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基础.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9345780 上传时间:2023-12-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科学基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自然科学基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自然科学基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自然科学基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自然科学基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然科学基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科学基础.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火箭的组成:箭体结构、推进系统、制导系统。地球内部的圈层主要指地壳、地幔、地核;外部圈层指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1938年,科普兰提出四界说:植物界、动物界、原始生物界、菌界信息的五个特点:1.传播性;2.不灭性;3.复制性;4.时效性;5.无损耗性。信息武器的分类:非杀伤性信息武器、软杀伤性信息武器、硬杀伤性信息武器。激光武器的分类:战术激光武器和战略激光武器能源按成因分类:1成因:地球本身蕴涵的能量,如核能、地热能;来自地球外天体的能源,如宇宙射线、太阳能以及太阳能引起的水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光合作用、化石燃料;地球与其他天体相互作用的能源,如潮汐能。2利用程度;常规能源和新能源。

2、3获得方法;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4能否再生;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5环境影响;清洁能源和非清洁能源。地热资源的分类:蒸汽型、热水型、地压型、干热岩型、岩浆型。风能利用的形式:风能转化为机械能、风能转化为电能、风能转换为热能、风帆助航海洋开发技术:也叫海洋技术,它主要包括海洋勘探、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空间利用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在内的综合性活动。海洋坏境保护与生态修复技术:是近20年兴起的以高技术为主体的新技术领域,主要包括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行为和影响、局部海域环境自净能力和环境容量、污染的生物效应及局部生态过程等的研究;海洋生态环境变异的监测、预警、预报控制和管理技术、海洋污染的测控技术、海域生

3、态环境修复技术、生态工程技术和污染损害的应急处置技术等研究。日本濑户内海和英国泰晤士河口整治成为这方面的示范实例。火箭之父哥达德 航天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发酵工程操作的四个阶段:1. 选取发酵原料及对原料进行预处理;2.发酵过程的准备;a对发酵原料进行高温灭菌,这是关键.b 发酵类型选择所需要的目标菌种.c将目标菌种接到已杀过菌并已冷却的发酵原料中。3.发酵过程;4. 对发酵产品进行分离和提纯,以获得符合要求的发酵产品。产业化的信息技术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1. 信息技术产业化使产业结构发生一系列变化,传统产业比重大大下降,而以智力为主的知识经济迅速增长;2. 由于知识经济的特点,使世界经济格局

4、变化和财富积累的速度都大大加快;3. 信心技术产业化帮助劳动者获得空前的解放;4. 信心技术产业化为全球经济一体化创造了有利条件,使全球经济将成为一个不可分割整体;5. 信息技术产业化意味着信息技术设备与信息产品、信息服务的生产、流通和分配的扩大化、普遍化,从而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进程,并进而带来现实的信息社会。空间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1.19571964年是基础技术和实际应用的实验阶段;2.19641979年是实际应用迅速发展阶段;3.1980至今是空间技术的商业化和军事化阶段。生物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生物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1.基因工程药物;2.大显身手的基因疗法;3.器官移植的基

5、因技术;生物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1.转基因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2.动物胚胎工程在农业中的应用;3.单克隆抗体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1.基因重组技术日新月异,日臻完善。2.转基因植物和动物取得重大突破;3.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研究与开发突飞猛进。4.阐明生物体基因组及其编码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是当今生命科学发展的一个主流方向;5.基因治疗将取得重大进展,有可能革新整个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领域;6.生物信息学将得到快速发展。信息安全的内涵的四个方面:信息的保密性,就是保证信息不泄露给未经授权的人;信息的完整性就是防止信息被未经授权的人篡改;信息与信息系统的可用性,就是保证信息及信息系统确实

6、为授权使用者使用,防止由于计算机病毒或其他人为因素造成系统拒绝服务或反过来为敌方服务;信息与信息系统的可控性,就是对信息及信息系统实施安全监控,防止敌方利用某些设备或技术来干扰对抗政府及破坏社会安全的犯罪活动。名词解释智力:指人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集中表现在反映客观事物深刻、正确、完全的程序上,往往通过观察、记忆、想象、思考、判断等表现出来。智能是人的内在智力和智力外化行为的总和。质子:1914年,卢瑟福推测出游质子的存在;1919年,卢瑟福证实了质子的存在;1924年,卢瑟福进一步证实了质子的存在。汤姆孙于1897年发现电子,查德威克1932年发现中子。基因工程:基因工

7、程又称重组DNA技术,是利用基因拼接技术把我们所需要的基因提取出来,在生物体外人工进行分离、剪切、重组、拼接,然后植入某种细胞的DNA中去,使后者具有用常规方法无法获得的新的遗传性,从而改造或组建生物的现代技术。基因工程可以把特定的基因组合到载体上,并使之在受体细胞中增殖和表述,因此它不受亲缘关系的限制。人工智能:是指用计算机和工程的方法来理解人的智能行为,使计算机能应用在需要认知、感知、推理、学习、理解及其他类似有认识和思维能力的任务中。现代信息技术:是指借助微以电子学为基础的计算机技术和电信技术的结合而形成的手段,对声音的、图像的、文字的、数字的和各种传感信号的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处理、存

8、储、传播和使用的能动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应包括:建立信息资源的技术,信息处理的技术和信息传递的技术,也可以分为基础技术、支撑技术、主体技术和应用技术。感测技术、通信技术、智能技术和控制显示技术都属于信息技术的主体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新能源技术是其基础技术。机械技术、电子与微电子技术、激光技术和生物技术等是其支撑技术。三金工程:1993年年底,中国正式启动了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起步工程“三金工程”。即金桥工程、金关工程和金卡工程。该工程的目标是建设中国的“信息准高速国道”。金桥工程属于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中国信息高速公路的主体;金关工程是国家经济贸易信息网络工程,可延伸到用计算机对整个国家的物资市场

9、流动实施高效管理;金卡工程是从电子货币工程起步,推广普及金融交易卡,实现支付手段的革命性变化,从而跨入电子货币时代,并逐步将信用卡发展成为个人与社会的全部信息凭证。超导,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昂尼斯发现水银等在温度下降到4.2K附近电阻会消失,1913年,昂尼斯宣布一些材料在低温下会进入一种电阻消失的状态,即超导状态。超导态的两个特征:零电阻、完全抗磁性。神舟号宇宙飞船 1999年11月20日6点3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进行了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实验;于11月21日3点41分在内蒙古中部地区安全着陆。2001年1月10日凌晨,神舟二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于同月16日19时2

10、2分在在内蒙古中部地区准确着陆,神州二号担负的主要任务是考核宇航员生命保障系统的工作情况,其二是进行科学实验。2002年3月25日和2002年12月30日分别发射了神舟三号和神舟四号。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发射了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航天员杨利伟真正实现了载人航天飞行。2005年10月12日至10月17日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实现了两人多天太空飞行。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瞿志刚实现了航天员太空行走。为今后建立空间站做了准备。嫦娥工程 1991年,我国航天专家提出要开展月球探测工程。2004年1月23日,国务院温家宝总理批准绕月探测工程立项,2004年2月25日,将探月工程

11、命名为嫦娥工程。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第一课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送入太空。海洋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技术主要包括: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行为和影响、局部海域环境自净能力和环境容量、污染的生物效应及局部生态过程等的研究;海洋生态环境变异的监测、预警、预报控制和管理技术、海洋污染的测控技术、海域生态环境修复技术、生态工程技术、和污染损害的应急处置技术等研究。1917年法国物理学家郎之万利用有压电效应的石英晶体振荡器,发明了超声波测距测深仪。超声波开始应用于探鱼。1948年,以探鱼为目的使用的探鱼仪成功研制。论述题当代自然科学中的重大基本问题;1宇宙的

12、起源和演化。当代的实验和理论认为宇宙是均匀的和各向同性的性质,在大约137亿年前宇宙是第一次大爆炸产生的,即宇宙大爆炸理论,该理论认为宇宙诞生于137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大爆炸是时间、空间的起点,宇宙在随后的演化中形成星系和恒心。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弗里德曼的动态方程解、勒梅特的膨胀理论、伽莫夫的“原始火球”以及哈勃定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等理论为大爆炸理论的确立和修正奠定了基础。2. 地球的起源和演化地球是现知宇宙中唯一有生命的星球,它起源于46亿年前,由太阳系星云经分馏、坍塌、凝聚而形成。开始由于星子聚集形成地球胚,然后不断增生而形成原始地球,形成了以地壳、地幔、地核构成的内部圈层和以大气圈、

13、水圈、生物圈构成的外部圈层。太阳活动对地球的气候、磁场、洋流等有重要影响。摩根等人结合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理论提出了板块构造理论,当今地球科学正蓬勃发展。3. 生命的本质与智力的起源每个成年人都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人的全部遗传信息都存在于细胞核染色体的DNA中,生命现象的本质特征是核酸和蛋白质化学成分的自我更新组成的具有自我更新,生命现象最本质的内容是生物分子自我复制和生命体的自我组织。细胞是生命的基石,蛋白质与核酸是生命的物质基础。“化学进化说”和“宇宙胚种说”是关于生命起源的两大理论。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是生命演化的重要理论,智力起源和人类的诞生都是生物进化的产物。4. 宇宙的层次

14、结构与物质的基本单元宇宙结构分为宇观、宏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弱、强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是支配微观层次的决定因素,电磁相互作用是支配宏观层次的决定性因素,万有引力相互作用是支配宇观层次的决定性因素。原子、分子、质子、中子、电子、介子、超子等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研究发现,所有的微观粒子的运动都遵循四种基本的相互作用规律,都遵循守恒定律和对称性,都具有波动微粒二象性,粒子的尺度、质量、寿命等是微观粒子的主要特征量。生物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生物技术的应用范围已遍及医学卫生、农林牧渔、环境保护、轻工食品、化工能源、冶金采矿等各个领域,成为人类解决当今世界所面临的健康、食物、能源、资源和环境等诸多重大

15、问题的有力手段。1医学应用:基因工程药物是生物技术应用在医学上的显著成果,数以百计的抗病药物和诊断试剂对治疗病毒病、遗传病、糖尿病等有显著疗效。大显身手的基因疗法,基因疗法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修补好或经改造的基因注入人体,替代不正常基因进行工作而达到治疗目的的疗法。基因疗法主要应用于治癌、治疗心脏病、遗传病。器官移植的基因技术也在临床中兴起。2农业应用;应用生物技术可以培养出诸多新作物、新品种和新能源以解决人类社会日益突显的问题。基因重组技术在农业中应用已经初具规模,一系列基因工程植物纷纷面世,利用动物胚胎工程在农业中的应用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单克隆抗体技术大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基因工程将导致农业的第二次绿色革命。 3工业应用: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构建工程菌可以对工厂的“三废”进行净化处理,一方面清理环境,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取食用和饲料用的单细胞蛋白,化学工业中使用基因技术不仅能节约能源还能避免环境污染,节约资源,造福社会。趋势:1.基因重组技术日新月异,日臻完善。2.转基因植物和动物取得重大突破;3.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研究与开发突飞猛进。4.阐明生物体基因组及其编码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是当今生命科学发展的一个主流方向;5.基因治疗将取得重大进展,有可能革新整个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领域;6.生物信息学将得到快速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