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法_教学大纲_打印版.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9370667 上传时间:2023-11-1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3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外汉语教学法_教学大纲_打印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对外汉语教学法_教学大纲_打印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对外汉语教学法_教学大纲_打印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对外汉语教学法_教学大纲_打印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对外汉语教学法_教学大纲_打印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外汉语教学法_教学大纲_打印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外汉语教学法_教学大纲_打印版.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3第一章 总论 教学步骤: 1,“对外汉语教学法”的课程性质和意义 1.1 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 汉语作为外语或者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1.2 对外汉语教学法:是实现对外汉语教学总目标和总任务、落实教学基本原则的方法。思考:为什么要学习教学法理论呢?提示:不了解理论,就不能甚至无法领会诸多外语教学法流派的精髓,也无法在自己的教学中自觉、有意识地、恰当地引进和采纳各种外 语教学的好方法。2,教学法的理论支柱 2.1 讨论:语言学理论、心理学理论、教育学理论作为重要的理论基础。 2.2 教学法理论支柱之一:语言学原理为什么?(1)一切外语教学法所涉及的教学内容都跟语言有关。如何对待并且处理这些语言

2、学原理、语言要素和语言之间的不同点,就构成了不同教学法的原则和特点。(2)每一种语言学派的兴起,都会形成以这种语言理论为基础的新外语教学法流派。1) 十七八世纪,机械语言学语法翻译法2) 二十世纪40年代,结构主义语言学听说法3) 二十世纪60年代,转换生成语言学认知法4) 二十世纪70年代,社会语言学功能法2.3 教学法理论支柱之二:心理学原理2.3.1 心理学研究什么?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心理活动情感、意志-心理过程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脾气、内外向-个性倾向和特征2.3.2 心理学对人的心理活动、心理过程及个性倾向等等的研究,都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外语教学方法。1) 十九世

3、纪后期,实验心理学诞生,提出“语言心理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感觉而非思维”,导致了直接法的产生。2) 二十世纪40年代,在巴甫洛夫两个信号系统理论的影响下,产生了自觉对比法。3) 二十世纪40年代以后,在斯金纳新行为主义理论的影响下,产生了听说法。4) 二十世纪50年代,在行为主义心理学和格式塔心理学的基础上产生视听法。5) 二十世纪60年代,在认知心理学理论的作用下,产生了认知法。6) 二十世纪70年代,提出“习得理论”和“监控理论”,倡导自然法。 2.4 教学法理论支柱之三:教育学原理及教育心理学原理2.4.1 教育学研究什么?2.4.2 教育学的发展影响外语教学法:1) 在传统古典教育思想的制

4、约下,只能采用翻译法。2) 捷克教育家认为教育必须“遵循自然”,从而产生了直接法。3) 苏联教育学强调传授“正确的系统的知识”,对自觉对比法的确立起着根本性的作用。4) 美国教育家提出“以学习者为中心”,引导认知法的崛起。 3,对外汉语教学法的基本特点 3.1 汉语语音、词语、语法的特点与教学思考:请根据你学习现代汉语的体会,谈谈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的特点。(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在讲解3.1章节前,先请学生发言,然后教师总结)3.1.1汉语语音的特点与教学1) 汉语的音节是声韵调系统2) 按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教声母,强调送气与不送气的对立3) 汉语韵母有单韵母、复韵母和鼻韵母4) 汉语拼音的学习

5、3.1.2 汉语词语的特点与教学1) 汉语词语有趋向双音节的特点2) 汉语词语缺乏形态变化3) 汉语词语的词义引申特点3.1.3 汉语语法的特点与教学1) 汉语不同层级内部组合的一致性2) 汉语语序的配对特点3) 汉语语序的变式3.2 学习者有无汉字背景的教学特点3.2.1 无汉字背景的学习者认知汉语的特点和教学1) 听说比读写容易2) 书写和识记汉字难3) 利用母语识记汉语词语4) 句式的掌握和应用以简单句为主3.2.2 有汉字背景的学习者认知汉语的特点和教学1) 阅读比听说进展快2) 利用汉字来识记和积累词语3) 受本国汉字(词)意义和用法的干扰 第二章 语言教学法流派介绍 教学重点:各教

6、学法流派的理论基础、教学原则和教学过程教学难点:各教学法流派之间的差异与关联及其选择和应用教学步骤: 1,语言教学法流派 1.1 为什么要学习和了解语言教学法。1.2 国外语言教学法分类之一:按照语言教学特征来分1) 强调自觉掌握的认知派2) 强调习惯养成的经验派3) 强调情感因素的人本派4) 强调焦急作用的功能派1.3 国外语言教学法分类之二:按照教学目标来分1) 以听说实践为主2) 以分析理解为主 2,语法翻译法 2.1 语法翻译法的理论基础:受机械语言学理论的影响很大,相信普遍唯理语法的存在,主张通过两种语言得对比和对译来学习外语。代表人物德国语言学家奥伦多夫。2.2 语法翻译法的教学原

7、则1) 以语法教学为中心,强调系统语法的学习2) 语言材料的内容以能否突出某种语法形式为准3) 运用学习者母语进行课堂教学4) 以阅读和书面翻译为主2.3 对语法翻译法的评价:是外语教学中运用历史最长的一种教学法2.3.1优点1) 奠定了科学的外语教学法的基础。2) 重视语法教学,较适应成年学习者学习语言时重理性分析和重归纳演绎的特点。使学习者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发展了智力。3) 重视翻译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学习者的文学修养。2.3.2不足1) 过分强调语法学习,变学语言为学语法。2) 过分依赖母语,阻碍了目的语思维的形成。3) 忽略口语教学,使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形成较大缺陷。 3,直接

8、法 3.1 直接法的历史背景:十九世纪下半叶,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更为频繁的国际贸易往来,需要大量能用外语进行口头交际的人。外语教学的重心由原来的书面翻译转向口头交际。3.2 直接法的主要代表人物1) 贝力子。德国的直接法实践者。主张按“幼儿学语”的过程和方法来教外语。2) 叶斯珀森。丹麦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学法家。3) 帕默。英国外语教育家。口授法的代表人物。4) 韦斯特。英国外语教育家。阅读法的代表人物。5) 艾克斯利。英国著名英语教材基础英语作者。3.3 直接法的理论基础1) 语言学理论:句本位思想,许多词的具体意义只有在句子中才能得到确定;先口语后文字。2) 心理学理论:冯特“语言心理中

9、起主要作用的不是思维,而是感觉”。3) 教育学理论:夸美纽斯“由事实到结论”,“实例先于规则”。3.4 直接法的基本原则1) 直接联系原则2) 以口语为基础的原则3) 以模仿为主原则4) 句本位原则5) 归纳途径教语法原则6) 以当代通用语言为教材原则3.5 直接法的教学方法及过程:1) 用演示代替翻译2) 用问答代替注入3) 在句中教单词4) 正面纠错。3.6 对直接法的评价3.6.1成就a) 促进了翻译法的变革,为后来的听说法、视听法、自觉实践法和功能法等流派开了先河。b) 制定了一整套练习体系,编出了大批卓有成效、影响广泛的教材。3.6.2不足c) 过分强调幼儿学语的规律,抑制了成年人认

10、知能力的发挥。d) 理性的东西很难用直接法来教学。 4,听说法 4.1 听说法的历史背景:二战期间的美国急需在短期内为军队培养大批外语口语人才。4.2 听说法的主要代表人物:弗里斯和拉多4.3 听说法的理论基础1) 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2) 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4.4 听说法的基本原则1) 听说领先2) 反复实践,形成习惯3) 以句型为中心4) 排斥或限制母语5) 对比语言结构,确定教学难点6) 及时纠正错误,培养正确的语言习惯4.5 听说法的教学过程:口授语言材料-模仿记忆练习-句型练习-对话-读、写练习4.6 对听说法的评价4.6.1意义1) 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促进了外语教学法的发展。2

11、) 建立起一套培养语言习惯的练习体系,有效地提高了外语教学的质量。3) 以句型为教学核心,通过对比预测教学重点难点,更符合学习语言的自然法则。4) 产生大批优秀的听说法教材。4.6.2缺陷1) 过分注意语言结构形式,忽视了语言材料的内容和意义2) 过分重视机械性训练,忽视掌握语言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和活用语言能力的培养。 5,视听法 5.1 视听法产生的时代背景:二十世纪50年代,听说法和直接法都暴露出了一些弊病,法国人在两种教学法的基础上运用的一种短期速成教学法。5.2 视听法的理论基础1) 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2) 心理学:关于感觉和知觉的论述。5.3 视听法的基本原则1) 培养听说读写言语

12、习惯2) 语言和情景相结合3) 排除母语和文字为中介4) 在语言技能的训练中有控制地使用常用词汇和结构5.4 视听法的教学过程:语言材料的展示及感知-理解和记忆-练习和运用5.5 对视听法的评价5.5.1长处1) 将声音和图像结合起来,充分调动视觉、听觉等语言学习的感觉器官,有利于理解和记忆。2) 创造较为真实的语言环境,提高了学习的有效性。3) 在教材建设方面卓有成效。5.5.2不足1) 过分强调语言材料的整体模仿学习,难以用规律性的东西来指导和把握外语学习,从而影响了学习效率。2) 忽视了阅读训练,单纯通过听说来学习,影响了学习者理解和应用语言的精确度。3) 忽视了情景同话语结构的配合,难

13、以满足学习者实际的交际需要。 6,自觉对比法 6.1 自觉对比法产生的背景:二十世纪40年代,苏联外语口语人才的需求量少,教育界重视教育-教养作用,因此对直接法持批判态度,而更多地从语法翻译法撷取养料。6.2 自觉对比法的理论基础1) 教育学:外语学习目的是通过母语与目的语的对比更深刻地认识母语,帮助学习者形成正确的世界观。2) 语言学: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外语的思维物质外壳是母语,因此母语是学好外语的前提。3) 心理学:巴甫洛夫的两个信号系统学说。6.3 自觉对比法的基本原则1) 用母语讲解外语2) 实践要有理论指导3) 理解地模仿4) 文字为基础,四会并重5) 典范的文学语言作为学习的材

14、料6.4 对自觉对比法的评价6.4.1贡献1) 形成了既翻译又对比的具有现代意义的新翻译法。2) 对外语教学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了系统的研究,提高了外语教学法的科学性。6.4.2不足1) 夸大了外语课的政治作用,把外语课视为母语课的补充和附属,知识学习者口语能力低下。2) 走向与直接法相反的另一极端,重视外语知识和理论而忽视其工具作用。6.5 自觉对比法与直接法的综合自觉实践法:是二十世纪50年代末,苏联对自觉对比法的改革。 7,认知法 7.1 认知法产生的背景:二十世纪60年代,随着国际间高科技交流的增加,过去重实践、轻理论,重口语、轻书面语的听说法培养出的单纯的口语人才已不适应社会的需要。需

15、要更多高层次、高水平的外语人才。7.2 认知法的理论基础1) 心理学: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动摇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为认知法的产生打下了基础。奥斯贝尔的两种“学习”理论更是认知法反对听说法的有力武器。2) 语言学: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7.3 认知法的基本原则1) 以学习者为中心,以自学为主2) 在理解规则的基础上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和操练3) 听说读写全面训练4) 利用母语5) 对错误进行有分析的指导6) 运用电化手段,营造教学情景7.4 认知法的教学过程1) 语言的理解阶段:通过教师简单的讲解,引导学习者自己发现语言规则2) 语言能力培养阶段:* 识别性练习* 动作反应练习* 挑选图片练习* 定义练习* 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