命”以最小的成本和社会牺牲,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血流成河”的法国和俄国革命的社会转型之路,至今仍让人钦慕不已。19世纪中叶,贵族主导的英国政府和议会迫于工人阶级的压力,同时也是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在政治上作出退让和妥协,许多工人和社会下层人士获得了普选权,英国渐渐成为现代意义上的民主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贵族后裔温斯顿 .丘吉尔挺身而出,带领英国军民英勇抵抗德国法西斯,在19401941年那个黑暗时期,以一岛国之力,只身挡住了希特勒的凶恶气焰。战争中,许多贵族

11、家族及子弟奔赴前线,血染沙场。如阿勒斯福德伯爵、诺森伯兰公爵亡于1940年的战事,家道显赫的第7任威灵顿公爵1943年捐躯,德文希尔公爵的继承人牺牲在1944年,萨福克伯爵死于1941年。战火甚至使一些脉系久远的老贵族绝嗣,如第16任阿伦德尔男爵的家世可以追溯到16世纪,1943年血胤断绝。在战胜法西斯的斗争中,英国贵族及其子弟立下的功绩引人注目,套用丘吉尔的话说:“在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这样少的人为这么多的人做出这么大的贡献。”当然,这句话如果用于表述英国贵族在政治、工业、文学和科学等领域的成就,也许更恰当一些,在人类各个群体中,可能从来没有,也再难找到在那么一小群人中,出了那么多的政治家(

12、丘吉尔、索尔兹伯里),军事统帅(纳尔逊、威灵顿、蒙哥马利),诗人(拜伦、雪莱),工业家(白金汉、布里奇沃特),科学家(牛顿)和哲学家(培根、罗素)。3正是因了英国贵族的不朽功业,对国家荣誉和社会进步做出的杰出贡献,所以这个阶级的最终衰落才让世人感叹。正是因了英国贵族的良好品质,在与内外敌人较量的过程中展示的英勇精神和斗争本领,特别是他们付出的代价及其巨大的牺牲,他们才赢得了今天人们的尊敬,人们才愿意称他们为“真正的贵族”,同时却对法国、德国或骄奢虚妄或在重要历史关头无所作为的贵族们嗤之以鼻。可见,单单是一个封号和爵位,并不自动让人在心中认为你是贵族,单单拥有一个显赫的门第或拥有大量的财富,也不

13、会引起今天人们的真正尊敬。我们已经拥有巨额财产的企业家和富豪们,渴望由富到贵,渴望获得尊贵感,这很自然,也是好事。只是“由富到贵”,并不简单,绝非易事,并非举办一个烛光晚宴、盛装出席、按西方礼节举手投足便能“提升”到位;更非简单的数字相加,由财富的不断累积所能抵达。今天一个张朝阳,其财富恐怕远远多于当年几十个英国贵族财产的总和,可并没有谁真的认为张已经是一个“贵族”了。一部英国贵族史告诉我们,一个社会群体之所以“贵”,不在其显赫的社会地位或巨额财富,更不在其“炫耀财富”的生活方式,而在其品行端正,操守优良;更在其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为其他群体提供了保护和帮助,以及对国家荣誉的捍卫;还要看其是否为

14、民族前途与正义事业付出了代价,是否做出了应有的牺牲。只有同时具备了这些素质、功业和条件,这个群体才“贵”得起来,才有资格被人们称为“贵族”。以聚会在金茂大厦宴会厅的老板们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家和富人,今天已经掌握了大量的社会资源,他们不仅拥有财富,而且拥有技术、社会地位,许多人还或掌握或参股或收购了一些媒体,对社会能产生巨大和持久的影响。谁都不会否认,这些企业家每日每时都在为社会创造着物质财富,每年还上缴国家大量税款,并且为众多的人提供了就业机会,他们已经为社会做出了可观的贡献。正是这些贡献,成为他们自豪且渴望“由富到贵”的资本。可为什么人们觉察不出他们的尊贵呢?如果他们中间的某位当众说:“我已经

15、付出不少,你们该承认我是一个贵族了”,人们肯定会笑出声来,人们为什么会觉得可笑呢?显然,这是因为企业家和富人群体的品性、素质、道德水准及为社会做出的贡献,与他们具备的能量和掌握的社会资源还不对称,与人们心目中的“贵族”标准还差的太远。总体而言,作为一个阶层,中国企业家和富人群体还处于一种不成熟的状态,其品性参差不齐,不少人文化上欠修养,道德上还没有通过社会和人民的检验,许多人财富的来源和积累过程缺乏合法性,显得非常可疑。尽管这个群体早就有了维护自身利益的自觉,并试图用一些政治形式上的举措来巩固其财富和社会地位,但在当下中国,这些形式主义的举动最终能获得怎样的效果,连他们自己也心无定论。虽然他们

16、中间不少人常有捐助“希望小学”和其他公益事业的善举,但这个群体的多数人还没有学会更好地支配财富。我们经常看到的“黄金宴”、“888万元豪车”之类报道,显示着这个阶层还处在“炫耀财富”的虚荣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忽然有人在上海举办了一个烛光晚宴,按西方礼仪“讲究”了4个小时,然后就说自己“提升了品位”,宣布自己已经开始“由富到贵”了,岂不贻笑大方。为中国长治久安计,我们今天还真的需要一支“贵族”了,或者说,中国社会已经到了需要一个有贵族素质和作为的群体的时候了。数遍各个阶层,最有能力和可能担当这个角色的还是企业家群体。如上所述,中国企业家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实力和影响力,只是受制于整体素质和品性,他们还没有表现出与自身实力相称的社会作为。所以,修养和锤炼素质,端正自己的品格,是富人们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