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9343267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教学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教学设计与反思作者及工作单位瑞昌市范镇中学何仁进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的第8课,属于先秦文化部分,教材内容有两个突出特点容量大、综合性强:课文三个目录里包含了13个知识点,涉及了文字学、天文学、历法、医学、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24节气、诗人屈原作为教学的重点,一般介绍文字的演变和历法,省略了天文、医学、音乐等知识点。学情分析1针对初一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发达,感性认知能力占优势的特点,教学中充分发挥计算机的辅助功能,通过提供形象的图画或视听材料,创设历史情境和氛围,感染和吸引学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的兴趣。如运用图片来直观展示文字的形成和发展

2、过程及书写工具的变化,用气势恢宏的屈原词和赛龙舟画面来渲染屈原的伟大。2针对初一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还不自觉,常常需要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的特点,教学中尽量联系现实生活和已有经验,缩短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悟、认识。例如:突出甲骨文与现代汉字的一脉相承,引导运用自己所熟悉的汉字去认识古老的文字;用现行农历来反衬商代历法的先进性,通过收集与节气有关的谚语感受节气对现实的生产、生活产生着影响,并认识我国先民的聪明才智和巨大创造力;把屈原与端午节联系起来。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了解夏朝和商朝的历法、战国的24节气;知道扁鹊的成就;

3、了解屈原和编钟。 2、过程与能力:通过分析史料和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运用资料的能力,培养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劳动人民在古代就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通过详细了解古代科技成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通过对离骚中部分作品的朗读、学习,体会分析其中含义,使学生理解屈原的忧国忧民的高尚品格,对其进行人格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通过对诗经中部分作品的分析,使学生理解人民是历史的真正的主人,灿烂的文化是由人民创造出来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重点是甲骨文、商朝历法和诗人屈原。本课难点是甲骨文的字型结构、古代

4、历法和离骚的艺术成就。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国是世界上文明古国,创造出来许多灿烂辉煌的文化,在我们学习过的先秦时代,文化空前繁荣,成就突出,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一、从甲骨文到竹帛书1、商朝的甲骨文甲骨文是商朝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 商代统治者迷信鬼神,要去打仗,能胜与否?今年小麦,丰收与否?老天下雨吗?有人进攻吗?王后什么时候生孩子?是男呢还是女呢,等等,全都要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以后又在甲骨上刻记所占事项及事后应验的卜辞或有关记事,其文字称甲骨文。甲骨文目前出土的单字共有4500个,已识2000余字,公认千余字。甲骨文字被人们看作是中国最早的定型文字。通过文字的阅读和图片的展示

5、,使学生从中捕捉到有效信息,了解到甲骨文的发现、名称来源和它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所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同时,教师引导学生从占卜的内容总结出,甲骨文记载了三千多年前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资料。堪称是现存最早、最珍贵的历史文物。2、商朝和周朝的金文继甲骨文之后出现的汉字书体就是金文。由于这种文字多铸各种青铜器上而得名,也称为钟鼎文或青铜器铭文。西周晚期,有人将文字统一整理成 为一种样式,这种字体称为大篆。3、战国时期的竹书和帛书教师直接点题,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的有关内容。然后提问学生:和我们刚刚学习的甲骨文和金文比较,竹书和帛书的最大进步在哪里?加深学

6、生对书写材料的变化的认识。二、硕果累累的科学技术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并填写本表格。科目时间成果天文夏朝记录了我国最早的一次日食。春秋(公元前613年)鲁国天文学家观测到一颗彗星扫过北斗,这是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历法夏朝农历又称“夏历”源于夏朝。商朝历法逐渐完备,历法称为“殷历”战国制定出24个节气,这是历法上最大的成就。医学商朝甲骨文中记载的疾病有数十种。周朝医学分为内科、外科、营养保健科和兽医四科。春秋战国名医扁鹊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疾病,四诊法一直为中医沿用。三、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1、诗经教师总结指出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相传由孔子编订,全集305篇,绝大部分是西周到春秋

7、时期的诗歌,涉及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诗经中的大部分作品较为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在我国诗歌创作史上初步形成了现实主义传统,这种现实主义的写法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诗经在我国历史上占有光辉的地位。2、屈原和离骚教师提问: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人们都要吃粽子、划龙舟,相传是为了纪念谁?这种民俗反映了人们什么思想感情呢?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继续提问:他为什么受到人们这样的爱戴呢?教师可以让学生看课本上插图屈原和教材中有关内容,并配以画外解说:这位目视远方,面有愁容的人物就是屈原。屈原不仅是一位很有抱负的政治家,而且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吸收南方民歌之精华,采楚国方言,创造了一种新体诗歌楚辞,

8、写下许多优秀诗篇,离骚是其中名篇。3、钟鼓之乐教师出示编钟的图片,边看边讲:编钟由青铜铸成,分三层排列在刻满彩绘花纹的钟架上,气势宏伟而壮观。最上层的叫钮钟,是用来定调的,只要准确地敲击标音位置,就能发出合乎一定音阶的声音。中层叫甬钟,有三个半八度音阶,能演奏各种乐曲,声音清脆嘹亮,悦耳动听。下层也叫甬钟,因为形大体重,所以声音深沉宏亮,在演奏时能起到烘托气氛与和声作用。用这套悬挂的编钟,至今仍可以演奏出古今中外的各种乐曲。教学小结:本课主要讲述了我国先秦时期的文化成就,主要是在自然科学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天文、历法、医学、音乐等各个方面,体现出了我国先秦时期文化的先进。这些文化都是由我国普通的

9、劳动人民所创造的!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预设问题观看多媒体图片学生讨论归纳导入新课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放多媒体指导学生阅读图片启发学生思考讨论问题提出不同答案提出问题自由发言发表见解针对初中历史学科的特点和初一学生的年龄特征,笔者认为主体性与实践性在具体教与学的过程中应体现在: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加强与现实生活和已有经验的联系,注意心灵和情感的体验。板书设计一、文字的演变: 甲骨文金文大篆二、天文、历法、医学和文学的成就历法:战国时期,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 医学:名医扁鹊望、闻、问、切四诊法一直为中医沿用文学:屈原和他的代表作离骚 音乐:春秋战国盛行“钟鼓之乐”,湖北随州出土的编钟

10、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针对初一学生表现欲强的特点,在教学中适当设计些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体验,主动探究,并通过它来控制和调节注意力,激发主体参与的兴趣。例如:导入新课时设计了学生当考古学家猜刻画符号古人的意思的活动,学习甲骨文时设计猜字活动等。教学反思我们在进行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认为课堂中学生的活动越多越好,甚至学校领导在进行课改评价时也看教学是否让学生活动的多,认为学生的参与率越高,体现出的教学改革就越彻底。由于这些认识,造成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大量地让学生去搞活动,如讲故事、分析人物、分析事件、讨论问题、进行表演等等,都由学生包揽。一节课下来,几乎没有了教师的身影。看起来热热闹闹,但总觉得少了什么。仔细分析,原来少了教师自身的活动,少了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少了师生之间的合作。而这极易导致教学中秩序的失控并影响教学过程的推进,进而影响教学效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识到,教育改革并不是削弱教师在教学中的分量,而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我们不断的提高我们的教育智慧,运用我们的智慧去组织学生,引导学生,使学生达到自身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