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科技对社会的影响》活动方案.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9349587 上传时间:2023-10-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历史《科技对社会的影响》活动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九年级历史《科技对社会的影响》活动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九年级历史《科技对社会的影响》活动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九年级历史《科技对社会的影响》活动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九年级历史《科技对社会的影响》活动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历史《科技对社会的影响》活动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历史《科技对社会的影响》活动方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技对社会的影响活动方案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知道近现代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成就,了解重大科技成就给社会带来的影响,并能够对其进行初步地辩证分析,形成正确结论,撰写探究报告,进一步培养提高分析、归纳、总结、表达等诸多能力。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网络、图书馆、社会调查等多种途径,搜集文字、图片、音像、实物等相关资料,进一步熟悉掌握历史学习探究的基本途径;能够对所搜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整理,并得出自己的结论,做到“论从史出”;小组分工合作,形成集体智慧与个人特长的最佳组合方式,促进组织管理方法的完善。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较为充分地体会到人类文明发展的智慧结晶,理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增强崇尚科学的

2、意识,了解科技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树立健康的科学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通过小组分工合作,全班集体交流,增强学生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的意识。重难点分析重点: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科技对社会的影响。前面三个子探究主题,在归纳“20世纪以来的科技成果”的基础上,分别从“科技与生活”,“科技与家乡的变化”等方面进行了探究与学习。本子探究主题重点探究的是“科技与社会”,引导学生从更高的社会层面,在更广阔的领域,多角度感受与探究科技对社会的影响。难点:树立健康的科学意识。辩证地分析科学对社会的影响,树立健康的科技意识,对于初中学生来讲,有一定的难度。通过小组探究学习活动,搜集、阅读相关的资料,可以更

3、深切感受到科技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危害人类;它可以使人类文明获得巨大的进步,也可以被用来制造毁灭性武器、破坏生态环境和导致资源枯竭。更好地理解科技是一把双刃剑,要解决这些矛盾,需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树立健康的科技意识,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妥善把握人类社会自身发展的未来。活动建议方案一、活动任务多角度探究科技对社会影响。二、活动内容1.说明本子课题学习探究活动的任务与目的。2.在教师的指导建议下,分为“科技与经济的发展”、“科技发展与教育”和“科技与社会灾难”等三个学习探究小组。其中“科技与经济的发展”学习探究小组,以科技革命为研究对象,重点探究科技革命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科技发展与

4、教育”学习探究小组,从学习社会的形成角度,探究科技发展对教育,也就是对人的终生发展的影响;“科技与社会灾难”学习探究的主要目的是:初步了解科技在完善生活、推动文明进步的同时,又引发了哪些巨大的社会灾难?全面把握科技对社会的影响。3.各小组明确组内分工,讨论确定课堂展示的人员与形式。4.各小组成员围绕自己的探究主题,查找、整理、归纳相关资料,得出初步结论。5.教师根据各小组的不同情况与要求,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6.成果展示,讨论交流,提高能力,形成正确认识。展示要求:(1)各小组展示自己搜集到的相关资料,说明其出处及其历史价值,做到史料与观点相统一,表达条理清楚。(2)小组互评。(3)师生共同综

5、合归纳,全面分析,归纳科技对人类社会的积极与消极影响,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形成健康的科学意识。三、活动组织方式:合作学习1.小组内分工合作,搜集有关科技对社会的影响方面的材料,互相完善、归纳找到的资料,讨论展示方式。2.课堂上不同小组的展示对其他小组都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小组间可以互相学习和交流。四、活动评价方式活动过程评价:教师观察学生表现,及时进行激励性评价。活动成果评价:小组之间依据评价表进行互评。五、课后延伸1.撰写心得体会。参考题目:“现代社会与终生学习”。2.撰写小论文。参考题目:“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的未来”。六、活动设计及流程(注: 表示教师活动;表示学生活动。)学习评价一、过

6、程性评价(1)活动评价量规表评价项目等 级个人自评教师评价优秀良好合格活动中搜集整理的资料内容丰富,有针对性,经过筛选、加工。有针对性,没有经过筛选,加工。内容一般。活动中的态度、表现出的能力积极、主动参与,能较好完成任务并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按要求参与,完成任务。被动参与,任务完成得一般。组内合作过程有明确的分工且任务目标明确。有分工但目标不明确或目标明确但分工不明确。目标、分工都不明确。展示活动上的表现展示成果主题突出,效果明显;认真倾听,积极回答问题。展示成果主题突出,效果一般;认真倾听,能回答问题。展示成果能够体现主题,效果一般;能够倾听。备注:A本项评价采取个人自评和教师评价。B本项

7、评价满分为100分,个人自评和教师评价各占50%。其中每项优秀25分,良好20分,合格15分。(2)评价方案设计意图重在评价学生收集、整理资料,提炼资料的能力,鼓励所有学生投入活动,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述能力。二、终结性评价(1)学生作业评价量规表评价项目等 级同伴互评教师评价优秀良好合格观点正确。基本正确。大部分正确。内容丰富,材料真实,有分类。较丰富,材料真实,不分类。不够丰富,材料不够真实。论证论据充实。论据较充实。论据不够充实。语言条理清楚。条理较清楚。条理不够清楚。备注:A本项评价采取同伴互评和教师评价。B本项评价满分为100分,同伴互评和教师评价各占50%

8、。其中每项优秀25分,良好20分,合格15分。三、评价方案设计意图重在检测和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鼓励所有学生投入活动,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述能力。科技对社会的影响总结与反思北京市三帆中学 薛纪国对科技对社会的影响学习探究活动的设计,实施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反思,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首先,在学习目标的设计方面,努力追求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体现。就是将知识的探究,能力的培养,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寓于方法与过程之中。教师指导学生有目的的通过网络、图书馆、社会调查等多种途径,搜集文字、图片、音像、实物等相关资料,进一步熟悉掌握历史学

9、习探究的基本途径,也是一个掌握与主题相关的基本知识的过程,一个进行探究实践的过程,一个能力培养的过程,一个进行心灵体验、感悟科技发展的过程。其次,教师要帮助、指导查找一些与学生的生活相近的相关史料,易于学生感受与体验,从而更好地理解主题意义,化解难点。例如,教师指导学生查找、阅读美国生物学家、科普作家蕾切尔在1962年出版的寂静的春天,以及有关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泄露事件。由于这两个资料,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易于产生感同身受的切身体验,进而深切感受到:科技可以使人类文明获得巨大的进步,也可以被用来制造毁灭性武器,破坏生态环境和导致资源枯竭,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了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第三,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各专题小组分工合理、明确、可操作性强。例如,教师帮助学生从经济、政治、军事、灾难等几个不同方面进行探究,主题鲜明,学生易于把握;组织不同专题小组在班上分别展示各自的探究成果,既培养了学生的归纳、分析与表达能力,也可以很好地将不同小组的成果进行交流,互通有无,有助于学生从不同方面整体感受科技对社会的影响。活动程序简明,目标明确,易于操作,较好地落实了主题学习探究目标。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