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小学生作文现状的几点思考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9365151 上传时间:2023-08-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改良小学生作文现状的几点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改良小学生作文现状的几点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改良小学生作文现状的几点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改良小学生作文现状的几点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改良小学生作文现状的几点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改良小学生作文现状的几点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良小学生作文现状的几点思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改良小学生作文现状的几点思考石油一校 王海燕从事小学语文教学以来,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爱写作,不会写作,到了小学高段,面对写作能力参差不齐的孩子,作文训练成为了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一大难题。如何改良小学生作文现状,不断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我认为只有找到了问题的根源,才能使写作有的放矢。目前小学生写作存在的几点问题1、缺乏写作兴趣从我从事语文教育的实际来看,现在的小学生怕写作文,不愿写作文,老师一布置作文就紧张,感到茫然而无头绪。作文课上总是抓耳挠腮的,觉得枯燥乏味,无话可说,所以作文教学中写作文花费时间多,写作次数少和质量不高这些问题都接踵而来。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首先

2、是老师在训练时从文体、立意、谋篇到谴词造句面面俱到,且字数一般不得少于400字。大多数学生完成这样一篇作文要花费不少的时间。其次,由于一次作文花费的时间多,而语文又不能仅上写作课,写作的次数很有限,每学期仅六至八次作文,训练重点又不突出,学生的写作能力自然难以提高。还有,每次作文要求面面俱到,学生很难取得成功。长此以往,在多次失败的打击下,学生就会对作文产生厌倦、害怕甚至对抗的心理。在这种消极情绪的支配下,又怎能喜欢写作呢? 2、脱离生活实际生活是习作的源泉,是文章的表现对象,如果我们把写作过程归纳为三个阶段,即“感于物”“得于心”“形于文”,那么其中的“感于物”就是对生活的认识与把握了,没有

3、生活的积累,学生的文章就像没有加料的汤,索然无味。其实,生活中可入习作的材料比比皆是,无论是自然景物还是社会上的人和事,只要用心细细观察,处处留意就可得到丰富的材料。然而,我们的教材的视角有时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作文素材不能回归生活,没有真实体验的文章又何谈精彩呢?3、不善词句积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小学高段正是学生汲取知识最快的时期,此时除了认真研习课本,还应注意从课外汲取知识。有位著名语文改革家说得好:语言这东西,在不十分理解的情况下先“吞”下去,随着吸收和积累的慢慢增多,随着生活体验的丰富和知识面的扩展,可以不断地加深理解,只有“吞”进去了,才可能转化为自己的营养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及文

4、化素质,是极有益的。现在,有不少同学词汇贫乏, 说话和写作往往不能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更谈不上生动了。在一篇文章中几乎找不到好词佳句,口语现象严重,文章像记流水帐,不下功夫去积累词汇,怎样写出好作文呢?4、阅读泛而不精“好读书,读好书”是我们语文老师对学生常说的一句话,孩子们在老师的倡议下,在茫茫书海中遨游,诗歌,散文,小说,传记书读了不老少,但到底什么样的书才能称之为好书,我想学生并不很清楚。虽然许多学生书没少读,但一到写作文仍然是形散神亦散,文章写的四不像,这种没有指导性的“放养”就如同信马由缰,又怎能避免不迷失方向呢?一、 提高写作能力的几点探究1、 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旺盛的写作热情

5、,是学生写作的内在动力。小学生在集体的活动中自我表现的意识很强,应抓住这一特点,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这就要求在作文教学中方式要灵活多样,内容要丰富多彩。例如:口语交际、作文竞赛、办手抄报、写通讯报道等一些有竞争意识的活动都是激发学生提高写作热情的好方法。我们要多给学生创造这样的机会,在学生参与过程中要及时给予学生一定的成就感, 这为学生自我表达,自愿表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其次,要多鼓励,少批评,给学生自信心。在批改作文时,对写作差的,切忌讽刺挖苦,应面批指出存在的问题,多说鼓励性的语言;对写作有进步的学生要及时表扬,不断提高他们写好作文的信心。 再次,常交心,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让

6、他们愿意写。现在的学生民主意识、自立意识强。当老师的,一定要放下架子学会倾听,并不失时机的参与进来,使自己成为师生对话中真诚的、值得信赖的“朋友”,这样,学生有话才愿意写出来和你分享。2、 让写作走进生活 要写好作文,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的前提下,让学生有内容可写是至关重要的,这样写起作文来便不会再有畏难情绪。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关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在生活中挖掘写作素材,这样才能通过写生活本身表现某种思想行为,抒发出自己的真切感受,真挚的感情。如当我班同学自发组织的年级篮球循环赛取得第一的好成绩时,让同学们通过习作来品味成功,当同学们参与了一

7、次有意义的实践活动时,让同学们在写作中抒发感慨,当班级发生有争议的事件时,鼓励同学们畅谈看法,当灾区孩子心灵受创伤时,为他们送去一句句暖暖的祝福 叶圣陶先生说过:“认得深切,写出来当然深切,认得浅薄,一无所知,硬写也没法写出。”只有让他们真正了解了,体验过了,才能有更深的感悟,写文章时才能“有感而发”,使文章中的物、情、理融为一体。3、鼓励学生勤写,多积累 写作本身是书面语言的表达,语言是文章内容的载体。没有通顺的语言,或者内容言不达意,都会影响作文的的光彩。因此,平时鼓励学生多练笔,如写日记、观后感、读书笔记等,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水平。要写好作文,其次还要下功夫去积累词汇。这就要求

8、老师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根据学龄特点认真阅读一定篇目的文学作品, 从中汲取语言营养。积累词汇的具体做法是多种多样的, 长期以来,我班学生每日必做摘抄,即从书刊、报纸、杂志上搜集好词好句好段, 并整理在专门的本子上并附上个人评价,一周要求必背两篇。这样,学生在写作文时,就会把这些优美的词语和句子灵活运用到写作中,避免“理屈词穷”,学生的写作水平就会逐步提高。4、在互批中学会借鉴 培养学生批改作文的能力在我看来这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一步。我们要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写,教师批”的单一做法。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比如开展自评、同桌互评、全班互评等活动。学生在作文本上写评语与批注,然后自行反馈交流,有时候意见不统一,还会引起激烈的争论。争论的过程本身就是积极思维的过程。经过多次批改实践,学生不仅准确地记住了写作文的基本要求,而且对这些要求理解得越来越深刻。他会指导别人应该怎样写,不应该怎样写,自然也增强了自己的写作能力。其次,每个人都有机会看到多名同学的作文,这样容易发现、学习别人的长处。别人的缺点、短处,自己引以为戒,从而提高了写作技巧和能力。 以上是本人在作文教学探索中一些浅薄的认识,可能它还不成熟,有待于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但我坚信,只要付出了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 让写作有的放矢王 海 燕新疆哈密石油第一学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