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1.2《齐桓晋文之事》导学案(含答案)-高一语文统编版(2019)必修下册.docx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9365018 上传时间:2023-09-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1.2《齐桓晋文之事》导学案(含答案)-高一语文统编版(2019)必修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教材】1.2《齐桓晋文之事》导学案(含答案)-高一语文统编版(2019)必修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教材】1.2《齐桓晋文之事》导学案(含答案)-高一语文统编版(2019)必修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新教材】1.2《齐桓晋文之事》导学案(含答案)-高一语文统编版(2019)必修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新教材】1.2《齐桓晋文之事》导学案(含答案)-高一语文统编版(2019)必修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教材】1.2《齐桓晋文之事》导学案(含答案)-高一语文统编版(2019)必修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1.2《齐桓晋文之事》导学案(含答案)-高一语文统编版(2019)必修下册.doc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语文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导学案齐桓晋文之事学习目标1、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2、鉴赏本文出色的论辩艺术,品味辩驳技巧。学习重点体味并分析文章在论证说理方面的独到之处。学习过程一、导语设计情景导入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真正做到了百花齐放。其中儒家思想对我国文化乃至政治的影 响都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他们分别被称为“圣人和 “亚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子的齐桓晋文之事。二、检查预习1、知识链接(1)知人论世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孟子是 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

2、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 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 像,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2)作品介绍孟子共七篇,是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 到 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把 读经的传统推向更加狭窄的胡同,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 依据。(3)思想主张性本善(凡人都可以为尧舜)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国君傲然视之)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

3、人。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2、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注意重点字词重点字词读音及句读:便嬖放辟畜妻子庠序孝悌忖度 颁白褊小邪侈则王矣胡眩彼恶知之(2)概括内容,理清思路引导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结合注解整体把握文意。(讨论交流后,教师点拨。)整体把握文意结构和思路第一部分(开头至“王清度之”),主要说齐宣王未实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第二部分(“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从反面论述“霸道”的危害,敦促齐 宣王彻底改弦易辙,放弃新道,实行王道。第三部分(“王曰:吾,不能进于是矣。”到篇末),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3)疏通课文,语言建构(掌握字词句)小组合作

4、讨论,明确重点字词句,写成纸条,教师有选择地采用实物投影的方式,由写 纸条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对重点字、词、句加以讲解,教师点拨、纠错。教师可适当提示下列重点字、词、句(在课文注释“基础”上补充,投影)。特殊句式(1)判断句 是乃仁术也夫子之谓也是诚不能也是折枝之类也是罔民也(2)被动句 百姓之不见保(3)宾语前置句 否定式宾语前置:臣未之闻也(臣未闻之也)未之有也(未有之也)莫之能御也 (莫能御之也) 疑问代词做宾语的宾语前置:何由知吾可也(由何知吾可也) 牛何之(牛之何) “之”字做标志的宾语前置:然则一羽之不举(然则不举一羽)舆薪之不见(不见舆薪)(4)状语后置句 王坐于堂上(王于堂上坐)

5、构怨于诸侯(于诸侯构怨)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 (使天下仕者皆于王之朝立)(5)主谓倒装句 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百姓之谓我爱也宜乎)虚词用法(1)之臣固知王之不忍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一羽之不举 【助词,提宾标志】君子之于禽兽 【音节助词,无义】臣固知王之不忍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一羽之不举 【助词,提宾标志】君子之于禽兽 【音节助词,无义】臣未之闻也 【代词,这件事】 齐桓晋文之事 【助词,的】 牛何之 【动词,至IJ,往,去】 树之以桑(2)若 若寡人者, 以若所为, 古今异义1、吾何爱一牛【爱,3、至于兄弟【至于,5、莅中国而抚四夷也通假字1. 无以,则王乎 【以

6、,通“己”,停止】2. 然则废衅钟与 【与,通“欤”,语气词,表疑问】3. 王说 【说,通“悦”,高兴】4. 为长者折枝 【枝,通“肢”,肢体(一说,折枝,就是折树枝)5. 刑于寡妻【刑,通“型”,作榜样】6. 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己,通“矣”,语气词,相当于“了”【音节助词,无义】好像】王若隐其无罪可以保民乎哉【像,【第二人称代词“你”】求若所欲吝啬】 推广到】【中国,【如果】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4、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指中原一带】6、然后从而刑之【以及,用来推及到】 【妻子,妻子和儿女】【从而,接着就】7. 盖亦反其本矣【盖,通“盍”,何不;反,通“返”,回、归 】8. 行旅皆欲出于王

7、之涂 【涂,通“途”, 道路】其君者皆欲赴想于王【想,通“诉”, 控诉、控告】9. 是罔民也 【罔,通“网”,张开罗网捕捉,引申为陷害】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头发花白,常比喻老人】10. 放辟邪侈,无不为己 【己,通“矣”,表确定语气】成语积累秋亳之末:鸟兽在秋天新长的细毛的尖端。比喻极微小的东西或极细微的地方。不见舆薪:看不见一车柴禾。比喻不下功夫去做。缘木求鱼: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不可能达到目的。发政施仁:发布政令,实施仁政。放辟邪侈:指肆意作恶。衣出食肉:穿着精美的丝绸服装,吃的是肉食。形容生活富裕不饥不寒:不挨饿受冻。三、文本研习1、孟子和齐宣王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孟子

8、说服对方实行仁政,实现王道2、孟子的中心观点是什么?保民而王3、具体第一部分,分三层:第一层:开头至“则王乎”。由对话的开始几句可见谈话双方开始的立场是怎样的?我们先来看看齐宣王想谈的两个人是什么样的人: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晋文公 定乱扶周,破楚救末;皆是春秋时的霸主。可见他喜欢的想谈的就是霸道之事,而霸道和孟 子所主张的王道是两个对立的主张。霸道一一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王道一一以儒家的仁义治理天下这是先秦时代一对相对的概念。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进的,凡是行法家 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便取得胜利。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当世之时, 秦用商君,富国强兵。

9、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 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由此可见,谈话双方开始的立场是完全对立的,而且对方是君王,孟子要想向齐宣王推 行他的仁政看来是不可能成功的。但孟子用一句托词“我没听说过”轻巧的转换了话题,既不得罪齐宣王又回到自己的预 设话题“王道”上来了。我们来分析孟子引入话题的方法:(掌握对方心里,因势利导)(1) 避而不答:孟子托辞“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避开齐宣王的问题而不回答。(2) 转移话题:孟子又巧妙地把话题转移到自己想谈的“王道”上去,婉转地说:“无 以

10、,则王乎? ”使宣王难以拒绝。第二层: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至“是以君子远疱厨也”。(欲擒故纵、 缩短距离)孟子从宣王“以羊易牛” 一事肯定宣王有不忍之心,有“保民而王” 的思想基础。以 其自身行为证明施行王道甚么高不可攀的难事,让宣王树立起施行王道的信心。接着孟子以“百姓皆以为爱也”一句使齐宣王陷入不能自圆其说的尴尬境地,紧接着又 替他开脱,以“臣固知王之不忍”与之作对比,表现出自己很了解宣王,从而博得了宣王的 信任。孟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为宣王辩解,进而借以申明自己的主张:(乘虚而入 由近及远) 指出以羊易牛一事中,羊和牛其实没有区别,同样是“无罪而就死地”,指出宣王思 想行为上的矛

11、盾,又一次使他陷入自己也不能解释的困境中,一直逼得齐王说出“宜乎百姓 之谓我爱也”的话来。孟子从齐宣王来分析:(明知故问步步紧逼)分析齐宣王以羊易牛的原因:眼见那牛惊慌颤抖的样子,不忍杀它;没有见到羊受惊的 样子,故以羊换牛。明确指出这足以说明他有仁慈怜悯之心。最后点明“以羊易牛”一事与行仁政的共通点: 都有怜悯仁爱之心;都有不忍见其它生命受苦及被杀害之心。这正是“保民而王”的基础 这也就解决了齐王缺乏信心的问题。既然有信心去做了,那么齐宣王应该怎么去做呢?来 看第三层。第三层:从“王说”到“王请度之”。阐述齐王之不王,是不为也,非不能也的道理。齐桓王已经承认了自己有不忍之心,相信自己可以行仁

12、政。孟子于是就势举出力足以举 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亳之末,而不见舆薪;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 等例子说明齐桓王只恩及禽兽,却功不至于百姓,这是不肯行王道,而并非“不 能”做到。 劝说齐宣王应把“不忍”之心,扩展至恩及百姓,统一天下的事业上去。这也就明确指出了 齐宣王其实一直施行王道,只是没有做到位而已。孟子为齐宣王指明施行王道的方法:推恩推恩的方法: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2.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3.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明确提出推恩后的结果:1、推恩可以“莫之能御”,天下无敌。2、推恩可以使天下运 于掌上。3、推恩足以保四海。推恩可以如古之人,能超越常人。

13、4、不推恩则无以保妻子。这样就顺其理势,引经据典,加以正面晓喻。说明王道并不雅,最基本的就是“推恩”, “推恩足以保四海”,为齐宣王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四、合作探究1、课文内容和严密的理路化解:本文记录的是孟子和齐宣王的一次谈话,孟子用迂回曲折的方式,劝说齐宣王发 扬仁术,放弃霸道,阐述了 “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在理解课文的时候,首先必须弄清课文严密的理路。课文篇幅较长,表面上散漫无纪,实际上始终围绕“保民而王这一中心论点层次清晰 地步步深入,由齐宣王的不忍之心推出他有行王道的基础,进而论述不行王道是不为,而非 不能。不为王道是因其心存霸欲,所以又力论霸道的不可行及其危害,最后,才展开孟子的

14、仁政蓝图,令齐宣王心动目眩,迫切希望实行王道,于是,孟子又向齐宣王说出了实行王道 的具体措施。全文如滔滔江河,一气呵成,顺理成章,理直气壮,气势磅礴,十分严密。2、迂回曲折的论辩艺术,是理解文章的又一重点化解:要看清文章的三个波折。第一个波折:孟子想向齐宣王道出自己的仁政理想蓝图,碰到的第一个难题是齐宣王的 怕难心理。齐宣王认为王天下很难,而霸天下则比较容易,所以,他说“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针对齐宣王的这一认识,孟子从齐宣王的日常生活入手,巧妙地分析了“以羊易牛”的 事,别具眼光地指出齐宣王不是吝啬,而是有不忍之心,而这不忍之心正是保民而王的思想 基础。再说,孟

15、子的这一番言说,也让人听得顺耳。所以,齐宣王说“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心悦诚服地与孟子站到了同一条起跑线上来了。第二个波折:齐宣王虽然在思想上解决了一些问题,但他又怀疑自己的能力。他说:“此 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意思就是说自己还是没有信心。孟了针对这种思想上的疑难,采用了一组形象而生动的比喻进行说理。这就是“百钧”、 “舆薪”、“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等比喻,指出齐宣王完全有能力保民而王, 只是没有认真去做罢了。这就进一步从思想上为自己陈述仁政理想学说铺平了道路。第三个波折:在孟子发出了“推恩”然后可以王天下的议论后,齐宣王并没有乐意地表 示要去实行,倒是对心中“大欲”念念不忘。那么,他的“大欲”是什么呢?这是孟子必须 认识到并扫清的障碍,否则,王天下的大道理还是不能让齐宣王听到心里去的。所谓能破才 能立,就是这个道理。孟子善于察言观色,他从两人-开始的谈话中就始终没有敢忘记齐宣王想霸天下的企 图,于是,他用“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於诸侯,然彳岌快於心与? ”一激,再故意提出 “肥甘”、“轻暖”、“采色”、“声音”、“便嬖”五项,旁敲侧击地衬托出齐宣王的“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