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一起成长.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9351436 上传时间:2023-08-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与孩子一起成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与孩子一起成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与孩子一起成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与孩子一起成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与孩子一起成长.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与孩子一起成长 谷城县冷集镇双桥中心小学 姚元元 宋雪飞所有的孩子都是天真无邪的,他们生活在家庭这个小环境里,同时又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里,大环境里,他们那单纯的心灵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侵蚀,所以作为父母要呵护孩子的成长,关爱孩子的健康,培养孩子的习惯,开发孩子的智力,健全孩子的人格。孩子是父母的第一个朋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做父母的要注意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给孩子树立榜样,言传身教,叫孩子做到的我们父母率先垂范,当孩子有错误,及时帮助纠正,所以说孩子的成长,也是做父母的成长,我们与孩子一起成长。一、要给孩子表达爱的机会。现在的孩子智商都不成问题,重要的是情商的提高。当孩子把她的零食给你

2、分享时,你不要以任何理由拒绝,让孩子知道没有一味的索取,还有给予,要懂得感恩。儿子在刚上幼儿园时,都会把学校发的饼干吃一半留一半拿回家,他说非常好吃要全家人分享。这虽然不算什么,但至少儿子在拿到饼干时能想到家里还有父母没有吃到。说明他是一个孝顺的孩子,懂得感恩的孩子。在家里,他会帮助我们打扫卫生、洗碗、抹桌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街上看到一个乞丐时,他都会拿个硬币给他,我们不会因为那个乞丐是个骗子而让孩子漠视所有的弱者。二、用平等与尊重,和孩子有效沟通交流是打开心灵之门的最好的钥匙。我们作为孩子的父母要让孩子的心灵之门永远向我们敞开,让父母和孩子永远成为最好的朋友。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孩子的尊重

3、,没有尊重的教育是注定要失败的。尊重的表现一是做人父母的对待孩子提出的合理要求要言出必行,赢得孩子的信任,从小培养孩子诚实守信的好品行。如果父母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的一拖再拖,或用假话唐塞孩子,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孩子的信任,使孩子办事敷衍不认真,遇事半途而废失去自信。二是在家庭里,对孩子我们更应该提倡情感式的教育方法,不搞一言堂,用强制的办法管制孩子。作为家长我们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见。我曾给孩子报了一个珠心算培训班,想通过学习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儿子上了一段时间后,随着学习的深入感觉有些难,就说:“太难了,我不想上了!”我就鼓励他说:“别急,刚开始一定有些难,习惯了就好了!”一个月以后,我发现儿

4、子学习的兴趣越来越小,我问他想不想学了,他说不想。于是我就让儿子从珠心算中退了出来,并不是我迁就孩子,而是我认为,没有什么比保护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更重要的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主要通过自身充满尊重的行为去感染孩子,让孩子在生活细节中体现出对他人的尊重。在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中,我高兴地看到儿子已将尊重内化为习惯。三是要学会经常用鼓励欣赏的目光和语言与孩子交流,使孩子更乐意把父母当作知心朋友向父母倾吐心里话。对于还是小学生的孩子,我们做父母的要从小处入手,及时了解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有哪些朋友,在学校听到哪些有趣的故事和新闻,班级里有哪些新鲜事,是否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得到老师表扬没有等,

5、通过孩子的回答了解孩子的精神面貌,以及他思想动态。观察孩子的判断能力,以及孩子的是非标准,等到孩子说完,视情况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孩子平等交流。如果作父母的能对孩子每一个细微的情绪波动,不要想当然而做到及时沟通心中有数的话,那么在孩子与父母之间必定架起的是心心相印的桥梁,孩子在这样愉悦、自信、健康的环境下也必定会成长为一个宽容、大度有包容心,理解幸福并懂得珍惜幸福的人。三、培养良好的学习阅读习惯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有段名言:“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的一切习惯都是从童年开始的。从小养成的良好习惯会伴随人的一生

6、,时时处处都在起作用。习惯是一种多么顽强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从小就应该建立一种好习惯,通过教育,通过陶冶,直至让习惯成为自然,终生不忘。(一)营造好环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重要保证。家长是孩子第一任教师,是监督、教育孩子并使之健康成长的第一责任人。为了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每个家长都有责任和义务为孩子提供优质的后勤服务,做孩子学习的好帮手。家长可根据具体情况,尽可能地为孩子提供一个舒适、简洁、安静的单独学习空间,属于孩子自己的学习、休息的环境,各种读物分门别类,整洁有序,便于阅读和查寻。家长也可以将孩子的小房间稍作装饰,使其更具有书

7、香气息,让人一进房间就产生读书的欲望。总之,家长要尽己所能为孩子营造环境氛围,把他们逐步引进书的世界、知识的海洋。(二)掌握好方法与孩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经常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自己在学习中总结的一些好的经验希望孩子能够借鉴,总结出的一些教训希望孩子不再重蹈覆辙。对孩子来说,就需要我们家长来带,例如孩子学习时家长也在看业务书,在学习,而不是在看电视、在打游戏。教孩子去实践一些好的学习方法,例如与孩子一起阅读,每读完一篇文章或故事,可以向孩子提一些简单的问题,检查孩子听了多少,理解了多少,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从小养成认真倾听和思考的习惯,同时也能逐渐提高孩子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

8、力。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读散文使人宁静,读小说使人认识社会和人生。”为把孩子引入一个高尚的精神世界,为今后的人生打好“精神的底色”,要让孩子爱上阅读。儿子两岁时我给她读故事,一本枕边故事书里有三个故事,第一篇是丑小鸭的故事,儿子天天要求我讲这个,后面的不要听,一连十天过去了,我真得不耐烦了,想要放弃,可是儿子不听故事不好好睡觉,无奈我只得读给他听,忽然有一天晚上,我打开故事书的第一页,刚读了一个字,儿子就一字不差地“读”出了整面故事,我很惊讶,也很兴奋,后面的都是这样,一个两岁的小孩听了十来天的故事,他自己能复述出来了。这给我莫大的鼓励,从此以后,我从来没有间断过给他读故事。也许从那时起儿子就喜欢上了阅读。到现在,晚上只要儿子上床的早,我们都会给他读书(怕他躺着读影响视力),历史、作文都有。上一年级他已学会了写日记,虽然有时写得不是很好,但至少能把意思表达清楚。俗话说“身教重于言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言传带给孩子的是感性认识,而身教则让孩子得到理性的升华。“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的一言一行会直接“克隆”在孩子的身上。因此,作为家长,我们千万不可不拘小节,要时刻牢记,你的形象时刻都会映入孩子的大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