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期末统一试卷.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9352225 上传时间:2022-11-1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期末统一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七年级语文期末统一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七年级语文期末统一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七年级语文期末统一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七年级语文期末统一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期末统一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期末统一试卷.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语文期末统一试卷满分:120 分 时间:120分钟 书 写(6分)请将下边四句话写在书写格子内: 自主学习 勤于思考 主动实践 大胆探究(此题根据抄写文字和卷面书写水平综合评分,后边的答题文字都要认真书写)读(54分)一古诗文背诵与默写:(9分)1海日生残夜,_。2_ ,谁家新燕啄春泥。3_,听取蛙声一片。4学而不思则罔,_ 。5_,不亦乐乎?6日月之行,_;星汉灿烂,_ 。7写出你自己在课外阅读中已背诵的诗句:_,_ 。二用批注的方法阅读下文:来啊,男孩,爬到我的树干上来荡秋千,来快活快活!一棵大树美 谢尔?西弗斯汀著 陈丹燕译 从前有一棵树,她很爱一个男孩。每天,男孩都会到树下来,把

2、树的落叶拾起来,做成一个树冠,装成森林之王。有时候,他爬上树去,抓住树枝荡秋千,或者吃树上结的果子。有时,他们还在一块玩捉迷藏。要是他累了,就在树荫里休息,所以,男孩也很爱这棵大树。树感到很幸福。日子一天天过去,男孩长大了。树常常变得孤独,因为男孩不来玩了。有一天,男孩又来到树下。树说:“来呀,孩了,爬到我的树干上来,在树枝上荡秋千,来吃果子,到我的树荫下来玩,来快活快活。”“我长大了,不想再这么玩。”男孩说:“我要娱乐,要钱买东西,我需要钱。你能给我钱吗?”“很抱歉,”树说,“我没钱。我只有树叶和果子,你采些果子去卖吧,卖到城里去,就有钱了,这样你就会高兴的。”男孩爬上去,采下果子来,把果子

3、拿走了。树感到很幸福。此后,男孩很久很久没有来。树又感到悲伤了。终于有一天,那男孩又来到树下,他已经长大了。树高兴地颤抖起来,她说:“来啊,男孩,爬到我的树干上来荡秋千,来快活快活。”“我忙得没空玩这个。”男孩说,“我要成家立业,我要间屋取暖。你能给我间屋吗?”“我没有屋,”树说:“森林是我的屋。我想,你可以把我的树枝砍下来做间屋,这样你会满意的。”于是,男孩砍下了树枝,背去造屋。树心里很高兴。但男孩又有好久好久没有来了。有一天,他又回到了树下,树是那样的兴奋,连话都说不出来了,过了一会,她才轻轻地说:“来啊,男孩,来玩。”“我又老又伤心,没心思玩。”男孩说:“我想要条船,远远地离开这儿。你给

4、我条船好吗?”“把我的树干锯下来做船吧。”树说:“这样你就能离开这里,你就会高兴了。”男孩就把树干砍下来背走,他真的做了条船,离开了这里。树很欣慰,但心底里却更难过。又过了好久,男孩重又回到了树下。树轻轻地说:“我真抱歉,孩子,我什么也没有剩下,什么也不能给你了。”她说:“我没有果子了。”他说:“我的牙咬不动果子了。”她说:“我没有树枝了,你没法荡秋千。”他说:“我老了,荡不动秋千了。”她说:“我的树干也没了,你不能爬树。”他说:“我太累,不想爬树。”树低语说:“我很抱歉。我很想再给你一些东西,但什么也没剩下。我只是个老树墩,我真抱歉。”男孩说:“现在我不要很多,只需要一个安静地方坐一会儿,歇

5、一会儿,我太累了。”树说:“好吧,”说着,她尽力直起她的最后一截身体,“好吧,一个老树墩正好能坐下歇歇脚,来吧,孩子,坐下,坐下休息吧。” 于是男孩坐在了树墩上。 1文中有两处写了“树感到很幸福”,其实这两个“幸福”的含义有所不同。老师为前一句加的批注是“幸福源于相亲相爱!”请你结合文章内容,为后一句加上恰当的旁批:(3分)幸福源于_ !(限四字)2长大后,男孩很少来看大树,就是在仅有的几次中,男孩每一次对大树开口说话,都离不开一个“_”字,对此,你有什么看法?(4分)答:_。3文中的大树真让人感动,也许她还会让你浮想联翩。请你用一句诗或一句格言,来表达你对她的赞美。(3分)答:_。4请你为这

6、篇文章补上一个富有深意的结尾:(5分)又过了好久,男孩重又回到树下。_三带着想象阅读诗歌,然后答题:在天晴了的时候,该到小径中去走走 在天晴了的时候 戴望舒在天晴了的时候,该到小径中去走走:给雨润过的泥路,一定是凉爽又温柔;炫耀着新绿的小草,已一下子洗净了尘垢(gu);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试试寒,试试暖,然后一瓣瓣地绽透;抖去水珠的凤蝶儿在木叶间自在闲游,1给诗中加点的字注音:(3分)小径( ) 胆怯( ) 绽( )透2诗歌的语言是凝炼生动而意蕴丰富的。阅读中,要善于抓住关键的字或词加以品味,体会其中的诗情画意。请在诗中选择一个你认为最生动的字或词加以品析,说说它好在哪里?(

7、4分)答:我认为用得最生动的是( )。因为:3读诗离不开想象。在这雨过天晴的环境里,小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都生动起来,请你结合诗歌内容,发挥想象,选择其中一种,具体描写出它在这个环境中的情态。(50字左右,5分)四阅读书信,然后答题:读书不能只读一个月寒假我该读什么三毛:我是个学生,平常课业压力甚重,在课余只能阅读一些翻译作品和中国作家的散文及报章杂志的文章。个人对文学非常有兴趣,但涉猎不多,常感心虚,现在寒假到了,有一个月的假期可以好好的研读,希望能有些许的收获,能否请您推介一些值得阅读的好书或学习的方向。盼回音。 敬祝安好!史及尧敬笔史先生:在我的看法里,念书的人往往有许多不同的心态和

8、要求。有些人将读书当做一种松驰紧张生活的消遣,这种人,便可能看些轻松而不太费心的书本或杂志,看完熄灯安睡,这对健康有益,是极好的娱乐。也有一种人,将读书当作人生的特种兴趣,他们看书可能便有了更进一步的品味与境界,是比较深入的 。更有一种人,将读书视为人生最大的事业,既然是事业,便必然有计划与经营 ,一步一步来,慎重的挑,仔细的读,甚而阅书之后,用文字记下心得或发表感想,是更有组织的看书法。我个人,很有趣的是,以上三种心态与要求,多多少少都包括了在内,并不是只有一种心态,这么一来,时间便占去很多,可是甘心 。总觉得,既然我们身为中国人,对于丰富的中国文化便当首先去涉猎才好。思想性的文字与书籍,我

9、爱老子、庄子、孙子和孔子。文学部分,以我的浅见, 红楼梦与水浒传是白话文学中极易引人入迷的两本好书,不过水浒后几十回便不太喜欢了。先从红楼梦看起是一个好开始,因为它涵盖的东西太多太广太深,而又绝对不枯燥,是伟大的书。至于翻译作品,我的看法是,要译笔好的才看,译笔好不好,细心看上数页便可了然。如果时间不够,流行畅销小 说便先不要看了除非你只是想看了消遣。相信世界名著,它们是经过千锤百炼的著作,必然不会太坏。如果一时不能看大部头的书假设你已在看红楼梦了,那么西方的文学,可以先看短篇小说。我个人极爱海明威的短篇,也深喜马奎斯。毛姆的作品故事性强,初看是引人的,他的短篇也好。旧俄作家的文字中,人性的光

10、辉明显而深刻,只怕初看的读者对于那些极长的人名会不耐烦,忍一两本,便顺了。文学的领域浩如烟海,你信中说有一个月的时间,这很少。一个月,慢慢看 一两本书,看出心得来就不错了,这么短的时光,要说什么才好呢?登堂入室需要长期的培养,用一生的热爱去对待书本都是不够的。如果我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只一个月,我便去看一本法国作家圣厄佐培里著的小王子。用一个月去看它,可以在一生里品味其中优美的情操与思想。也是绝对不枯燥的一本好书。一说文学,便很急,写来不能停,但是,你只有一个月,便就此停笔吧。谢谢你。祝多些时间!三毛上1当我们对有些词语不太理解时,要注意结合上下文揣摩其含义。请说出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11、涉猎:_浅见:_2三毛在信中对史及尧提出了很多好的读书建议,请从中概括出三条:(3分)_3三毛说,读翻译作品,要译笔好的才看,“译笔好不好,细心看上数页便可了然”。我们在前面读过的一棵大树就是一篇翻译作品,你认为它的译笔好不好?请结合具体的语句谈!(4分)答:_4像史及尧同学一样,我们也将迎来一个寒假,这是读书的大好时机。下面是一张好书推荐卡, 请你来向大家推荐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6分)好 书 推 荐 卡时间2003、1作 品作 者国别作品的主要内容我读后的主要感受写(60分)作文一:续写寓言。下面两段话是一则寓言的开头和结尾,请你发挥想象,为它补上合理的情节,使之成为给人启示的寓言故事。飘

12、落的树叶在那高耸入云的大树上,好几片叶子慢慢地发黄了。黄叶毅然和树枝告别。 树枝对黄叶说:“我们在一起相处得很好啊,你为什么要离开这里呢?” 冬去春来,大树的枝头上渐渐地又长出了一片片嫩叶,没有多久,整棵大树又变得葱葱绿绿起来作文二:礼物,可以传达情感;可以奖赏成功;可以纪念物事;也可以表达特殊的意味。我们每个人都会在生活中收到或送出礼物,并在其中体会到各种人生滋味。请围绕“礼物”这一话题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真情实感。文体不限,600字以内。七年级语文统一测试评分说明给阅卷老师的话 亲爱的阅卷老师,如果说此前是我们在考学生,那么,此刻学生在考我们。这份试题许多处没有所谓“标准答案”,我们不要以自己的思维习惯和个人好恶去评价学生 。要饱含爱生之情,细心琢磨学生的答题思路,认真揣摩学生的答题结论,善于发现学生答题思维过程中的亮点,一句话,公平公正、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