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培训工程实施方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9377094 上传时间:2023-08-1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1.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技培训工程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科技培训工程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科技培训工程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科技培训工程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科技培训工程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技培训工程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技培训工程实施方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1 年度科技培训工程实 施 方 案O 一 0 年 ?六月目录前言 4第一章 总论 5一、 项目名称5二、 项目主管单位5三、 项目实施单位及负责人5四、 项目实施地点5五、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5六、 项目编制依据5七、 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5八、 项目建设年限5第二章项目概述 6第一节项目背景 6一、 项目区概况6项 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二节项目概述藏 式家具加工技术8二、 藏式建筑装潢材料加工技术8三、 农牧民职业技能培训8第三节 已实施项目产生的效益 8第三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进度安排第一节指导思想 9第二节培训原则 10第三节进度安排 10第四章培训目的及内容 11第一节

2、 项目培训目的 11第二节培训内容 11藏式家具加工技术培训内容12二、 藏式建筑装潢材料加工技术培训内容12第三节科技培训专家聘请 13第五章培训规模及时间 13第一节 农牧民及示范户培训 13第二节培训场地租赁 14第六章投资概算 14第七章项目效益分析 15第八章培训管理与组织实施 16第一节 培训的组织和管理 16第二节管理保障措施 16一、 实行项目法人制 16二、 实行资金报账制 16三、 实行项目责任制 17*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是一项投资大,涉及人数多、范围广的生态系统工程,要顺利实施*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实现最根本的目的,首当其冲的问题便是“人”的问题,即具体实施 * 工

3、程的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科学管理、决策能力问题和源区农牧民,尤其是搬迁牧民的生产生活问题。只有加强科研、开发、示范、培训、管理及环境治理、保障等课题和学科的研究与创新,解决生态移民的转产问题,解除这部分人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在为中下游地区,乃至全国的生态系统做出牺牲的同时,通 过国家扶持、政府引导,提高项目区牧民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整体素质,提高他们的生产生活质量, 让他们从传统的依靠天然草场,靠天吃饭,转向利用现代科学、专业技术来解决自己的生计问题,进而达到小康水平的道路,才能确保整个*工程的最终成果。*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已根据总体规划实施完成了一期管理干部及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和四

4、期农牧民、转产牧民科技培训工程, 收到了良好成效。现根据总体规划内容和我县实际情况编制*2011 年度科技培训实施方案。第一章 总 论,、项目名称:2011 年度*农牧民科技培训实施方案二、项目主管单位:青海省*办公室三、项目实施单位及负责人:*办公室及办公室主任四、项目实施地点:计划在 * 乡实施 2011 年科技培训项目五、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此次培训培养科技示范户20 户,带动农牧民400 人,投资30 万元。职业技能培训25 人,培训资金由省上统一安排。六、项目编制依据:青海省* 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和2011 年 科技培训任务及投资规模表七、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保护区生态保

5、护和建设工程2011 年度 *科技培训项目总投资30 万元。其中培养示范户资金12.4 万元,带动农牧民资金17.6 万元。以上建设内容合计投资30 万元,申请国家投资。八、项目建设年限:2011 年 4 月 2011 年 10 月第二章 项目概述第一节 项目背景、项目区概况*地处青藏高原*部,青海省*部,*州的东北部。北部与* 州*县为邻,西北至西部与我州*县接壤,南部与我州* 县隔通 天河相望,东部与*省 *县毗邻。县域总面积约*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 *米。* *是一个以草原畜牧业为主,兼有小块种植业的农牧结合县。下辖 4 镇、 3 个乡和赛河工作站,有57 个村 251 个生产合作社,总

6、人口 4.76 万人,其中藏族占到98 以上。* 镇、*镇和 *乡为我县2011 年生态移民项目乡镇。其中:* 镇地处* 城西南 5 公里处,辖11 个村 42 个生产合作社,全镇共 610 户, 3240 人,劳动人口1387 人,全镇总草场面积为146.26 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场102.38 万亩,耕地总面积为19038.4亩。*镇位于*西南部 78 公里处。辖7 个村委会(其中一个纯牧业村, 6 个半农半牧村)20 个生产合作社,全镇共 740 户 4572 人,劳动人口1903 人,全镇土地面积73260.86 平方米,其中耕地面积8643.388 亩,草场草山面积1086800 亩,

7、。*乡位于*东北部142 公里处,辖8 个行政村,20 个生产合作社,是一个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乡,全乡共1773 户 7690 人,劳动人口 3254。土地总面积为172.12 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为84.3万亩,实有耕地面积6384 亩。二、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随着生态移民工程的逐年推进,我县的搬迁牧民也在逐步增多,这部分人由于离开了世代居住的草原,在城镇全新的生活环境中,无法运用自己原有的特长,急需学习一种或几种适合自身的技能和专业知识来解决生计,增加家庭收入。由于国家对人口素质的重视和“两基”攻坚的实施,全县文盲 人口逐年减少,青年农牧民文化知识有了初步提高。不同与以往可通过学

8、习较快地掌握各种相对简单的专业技术知识,也能认识到科学致富的重要性。学习科技文化知识的积极性将会得到提高,一部分牧民已经从科技培训中认识到了掌握一技之长的重要性,并将所学到的科技知识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益,同时也起到了示范带头的作用,广大牧民群众渴求获取科技知识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县委、县政府在近几年的科技示范户扶持和培训工作上也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这对该项目的顺利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第二节项目概述2011 年度*科技培训项目共培养示范户20 户;带动农牧民400人,租赁培训场地2 期(处);编发培训资料420 套;聘请培训专家2 人次;职业技能培训25 人。具体为:

9、一、藏式家具加工技术培训藏式家具加工技术示范户11 户,培训期数为1 期,聘 请培训专家 1 人次,租赁培训场地1 期(处),集中在*城进行 培训,培训对象为*镇、*乡和*镇生态移民示范户。在此基础上11 名示范户就地带动220 人农牧民进行现场培训指导。二、藏式建筑装潢材料加工技术培训藏式建筑装潢材料加工技术示范户9 户,培训期数为1 期,聘请培训专家1 人次,租赁培训场地1 期(处),集中在* 城进行培训, 培训对象为*镇、*乡和*镇生态移民示范户,在此基 础上 9 名示范户就地带动180 人农牧民进行现场培训指导。三、农牧民职业技能培训配合省上安排,从我县已实施生态移民项目区,确定25

10、名 有一定知识水平的搬迁农牧民参加农牧民职业技能培训。第三节 已实施项目产生的效益2005 年至 2009 年 * 科技培训项目共涉及我县5 乡两镇共57个行政村的1194 人次,我县的科技培训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各乡镇的积极配合下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并发展了一定规模的后续产业。首先,为了切实达到培训目的,确保培训成果,真正解决移民的生活困难问题,我县以开拓进取,积极创新的工作思想,在完成*镇移民户摩托车修理技术培训后,及时对转产学员进行建档立卡,并开展长期的信息跟踪,掌握他们的经营状况以及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后,及时协调县工商和物价部门办理营业执照等相关手续,在资金上通过各种渠道协

11、调各部门给予及时的解决,引导了学员走向创业致富的道路。其次,*办与*镇政府一同多方联系、筹措资金,帮助其中6 名成绩好、 技术硬的学员开办摩托车修理店铺。为了从根本上为他们解决了因语言不通,无法同内地供货商取得联系;因文化水平不高,影响市场竞争能力;因资金不足,配件无法购置齐全等种种限制学员顺利创业的困难,县*办和*镇政府共同努力,积极联系玉树州共攀职业学校,共同创办了摩托车配件定点供货铺,乡镇领导主动出面以自己的工资作担保,要求提前供货,年底结 账,真正解决了学员的后顾之忧。在学员本人的努力及各级政府的关怀和帮助下,摩托车修理店铺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如今已由最初的 6 人增加到12 人,人均年

12、收入达6000 元左右。另外,我县还帮助学员开办了电焊铺2 处,实现转产4 人, 年人均收入达5000 元左右。通过*办对生态移民后续产业的深入开展和对科技培训学员的大力帮助,我县的移民转产人数逐年增加,已转产的移民收入逐步提高,移民转产就业逐渐向好的趋势发展。第三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进度安排第一节 指导思想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规划的重要批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 护和恢复* 生态功能,促进该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牧民小康生活为总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从*地区特别是囊谦县生态保护和发展的实际出发,结

13、合当地干部群众的自身特点, 传统文化特征和生产生活习惯,利用全省科研、教学、技术推广及培训等方面的教育资源,拓宽培训领域,提升培训手段,有计划地组织项目区内管理干部及广大牧民的科技培训,普遍提高劳动素质, 促进经济社会向人与自然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转变,为建成生态良好、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牧民生活小康的新型牧区提供智力保障。第二节 培训原则坚持科技培训为*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原则;坚持统筹兼顾、分类指导、分层培训、各有侧重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坚持科研、教育、技术推广及培训机构紧密结合、互相支持的原则;坚持以实用技术和专业技能培训为主,以示范基地培训为主的原则;坚持培训的科学性

14、,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手段的原则;第三节 进度安排2011年4 月1 日完成实地调查摸底及项目区的确定;2011年4 月10日完成项目实施方案的审批;2011年4 月15日开始分批分阶段培训,于2011年10 月完成。第四章 培训目的及内容第一节 项目培训目的*区项目涉及全县两乡五镇,其中生态移民项目户共有1552户, 6985 余人,这些人文化素质低、劳动技能差,并受生活习惯、本土文化及宗教的影响,让其改变固有的牧业经营从事其他产业,难是掌握多样化较高度非常大。加之项目实施区科技人才的缺乏,尤其职业技能人才的匮乏,使得新型技术的应用及有效的科技成果得不到很好的推广应用。把 * 区生态保护总体规划与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畜牧业基础建设等措施结合起来,首先,进一步提高* 生态移民区原有藏式家具和藏式装潢材料加工点的技术和设备,并聘请专家进行短期培训、培养科技示范户;其次, 采取示范户带动周边农牧民的形式,有计划地组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