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自强少年始》说课石会会.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9352367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生自强少年始》说课石会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生自强少年始》说课石会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生自强少年始》说课石会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生自强少年始》说课石会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生自强少年始》说课石会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生自强少年始》说课石会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生自强少年始》说课石会会.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生自强少年始说课材料 大峪三中 石会会一、说教材(一)本框内容的地位本框题是七年级下册教材第四课人生当自强的第一框人生自强少年始,本框主要分析了什么是自强、自强的主要表现,分析了自强与成功的关系,指出青少年要自强,不要自弃,为下一框少年能自强介绍培养自强品质的方法作了铺垫,也为帮助学生树立自强品质、尝试做自强少年作了铺垫。 (二)本框内容的实际意义步入初中阶段的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开始有了强烈的独立自主意识,要求自立、自强。在学生对自尊、自信、自立有了初步认知和体验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把自立、自强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认识到告别依赖、走向自强是人生的必然,掌握自立自强的正确方法,走向自立之路

2、,做自强之人。 二、说学生七年级学生的学龄特点,使得他们身上自立自强精神非常缺乏,有的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少数学生遭遇到家庭变化、学习上的挫折之后,无法正确面对,易产生自弃心理。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采用一些方法,如活动探究法(讲故事、调查等)、思考评价法、讨论学习法、分析归纳法等进行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思考,积极主动地自主学习。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知识结构、内容分析,结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其心理特征,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初步感受到自强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巨大作用;积极培养自强的生活态度,树立自

3、强观念,明确自强要从少年开始。 能力目标:能对比分析自强与自弃,逐步养成辨别是非的能力;培养自尊、自立、自强精神知识目标: 知道自强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美好的道德品质;懂得自强的含义、了解自强精神的表现、作用; 区分自强与自弃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自强的意义和作用是本节的重点。确定为重点的依据是:一个人的成功与否有许多复杂的因素,主要取决于主观上是否努力、是否自强不息,讲清自强的意义,才能激发学生培养自强品质的愿望。(2)自强的含义及其精神表现是本框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确定为重难点的依据是:学生的认识水平特点决定了学生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易产生疑惑。突破方法是通过创设情境,

4、从具体材料出发正确引导学生从实践到理论、从具体到抽象。突破方法是根据学生实际设计了真实故事、名人、名句、名言,读寓言故事思考交流、师生互动等活动,从正反两方面来体会自强的意义,进而产生要主动探究培养自强品质方法的强烈愿望。这也为下节课培养自强品质方法打下基础。 五、说教法: 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主要采取了 (1)多媒体电化教学: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运用影像、图片、声音等再现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分组合作、主体参与、活动探究: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设置,组织学生分组合作探究,班内交流,引导学生全程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认知和体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创设

5、情境:利用影像资料 感动中国洪战辉艺术感染力,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引导学生情感上作出正确选择从少年开始就要自强,培养学生的生活态度。 六、说学法: 现在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许多事情由家长包办代替,使得学生们身上自立自强精神非常缺乏,少数学生遭遇到家庭变化、学习上的挫折之后,无法正确面对,易产生自弃心理。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通过以下环节的设置:创设情境体验自强;合作探究感悟自强;分析材料学会自强;内化知识我要自强。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思考,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升华情感。 七、说教学准备和教学手段: (1)学生准备:结合教材内容收集一些古今中外优秀人

6、物的故事。 (2)教师准备:根据学生情况分组;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八、说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增强学生情绪体验,引出课题。多媒体展示:废墟中的芭蕾舞者李月启发提问(多媒体展示):请同学们讨论李月是靠什么成为芭蕾女孩的?(引发学生思考分组合作探究、讨论、总结发言得出自强精神的含义。) 设计意图 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人内心的感化,因为学生都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活生生的人,欲先动其心,必先动其情,先要在情感上引起学生的共鸣,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通过同龄孩子的事例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对这一概念更容易接受。引导学生在阅读与思考中,自主感悟到面对残酷的生存挑战,只有强者才能生存,让学生体会到在

7、现代社会中我们要做生活的强者,从而产生想培养自强品质的强烈愿望,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归纳出自强的含义。 板书:自强的含义(幻灯片) 教师引导:李月就是凭着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从一个梦想即将破灭的小女孩开始成长为一个成功的芭蕾舞者。同学们,自强是一种精神,一种美好的道德品质,对一个人的成长作用巨大。初中阶段是学习知识、培养道德、增长才干、发展自己的最佳时期,我们应向洪战辉学习,主动培养自强的品格,让自强的品格成为我们努力学习,奋发进取的动力。 多媒体展示课题: 人生自强少年始 阅读课本47页“非洲奥兰治河羚羊“材料,写出感悟。 提示:苟安者弱,拼搏者强;自强者昌,自弃者亡。

8、老师寄语:生活要自立,人生当自强。 做人要像莲花一样,上帝给了自己淤泥,她却成就了冰清玉洁,清香逸远的品质。 板书: 自强,成功的动力活动二:互动平台小小故事会(图片欣赏、名言欣赏) 请同学们讲述你所知道的古今中外名人自强不息的故事。 配合学生讲述的故事,多媒体展示一些学生熟知的自强不息的名人图片,适当补充相关内容。有林则徐,郑和,詹天佑,戚继光,张海迪,桑兰,贝多芬,海伦凯勒等。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从自己所熟知的先进人物的自强事迹中体会自强对个人和国家的重要作用。实现从实践到理论的突破,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认知和体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们了解

9、的自强不息的事迹很多,这也说明自强精神表现在方方面面。请大家根据同学们讲述的故事,结合教材内容思考:在现实的学习生活中,自强表现在哪些方面?自强有什么作用? 板书:自强的主要表现 学生分组探究,以小组为单位推选发言人在班内交流。(配合多媒体展示自强的表现) 活动三:探索发现 (多媒体展示)材料两则 “哈默”的故事(美国)、撅来之食(中国) 师:哈默的经历告诉人们:“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这一秒不失望,下一秒就有希望;前一级台阶踩牢,后一级台阶才会再踩在脚下;对每一次擦肩的机遇都不是观望,而是毫不畏缩地抓牢,才会赢得最大的成功!无数成功者的经历都在生动地诉说着一个简单的道理:唯有自强,才能成

10、功,自强是成功的内在动力,自强是通向成功的阶梯! 不吃“撅来之食”是一种精神,一种做人的尊严! 学生:总结探究结果 教师小结: 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自己主观上想不想自强,往往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无数成功者的经历,都生动地说明了自强品质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 (多媒体展示学生探究的结果)自强,是一种精神,一种美好的的道德品质,对一个人的成长有具大作用。自强,是一个人活出尊严、活出个性、实现人生价值的必备品质。自强,是人们健康成长、努力学习,将来成就事业的强大动力。自强,通向成功的阶梯。活动四:读寓言,想道理多媒体展示:云雀的故事 启发提问(多媒体展示问题):一只展翅飞翔的云雀

11、为什么会成为蚯蚓的手下败将? 学生思考、讨论、发言 设计意图 通过正面事例的激励和引导,使学生充分认识自强的重要作用,而反面事例的警醒和教育,更使学生认识到缺乏自强的人将一事无成。突出自强的重要意义。 教师小结(多媒体展示): 2 、要自强,不要自弃 这则寓言说明了:自强是通向成功的阶梯 , 自弃必将走向死亡 .自弃与自强是对立的。 自弃:是指自己懒惰成性,得过且过,不求上进,不思进取。 教师小结:(多媒体展示)自强与自弃的关系 生活不会抛弃每一个有希望并为之不懈奋斗、不断追求的人。我们是祖国的希望,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刚刚踏上人生的征程。为了祖国、为了家庭、为了自己,我们要自强,不要自弃,

12、决不可学云雀而要像雄鹰那样,展翅飞翔,从少年开始就要自强。 九、穿珠成串知识小结 多媒体展示:人生自强少年始 一、自强,进取的动力 1、自强的含义 2、自强精神的表现 3、自强不息的作用。 二、自强,通向成功的阶梯 1、自强品质对成功人生具有重要意义。 2、要自强,不要自弃 拓展延伸 多媒体展示问题:请你谈谈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中,你将如何实现你的梦想与追求?并写出自己的自强格言。全班交流。学生结合自身学习和生活实际,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运用课本知识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内化知识,提升能力。 十、说教学反思 1、学生课前准备不充分、课堂上不积极思考和发言,会影响到本框题的授课。故,课前要做好相应的预习与前期准备工作。 2、课堂上的活动,会占用较多时间。因此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把握好教学节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