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莲县志学国民小学九十一学年度第二学期.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9354415 上传时间:2024-02-10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9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花莲县志学国民小学九十一学年度第二学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花莲县志学国民小学九十一学年度第二学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花莲县志学国民小学九十一学年度第二学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花莲县志学国民小学九十一学年度第二学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花莲县志学国民小学九十一学年度第二学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花莲县志学国民小学九十一学年度第二学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花莲县志学国民小学九十一学年度第二学期.doc(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花蓮縣志學國民小學九十一學年度第二學期九年一貫學校總體課程計畫書學 校:花蓮縣志學國民小學校 長:陳建明中 華 民 國 92 年 2 月 1 日2目錄壹、 校務概況一、 學校基本資料二、 課程發展委員會三、 學校現況分析(SWOTS)貳、學校願景與教育目標參、學校工作重點一、 行政二、 教務三、 訓導四、 總務五、 輔導六、 教育特色肆、領域學習節數一覽表一、 領域學習節數分配表二、 每週授課節數分配表伍、各年級教科書選用版本一覽表陸、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及主題統整各領域自編、改編之課程計畫柒、課程教學進度表捌、彈性學習課程計劃表一、 彈性學習課程計畫二、 彈性學習課程內容、實施時間、節數一覽表壹

2、、 校務概況一、學校基本資料(一)學生人數、班級數概況表縣市別花蓮縣校名志學國民小學學校類型25班以上 1224班 612班 6班校址974花蓮縣壽豐鄉志學村中正路120巷10號電話03-8662600傳真03-8661491網址http:/www.jsps.hlc.edu.tw校長陳建明E-mailTeacher01mail.jsps.hlc.edu.tw班級數及 學生人數年級班級數學生數一年級244二年級244三年級238四年級238五年級239六年級245特教班00幼稚園110合計13258(二)學校編制內教職員工資料一覽表職稱校長主任級任教師科任教師特教班教師幼稚園教師幹事專任人事專任

3、會計校護工友游泳池人員約僱人員合計人數1212401100110023二、課程發展委員會 (一)、課程發展委員會成員一覽表類別參加成員及職稱備註召集人校 長:陳建明當然委員、兼委員會主席行政人員代表教導主任:黃義峰總務主任:陸永強教學組長:秦梅心當然委員、含教導、總務等主任及教學組長年級代表一年級教師:施瓊虹二年級教師:邱于芳三年級教師:吳宇凡四年級教師:李 格五年級教師:余光臨六年級教師:陳怡璇每年級教師推選一名領域教師代表語文: 吳宇凡數學:程碧琴社會:巫淑蓉自然與科技:劉康盛藝術與人文:林桂櫻綜合活動:葉靜怡健康與體育:鄭榮祺每個領域一名(七大領域+特色課程領域)家長代表家長會長:楊安邦

4、、顏生富當然委員、含家長會長另推派家長一人參加社區代表社區人士:林玉枝、張瑞雄專家學者大學教授:吳敏而、唐淑華共 23 人(二)、個學習領域課程小組及相關組別成員一覽表學習領域/組別召集人組員工作執掌語文領域(本國語、英語)陳建明吳宇凡、陳怡璇、鄭淑蓮領域課程設計、教材編選與推動數學陸永強施瓊虹、程碧琴領域課程設計、教材編選與推動社會秦梅心程碧琴領域課程設計、教材編選與推動自然與科技黃義峰全中鯤、余光臨領域課程設計、教材編選與推動藝術與人文林桂櫻巫淑蓉領域課程設計、教材編選與推動綜合活動邱于芳葉靜怡、李 格領域課程設計、教材編選與推動健康與體育劉康盛鄭榮祺、謝蕓璟領域課程設計、教材編選與推動三

5、、學校現況分析(SWOTS)因素S(優勢)W(劣勢)O(機會點)T(威脅點)規模全校11班,幼稚園1班,屬小型特殊地區學校,學校規模適當,師生的互動良好。人員編制不足,工作量大,經費短缺。軟體設備尚嫌不足(護士、幹事均一名)實施小班教學精神教學,辦理九年一貫統整課程,累積經驗,逐漸落實志學在地之本位課程近幾年面臨學生增加,每年自然增班,校舍已不敷使用,亟需增建新校舍。設備全校字型建築,興建時間不一,缺乏完整規劃,新舊夾雜,需經費維修,因而激發無限創意目前無活動中心及足夠的普通教室、專科教室,學生活動及教學空間不足。爭取校舍建築經費,可整體一致性規劃,可規劃各學習區及室內外展覽、活動場所遲遲未見

6、補助經費,新設校舍完成時日不可預測,學生人數日增,教室配置需每年變動且嚴重不足環境西倚中央山脈,地處木瓜溪以南,荖溪以北,花蓮溪以西,花東鐵公路貫穿於西,空氣清新景色秀麗宜人,是兒童求學的好環境。本校離市區較遠為農村型社區,文化刺激仍嫌不足,周遭沒有適當的書店等場所,很難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東華大學在志學設校,帶動地方的繁榮,可提供人力上的資源。經濟的不景氣,農村社會的人力及經濟結構,阻礙了社區的發展。學生不同成長背景及家長期望標望,生活水平不一,但皆純真,可愛,活潑,具學習潛能。對自己學習的期望目標均不高。有很多家庭並無法配合學校的學習活動,例如電腦作業、閱讀作業,回家就無法繼續進行。造

7、成學生的困擾。因朝班班有電腦及全人教育的目標發展,讓這些家庭學習環境劣勢的孩子,也能有良好的學習環境。單親家庭多,家庭遭變故學生亦多,學習態度被動,依賴,甚至之學習意願,自我放棄。家長本校的家長配合度尚可,非常尊重老師,對老師的作法多以尊重的態度。有部分對學校教育很投入的家長,給老師很多的協助。本校很多家長因生活的影響,對孩子的教育心有餘而力不足。無法參與孩子的教育,也較無法配合。因家長對老師和孩子的信任,親職教育的推展較為容易。有很多孩子的教育因為沒有家長的幫忙,導致老師要同時身兼兩職(家長和老師),才能對這個孩子真的有幫助。社區資源多數家長能夠配合,社區因東華大學的設立而發展蓬勃。社區可用

8、的社教單位不多,農村社區家長的社經地位不高,資源獲得不易。做好公關,建立人脈參與地方活動,建立良好互動支援系統。透過東華大學的協助,提供本校人力上的資源。少數家長自我意識強烈,不容易溝通。教師年輕、智慧、經驗、活動、創意相互結合,熱忱、愛校、自我成長意願強烈。每年新聘教師數名,教師不熟悉本校的校務發展及年輕經驗不足,稍稍影響學校特色推展。提供研習成長機會,加強資訊能力,建立教學資源網路,建立老師團隊運作制度,協助專業成長。班級數不多,教學、行政兩頭忙,教師成長團體聚會研討時間不足,不利教學研究與課程發展工作。行政人員年輕、充滿活力及創意,全心全力投入工作,深具教育熱忱,自我提昇潛能及意願感情和

9、樂,不自我中心,積極支援教學。員額編制不足,工作量及壓力頗重。推行行政電腦化,減少行政流程,強化校務會議、行政會議,溝通觀念、作法,以減輕工作負擔。事繁瑣碎、人事異動,溝通協調較費時間,工作壓力負荷沉重。貳、本校願景及教育目標項目內容說明學校願景教育是現代社會發展的希望,有教無類、因材施教、拓展學生良好的生活及學習空間,協助、輔導學生在其中快樂自信的遊戲、探索與成長,以充實期學習條件,改善學生學習體質,激發學生學習潛能,使學生適性發展,增益學生五育均衡發展的機會。因此,期盼在長官指導關懷及本校工作團隊的齊心下,發揮專業的精神及專業的知能,發揚人文理念,經營學校成為安全的、健康的、充實的、精緻的

10、、全人的教育園地。結合全校師生的力量走出處境不利的情境,提供安全健康快樂充實的教育思維,凝聚工作團隊和諧,蛻變成為充滿奔放活力、多元創意及生機無限動力,開啟學校發展的新契機。學校在教育過程的參與中,落實均衡五育發展的策略,提升教育品質,保障學生受教權,使學生素質日益成長,全校師生生活的有品質、有尊嚴、有快樂、有希望。全校師生互動的過程中,逐漸有效的建構開放多元的民主氣氛,以人性化的教育理念,成啟繼開,真誠同心的為志學國小寫歷史,以最少限制的學習環境,提供多元探索以創造教育均等機會,成為學生永續發展的有效原動力。老師敏覺時代的脈動、教育改革的圓融漸進,落實專業自主,提升專業知能,以縮短城鄉教育差

11、距,促進教育的多元績效,培育學生適性發展,成就重素質、重能力、重知識的人才,將來回饋社會,以奠定社會現代化的基石。師生重視本土文化的薪傳,傳承地方特色,明白先民生活文化風貌;推展藝術欣賞之旅,落實藝術生根,讓藝術人文的芬芳躍動心靈改革,使學生成為有涵養、有氣質的現代國民。培育師生疼惜大地、關懷、尊重自然的生活信念,拓展環保空間,珍愛本土資源,使人與自然環境的和諧永續發展。基於上述思維,本校的願景以安全、健康、快樂、充實、精緻、全人的教育情境,培育自信、尊重、關懷、和諧、互助特質的現代國民。具體策略廣開學習之門-一切作為在協助學生快樂自信的成長,提升五育均衡發展的機會。(一) 重視生活教育 (六

12、)人文素養的涵育1. 校長的小客人 1.建立學生個人生活史資料2. 整潔自我檢核表 2.書畫藝術欣賞教育3. 實施溫馨日 3.視覺藝術的提倡4. 提升生活教育內涵 4.重視書法教育5. 重視民主法治教育 5.一人一笛活動6. 落實環境保護教育7. (七)開放學習的探索之旅(二) 強化學生安全教育 1.快樂的班級特色活動1. 繪製校園危險地圖 2.聯合社團活動的建構2. 重視學生安全教育 3.班刊、校刊的編輯3. 善用有毒植物教材園 (八)調整學生的體適能(三) 提升學生基本能力 1.落實體適能活動1. 圖書室利用教育的強化 2.重視午餐教育2. 基本能力的檢核 (九)重視教師研修活動3. 礦物教材園的設置 (十)珍惜與善用社會資源(四) 建立學生學習信心 1.重視家長會的經營 1.小朋友的天地發表作品 2.班親會的運作 2.學習心得發表會的推展 3.整合社區資源 3.榮譽制度的推展 (十一)重視終身學習教育(五) 改善學生的學習條件 1.推展終身學習活動1. 雙語教學的嘗試 2.成立媽媽親子讀書會2. 電腦教學的實施 參、學校工作重點學校處室工作重點行政一、校務推動二、行政電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